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脑梗塞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脑梗塞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直线前行:在地板上画一条5~10米长的直线,左右脚交替才在上面向前走。不能准确踩线,或者身体摇晃者,说明小脑或者脑干可能有异常。

筷夹豆粒:将大豆30粒、2厘米大小的豆腐若干块,置于小碟内,用筷子交替夹豆粒和豆腐块,放到另一碟子里,反复5次。若需时30秒以上就要引起注意了。这可能是脑梗塞的前兆。

画螺旋线:在纸上以5毫米间隔画螺旋线4圈,然后用另一颜色的笔在5毫米间隔中间加画一条线,要求10秒钟内完成。如果添画上去的线有两处以上与螺旋线碰到一起,就有可能是隐性脑梗塞前兆。

尝试画钟:用此法诊断早期老年人脑部异常,敏感性在80%~90%。用一支笔、一张纸,在白纸上画出一个钟,标出指定的时间,例如9时15分,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国际上采用4分法来对测试情况计分:能画出封闭的圆,计1分;将数字在表盘上准确地标出,计1分;标出表盘上全部的12个数字,计 1分;将指针画出正确位置,计1分。如果老人能得4分,说明大脑健康,否则家人就要注意带老人进一步检查了。

诱发脑梗塞的八大原因

1、吸烟。吸烟的坏处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它是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往往见到30多岁的病人烟龄都快20年了,戒烟还是首要的。2、熬夜的生活习惯、生活饮食不规律、工作生活压力大、油腻食物过多等,也同样通过应激、神经兴奋、脂代谢紊乱等途径起作用。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它也是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一些病人生活习惯也很好,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却得了脑梗塞,检查才发现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一定要药物控制。4、动脉炎 这样的病人并不少见。它本质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侵犯到脑血管了,所以也会引起脑梗塞或脑缺血等相关症状。5、动脉夹层 发病时往往伴有头疼或脖子疼。6、烟雾病 也并不少见,有的表现为脑缺血,有的表现为脑出血,可行性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根据病情觉得下一步治疗。7、动脉粥样硬化 这和老年人发病就是一致的了,只不过是发病早了一些而已。8、其他如心源性的。由于年轻人,需要较高的生活质量和有较长的预期寿命,必须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脑梗塞的检查

1、CT检查:早期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可排除脑出血。当脑梗死发病在24小时内,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或病变在脑干和小脑处,脑CT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确诊断。必要时应在短期内复查,以免延误治疗。

2、MRI检查:MRI对脑梗死的检出极为敏感,对脑部缺血性损害的检出优于CT,能够检出较早期的脑缺血性损害,可在缺血1小时内见到。起病6小时后大梗死几乎都能被MRI显示,表现为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

3、常规检查:血、尿、大便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等作为常规检查,有条件者可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胸片应作为常规以排除癌栓,是否发生吸入性肺炎的诊断依据。

4、特殊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彩色B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颈动脉造影,可明确有无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

脑梗塞的常见检查

脑梗塞的常见检查

1. ct和mri检查

可显示缺血性梗死或出血性梗死改变合并出血性梗死,高度支持脑栓塞。许多病人继发出血性梗死,临床症状并加重,发病3-5日内复查ct,可早期发现,激发梗死后出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mra可发现颈动脉狭窄程度或闭塞。

2. 腰穿

脑压增高提示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性梗死脑脊液可呈现血性或镜下红细胞,感染性脑栓塞脑脊液细胞数增高(早期粒细胞为主, 晚期淋巴细胞为主),脂肪栓塞脑脊液可见脂肪球。

3. 心电图

应作常规检查,确定心肌梗死、风心病、心律失常等证据。脑栓塞可作为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并不少见。颈动脉超声检查可评价管腔狭窄程度和粥样硬化斑块,对证实颈动脉源性栓塞有提示意义。

脑梗塞最佳治疗方法

心脑血管专家说一旦患上了脑梗塞要抓坚时间治疗,越早治疗愈后的效果就会越好,随着医学水平不断发展,治疗脑梗塞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以溶栓治疗、抗凝治疗以及降纤治疗为主,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具体内容下面就请专家为您详细介绍。

一溶栓治疗:即发病后3~6小时以内进行。可静脉给药溶栓,也可动脉给药溶栓,动脉溶栓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常用药物有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治疗脑梗塞的主要危险性和副作用是颅内出血,心源性栓塞脑出血的机会更高。

