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保暖措施告别秋季手脚冰凉
哪些保暖措施告别秋季手脚冰凉
中医认为,手脚冰凉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种是因为身体阳气虚衰,不能温煦人体,特别是处于四肢末端的手脚就更得不到阳气的温煦,因此会出现全身怕冷,手脚尤为严重的现象。
这种情况的人:
平时要注意保暖, 特别是腿、脚的保暖,如果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都会觉得暖和。
晚上睡觉前,一定记得泡脚,脚热了更容易入睡。
饮食方面,应多吃一些性属温热的食品,如牛肉、羊肉、鸡肉,大蒜、辣椒、生姜、桂圆等,以提高机体耐寒力。
症状严重的可服用金匮肾气丸等药物,以补肾温阳;
穴位按摩也可以缓解手脚冰凉症状。涌泉穴位于脚心部, 可用拇指快速按揉,直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晚按揉100下,再接着揉搓各脚趾100下。补肾壮阳,能让手脚快速暖和。
身体本身的阳气并不虚衰,但气血运行不畅,导致阳气瘀滞在体内,不能达到手脚,出现发凉的情况。这种人只是手脚发凉,身体躯干部分是不怕冷的,甚至怕热。这类人应加强运动, 尤其是久坐或久立的人, 必须重视工间操,多做手足和腰部的活动,以加强血液循环;平时不要穿太紧的衣服,因为衣服过紧会阻碍血液循环;
饮食上应多食用一些具有行气、活血、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如山楂、玫瑰花、金橘等;
也可以采用按揉气冲穴的方法缓解此类手脚冰凉。 气冲穴位于大腿根内侧,此穴下边有一根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佳。
四物汤可以缓解手脚冰凉
四物汤可以缓解手脚冰凉
中医认为,怕冷可能是阳虚,也可能是血虚造成的。阳虚的程度比较严重一些,具体表现为在保暖措施得当的情况下,仍旧一整天感觉很冷,又不爱活动,所以精气神比较差。血虚怕冷是一方面,但更主要表现在脸上,常常脸色蜡黄或者发白。女性长期手脚冰凉,会加重血虚。
除了上述症状,还可能出现失眠多梦、心慌气短、月经不调、宫寒痛经甚至脱发、不孕不育的不良状况,总之整个人都不太好。
针对手脚冰凉,中医师提倡根据体质调配膏方补血暖身,如著名的“妇科圣方”四物汤,将熟地、白芍阴柔补血之品与辛香的当归、川芎相配,补血养血,活血调经,温而不燥,不过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也可以选择自己进行食补,食补最重要的是要吃温食,暖胃,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中医认为,气血同源,补了血,气也就有了。举个例子:当归加羊肉、生姜等一起炖汤,能帮助大家温暖过冬。枸杞、红枣、桂圆等,都是很好的药食同源的食品,可多用来煲汤、泡茶,还能改善气色。
冬天睡觉脚冷什么原因 阳气不足
阳气乃生命之本,温煦身体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若阳气不足,无法运达至手脚等肢体躯干的末梢部位,便会出现畏寒、手脚冰凉等现象。因此,如果晚上睡觉就算保暖措施做的很好,还是脚冷,就要警惕是否是阳气不足了。
糖尿病人冬天怎么保护双脚
一、中医按摩:
中医认为,人们冬季手脚发凉多与体内阳气不足有关,属于一种“闭病”。冬季气温下降,导致肝脉受寒,使肝脏的造血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肾脏阳气不足、手脚发凉。严重时还可能伴发疼痛。故糖尿病患者冬季手脚冰凉多与气虚、血虚、肾阳虚有关。
中医按摩可通过疏通经络、活血化淤、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效缓解冬季手脚冰凉的症状。常用的穴位有劳宫穴、阳池穴、气冲穴、涌泉穴等。
1、阳池穴
