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肝 脂肪的又一宗罪
损肝 脂肪的又一宗罪
得饱口福固然亦是人生乐事。但脂肪摄入过多,则影响健康。近年对脂肪口诛笔伐者多矣。列数其罪状不外有三:一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病;二是导致肥胖,引发高血压、2型糖尿病;三是与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等的发病相关。而此类疾病则皆是如今人类健康之大敌。
不过晚近的研究又注意到脂肪与肝脏之病相关。脂肪肝,许多人都已耳熟能详。不过由于“单纯性脂肪肝”,症状多较轻微,若能控制饮食、多加运动,甚至可以不药而愈。故患者多不介意。实则单纯性脂肪肝只是“脂肪性肝病”的前奏而已。如对其不加重视并力图纠正,日久亦可生变。变为脂肪性肝炎之后,则肝功能开始受到损伤,若无有效治疗,则可进一步演变为脂肪性肝纤维化、脂肪性肝硬化,甚至肝癌。
此说并非耸人听闻。有国外学者观察一组脂肪性肝炎患者,8年之中20%的患者进展为脂肪性肝硬化,9%的患者因肝病而逝,并有1%的患者罹患了肝癌。而另一学者则以脂肪性肝硬化者为观察之对象,最终证实其中37.5%的患者发生了肝癌。乃是千真万确之事。
医学上有“隐原性肝硬化”之病名。“隐原”者,隐匿其病原也,即此类肝硬化之病因既非熟知的传染性肝炎所致,亦非饮酒过量引起,又无其他可并发肝硬化之疾病可查。不过如今肝脏病专家皆认为所谓“隐原性肝硬化”,至少半数其实即是脂肪性肝硬化!“至少半数”,是说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也许今后还会有新的病因发现。但“至少半数”也说明了脂肪性肝硬化绝非罕见。
b族维生素的作用及功能 修复肝脏功能
维生素b对于酒精肝、脂肪肝等等肝脏疾病有着很好的修复作用。维生素b是肝脏在进行功能发挥的时候依赖的活性酶发挥作用的主要依赖因素。也就是说当维生素b缺乏的时候,肝脏功能也会受损。而对于因为长期酒精作用损害了肝脏的,也可以通过大量摄入维生素b含量丰富的食物来修复受损肝脏。
脂肪肝症状 脂肪肝有哪些危害
脂肪肝不算严重疾病。加之越来越多的人得,人们反而不重视了,身体没有不舒服,于是仍旧照吃照喝。要知道,单纯性脂肪肝只是脂肪性肝病的第一步,虽然脂肪肝的进展缓慢,但不加节制的话会转变为脂肪性肝炎。继续任其发展的话,脂肪性肝炎患者 15 年内肝硬化发生率会高达 15%~25%!此外,脂肪肝还常常伴随糖脂代谢异常,对全身组织、器官都会造成影响。脂肪肝患者中,代谢综合征、2 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
玩过山车后头晕恶心是怎么回事
1、玩过山车头晕恶心可能是肝炎
就是我们常说的酒精肝、药物肝、脂肪肝、乙肝以及丙肝等,肝炎患者,肝功能大多都受损。肝功能是代谢的最大器官,这样会影响到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使得血液供给营养不足,导致头晕恶心。另外,对于肝炎病因导致的头晕恶心,往往还会出现浑身无力,烦躁不安等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2、玩过山车头晕恶心可能是眩晕症
眩晕症通常反映出前庭部位的病变,它是一种症状,并不是一个疾病。主要分为两种即,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眩晕的原因很多,如贫血、动脉硬化、颈椎病、高血压、运动不足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内耳炎。眩晕表现为视力模糊、耳聋耳鸣、意识不清、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
脂肪肝吃什么 脂肪肝是什么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而引起的病变。正常的肝脏脂肪含量约占肝湿重的5%,当肝内脂类含量是肝脏湿重的8%-10%时,临床称为轻度脂肪肝,10%-15%为重度脂肪肝。
重度脂肪肝的4宗罪
【第1 宗罪】
标 签:
中国式肥胖
罪状描述:
肥胖与脂肪肝潜在的因果关联早已众人皆知。权威资料表明,肥胖症、酒精中毒和糖尿病是脂肪肝最主要的3大病因。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的肥胖也有自己独特的标签。西方人多为全身性肥胖,而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群多为臀腹部肥胖,也称为中心型肥胖。而这种苹果型肥胖恰恰就是内脏脂肪过多的表现,比如脂肪肝。
分析:
肥胖人群更易聚集较多的慢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分子”缠绕在一起,又会促进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
由于中国人式肥胖表现为当体重略微增加时,就会明显反映在腰围上。因此,根据我国人群腰围与疾病危险性的关系,在中国的BMI(体重指数)分类中,还加了一个额外的条件,那便是腰围的切点,其中85厘米为成年男子、80厘米为成年女子的切点以判断中心型肥胖。对于这类人群尤其应警惕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病可能。
【第 2宗罪】
攻 势:
与糖尿病勾结
罪状描述:
脂肪肝一旦攻势已定,往往不会单独行动,因此受伤的远不止肝脏。有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发生率高达46%。
糖尿病患者为何容易得脂肪肝?对患有糖尿病者,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利用,脂蛋白合成也出现障碍,致使大多数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内转变成脂肪,存积在肝内,最终导致脂肪肝。
分析:
