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女性比普通女性更容易痛经
4种女性比普通女性更容易痛经
过敏体质
除了经期过度劳累、紧张、寒冷外,过敏体质的人士也更容易有痛经。
私生活不洁净
在经期、孕期、产褥期对生殖器的卫生重视不够;过早开始性生活的女性。此外,有很多性伴侣的女性容易发生妇科炎症从而引起痛经。
血瘀质
对于血瘀体质的人来讲,会有嘴唇的颜色偏暗一些,面色也会偏暗一些,而舌下面的静脉淤紫,皮肤相对比较粗糙,有的时候会不知道怎么就出现了皮肤淤青,眼睛里出现了很多的红丝,刷牙的时候还容易有出血的现象,整个人的情绪容易波动,烦躁、健忘以及性情急躁,经期时会有小腹疼痛,不喜欢揉按,经血的颜色比较暗并且有血块。
精神紧张
对于很多女性朋友来说,一到来月经的时候就会觉得特别的烦躁和紧张、焦虑和恐惧,因此她们对疼痛也比一般的女性敏感一些。即便是非常轻微的不适,也会给她们造成影响。由于精神越来越紧张,她们的疼痛就越来越重,而这种疼痛则是因为她们的心理作用所造成的。
身材苗条的女性更容易痛经
身材苗条的女性易痛经
在大多数女性眼里,瘦就是还身材的代名词,是美的代名词,为了变“美”,她们努力运动,放弃自己喜欢的食物,就为了变得苗条。但国外的一项研究发现,身材苗条的女性更容易患痛经。
BMI指数反映了身体总的脂肪含量,是衡量肥胖与否的一个国际标准。若BMI指数超过23表示过重,超过25表示肥胖。专家在对2万多名痛经女性的调查后认为,BMI指数跟痛经关系密切。BMI指数在21.3-23.2之间的妇女患痛经的机会相对较少,而BMI每下降1个点痛经概率增加12%-14%。
妇科专家指出,太瘦的女人容易出现月经不调,这是因为过少的脂肪会减少雌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活动。一般来说,体脂肪要保持在17%的比例之上,才能保证正常的月经周期。
多吃酸味食物可缓解痛经
很多女性都有痛经的问题,目前的医学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但平时用中医调理或者日常食疗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症状。
女性在月经来潮前几天,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不要吃得过饱,尤其应避免生冷食品,那会刺激子宫、输卵管收缩,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行经期间,更要避免一切生冷、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以缓解疼痛。在国外,有人认为适量饮酒能改善痛经,想来酒能通经活络,扩张血管,使平滑肌松驰,从而减轻疼痛。
另外,平时饮食应该多样化,经常食用些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荠菜、香菜、胡萝卜、橘子、佛手、生姜等。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常吃补气、补血、补肝肾的食物,如鸡、鸭、鱼、鸡蛋、牛奶、动物肝肾、鱼类、豆类等。
4种女性补血养生汤
4种女性补血养生汤
4种女性补血养生汤--银耳红枣汤
银耳又称为“穷人的燕窝”,燕窝虽补,却价格昂贵。银耳无论颜色、口感、功效都和燕窝相似,价格便宜,所以称为穷人的燕窝燕窝太补易上火。银耳为凉补有润燥的作用。燥气和火气就像急性慢性病,火气来得急去的快。但是火气太久未消就会转成燥气所以吃银耳最有效银耳、用桂圆干、枸杞、红枣银耳熬汤,银耳红枣汤不但是美味的丰胸小点,还能使你的脸色白里透红,体态轻盈苗条。
4种女性补血养生汤--双红补血汤
红薯500克,红枣10克,红糖适量。清水2000毫升然后一起下锅煮开,红薯熟才下红糖这个夏天经常吃的甜品,喜欢吃南瓜的也可以把红薯换成南瓜。
4种女性补血养生汤--养颜的木瓜银耳汤
银耳、木瓜、红枣、冰糖,把泡发的银耳下锅煮开下红枣关小火熬半个钟头,下冰糖和木瓜煮开就可以盛起了。
4种女性补血养生汤--黑糯米补血粥
黑糯米、桂圆和红枣是大家都知道的补血好咚咚,再加上营养价值很高的山药,益气养血的功效更显着,每个月记得喝哦,黑糯米、红枣、桂圆、山药、红糖,小小提醒,桂圆虽然可以补血气、促进血液循环,但是因为不易消化,每次尽量下7.8个就可以
