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玉米家常做法
几种玉米家常做法
今天给大家介绍介绍常见的几种玉米的做法:
1、三色玉米
原料:
玉米笋、芦笋、胡萝卜、黄油、盐。
做法:
胡萝卜洗净切成宽条;将处理好的芦笋放入锅中煮熟,捞出沥干水分;煎锅中加黄油,将玉米笋煎成金黄色,然后加入芦笋和胡萝卜一同翻炒,加盐调味即可出锅。
2、松仁玉米
原料:
玉米、松仁、红菜椒、葱末、白糖、盐。
做法:
红菜椒去籽洗净,切成1厘米大小的菱形片;玉米棒去皮和须,剥下玉米粒。大火将平底煎锅烧热,撒入生松仁,调小火焙干。要用锅铲经常翻炒,使松仁滚动,颜色均匀。当焙至松仁全部为金黄色时,盛出摊在大盘中晾凉。煮锅中放水,大火烧沸,将玉米粒放入,调中火煮5分钟,然后取出沥干水分。大火烧热炒锅,倒入油,待油温升至六成热时,先放葱末煸香,随后再放入玉米粒和红菜椒片,调入适量盐和白糖翻炒片刻。沿锅边加入约1汤匙(15毫升)清水,再盖上锅盖焖3分钟。打开锅盖,加入松仁,大火翻炒均匀即可
3、排骨玉米汤
原料:
排骨、玉米、水、盐、柴鱼味精、香油。
做法:
将排骨洗净后用热水汆烫去血水,再捞起洗净沥干备用。玉米洗净切段备用;将所有材料及调味料一起放入内锅,加热煮沸后改中火煮约5~8分钟,加盖后熄火,放入焖烧锅中,焖约2小时即可打开盛起食用。
4、培根烤玉米
原料:
玉米棒、培根、黄油、盐、芥末。
做法:
玉米棒去皮、去丝,切成段,用盐水煮20分钟,沥干水分;在玉米棒上均匀涂抹一层芥末,然后裹上两片培根,放在抹上黄油的烧烤盘或烤箱的托盘里;将烧烤盘放在炭火上烤15~20分钟即可。
5、奶香玉米饼
原料:
鸡蛋黄、面粉、新鲜玉米、奶油、适量的水、盐或糖(吃咸的加盐,甜的加糖)。
做法:
所有材料混在一起,拌均匀成糊状就可以了。可以用平底锅煎或烤箱烤,如果是用烤箱,盘子要铺锡纸或涂层牛油。(如果玉米的水不够,加适量的水开成糊状。糊倒在烤盘里,上面放些牛油粒。
6、玉米豌豆
原料:
玉米、豌豆、精盐、味精、花椒、水、植物油、葱花
做法:
将玉米与豌豆按3∶1的比例混合,倒入能没过它们一半的清水,加入少许精盐、味精、几粒花椒,小火慢煮即可。也可煮八成熟后,在炒锅中加入少许植物油、葱花爆香,放入已准备好的玉米和豌豆,加盐、味精炒熟即可
山药玉米排骨汤的功效与作用 山药玉米排骨汤的家常做法
材料:猪肋排2根,甜玉米1根,山药半根,葱,姜,黄酒,盐
做法:
1、猪肋排剁成小段。
2、锅入凉水,入排骨,开锅后排骨过凉水洗干净。
3、砂锅放温水,将排骨放到砂锅里,中火烧开。
4、玉米切段,山药切成滚刀块,葱切丝,姜切片。
5、中火煮排骨大红40分钟后放入玉米、山药、葱丝、姜片,倒入一勺黄酒。
6、转小火继续煮40分钟后,按个人口味加盐后关火即可。
宝宝吃玉米的注意事项
玉米的营养十分丰富,宝宝常吃玉米,对智力发育很有好处。但这是不是意味着玉米对宝宝都是安全的,宝宝吃玉米的注意事项是否就没有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玉米是高蛋白的食物,容易引起宝宝过敏。宝宝用后可能会产生腹泻、呕吐、身体局部或者是全身发痒,起疹子、红肿等现象。但除非父母本身或者是家族中有人确认对玉米过敏须避免,否则建议等宝宝满6个月候就开始给宝宝食用玉米。家长们要仔细观察宝宝食用后的变化,如果发现宝宝有过敏的现象,就要停止给宝宝食用。
2、由于宝宝味觉敏感,建议只要以清蒸或者水煮的方式烹调玉米即可,不要用油炸或者是煎炒等方式制作,一来是要减少油脂的摄取,二来可以降低宝宝的肠胃负担。
3、非糯性的老玉米直链淀粉太高,极易老化回生,很难嚼,不适合宝宝食用。而糯玉米,质地柔软,而且是以支链淀粉为主,适合宝宝食用。但是,一般情况,宝宝6个月就可以食用玉米了,但是这个时候宝宝的咀嚼能力还没有发育好,因此,建议不要给宝宝食用整根的玉米,而是将玉米打成汁或者是将新鲜的玉米颗粒磨碎给给宝宝食用比较合适。等宝宝一周岁以后,就可以给宝宝食用整根的玉米了,这样还可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和动手能力。
糖尿病人吃什么好
1.玉米须煲瘦肉