糖尿病病人一旦出现脂肪肝,在早期时往往因为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以致重视不够。若不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死亡的风险都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出现脂肪肝的患者,可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糖代谢紊乱等病理状况,尤其是重度脂肪肝或出现肝硬化时,肝脏功能发生异常,更影响正常的糖代谢,不能将过高的血糖转化为肝糖原储存,就会造成血糖持续处于高水平,从而加重糖尿病。
而肥胖症合并糖尿病者,其脂肪性肝炎发病率较未合并糖尿病者高。由此可见,糖尿病与脂肪肝亦可互为因果,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第 3宗罪】
危 害:
在沉默中爆发
罪状描述:
由于脂肪性肝病的疾病进程往往比较缓慢,其危害也具有沉默性,有时还会“隐身”。范建高教授提出,不少处于发病初期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患者,其常规肝功能检查和B超检查报告可能并不会出现异常。即可能不存在肝脏压痛感,肝部也没有肿大。随着疾病的进展,肝细胞膜会在脂肪、病毒以及酒精的轮番“攻击”下,发生破裂并出现缺口。从而导致肝细胞酶的作用受到影响,此时肝功能指标才会出现明显异常。
分析:
有效的治疗脂肪肝,除了积极调整和干预生活方式以外,还应借助专业的药物治疗手段。专家建议,脂肪肝的治疗既要对潜在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也应从肝脏损伤的病理基础,针对肝细胞破坏,肝细胞膜破裂采取一定措施,及时修复肝细胞膜,恢复肝脏功能。
【第4 宗罪】
提 醒:
减肥不宜过快
罪状描述:
一般来说,肥胖的程度与肝内脂肪堆积成正比。为什么有些人不顾一切地拼命减肥,却会遇上更大的麻烦呢:人瘦了,肝脏反而“胖”了。事实上,不要以为只有营养过剩、身体太胖才会得脂肪肝。其实,营养不良或减肥过度也会招致脂肪肝。
分析:
通常女性节食时只吃很少的主食。一旦人体在一段时间内始终处于过度饥饿状态,会导致葡萄糖等能量物质摄入不足。身体无法获得必需的葡萄糖,就会将身体其他部位储存的脂肪、蛋白质动用起来,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导致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增高。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加之机体又缺少脂代谢时必要的酶类和维生素,致使脂肪在肝脏滞留,造成脂肪肝。
所以,减肥速度不能过快,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比如,在每个月体重减少不超过2.5公斤,半年体重减少不超过原体重10%。
脂肪肝盲目减重有损肝脏
营养过剩是脂肪肝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目前主要是控制每天进食的热卡数。有一项针对肥胖脂肪肝的对照研究发现,每天每公斤体重消耗25千卡的热量加上有氧运动,进行散步或跳绳的15个病人,3个月后体重、肝功能指标、总胆固醇和空腹血糖、肝组织都得到了改善,而对照组没有进行以上措施,上述指标无变化。这就表明随着体重的下降,沉积在肝脏的脂肪也明显消退。
渐进性减重可以使肝脏的脂肪沉积、炎症等病理改变得以改善。这是强调了渐进或缓慢减轻体重,是因为快速减重虽可使肝内脂肪消退,但可使肝内炎症、肝纤维化加重,这是有科学研究依据的。
有个病人求治心切,诊为脂肪肝后,听说肥胖伴脂肪肝必须减重,十分配合,节食甚至饥饿疗法,配合大负荷运动,这样一月下来,体重下降10公斤,但是化验肝功能,转氨酶较目前还在升高,他搞糊涂了,我告诉他以上道理,他才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句话同样适用脂肪肝的治疗。当然对于减轻多少体重,病人肝脏才会恢复正常,这个标准尚未建立。专家建议每周体重下降不应超过1200克较好。
中国成人的正常体重指数应是18.5-23.9为好(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如能将体重指数控制在这一范围,可防止人群中45%-50%的脂肪肝危险因素聚集。
一般人体膳食分配应该是蛋白质摄入10%-20%,脂肪25%,碳水化合物55%-65%。直接可利用的糖不超过10克。可溶性纤维,比如蔬菜要超过250克,饱和脂肪酸低于10%,含胆固醇的食物,比如无鳞鱼、肥肉、动物油、奶酪等要低于300克。
调整膳食结构也是减肥的关键。要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能量来源以粮食为主的传统方案,以防止西方社会“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膳食结构的缺陷,从而防止热量过剩,预防肥胖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发生。
除此以外,每个人,特别是脂肪肝的病人必须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许多不良生活习惯如临睡前吃夜宵、看电视时吃零食、喜吃甜食及经常在饭店就餐等,都能增加能量摄入,多余的糖、蛋白质也能转变成脂肪而沉积。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不良生活习惯的纠正也成为脂肪肝预防的重要步骤。
脂肪粒的罪魁祸首
1 不良化妆习惯引起的创伤
如果过度地使用磨砂膏或是去角质产品时,再加上手势不当,极容易在皮肤上产生微小的伤口,皮肤在自行修复的过程中,便会生成一个白色的小囊肿。
2 脂肪代谢紊乱
当油脂无法均匀地分布,就会导致皮肤局部有过多的油脂分布,而另一方面皮肤本身可能缺乏油脂,从而造成脂肪粒的产生。
3 不适当的护肤品
很多美眉为了避免皱纹过早出现,盲目地以为质地很油的眼爽可以达到这一效果。却不知,过油的眼霜很难令皮肤吸收,会让多余的油脂都堆积在眼部周围,没有脂肪粒才怪!