可爱的女人们养颜补血不妨试试种女性补血养生汤吧。
体形偏瘦的女性更易痛经
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突出的表现,而往往偏瘦的女性容易患此病,所以说女性越苗条越容易发生痛经。据调查,被诊断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妇女,无论是确诊当时还是在过往的时间内,体形往往偏瘦。
◆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所谓子宫内膜异位,是指生长在子宫内壁上的内膜不在其位,而是“移居”它处。它移到什么部位就会给什么部位带来严重后果,同时也会给性生活带来烦恼。
发生的部位多见于盆腔内,卵巢上,但也可发生在盆腔以外的其它地方,如肺、肝、肾脏及皮肤等,这种情况好发于25至45岁的生育妇女。当子宫内膜异位在子宫肌层,称为子宫腺肌症,过去称之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 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突出的表现
凡在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小腹及腰部疼痛和其它全身不适,以致影响工作及生活的,称之谓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症状是痛经、性交痛,不育及月经紊乱。因异位的子宫内膜随内分泌呈周期性变化,每逢月经期间,同样发生出血,但它却不能像月经那样流出体外,而是存留在异位的部位。所以痛经往往从经前1至3天开始,持续到经后数日,且逐渐加重,甚至可以休克。
※ 有的还伴有肛门坠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痛苦不堪。
※ 异位病灶反复发作,月复一月则形成肿块,其内含陈旧的褐色血液,俗称巧克力囊肿。
※ 由于经血不断积存,向外扩展,刺激邻近组织增生,盆腔粘连,可产生性交痛,夫妻同房受限。
※ 异位症可致卵巢功能异常,引起月经紊乱,经期延长,淋漓不尽。
※ 而卵巢内分泌失调,已婚妇女因此不育,据资料统计,不育患者约占50%。
◆ 较高的BMI体重值对这种病症有保护作用
BMI(Body Mass Index)身体质量指数= 体重值(公斤)/ 身高的平方(公尺)。
若BMI指数超过23 表示过重 若BMI指数超过25 表示肥胖。
BMI体重值在21.3-23.2之间的妇女患这种病的机会相对较少,BMI每下降1个点患病概率增加12%-14%。
暖宝宝有什么危害
又到寒冷冬季,暖宝宝成了时尚女孩们取暖的最爱。不过专家表示,孕妇应避免使用暖宝宝这类产品,以防止增加胎儿发育异常、畸形、流产的几率。而普通女性如果长时间使用暖宝宝也可能在皮肤上形成火激性红斑,很难褪去,影响美观。
专家表示,暖宝宝并非每个人都适用,尤其是孕妇和儿童,应尽量避免使用。对很多孕妇而言,避免在孕期接触寒凉物质已是一种常识,事实上,同样的道理,怀孕期间孕妇最好也能远离过热的物质。孕妇发烧对胎儿来说就是件很危险的事,体温从37℃上升到39℃,畸形、流产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对于普通女性,像暖宝宝、热水袋这类取暖设备,长时间接触的话会在皮肤上形成火激性红斑。这是因为接触到较高温度,局部皮肤变干变薄,造成皮下毛细血管的损伤而产生的。火激性红斑呈紫红色,网纹状,看上去像是大理石,这些斑有些甚至到了夏天都难以褪去。此外,使用这些取暖设备最好不要超过6小时。容易痛经的女性,经期时可在小腹贴暖宝宝,但不宜太久。敏感肤质的人也不适合长时间使用暖宝宝。
6种女性更容易痛经
月经初潮来得早
有关研究显示,月经初潮年龄的大小与原发性痛经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初潮年龄偏小的女性痛经发生率较高,同时痛经表现的程度也更为严重。
过敏体质
除了经期过度劳累、紧张、寒冷外,过敏体质的人士也更容易有痛经。
私生活不洁净
在经期、孕期、产褥期对生殖器的卫生重视不够;过早开始性生活的女性。此外,有很多性伴侣的女性容易发生妇科炎症从而引起痛经。
做过多次人流
人工流产手术在两次以上或宫腔操作过频的女性,容易引起粘连炎症而导致痛经。
已经上环
子宫内放置避孕环的女性,其子宫内膜组织前列腺素生成量增高,会导致痛经加重。