取玉米须30克,瘦猪肉100克,加水共煮汤。待熟后去玉米须,饮汤食肉。本方适用于一般糖尿病患者,但偏于肾阳不足者不宜。
2.家常炒洋葱
取洋葱250克,用家常烹炒法制成菜肴,随饭食用。或取洋葱50~100克,水煮1~2分钟后服食。洋葱有温中、下气、消积等功效,能提高血中胰岛素水平以降低血糖,还能抑制高脂肪饮食引起的血胆固醇升高,适用于糖尿病伴有动脉硬化患者食用。
白玉菇的家常做法
海鲜菇炒双肉
材料
海鲜菇,双肉,盐,酒,生粉。
做法
1、海鲜菇洗净切好待用。
2、猪肉洗净切片,用盐,酒和生粉腌好。
3、先将海鲜菇飞一下水,然后起镬放油放腊肉爆香后,倒入海鲜菇炒一下,放水加盖煮一下,放盐调味后盛起待用。
4、再起镬放油,将猪肉煮熟后,再将煮好的海鲜菇倒入兜匀,勾个芡就可以上碟了。
小诀窍
所谓的双肉就是指腊肉和鲜猪肉了,腊肉有些全肥的如果是蒸来吃的话太肥腻了。
青笋蟹味菇
材料
莴笋100g,红,黄彩椒各30g,里脊肉100g,蘑菇60g,大蒜2瓣,盐2g,鸡精2g,水淀粉2茶匙(10ml),有机高油酸葵花籽油适量。
做法
1、莴笋去皮洗净切片,红,黄彩椒去籽去蒂,洗净切片,里脊肉切片,加入水淀粉搅匀上浆,蟹味菇择洗干净,蒜切片备用。
2、锅中倒入有机高油酸葵花籽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蒜片爆香,随后放入里脊片炒制变色,随后放入莴笋片,红黄彩椒,蟹味菇翻炒均匀,加入盐,鸡精调味即可。
玉米常见病害,玉米病害防治
1、玉米黑粉病
症状:玉米整个生长期地上部分均可受害,但在抽雄期症状表现突出。植株各个部分可产生大小不一的瘤状物,大的病瘤直径可达15厘米,小的仅达1—2厘米。初期瘤外包1层白色发亮的薄膜,后呈灰色,干裂后散出黑粉。叶片上有时产生豆粒大小的瘤状堆。雄穗上产生囊状的瘿瘤。其他部位则多为大型瘤状物。
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高温干旱,施氮肥过多,病害易发生。以病菌的厚垣孢子在土中或病残体及堆放的秸秆上越冬。越冬的厚垣孢子萌发产生小孢子,供气流、雨水和昆虫传播。从植株幼嫩组织、伤口、虫伤处侵入为害。
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实行轮作;重病区栽培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避免氮肥过多,抽雄前后要保证水分供应;田间早期发现病瘤应及时刈除并深埋,秋收后彻底清除病残体,进行深翻 ,可减少初侵染源。(2)药剂防治。播种时用种子量0.4%的20%粉锈宁乳油拌种,同时以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土壤和粪肥处理。生长期彻底防治玉米螟等虫害。
2、玉米螟
为害状:玉米螟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杆,使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遇风易断,则减产更严重。幼虫直接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变质。
发生条件和传播途径:一般越冬基数大的年份,田间1代卵量和被害株率就高。越冬幼虫耐寒力强,冬季严寒对其影响不大,春寒能延迟越冬幼虫羽化。湿度是玉米螟数量变动的重要因素。越冬幼虫蛟食潮湿的秸秆或吸食雨水、雾滴,取得足够水分后才能化蛹、羽化和正常产卵。低湿对其化蛹、羽化、产卵和幼虫成活不利。以高龄幼虫在寄主植物秸秆、穗轴或根花中越冬,来春化蛹、羽化、成虫产卵于寄主植物叶背,孵化成幼虫后形成为害。
防治技术:(1)消灭越冬虫源。在越冬幼虫羽化前,将玉米、高粱等有虫秸秆作燃料、铡碎沤肥和封存穗轴,是消灭越冬幼虫,压低虫源基数的有效措施。(2)药剂防治。于玉米大喇叭口期采用“三指一撮”法以3%呋喃丹颗粒剂或1.5%辛硫磷颗粒剂按每亩1.5—2公斤用量灌心,防治效果明显。(3)生物防治。心叶中期撒施白僵菌颗粒剂,即将含菌量为50亿—500亿/克的白僵菌孢子粉500克与过筛的煤渣5公斤拌匀,撒施于玉米心叶中;放赤眼蜂治螟。即在越幼虫羽化率达到20%时,每亩设5—10个放蜂点,放蜂量为15000—30000头放蜂防螟。