4 频繁化彩妆缺乏清洁
有些女孩子很喜欢在眼睛周围涂上厚厚的油彩,缤纷靓丽的眼妆固然很养眼,但是事后清洁时往往又不够仔细周到,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毛孔堵塞,从而诱发脂肪粒的产生!
脂肪肝并发症有哪些
脂肪肝的危害其实还是很多的,尤其是轻度的肝病患者在发病之后,身体上具有了严重的疲乏感,多数脂肪肝患十分的胖,所以,我们还很难在平时生活上发现轻微的自觉症状。中重度脂肪肝再出现了之后,都是具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比如,一些食欲不振、呕吐、疲倦乏力、恶心、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
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当肝内总脂肪量超过30%时,用B超才能检查出来,被B超检查确诊为“脂肪肝”。
肥胖、过量饮酒、糖尿病是脂肪肝的三大主要病因。酒是罪魁祸首,长期饮酒,导致酒精中毒,致使肝内脂肪氧化减少,慢性嗜酒者近60%发生脂肪肝,20%~30%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
脂肪肝的危害我们不可不清楚,脂肪肝在发病之后,各种肝毒性损伤是疾病最为早期的表现。当然,饮酒、营养不良,还有就是身体上的毒物质损害等等,既是造成了脂肪肝的发病因素,也是在平时生活上应该避免的状况。
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的区别
简单的说,肝脏只有单纯的“肥胖”称为脂肪肝,如果合并明显的肝脏坏死,肝功能反复异常,则称为脂肪性肝炎。
单纯的脂肪肝进展缓慢,预后较好,而脂肪性肝炎可能进展为纤维化,个别可发生肝硬化。那么怎样区分单纯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呢?
1.通过B超加上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出现肝功能异常:ALT、AST、ALP、r-GGT和血清胆红素升高)来诊断。
2.肝穿刺取肝组织送病理检查是诊断脂肪性肝炎的金标准。由于肝活检有创伤性,一般人难以接受这一检查。当B超及实验室检查遇到难题时,才建议做肝活检。
Tips:脂肪性肝炎
脂肪性肝炎系指继发于大泡性肝细胞脂肪变的肝炎,根据病因可将脂肪性肝炎分为酒精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两大类。两者的肝组织学改变基本相似,均表现为在肝脂肪变性的基础上,出现肝细胞气球样变、小叶内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部分脂肪性肝炎尚伴有马洛哩(Mallory)小体和细胞周围纤维化及中央静脉周围纤维化。
脂肪肝与脂肪性肝炎如何区别
纯脂肪肝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
脂肪肝其实就是“肝脏肥胖”,多数和肥胖、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等所谓代谢综合征症状并存。
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患者应同时检查有无并存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等疾病。李瑜元认为,如果有合并这些代谢性疾病,应积极开展综合诊治,但也不必太紧张,单纯的脂肪肝患者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和饮食方式,大多数人预后良好。
脂肪肝调查显示,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的脂肪肝患者,44%病情稳定不变,34%减轻,只有22%加重。患者年死亡率约2%。,并不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且死因主要是心脑血管相关性疾病,而非肝病。
脂肪性肝炎需药物治疗
单纯性脂肪肝危害不大,通过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控制体重(如少吃、多动、少饮酒)等措施后,大部分人病情稳定或好转,不需服药;而脂肪性肝炎患者则需服药。
怎样区分单纯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呢?B超是脂肪肝诊断的主要方法,但B超和其他影像学(CT、MRI等)对区分单纯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却无能为力,只有肝穿刺活检,取肝组织送病理检查才是诊断脂肪性肝炎的唯一标准。
由于肝活检有创伤性,一般人难以接受这一检查。那如何确诊?专家指出,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B超加上临床指征来诊断。当医生高度怀疑患者是脂肪性肝炎,才建议使用肝活检这一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