爱吸烟
喜欢抽烟的女性也容易痛经,而且痛经程度常随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因为吸烟常会造成血管收缩而导致缺血产生疼痛。
体形偏瘦的女性更易痛经
◆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所谓子宫内膜异位,是指生长在子宫内壁上的内膜不在其位,而是“移居”它处。它移到什么部位就会给什么部位带来严重后果,同时也会给性生活带来烦恼。
发生的部位多见于盆腔内,卵巢上,但也可发生在盆腔以外的其它地方,如肺、肝、肾脏及皮肤等,这种情况好发于25至45岁的生育妇女。当子宫内膜异位在子宫肌层,称为子宫腺肌症,过去称之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 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突出的表现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症状是痛经、性交痛,不育及月经紊乱。因异位的子宫内膜随内分泌呈周期性变化,每逢月经期间,同样发生出血,但它却不能像月经那样流出体外,而是存留在异位的部位。所以痛经往往从经前1至3天开始,持续到经后数日,且逐渐加重,甚至可以休克。
※ 有的还伴有肛门坠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痛苦不堪。
※ 异位病灶反复发作,月复一月则形成肿块,其内含陈旧的褐色血液,俗称巧克力囊肿。
※ 由于经血不断积存,向外扩展,刺激邻近组织增生,盆腔粘连,可产生性交痛,夫妻同房受限。
※ 异位症可致卵巢功能异常,引起月经紊乱,经期延长,淋漓不尽。
※ 而卵巢内分泌失调,已婚妇女因此不育,据资料统计,不育患者约占50%。
◆ 较高的BMI体重值对这种病症有保护作用
BMI(Body Mass Index)身体质量指数= 体重值(公斤)/ 身高的平方(公尺)
若BMI指数超过23 表示过重 若BMI指数超过25 表示肥胖
BMI体重值在21.3-23.2之间的妇女患这种病的机会相对较少,BMI每下降1个点患病概率增加12%-14%。
小编提示:BMI体重值反映了身体总的脂肪含量,是衡量肥胖与否的一个国际标准。一般认为,体重指数在23到25之间就算超重,25到30之间算轻度肥胖,30到35是中度肥胖,超过35是重度肥胖。用腰围的算法,一般认为成年男性正常的腰腹围应该是小于90公分,女性80-85公分。
女性4种痛经最危险
1、突发性的剧烈骨盆疼痛
剧烈的下腹部疼痛可能是因为卵巢包囊破裂。这种破裂引起的剧痛一般由下腹部一侧开始,并迅速扩散到整个下腹部,这种疼痛和痛经相比不是同一种感觉。
2、月经量短时间内增多
出现这种状况就可能代表体内生长子宫纤维瘤。这是一种生长在子宫壁上的良性肿瘤,一般对人体无害,但是会造成经血量增多,导致贫血,这种肿瘤也有微小的可能会造成子宫内血管堵塞或者转为恶性肿瘤。
3、止痛片也无法缓解的剧烈痛经
痛经突然变得剧烈而难以缓解一般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危险信号,也就是部分子宫内膜脱落出子宫。除此以外,如果在性生活中或者在平时做出弯腰动作时出现剧痛,有可能是这种病症造成的。
4、大量流血并有强烈痛经
这两种症状同时出现可能是得了盆腔炎(PID),是一种一般由衣原体细菌引发的生殖系统感染。性交后出血是盆腔炎的另一种征兆,如果不及时诊治,盆腔炎很容易造成不孕症。
提醒:如果出现以上这4种痛经,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病因,及时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血瘀型女性更易痛经
血寒而凝,气滞血瘀,瘀血内阻冲任胞脉,不通则痛。在中医理论中,血瘀是导致痛经的原因之一,常见于经期或产后余血未尽,继受寒凉或情志所伤。
此类女性,肌肤粗糙而易伴有黄褐斑,脸色暗淡无血色,唇色及眼眶色暗,且舌头呈现紫色象;身体健康状况低,并体虚,易疲倦而毫无活力之感。
常觉身体疼痛,手足易寒或易热,且心情难以得到舒畅,并常觉得心悸或胸闷。
最令女性烦恼的在于,经期来临前及行径时伴有腹胀腹痛,经量少或经色呈现紫黑色并伴有血块、崩漏。
血瘀型痛经该如何缓解
1、舒畅情志