二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必须作凝血检测。主要的副作用是出血,其中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更安全。

三降纤治疗:作用是增加纤溶系统活性和抑制血栓形成,达到治疗脑梗塞的目的,常用药物有降纤酶、东菱精纯克栓酶及蝮蛇抗栓酶等。发病24小时内使用。用药过程中应检测纤维蛋白原等。

四血液稀释疗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治疗脑梗塞的方法,目的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和补充血容量不足,常用药物有低分子右旋糖苷和706代血浆等。

五脑保护剂也可用于治疗脑梗塞:

1钙离子拮抗剂:阻止细胞内钙超载、防止血管痉挛、增加血流量。常用药物有尼莫地平、尼卡地平、盐酸氟桂嗪和脑益嗪等。

2胞二磷胆碱:具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

3谷氨酸拮抗剂和GABA增强剂。

4其它:维生素E、维生素C和甘露醇也具有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的作用。

以上介绍的是治疗脑梗塞的方法,专家说老年人是脑梗塞的高发人群,因此在生活中老年朋友要做好脑梗塞的预防工作,经常测量血压,使血压保持在正常状态,另外还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对预防脑梗塞的发生有一定的帮助。

心肌梗塞检查

1、心电图

心肌梗塞在心电图中会表现出ST段升高和T波变化。心肌梗塞后往往可以看到受损的心组织特有的Q波。假如ST段不升高的话心肌梗塞则需要通过诊断心酶的水平来确定。

2、验血

过去要结合病史、心电图和验血等检查,经过全部验证才能诊断心肌梗塞,不过目前的验血检查已经非常可靠,其酶的上升本身就可以看作是心肌梗塞的证明了。不过一般情况下还是需要通过心电图来帮助确定心肌损伤的位置,通过病史来作以后的验血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的比较数据。

3、血管造影术

假如患者的心肌梗塞的情况比较严重,或者需要干预恢复患者血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血管造影术。血管造影术是指使用插入患者动脉的导管,鉴别患者受堵塞或狭窄的血管,同时作为治疗方法。但是使用血管造影术的经验要求较高,尤其在紧急状态下非常困难,不是总可以在数小时内完成,因此一般需要专业的心脏学家来进行。

脑梗塞的诊断步骤知多少

脑梗塞的诊断步骤有哪些?脑梗塞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一旦患上,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需要合理及时的治疗,那么,治疗前必不可少的就是诊断。那么,脑梗塞的诊断步骤有哪些?

1.头颅X线摄片检查。有时可发现颈内动脉虹吸部有钙化影;梗死范围较广者可在发病2—3日后出现中线波移位,持续约2周。

2.脑血管造影检查。可发现动脉闭塞或狭窄的部位,脑水肿所致血管受压、移位和侧支循环等情况。

3.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摄片及监测血压等检查。可提供原发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病及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等。

4.脑CT及核磁共振检查。可显示脑梗死的部位、大小、及其周围脑水肿情况和有无出血征象等,是最可靠的无创性诊断手段。

脑梗塞的诊断步骤有哪些?针对这个问题,小编在上文中做出了详细的解释。以上文字供大家参考。想必朋友们现在都知道脑梗塞的诊断步骤有哪些了吧。

CT是检查脑梗塞的主要项目吗

CT是检查脑梗塞的主要项目吗?脑CT及核磁共振检查可显示脑梗塞的部位、大小、及其周围脑水肿情况和有无出血征象等,是最可靠的无创性诊断手段。

腔隙性脑梗塞是一种直径不超过1.5厘米的小梗死灶。这种梗死多发生在大脑深部的基底节区及脑干等部位。这些部位的深穿支动脉阻塞,发生小范围的局灶性脑组织缺血、坏死便称为腔隙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最常见的原因还是高血压动脉硬化,长期高血压造成脑内小动脉血管壁变性,管腔变窄,在某种血流动力学因素或血液万分变化的诱因下发生小动脉的闭塞。我国是一个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国家,因此这一类型的脑梗塞很常见。CT扫描是诊断腔隙性脑梗塞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除了CT检查之外,还有其他的检查方法,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MRI检查

