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季当心肺炎支原体
寒冷季当心肺炎支原体
随着天气变冷,医院里的支原体肺炎患者逐渐多了起来。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2003年由冠状病毒引发的“非典”,一开始就曾被怀疑是支原体肺炎。那么支原体肺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肺炎较常见的病原体,儿童和青少年多发
细菌和病毒感染都能够导致肺炎,而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称支原体肺炎。
60多年前,国外学者描述了一种不明病原体的肺炎,其不同于典型的由肺炎链球菌所致的肺炎,对青霉素治疗没有反应,故称为“非典型肺炎”。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才认识到,引起这种肺炎的病原体就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不同于普通的细菌和病毒,它比细菌小,却比病毒大。它是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支原体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以秋冬季多见。它由急性期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经空气飞沫传播,引起呼吸道感染。其发病主要与室内活动增加及密切接触有关。支原体感染也可表现为咽炎、气管支气管炎。
支原体肺炎严重吗
有一种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肺炎的常见病原体。2003年新出现的SARS病毒引起的非典,其实是因为一开始病因不明,才使用了“非典型肺炎”这一名称。真正的非典型肺炎是支原体肺炎的旧称,其发生率占小儿肺炎的15%~20%。 支原体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季多见。在大、中、小学校和某些集体单位可引起小流行。支原体肺炎病人和支原体携带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儿童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流行规律,每3~4年流行一次,今年是我国支原体肺炎流行高峰年。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是什么 肺炎支原体感染除能引起呼吸道病变外,还能引起心肌炎、肝炎、关节炎、肾炎、脑膜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呼吸系统以外的疾病。因此,必须予以重视。
如何诊断 家长要确认孩子是否得了支原体感染,需要到医院对孩子的痰液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或取血检测血中肺炎支原体抗体、抗原等,才能得出正确诊断。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病因
小儿得支原体肺炎的具体原因:
1、小儿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多以肺炎为主要表现,占小儿肺炎的20%,有的伴心肌炎,肝炎等。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学龄前儿童重要的致病原,中国医科大学材料统计7~10岁年龄组肺炎支原体感染高达75%,文献报道支原体肺炎占所有肺炎总数的10%~33%。常年可发病,以秋冬季较多,4~6年可呈一次流行,多见于5~18岁,但近年来发现发病年龄组已有变小的趋势,有报道最小年龄为37天,发病率有所升高,肺外合并症增多。
2、小儿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多以肺炎为主要表现, 肺炎支原体是介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主要经飞沫传播。肺炎支原体侵入呼吸道黏膜后,通过其特殊的结构,紧密吸附于易感宿主的细胞膜的受体上,在其表现增殖并释放毒性物质,如过氧化氢,酶,膜脂类等,造成组织损伤。肺炎支原体可经血行播散至全身任何器官;另外,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产生自身抗体,导致多系统免疫损伤,引起多个系统的功能异常。
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有哪些
第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是由生物、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临床主要症状有咳嗽和咳痰。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
第二、肺炎
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临床上分为细菌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细菌性肺炎是常见的一种肺炎,同样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而患上细菌性肺炎的患者则会出现咳嗽,咳痰以及胸痛和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咳嗽支原体感染怎么办
支原体能引发人体发病的主要是五种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及发酵支脲解支原体。其中感染上肺炎支原体后,患者就会有肺炎的症状出现,咳嗽、胸闷、胸口疼痛等症状就又出现。肺炎支原体的症状主要是由于飞沫传播的。健康人被患者的唾液、鼻腔分泌物等传染后就出现了支原体感染的症状。
支原体肺炎主要是应用抗菌药治疗。由于咳嗽是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可适当给予小剂量镇咳剂和祛痰药。病情严重有缺氧表现者应及时给氧。对喘憋严重者,可选用支气管扩张剂。对急性期病情发展迅速严重的支原体肺炎或肺部病变迁延而出现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或有肺外并发症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支原体感染可以造成小流行,故应注意呼吸道隔离。秋冬季房间也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多喝温水,饮食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宜。多开展户外活动,进行身体锻炼,尤其加强呼吸运动锻炼,以改善呼吸功能。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要及时增添衣服,以防受寒感冒。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常用的抗支原体药物。
另外,在咳嗽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忌口,不要随意吃东西,特别是一些煎炸类的容易上火的食品。因为除了肺炎以外,上火也会有咳嗽的症状。如果在患病期间还不注意饮食,就有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这样恢复会变得更加困难。