相对男性来说,女性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更为敏感,并在生活中更易受内外情绪因素的影响。
因此调理血瘀体质,首先要调理情志。
2、规律作息
良好的睡眠质量不仅可以避免肝气不舒而导致的血瘀,同时是女性美容养颜的关键要素。
3、饮食有节
三餐饮食定时定量,不可大吃大喝或因担心体重而节制进食,更不可挑食。
4、坚持运动
运动可以让女性更自信,也能让血液循环更通畅,避免瘀滞。
5、推拿按摩
血瘀体质的女性也可适当用推拿、拔罐、刮痧等按摩方式来疏通血液
6、中药调理
淤血较为严重者,需应用中药调理的养阴、生津、活血等方面的中药处方,如服用人参、当归、桃仁、红花等中药。
血瘀型痛经的食疗方
1、韭菜月季红糖饮
配方:鲜韭菜30克,月季花3朵,红糖10克。
制法:将韭菜和月季花洗净榨汁去渣,加入红糖调味。
功效:理气活血止痛。
用法:用黄酒冲服,服后俯卧半小时。
2、黑豆红花饮
配方:黑豆30克,红花6克,红糖30克。
制法:将黑豆、红花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4分钟后,再用文火煮至黑豆烂熟,去黑豆、红花,加红糖调味即成。
功效:活血化瘀,缓急止痛。
用法:每次服2杯,每日2次。
3、山楂汁
配方:鲜山楂、红糖各适量。
制法:鲜山楂洗净去核,用干净纱布包好榨取汁液。将红糖入锅内加水熬煮溶化,与山楂汁合在一起拌匀。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
用法:每次15毫升,每日3次。
4、川芎煮鸡蛋
配方:鸡蛋2个,川芎9克。
制法:鸡蛋、川芎加水适量,一起煮至蛋熟后,鸡蛋去壳,再放回药汤内,用文火煮5分钟,加黄酒适量。
功效:行气活血。
用法:吃蛋饮汤,日服1剂,5日为1个疗程,每于行经前3日开始食饮。
女性更容易怕黑
怕黑是一种单纯恐惧症,在临床上很多见,以女性或孩童为多。所谓单纯恐惧,就是只怕一种东西。有的人怕狗、怕猫,也属于单纯恐惧。《乱世佳人》里郝思嘉的女儿就是个很勇敢的女孩,敢骑马跳跃,唯独不敢一个人呆在黑暗的环境中。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怕黑是人的一种本性。有试验发现,如果把婴儿放在黑暗里就会哭,这是从远古时代遗传下来的“集体无意识”,人人都有。怕黑和女性与生俱来的性格有关。女性天生比较胆小,心思较细腻,且富有幻想。黑暗并不可怕,但女性会想象其中潜伏着危险,结果越想越怕。但对不同的个体来说,许多过去的经历,尤其是童年期的经历,会使得“怕黑”的本性又带上一些特殊的诠释。比如妈妈本身就胆小,总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那子女就可能遗传她的“恐惧”。若是在这个基础上,有一些事情加以刺激,这种恐惧就会固化。
多数的单纯恐惧症不需要治疗或纠正,因为它不会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人们在生活中也会自然地形成一套应对策略,比如怕黑的人,会尽量和别人在一起,结婚后可能会尽早生孩子,这是一种心理安慰。只要单纯恐惧不影响工作、生活,那就没必要强制改变,应该顺从和习惯自己的生活方式。若是孩童出现黑暗恐惧,是可以通过训练纠正和改变的。
女性身材苗条更容易痛经
国外有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身材苗条的女性更容易患痛经。
很多有减肥经历的女性一定非常熟悉一个词——BMI指数【BMI(Body Mass Index)指数=体重值(公斤)/身高的平方(米)】。BMI指数反映了身体总的脂肪含量,是衡量肥胖与否的一个国际标准。若BMI指数超过23表示过重,超过25表示肥胖。专家在对2万多名痛经女性的调查后认为,BMI指数跟痛经关系密切。BMI指数在21.3-23.2之间的妇女患痛经的机会相对较少,而BMI每下降1个点痛经概率增加12%-14%。
过瘦或过胖都易月经不调
身体的胖瘦,影响着月经。肥胖的人容易月经不调还容易出现多囊卵巢。但太瘦的女人也容易出现月经不调,过少的脂肪会减少雌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活动,大概体脂肪要保持在17%的比例之上,才能保证正常的月经周期。所以,过胖和过瘦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