CT是检查脑梗塞的主要项目吗?MRI对脑梗塞的检出极为敏感,对脑部缺血性损害的检出优于CT,能够检出较早期的脑缺血性损害,可在缺血1小时内见到。起病6小时后大梗死几乎都能被MRI显示,表现为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

常规检查

血、尿、大便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等作为脑梗塞的常规检查,有条件者可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胸片应作为常规以排除癌栓,是否发生吸入性肺炎的诊断依据。

特殊检查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彩色B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颈动脉造影,可明确有无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也是检查脑梗塞的方法之一。

大面积脑梗塞治疗方法是什么

心脑血管专家说一旦患上了脑梗塞要抓坚时间治疗,越早治疗愈后的效果就会越好,随着医学水平不断发展,治疗脑梗塞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以溶栓治疗、抗凝治疗以及降纤治疗为主,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具体内容下面就请专家为您详细介绍。

(一)溶栓治疗:即发病后3~6小时以内进行。可静脉给药溶栓,也可动脉给药溶栓,动脉溶栓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常用药物有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治疗脑梗塞的主要危险性和副作用是颅内出血,心源性栓塞脑出血的机会更高。

(二)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必须作凝血检测。主要的副作用是出血,其中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更安全。

(三)降纤治疗:作用是增加纤溶系统活性和抑制血栓形成,达到治疗脑梗塞的目的,常用药物有降纤酶、东菱精纯克栓酶及蝮蛇抗栓酶等。发病24小时内使用。用药过程中应检测纤维蛋白原等。

(四)血液稀释疗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治疗脑梗塞的方法,目的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和补充血容量不足,常用药物有低分子右旋糖苷和706代血浆等。

(五)脑保护剂也可用于治疗脑梗塞:

(1)钙离子拮抗剂:阻止细胞内钙超载、防止血管痉挛、增加血流量。常用药物有尼莫地平、尼卡地平、盐酸氟桂嗪和脑益嗪等。

(2)胞二磷胆碱:具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

(3)谷氨酸拮抗剂和GABA增强剂。

(4)其它:维生素E、维生素C和甘露醇也具有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的作用。

以上介绍的是治疗脑梗塞的方法,专家说老年人是脑梗塞的高发人群,因此在生活中老年朋友要做好脑梗塞的预防工作,经常测量血压,使血压保持在正常状态,另外还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对预防脑梗塞的发生有一定的帮助。

相关推荐

脑梗死和脑梗塞区别吗

脑梗塞一般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脑血栓是由于血液过于粘稠形成血栓后脱落,堵塞脑血管引起的。 这两种基本都和血液循环不畅关,所以治疗的关键是清除血液垃圾,改善血液循环。西药如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效果迅速,药效稳定;中药如丹参、银杏等活血化瘀效果不错,建议遵医嘱服用。长期服用药物效果不明显或者药物已对身体产生伤害而引发肝肾的衰竭和其他病症外的身体伤害的,可以配合

脑梗塞的诊断和检查

病人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因其他病而行脑CT检查发现此病,的已属于陈旧性病灶。这种情况以老年人多见,病人常伴高血压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腔隙性脑梗塞可以反复发作,的病人最终发展为症状的脑梗塞的病人病情稳定,多年不变。 一、脑梗塞的诊断标准 1.起病急骤 多数无前驱症状,发病急骤,以秒计,发病后常于数秒钟内病情达高峰。 2.多数患者神经系统体征 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在主半球则运动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少数患者为眩晕、呕吐、眼震及共济失调。可短暂意识丧失,或局

脑血栓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1、脑出血:脑梗死时候颇似小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但活动中起病、病情进展快、高血压史常提示脑出血,ct检查可以确诊。 2、脑栓塞:起病急骤,局灶性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常心源性栓子来源,如风心病、冠心病、心肌梗死、亚急性细茵性心内膜炎,以及合并心房纤颤等,常见大脑中动脉栓塞引起大面积脑梗死。导致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常伴痫性发作。 3、颅内占位病变:颅内肿瘤、硬膜下血肿和脑脓肿可听不到卒中样发病,出现偏瘫等局灶性体征,颅内压增高征象不明显是易与脑梗死混淆,须提高警惕。CT或MRI检查可以确诊。 脑

