流脑与乙脑的区别
流脑与乙脑的区别
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脑(流行性脑脊髓炎)虽然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也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首先,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是由带菌者或病人经呼吸道飞沫传染。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此种病毒通过蚊虫先在牲畜(如幼猪、马、牛等)中传播,而后再传播给人。
流脑流行每于冬末开始,春节盛行,到初夏就明显下降,季节性不如乙脑严格。乙脑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大都在夏季和初秋。
两种病发病开始都有发热、头疼、恶心呕吐,典型病人可以有嗜睡、抽搐、昏迷等。
但乙脑病人没有菌血症期,不会出现皮肤淤点,也少有很快出现休克者。虽然二者重症的病人都会发生颅内压增高的种种危险症状,但乙脑病程进展不象流脑那么迅速。
流脑一般病程为7~10天左右,恢复期常在口、鼻周围起疱疹,而乙脑病程约经2周方进入恢复期,甚至在发病6个月后仍遗留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
其次两者的脑脊液化验结果也有很多不同。流脑在脑脊液涂片或培养时可发现脑膜炎双球菌,脑脊液浑浊如米汤,样,白细胞数和蛋白质明显增高,而糖和氯化物减少;乙脑的脑脊液呈澄清或微混,白细胞数和蛋白质仅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正常。
最后,流脑可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控制感染,而乙脑因是病毒感染,至今尚无特殊治疗法。
乙脑与流脑的区别
乙脑与流脑的区别——乙脑和流脑虽然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也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它们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因此大家应该了解乙脑与流脑的区别,传染科疾病专家为您介绍:
乙脑与流脑的区别一、传播季节不同。
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此种病毒通过蚊虫先在牲畜(如幼猪、马、牛等)中传播,而后再传播给人。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是由带菌者或病人经呼吸道飞沫传染。乙脑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大都在夏季和初秋。流脑流行每于冬末开始,春节盛行,到初夏就明显下降,季节性不如乙脑严格。
乙脑与流脑的区别二、症状表现的不同。
两种病发病开始都有发热、头疼、恶心呕吐,典型病人可以有嗜睡、抽搐、昏迷等,但乙脑病人没有菌血症期,不会出现皮肤淤点,也少有很快出现休克者。重症的病人都会发生颅内压增高的种种危险症状,但乙脑病程进展不象流脑那么迅速。流脑一般病程为7~10天左右,恢复期常在口、鼻周围起疱疹,而乙脑病程约经2周方进入恢复期,甚至在发病6个月后仍遗留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两者的脑脊液化验结果也有很多不同。流脑在脑脊液涂片或培养时可发现脑膜炎双球菌,脑脊液浑浊如米汤样,白细胞数和蛋白质明显增高,而糖和氯化物减少;乙脑的脑脊液呈澄清或微混,白细胞数和蛋白质仅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正常。
乙脑与流脑的区别三、治愈情况不同。流脑可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控制感染,而乙脑因是病毒感染,至今尚无特殊治疗法。
以上就是对乙脑与流脑的区别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引起重视。祝大家身体健康!
脑膜炎疫苗怎么打
一般来说流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6月龄、9月龄、3岁、6岁;乙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8月龄、2岁、6岁。这两种疫苗都是预防脑膜炎的。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脑(流行性脑脊髓炎)虽然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也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首先,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是由带菌者或病人经呼吸道飞沫传染。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此种病毒通过蚊虫先在牲畜(如幼猪、马、牛等)中传播,而后再传播给人。流脑流行每于冬末开始,春节盛行,到初夏就明显下降,季节性不如乙脑严格。乙脑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大都在夏季和初秋。
两种病发病开始都有发热、头疼、恶心呕吐,典型病人可以有嗜睡、抽搐、昏迷等。但乙脑病人没有菌血症期,不会出现皮肤淤点,也少有很快出现休克者。虽然二者重症的病人都会发生颅内压增高的种种危险症状,但乙脑病程进展不象流脑那么迅速。流脑一般病程为7~10天左右,恢复期常在口、鼻周围起疱疹,而乙脑病程约经2周方进入恢复期,甚至在发病6个月后仍遗留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
其次两者的脑脊液化验结果也有很多不同。流脑在脑脊液涂片或培养时可发现脑膜炎双球菌,脑脊液浑浊如米汤,样,白细胞数和蛋白质明显增高,而糖和氯化物减少;乙脑的脑脊液呈澄清或微混,白细胞数和蛋白质仅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正常。
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
板蓝根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板蓝根在功效作用方面:板蓝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等功效,主要用于温热病发热、头痛、喉痛、斑疹、流行性腮腺炎、痈肿疮毒等病症的治疗。板蓝根具有体外广谱抗菌作用(包括痢疾细菌、沙门氏细菌、溶血性链形菌),是抗菌消炎、止痛、退热的传统中草药。
