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神经衰弱艾灸哪里最好 神经衰弱艾灸施灸方法

神经衰弱艾灸哪里最好 神经衰弱艾灸施灸方法

艾条温和灸:艾条火头距离穴位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活力温和缓慢透入穴下深层,皮肤可有温热舒适感而无灼痛感,每次选4-5穴,每穴就10-1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即可,每日灸1次,5-7次为一疗程。

艾炷无瘢痕直接灸:将施灸穴位涂敷少许凡士林油以粘附艾炷,用中小艾炷,放小艾炷点燃,皮肤感到灼痛时即扫除艾炷,更换新的续灸,连续灸3-7壮,穴下皮肤充血红晕为度。

艾炷隔姜灸:穴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

艾灸对神经衰弱有用吗 神经衰弱日常保健措施

1.注意劳逸结合,适量运动,多休息,避免精神刺激,消除顾虑。

2.戒烟,酒,浓茶,咖啡,晚餐不宜吃的过饱。

艾灸对神经衰弱有用吗 神经衰弱艾灸穴位取穴

神门: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内关:位于前臂掌侧,在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两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心俞:位于背部,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位于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艾灸肚脐出水是为什么 推荐艾灸肚脐的方法

将燃烧的艾炷直接悬在脐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

把姜片上穿刺数孔,覆盖于脐上,点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度。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此法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

随着亚健康的泛滥,人们对养生的要求提高。艾灸也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隔药灸。这一艾灸精华和现代中药科研成果精华的结合,形成了现代的间接灸法—隔药灸。隔药灸的关键在艾灸和中药。药、针、灸是中医的三大法宝,隔药灸是将两者优势的高度结合。她不仅满足一般人的需求,而且能满足更高的需求。

比如术后腹胀者可取炒莱菔子适量研细末,即根据不同病症选择中药材。患者取仰卧位,神阙穴常规消毒后,将药粉包敷在神阙穴上,以艾灸仪施灸,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度。一般灸20分~30分,6小时~12小时1次,治疗2次无效者,可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女性养颜艾灸的穴位

方法1:取关元、神阙、足三里穴

采用艾卷温和灸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穴位,在距离皮肤约2-3厘米处施灸,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每穴每次灸10-15分钟,灸至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

方法2:取足三里穴

采用艾炷瘢痕灸法,将约0.7厘米高的艾炷直接施在穴位上,点燃施灸,如果感觉到疼痛,可用手轻轻拍打穴位旁边。每穴灸7-9壮,灸完后,用小膏药贴在施灸部位,直到灸疮愈合为止。

关元穴:标准定位与取法

关元穴是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小肠的募穴。

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小腹疼痛,霍乱吐泻,疝气,遗精,阳痿,早泄,白浊,尿闭,尿频,黄白带下,痛经,中风脱症,虚痨冷惫,羸瘦无力,眩晕,下消,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遗尿、尿血、尿频、尿潴留、尿道痛、痛经、闭经、遗精、阳痿;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荨麻疹、生理不顺、精力减退、太胖(减肥)、太瘦(增肥)等也很有疗效。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女人艾灸哪些穴位养颜美容,这也是一种在平时的时候最重要的调理方法,不但女性通过艾灸可以达到美容的功效,同时还可以起到治疗各种疾病的功效,这也是在平时的时候我们需要引起重视的方法。

艾灸肚脐的方法

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具有绿色自然、简单易行、效果突出等诸多优点,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现代绿色养生方法。那艾灸肚脐有哪些方法呢?主要有艾炷直接灸、神阙隔姜灸等方法。

第一法:艾炷直接灸

将燃烧的艾炷直接悬在脐中上方 1厘米左右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

第二法:神阙隔姜灸

把姜片上穿刺数孔,覆盖于脐上,点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度。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此法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

艾灸对神经衰弱有用吗

有用。

中医认为,神经衰弱多是由心脾两虚或阴虚火旺导致,选择准确的穴位施灸调理,可以疏通气血,稳定心神,改善因神经衰弱引起的体力疲乏,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等问题。

艾灸肚脐眼对女人好处 艾灸肚脐眼的方法

灸法:被施灸者仰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施灸。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适应症: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

把姜片多刺一些小孔,然后放在自己的肚脐上面,再将艾炷点燃放置姜片上,要注意艾炷的温度,不要太烫,这会使身体感到不舒服。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

适应症:此法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

如将盐填脐心上,置艾炷灸之,有延年益寿之功。

艾灸的适应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病能力。中医认为其主要作用是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补气益血,温经通络、协调脏腑,从而达到预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关节炎、颈椎病、高血压、慢性胃炎、神经衰弱、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人们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加人体抗病能力,以抵制病邪的侵袭。《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中老年人多阳气衰退,应宜施艾灸起到补火助阳,振奋精神的作用。