支气管肺炎的介绍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是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儿童住院的最常见原因,2岁以内儿童多发。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但夏季并不例外,甚至有些华南地区反而在夏天发病较多。支气管肺炎最常由细菌、病毒或霉菌及肺炎支原体等病原引起,也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病毒性肺炎以间质受累为主,细菌性肺炎以肺实质损害为主。肺组织炎症使呼吸膜增厚及下呼吸道阻塞而导致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和气促。主要体征有呼吸增快、口周及指、趾端发绀,以及肺部中、细湿啰音。
支原体肺炎患者寒冷季注意事项
寒冷季当心随着天气变冷,医院里的支原体肺炎患者逐渐多了起来。
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2003年由冠状病毒引发的“非典”,一开始就曾被怀疑是支原体肺炎。那么支原体肺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肺炎较常见的病原体,儿童和青少年多发细菌和病毒感染都能够导致肺炎,而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称支原体肺炎。60多年前,国外学者描述了一种不明病原体的肺炎,其不同于典型的由肺炎链球菌所致的肺炎,对青霉素治疗没有反应,故称为“非典型肺炎”。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才认识到,引起这种肺炎的病原体就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不同于普通的细菌和病毒,它比细菌小,却比病毒大。
它是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支原体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以秋冬季多见。它由急性期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经空气飞沫传播,引起呼吸道感染。其发病主要与室内活动增加及密切接触有关。支原体感染也可表现为咽炎、气管支气管炎。
宝宝干咳怎么办
孩子早晚干咳别当感冒治 小心肺炎支原体
在幼儿园上大班的辉辉,最近总是没什么精神,而且时不时还咳嗽两声,特别是在早晚的时候,咳嗽会更加明显,后来,咳嗽变得更加剧烈,而且也反反复复会有发烧。最初妈妈还以为只是感冒,给辉辉吃了一些止咳药,可拖了两三个星期后,辉辉的咳嗽却还是仍不见好转,妈妈只好把他带去医院检查。原来,辉辉久咳不愈,其实是支原体肺炎在作怪。
一般来说,肺炎支原体感染人体后,经过2-3周的潜伏期,继而出现临床表现,约1/3病例也可无症状。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发病相对比较隐匿,年长儿通常起病比较缓慢,肺炎支原体首先侵犯呼吸道上皮细胞,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腺体分泌增加,气道反应性增高。在临床上,最突出的表现为刺激性咳嗽,一开始为干咳,早晚发作明显些,后来转为顽固性的剧咳,可持续1-4周,并可伴有发热,体温常达39℃左右。
由于感染了肺炎支原体,患儿起初通常没有什么特别典型的症状,仅仅表现为咳嗽,有一些家长误以为是伤风感冒,自己在家给孩子买药吃,直到搞不掂了,病情拖得比较严重才到医院就诊。
发烧不退伴有咳嗽要查
由于肺炎支原体还与人体心、肺、肝、脑、肾及平滑肌存在着部分共同的抗原,当肺炎支原体感染人体且得不到及时治疗时,可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多系统免疫损伤,继而出现多种肺外并发症,比如溶血性贫血、脑膜炎、心肌炎、肾炎等,使病情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对肺炎支原体不能忽视,尽早诊断并给予规范化的治疗,以免病情严重时治疗难度变得更大。
那么,平时家长应该如何才能尽早发现孩子患了支原体肺炎了呢?如果孩子发烧长时间不退,初为干咳,后转为持续性剧咳,痰液粘稠,使用“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素治疗1周无效或效果不明显。此时最好及时到医院做个血清MP-IgM的检查,以排除肺炎支原体的可能。
学校和幼儿园是传播地
肺炎支原体既不是病毒,也不是细菌,而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两者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可寄生在人的口腔、腮腺等处。在人与人之间近距离说话,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所以在人群聚集的地方特别容易发生支原体的传播,比如在学校或幼儿园就是儿童发生支原体感染的主要场所一。
有一种现象,就是有的孩子一上幼儿园就容易感染支原体肺炎。过敏体质和抵抗力较差的孩子身上,特别容易感染肺炎支原体,一旦得了肺炎,即使治好了,不久又会患感冒或支气管炎。这是因为支原体会破坏人体免疫功能,造成孩子的免疫力下降,尤其长期用西药静脉注射治疗的患儿,免疫力差,因此容易复发合并其他感染。所以,可适当服用增加免疫力药物调节免疫力。
需要提醒的是,在肺炎治好之后,还有一部分孩子还会长时间咳嗽,这在医学上叫“感染后咳嗽”,因为感染之后,肺部恢复起来比较慢,如果想知道孩子的恢复情况,可以复查血中支原体滴度,与住院时的数值对比一下,看是否有下降。疗程结束可以复查胸片,与前片比较病灶是否有吸收好转。
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什么意思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查是确诊支原体肺炎的可靠方法。
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说明没有感染肺炎支原体,也就是说没有感染支原体肺炎,是正常的结果;
如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结果则会显示阳性的结果,且需要给予治疗,西医治疗支原体肺炎多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如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可给予氟喹诺酮类或四环素类药物治疗。
支原体是怎么感染的
肺炎支原体感染简称MP感染,它指的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肺炎,因此,肺炎支原体感染也叫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口、鼻分泌物而感染。
支原体为动物多种疾病的致病体,而其中只有肺炎支原体肯定对人致病。它是由口、鼻分泌物经空气传播引起散发和小流行的呼吸道感染,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不过,近几年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成人中亦非少见。呼吸道感染有咽炎和支气管炎,少数累及肺支原体肺炎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
肺炎支原体在发病前2~3天直至病愈数周皆可在呼吸道分泌物中发现。它通过接触感染,长在纤毛上皮之间不侵入肺实质,其细胞膜上有神经氨酸受体,可吸附于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抑制纤毛活动和破坏上皮细胞,同时产生过氧化氢进一步引起局部组织损伤。
以上即是较常见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原因。肺炎支原体常见于儿童,尤其是免疫力低下者,因此,相关人群还应多注意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