3、玉米粘虫
为害状:以幼虫取食为害。食性很杂,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咬食叶组织,形成缺刻,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杆,抽出的麦穗、玉米穗亦能被咬断。食料缺乏时,成群迁移,老熟后,停止取食。
发生条件和传播途径:粘虫喜温暖高湿的条件,在1代粘虫迁入期的5月下旬至6月降雨偏多时,2代粘虫就会大发生。高温、低湿不利于粘虫的生长发育。粘虫为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在我县不能越冬,一代成虫从南部初始虫源基地远距离迁飞至我县产卵,二代粘虫幼虫造成为害。
防治技术:(1)药剂防治。冬小麦收割时,为防止幼虫向秋田迁移为害,在邻近麦田的玉米田周围以2.5%敌百虫粉,撒成4寸宽药带进行封锁;玉米田在幼虫3龄前以20%杀灭菊酯乳油15—45克/亩,对水50公斤喷雾,或用5%灭扫利1000—1500倍液、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或 10%大功臣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2)生物防治。低龄幼虫期以灭幼脲1—3号200PPM防治粘虫幼虫药效在94.5%以上,且不杀伤天敌,对农作物安全,用量少不污染环境。
4、玉米红蜘蛛
为害状:以成、若螨刺吸玉米叶背组织汁液,被害处呈失绿斑点,影响光合作用。为害严重时,叶片变白、干枯,籽粒秕瘦,造成减产,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发生条件与传播途径:玉米红蜘蛛喜高温低湿的环境条件,干旱少雨年份或季节发生较重。以雌成螨在作物、杂草根际或土缝里越冬。越冬雌成螨不食不动,抗寒力强。春季气温达7—12℃以上产卵孵化,发育至若螨和成螨时,转移至杂草和玉米上为害。7—8月进入为害盛期。
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深翻土地,将害螨翻入深层;早春或秋后灌水,将螨虫淤在泥土中窒息死亡;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害螨食料和繁殖场所;避免玉米与大豆间作。(2)药剂防治。当叶螨在田边杂草上或边行玉米点片发生时,进行喷药防治,以防扩散蔓延。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73%克螨特乳油或5% 尼索朗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其它防治麦红蜘蛛的药剂亦可用于防治玉米红蜘蛛。
5、玉米矮花叶病
症状:最初在幼苗心叶基部细脉间出现许多椭圆形褪绿小点,排列成一至多条断断续续的虚线,以后发展为实线。病部继续扩大,在粗脉间形成许多黄色条纹,不受粗脉的限制,作不规则的扩大,与健部相间形成花叶症状。病部继续扩大,形成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绿斑,变黄、棕、紫或干枯。重病株的黄叶、叶鞘、雄花有时出现褪绿斑,植株矮小,不能抽穗、迟抽穗或不结实。
玉米矮花叶病防治
发病条件与传播途径:蚜虫吸食带病毒杂草和带毒种子长成的幼苗
玉米矮花叶病防治技术和方法
保健栽培
施足底肥、合理追肥、适时浇水、及时中耕除草等措施,均可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又能消灭寄主杂草上的蚜虫,减轻危害。
及早拔除病株及杂草
田间最早出现的多为种子带毒苗,通常在子叶展开时即显现典型病症,宜结合2叶1心期定苗时拔除;在3——4叶1心期再逐块细致检查,彻底拔除种子带毒苗和早期感病植株,以减少田间毒源。杂草密度大的地块,例如麦收后未灭茬、未除草,管理粗放的地块,病株率高达12%,所以及时铲除田间杂草也非常重要。