相关推荐

五大穴位改善手脚冰凉

一、涌泉穴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方法: 可以在晚睡前,先热水泡脚20-30分钟,然后点燃两个大艾柱分别放在两个罐里面,上床睡觉,包好毛巾分别绑在两个足底的涌泉穴。 二、足三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有“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条熏灼穴位,使

中医教你调理内分泌

中医疗法调理内分泌系统,以取关元穴为主。关元穴为任脉上的主穴,主治泌尿、生殖器官的疾病,如遗尿、尿频,又如女性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不孕等。 另外,关元穴的同时,肾俞、命门等穴,调理内分泌系统效果更佳。 疗法不仅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精力下降、肥胖(减肥)、消瘦(增肥)等也很有疗效,因为这些问题都与内分泌的调节有关。 取穴:关元、肾俞、命门。 工具:艾条、三眼盒、四眼盒、四罐罐。 方法:将三眼或四眼盒、四罐罐绑在腰部和腹部,覆盖关元、

艾炙不适合的人群

一、适宜人群 1、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精力不济、易受寒、怕冷、腹泻等) 2、少年、青年、老年,男性、女性、甚至刚出生的婴幼儿都可以,只要是寒性体质就可以,或者是要治疗因为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 3、多用于虚症寒症阴症为主的疾病,阴虚阳亢,邪热内盛,热症和实症不适合 二、不适宜人群 1、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2、女性例假期间不可。 3.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的人不适宜用 三、前、中、后注意事项 前 1、因为时不能吹到风

小儿遗尿哪里

肾气不足型遗尿方法 症见:睡梦中经常遗尿,小便清长,多则一夜数次,面白少华,神疲乏力,肢冷畏寒,或智力较同龄儿稍差,舌质淡,苔白滑,脉沉无力。 治则:温补肾阳。 取穴:主穴取关元,膀胱俞,肾俞,三阴交,中极。睡眠深沉加百会,神门;小便数遗加大敦。 方法: 1.艾条温和:每次每穴10-15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2.隔姜:用枣核大小的艾炷,每次每穴5-7壮,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3.隔盐:取枣核大小艾炷,每日1次,每次5-7壮,每日一次。 10次为1个疗程

定喘的准确位置 定喘穴对症方法

用如香烟粗细的小艾条悬定喘穴,注意艾条燃端距皮肤3厘米上下,3-5分钟,每周2-3次,可连数月。救者要将自己的手指置于穴位两旁皮肤上,以感知热力强弱,防止烫伤皮肤。此法能宣通肺气,提高人体抗病能力。为小儿的话,还能健全小儿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发育。

的禁忌有哪些

的禁忌有哪些?本文就是关于的禁忌介绍,希望能帮您更好的认识的注意事项,从而更好的做好,请往下看: 由于以火熏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的,这些就是的禁忌。古代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

5穴位能调理手脚冰凉

手脚冰凉,在中医体质学上称为阳虚体质。阳虚体质就是阳气不足,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阳气不够,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这种体质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年轻人更多一些。当然也有很多中老年人也有身体寒冷怕冷的症状,那么也是元气不足的典型表现。中老年人出现的继发性怕冷疾病,那么一定与她所患的疾病有关,也就是阳气不足,身体虚弱,体内由于疾病而产生热量不够,久而久之也会导致阳虚。 属阳,配合火。 法是利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的烧灼,借助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透达经络、扶正

治虚证高血压两大穴位

如果患的是虚证高血压,常见症状表现为眩晕、走路轻飘飘、心悸气促、记忆力衰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等,总之经常感觉浑身没劲儿,身体虚弱。这主要是因阳气不足导致。时应具有温阳作用的养生穴位。 穴位一:百会穴。百会穴在头顶正中,两个耳尖连线中点位置就是百会穴。百会穴可以预治头昏头痛、阳气不足、失眠、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疾病。如果我们能坚持每天温,还能延年益寿。由于百会穴在头顶,有头发,用艾炷直接会很不方便,隔姜也不是特别方便,于是我们可在百会穴用艾条做温和。用手拿着艾条,在离头皮3厘米左右的位

对女性的好处有哪些

的一种神奇的疗法,因为它的确有很多不同凡响之处。首先,的疗效就十分神奇。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其次,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用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大风汗出,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法。《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也是指用

宝宝拉肚子半个月了还不好怎么办 第六步:止泻

是中医一种传统的治病方式,宝宝拉肚子半个月了还不好时,家长可以试一试给宝宝进行。但是注意要在宝宝没有哭闹的情况下进行,为了避免烫伤宝宝,如果是温和最好两人协作进行。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效: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 方法:可以使用单眼盒或者随身盒,也可以家长手持艾条给孩子熏盒可以固定在宝宝身上,手持则需距离宝宝皮肤3厘米左右,避免烫伤,5-10分钟。 位置:在脐中部,脐中央。 功效:主治泄痢,绕脐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