脑梗塞的治疗

脑梗塞的运动治疗 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但增加脂肪消耗、减少体内胆固醇沉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脂、加速血液循环、防止血液淤滞,而且对于恢复肢体功能尤为重要。可对预防肥胖、控制体重、增加循环功能、调整血脂和降低血压、减少血栓均益处,是防治脑梗塞的积极措施。脑梗塞患者应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选择,应进行适当适量的体育锻炼及体力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不宜做剧烈运动,如快跑、登山等,可进行慢跑、散步、柔软体操、打太极拳等氧运动。 脑梗塞西医治疗: 1、西药治疗:西药治疗脑梗后遗症具起效快、具治疗针对性的

预防脑梗死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彻底戒烟,控制饮酒量。男性脑梗塞患者每天平均饮酒量不应超过1两,女性患者不应超过半两,当然能不饮酒则最好。 控制体重 肥胖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应通过控制饮食(尤其是高能量的食物)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膳食营养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类食品,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食盐摄入每天控制在6克以下。 控制危险因素 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很多,主要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吸烟、冠心病等。对伴发高血压的脑梗塞患者应控制血压到140/90mmHg以下,目前推荐首选药物为普利类,如依那普利等联

早期脑梗塞还能治好吗

对于脑梗塞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很好,一般来说早期治疗是可以治愈的。西医治疗比较确切的是西药的溶栓疗法,但是这种治疗方法特别强调治疗的时机,超超早期一般在发病3小时之内,超早期一般在发病6小时之内,早期一般在发病48-72小时之内,如果是进展性脑梗塞那么可以延长一定的时间,如果治疗的时机比较得当,也就是说治疗的比较早的话,效果就会比较好,一般来说发病不超过24小时的话,积极的治疗,治愈率可以达到85%。治疗的时间越早患者康复的可能性越大。 早期脑梗塞应该如何治疗? 及时的发现脑梗塞及时的治疗一般采用尿激

两成脑梗患者一年内复发怎么做

1、控制危险因素 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很多,主要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吸烟、冠心病等。对伴发高血压的脑梗塞患者应控制血压到140/90mmHg以下,目前推荐首选药物为普利类,如依那普利等联合利尿剂如吲哒帕胺等,其他降压药物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 目前各个医院的血脂正常值并不适用于脑梗塞患者。也就是说,脑梗塞患者即使检查血脂正常,也需要口服相关降脂药物。许多研究表明他汀类降脂药物 不仅能降脂,同时能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止斑块脱落。因此,只要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不论

脑栓塞应该做哪些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 (csf) 检查 脑压正常,脑压增高提示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性梗死csf可呈血性或镜下红细胞;感染性脑栓塞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csf细胞数增高(200×106/l或以上),早期中性粒细胞为主,晚期淋巴细胞为主;脂肪栓塞csf可见脂肪球。 2.血尿便常规及生化检查 主要与栓子可能来源的感染,风心病,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脏手术,长骨骨折,血管内介入治疗等相关,其他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的检查。 影像学检查 检查的目的是不仅明确脑栓塞的部

脑梗塞的诊断方法哪些

这些年,脑梗塞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一旦患病,就需要结合脑梗塞的诊断,才可及时的发现病情。所以大家要先知道些脑梗塞的诊断方法,才能及时的发现病情。下面就来说说脑梗塞的诊断哪些。 1、静止视网膜动脉压测定 当一侧颈动脉狭窄时该侧视网膜动脉压应降低。如果视网膜动脉压并不降低,则说明该侧颈内动脉的灌注压不低。这是脑梗塞的诊断之一。 2、脑局部血流量测定 吸入133氙,或经静脉注入体内然后用rCBF仪测定脑各部的局部血流量,从而可以测出脑缺血的精确部位并助于估计脑缺血性损害的程度。

脑梗塞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1、头颅X线摄片时可发现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影;梗死范围较广者可在发病2-3日后出现中线波移位,持续约2周。这是常见的诊断脑梗塞的方法。 2、脑血管造影可发现动脉闭塞或狭窄的部位,脑水肿所致血管受压、移位和侧支循环等情况,对诊断脑梗塞十分益。 3、脑CT及核磁共振检查可显示脑梗死的部位、大小、及其周围脑水肿情况和无出血征象等,是最可靠的无创性诊断脑梗塞的方法。 4、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摄片及监测血压等都是常见的诊断脑梗塞的方法,可提供原发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病及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