药剂防治
矮花叶病是病毒病,用一般的杀菌剂防治效果不佳,宜选用7.5%克毒灵、病毒A、83增抗剂等抗病毒剂,并抓紧在发病初期,每隔7天喷3次,最好药液中加入磷酸二氢钾、植物动力2003、旱地龙、农家宝等其中的一种,以增加植株叶绿素含量,促进同化作用,使病株迅速复绿。该病防治的实践证明,一旦发现田间感病,便立即施药并结合浇水追肥,可取得较好的保产效果。
玉米排骨汤的适宜人群和禁忌人群 玉米排骨汤的家常做法
材料:新鲜玉米棒250克,猪排骨250克。
调理:清汤,葱段,姜片,料酒,食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1.新鲜玉米棒洗净切成块,放入沸水锅焯水。
2.排骨用清水浸泡去血水后洗净,剁成块,放入沸水锅焯水后洗净。
3.砂锅中加入清汤,玉米,排骨块,葱段,姜片,料酒,烧开后撇去浮沫,加盖炖2小时至排骨熟烂,加入食盐,味精调味,拣去葱段,姜片即可。
紫玉米简介以及用途
紫玉米是紫(黑)玉米家族中的珍品,所以紫玉米又名“黑玉米”,因颗粒形似珍珠,故有“黑珍珠”之称。它株高1.5米左右,成熟期100天左右,一株有1—3个雌花蕊,一般结1—2个棒子,刚成粒时,呈晶莹的象牙色,长大后渐成浅红色,成熟后变成紫色,干后成紫黑色,棒子长10cm左右,千粒重为120克左右,经中国农业谷物品质监督测试中心检测含有十八种氨基酸,并含有人体必需的21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以及天然色素,特别富含抗癌元素硒,增进智力元素锌以及铁和钙等,而且口感极佳,既软又嫩,皮薄滑溜稍粘,还有一种特殊的清香,所以用紫玉米经加工而成的食品是一种上乘的天然美味营养保健食品。
据新华社2000年10月11日报道:日本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紫玉米的色素具有抑制癌症发生的功效。
由名古屋市立大学白井智之等组成的科研小组使用小白鼠作实验,获得了以下结果:食用了掺有紫玉米色素的饲料的小白鼠癌症发病率要比不食用这种饲料的小白鼠低40%,从而证实,紫玉米的色素有抑制癌症发生的功效。
紫玉米的原产地在南美洲智利等地。从它的色素中提取出来的花色苷被用作清凉饮料和果冻等食品的着色剂。
紫玉米 色素具有非常好的抑制癌症的功效
水果玉米吃了会发胖吗 水果玉米怎么吃最好
水果玉米是适合生吃的,皮非常脆,也非常甜,汁液多,还有一股清香味。这也是玉米家族里唯一一个可以生吃的玉米类型。在吃时最好像吃水果一样用清水冲洗干净,注意一次不要吃得太多,并且由于在玉米贮存过程中,玉米的营养物质含量会快速下降,所以最好是吃那些刚刚收获不久的。
材料:水果玉米1个,黄油适量。
做法:
1、水果玉米去皮去须子洗净沥干水分切成段。
2、用有盐黄油将玉米表面抹上薄薄一层,蒸锅内放水。
3、玉米放到蒸屉上,盖上盖。
4、大火煮开后转中火再蒸10分钟然后焖5分钟即可。
宝宝吃玉米的注意事项
1、玉米是高蛋白的食物,容易引起宝宝过敏。宝宝用后可能会产生腹泻、呕吐、身体局部或者是全身发痒,起疹子、红肿等现象。但除非父母本身或者是家族中有人确认对玉米过敏须避免,否则建议等宝宝满6个月候就开始给宝宝食用玉米。家长们要仔细观察宝宝食用后的变化,如果发现宝宝有过敏的现象,就要停止给宝宝食用。
2、由于宝宝味觉敏感,建议只要以清蒸或者水煮的方式烹调玉米即可,不要用油炸或者是煎炒等方式制作,一来是要减少油脂的摄取,二来可以降低宝宝的肠胃负担。
3、非糯性的老玉米直链淀粉太高,极易老化回生,很难嚼,不适合宝宝食用。而糯玉米,质地柔软,而且是以支链淀粉为主,适合宝宝食用。但是,一般情况,宝宝6个月就可以食用玉米了,但是这个时候宝宝的咀嚼能力还没有发育好,因此,建议不要给宝宝食用整根的玉米,而是将玉米打成汁或者是将新鲜的玉米颗粒磨碎给给宝宝食用比较合适。等宝宝一周岁以后,就可以给宝宝食用整根的玉米了,这样还可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和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