位于手背侧的腕横纹上,前对中指、无名指的指缝。阳池穴是三焦经的原穴,而三焦是五脏六腑的总指挥,是元阳之气的主通道,按摩该穴可改善血液循环,温和身体。每天早晚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阳池穴各100次即可。
2、劳宫穴
位于手掌第二三掌骨之间,握拳时中指指尖的位置。每天早晚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手掌的劳富穴各100次即可,以感到手心微热为宜。
3、气冲穴
位于大腿根里侧。脐中直下5寸(约16.7厘米)距前正中线2寸(约6.7厘米)处。气冲穴下边有一根动脉,先用同侧食指指腹按揉该侧气冲穴,然后再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可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有益温暖下肢,按揉至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即可。然后再换另一只手按揉另一侧的气冲穴。
4、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足前凹陷处的第二三脚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每天早晚用手掌分别快速揉搓双侧涌泉穴100次,可补肾壮阳、强筋健骨,有助缓解手脚冰凉的症状。还可配合按揉各脚趾100次。
二、温暖手脚的几大措施:
1、注重保暖
除通过中医按摩来缓解冬季手脚冰凉,糖尿病患者还要做好身体的保暖工作,从而预防手脚冰凉的发生。不仅外出穿着要保暖,尤其不要忽视了手、脚、头颈部的保暖,晚上睡觉时最好穿着棉袜以助保暖。
2、做做运动
吃得多、动得少,很容易让多余的脂肪囤积在体内,此时可以多做运动,不但可以消耗过多的脂肪,还能加强血液循环,让身体温暖起来。
平时天气好时可多到户外做慢跑、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天气不好时减少外出,可在户内做爬楼梯、原地跳跃(有视网膜病变者不宜做)等运动,以助活血通络而保暖。
3、睡前泡澡
睡前用热水局部泡手、脚,不但可以促进血管末梢的循环,还有帮助睡眠的作用。不妨用一个水桶装入热水、米酒和姜片(热水和米酒的比例1∶1),用来泡脚,有助于改善女性怕冷的现象。但泡完并擦干后应立刻穿上棉袜保温,睡觉时亦可穿着。
三、吃什么让糖尿病人不怕冷?
在饮食方面首先遵循总热量原则基础上,多选择属性温热的食物或药材进补,让身体血液循环顺畅、气血活络,能达到御寒的作用。
如羊肉、牛肉、虾、海参、牡蛎、鳗鱼等温热的食物,以及韭菜、紫苏、青椒、芥菜、甘蓝、辣椒、洋葱、南瓜、葱、姜、蒜,还有糙米、高粱、芝麻等食品。
此外,在烹调或食用寒性的食物时,可加入一些热性的葱、姜、蒜、胡椒、辣椒、人参、黄芪、陈皮等调味料或中药材来调和。平时也可用枸杞子、红枣、人参、或生姜,冲泡茶水饮用,也能产生御寒的效果。需要提醒的是,易手脚冰凉的糖尿病患者,一年四季都应避免吃生冷的食物。
3岁半宝宝手脚老是冰凉
出现手脚冰凉首先看是不是有其他的不舒服,或者是感冒出现的冰凉,或是发高烧出现的征兆。一般发高烧会出现手脚冰凉。如果其他情况都还好,只是出现手脚冰凉,可能是保暖措施没有做好。加强保暖后可以缓解手脚冰凉是没有问题的。
艾叶生姜泡脚的功效与作用 驱寒保暖
冬季手脚等远肢容易受到寒冻,尤其是在经常性的久坐不动的人群,每次回家都会手脚冰凉,这时候用生姜艾叶泡脚,对祛除身体内部的寒气有很大的作用,能保暖,还能能预防风寒感冒。
山楂可以治冻疮吗 怎么预防冻疮
1.在冬天要来临的时候,提前做好保暖措施,做好防寒保暖,衣服鞋袜要干燥。
2.冻疮每年复发者,应在夏季用冷水洗脸、洗澡,提高耐寒能力。
3.发现手脚冰冷要及时做好保暖措施,进行取暖。
4.冬季怕寒者,应多吃热性祛寒食品,如羊肉、狗肉、生姜等。
5.提前涂抹治疗冻疮的药膏。
为什么运动后手脚冰凉 运动后手脚冰凉怎么办
在做完运动之后手脚冰凉,要及时的做好保暖措施,要在背风的地方用干毛巾擦干身体,换掉汗湿的衣物,避免附在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然后穿上保暖的衣服,防止空气对流使得体内的热身继续流失,这样做能很好的让身体升温。