而且,板蓝根内还含有多种抗病毒物质,对感冒病毒、腮腺炎病毒、肝炎病毒及流脑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板蓝根与贯众、金银花、野菊花等合用,用于治疗某些传染病及热性病。
在药上初步研究发觉板蓝根对白血病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板蓝根中含有的靛玉红有破坏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实验中发现靛玉红能增强动物的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能力。单核巨噬系统在机体免疫反应中起一定的作用,故靛玉红的抗癌作用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有关。
一味板蓝根对治春天常见流行病
中药板蓝根含有靛甙、B—谷甾醇、氨基酸等,有很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中药大辞典》言其能“清热,解毒,凉血。治
流感流脑,乙脑,肺炎、咽肿、痄腮、火眼、疮疹”,充分肯定了它广泛的效用。板蓝根的叶,即中药大青叶,也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良药,对于流感、
肝炎,菌痢、肺炎、胃肠炎、口疮、痈疽等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中药板蓝根能防治哪些春季病。
1、防治感冒、流感。取板蓝根20克,甘草3克,煎汤连服3-5天可作预防。或加用贯众20克,煎汁饮用,连服3天。可用板蓝根冲剂冲服,每次1包,每天二次,连服三日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2、防治病毒性肝炎。流行期间可用茵陈、板蓝根、贯众各15克水煎服,每次100毫升,每日二次。
3、防治流脑。药理研究表明,板蓝根、大青叶煎剂,对脑膜炎双球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用大青叶、板蓝根各25克、甘草15克,煎水代茶频饮,连服3-5日,是预防流脑的良方。
4、防治红眼病。用蒲公英9克、野菊花6克、板蓝根9克、黄莲3克,煎水,先熏后洗,每日3-4次,治疗暴发性红眼病效果好。
5、防治腮腺炎。对有腮腺炎密切接触者可用板蓝根30克、贯众1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5天。用板蓝根30克、野菊花15克、银花10克,煎水代茶频饮,对腮腺炎发热肿痛有较好治疗作用。用青黛醋水调匀外敷,大青叶、板蓝根、忍冬藤各30克,煎水代茶饮,用于治疗腮腺炎,疗效确切。
宝宝疫苗接种时间表
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础)
一个月:乙肝疫苗(基础)
两个月:脊灰疫苗(基础)
三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四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五个月:百白破疫苗(基础)
六个月:乙肝疫苗、A群流脑苗(基础)
八个月: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基础)
九个月:A群流脑苗(基础)
1.5-2岁: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加强)
3岁:A群流脑苗(加强)
4岁:脊灰疫苗(加强)
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金银花怎么去煎煮使用
1.治疗热毒痈肿疮疡:金银花20克,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15克,水煎后,加酒适量合服,药渣捣烂可敷患处。(出自《医宗金鉴》的五味消毒饮)
2.预防流脑、乙脑: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芦根、甘草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天。
3.治腮腺炎:金银花、蒲公英各25克,甘草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4.大叶性肺炎:金银花100克,连翘、生地各50克,麦冬、天冬、玄参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3~5天为1 疗程。
5.泌尿道感染:金银花15克,车前草、旱莲草、益母草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6.治暑热泻痢:金银花20克,焙干研末,糖水或蜂蜜调服。
7.治急性菌痢:金银花300克,黄连、黄芩各90克,加水煎煮,取药液1000毫升,每次服用30毫升,每日4次。
冬季感冒吃什么药好的快
冬季感冒吃什么药比较好 感冒药物类别
普通感冒通常要求,注意休息,多饮水,吃易消化的食物替代药物。可以选择解热镇痛药减轻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风寒感冒证可服风寒感冒冲剂、荆防冲剂、感冒清热颗粒。风热感冒证可服用风热感冒冲剂、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柴胡口服液、羚翘解毒丸。
冬季感冒吃什么药比较好 其他方面药物
冬季感冒除单纯的发生外,通常还同时伴有肺炎、流脑乙脑、痢疾、身体较弱,或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要注意究竟治疗和控制原发性疾病,所以在药物选择方面通常是借助感冒药物治疗外的其他药物,同时疾病控制进而实现感冒症状的改善和缓解。
脑和乙脑的区别 其他区别
流脑和乙脑的重症病人都会出现颅内压增高的危险症状,但是乙脑的病程不像流脑那么迅速。
流脑的病程较短一般为7-10天,而乙脑病程较长,2周左右才进入恢复期甚至在发病半年后仍遗留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
癫痫患儿能否打预防针
癫痫患儿能否打预防针是许多家长关注的,其实并没有金标准,因预防针可能会诱发某些患儿惊厥发作,故建议慎用,特别是流脑,乙脑,百白破,流感等疫苗。
一般对于本身脑发育不良,惊厥发作较频繁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儿暂时不宜注射预防针。而对于发育正常,惊厥本身发作不多,且用药后已稳定的患儿,应该还是可以注射预防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