穿上衣服之后,可以进行慢跑、原地跳动,拉伸、快走等运动,时间在5-10分钟左右,能帮助身体的恢复,缓解运动时的疲劳,还可以帮助加速机体产热过程,使得身体温度尽快恢复正常。
在运动后10-15分钟,可以适量喝些温热的糖水或是温盐水,能帮助补充水分和能量,对于缓解手脚冰凉,身体恢复温度也有效果。
运动后休息20-30分钟,可以补充富含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食物,像香蕉、牛奶、燕麦、杂粮面包等,补充能量,帮助身体恢复。
2022年数九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21日。
数九是从一九开始的,2022年数九并不是从2022年开始,而是从2021年12月21日开始,直至2021年12月29日结束,数九是全年中温度最低的一段时间,进入到数九之后,天气就会持续性的降低了,此时需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避免被冻伤或者是感冒。
在数九天气容易手脚冰凉的人群,可以在数九期间每天进行泡脚,泡脚可以温暖足部,让身体变暖。
宫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宫寒
女性的生殖系统最怕冷,冬季衣着单薄受到寒凉侵袭,阳气耗损,下半身着凉直接导致宫寒;经常待在空调房内的女性,不注意做好保暖措施,子宫也会受凉,从而导致宫寒,子宫功能大大降低,出现手脚冰凉,浑身无力,食欲不振,甚至月经不调的症状。
夏季女性手脚冰凉的原因及调理方法
1、多吃些黑色食物
黑色食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胃肠功能,改善怕冷状况,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消除体内的活性氧,减少细胞受到破坏。不仅可以平衡内分泌及防止衰老,最重要的具有补肾暖身的功效,对于女性来说是非常好的食物。如黑米,黑枣,黑木耳等等。
2、合理的补充热量
不要偏食、过度减肥,让身体储存些适量的脂肪,可帮助维持体温。我们都知道很冷时吃点东西会暖和很多,同样,如果你体内食物过少,热量过少,就会导致身体发冷。如果,预先知道今天因工作忙碌,无法按时吃饭,可先准备些饼干、坚果、牛奶、豆奶、或是人参茶等适时地补充热量,并时时喝点热水。
3、注意穿衣保暖
很多女生常常贪图美丽穿短裙,长时间身体受凉必然会导致手脚冰凉,所以保暖是手脚冰凉调养的第一重点。
4、勤泡脚
泡脚是缓解手脚冰凉一个十分有效的方式,有助促进末梢血液循环,驱散寒意。每天可以让水浸过脚踝,在40度左右的热水中浸泡20分钟。
5、中医食疗
中医讲究辩证体质,对于阳虚、气虚的人群,可以通过多进食温补的药膳、食疗来缓解手脚冰凉。夏季手脚冰凉的话,一定要要注意穿着,别让身体着凉哦。
怕冷怎么按摩
由于最近强冷空气的入侵,很多城市都出现一夜入冬的景象,第二天我们都会看到很多人换上了厚厚的衣服来为自己保暖。尤其中老年人要注意对关节处的保暖措施。还有易手脚冰凉的人也是怕冷体质,因此我们推荐大家这个时候可以对自己进行一些中医穴位的按摩可达到保暖驱寒的作用。
中医认为,冬季手脚冰凉跟人体的气血不通畅有关,这个时候适当做些穴位按摩,可有效缓解症状,活血保暖。足三里、合谷穴和大椎穴虽然都是小穴位,却有着很好的保暖功能。如果能每天坚持按摩足三里、合谷等穴位还可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睡觉脚冷是什么原因 或是阳气不足
阳气乃生命之本,温煦身体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若阳气不足,无法运达至手脚等肢体躯干的末梢部位,便会出现畏寒、手脚冰凉等现象。因此,如果晚上睡觉就算做了很好的保暖措施,还是脚冷,就要警惕是否是阳气不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