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5个月还不会翻身怎么回事 脑瘫
宝宝5个月还不会翻身怎么回事 脑瘫
宝宝如果患有脑瘫,那么会出现运动发育落后的现象,例如:正常孩子能够简单做到的“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会走”,但对于脑瘫宝宝来说确实是极为困难的,不过宝宝5个月还不会翻身不能简单的归为是脑瘫引起的,还要看是否有以下症状:
1、吃奶困难,经常出现呛咳、吐奶现象,体重增长缓慢。
2、头围异常;
3、孩子由于肌张力异常使得孩子表现为出生后十分安静,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
4、2—3个月时,孩子还不会笑、抬头,持续哭闹,手指紧握,不会张开;
5、智力发育也落后于同龄正常儿。
6、流口水、颤抖;
7、肢体运动不协调,不对称,头不能保持正中位置。
如果宝宝5个月还不会翻身还同时具备上述症状时,那么宝宝很可能就是脑瘫患儿。
首先家长们应该尽早带宝宝去正规的儿童医院为宝宝做一个全面的检测,让医生来判断宝宝是否是脑瘫患儿,然后根据医生的建议做相关治疗康复工作,目前临床上对于脑瘫宝宝的治疗主要是“康复训练+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的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宝宝康复的可能。
宝宝5个月还不会翻身怎么回事 家长训练不到位
有的家长带宝宝,没有相关的育儿知识,在宝宝尝试翻身的时候,没有帮助宝宝进行训练,导致宝宝5个月还不会翻身。
家长可以采取以下训练帮助宝宝翻身,具体做法如下:
1、先让宝宝侧着躺着,学会侧俯卧位翻身,家长可在前面用玩具逗引,让他自己翻到俯卧位,如不能,在背部略微的助他一些力,帮助翻身。
2、等宝宝会仰卧位翻身到俯卧位后,再练习从俯卧位到仰卧位翻身,让宝宝的后背支垫起来,尝试拉宝宝的左腿向右翻,拉右腿向左翻。
3、每天练习3~4次,每次5~10分钟,训练时间最好是在宝宝喝完奶一个小时后。
4、另外家长还可亲自做示范,引导宝宝和自己一起翻身,或是利用被子、枕头、靠垫等物品,垫在宝宝背后,让宝宝的身体保持有点侧身的弧度,这样也可以帮助宝宝顺利翻转身体。
宝宝几个月会翻身
3-6个月。
翻身是宝宝生下来的第一个大动作,很多孩子都是在3~6个月开始翻身,所以有很多俗语,比如“三翻六坐八爬”等,发育好的宝宝3个月时就可以独自翻身。但是大多数的宝宝都是在4个月才会翻身,宝宝会翻身的高峰期是在5个月。宝宝几个月会翻身的具体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妈妈们可以不用为宝宝翻身晚着急。平时可以注意观察一下宝宝的一些举动来断定他是不是要翻身了,比如:宝宝仰面躺着的时候脚向上扬,或者总是摇晃脚,这就是宝宝想翻身的信号之一。再者,如果宝宝总是向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侧躺着,那就意味着宝宝已经开始有翻身的意识了。
宝宝5个月还不会翻身怎么回事 衣服穿太厚
冬天气温较低,家长们怕宝宝感冒生病,会给宝宝穿很厚的衣服,里三层外三层的裹着宝宝,5个月的宝宝因为衣服太厚的原因,导致翻身不过来。
家长可以让宝宝到有暖气的房间躺着,适当解开下衣物,少穿些衣服,让宝宝练习翻身动作,一般在家长的帮助下,5个月的宝宝如果发育正常,基本可以在7天左右学会翻身。
宝宝翻身过早 谨防脑瘫
脑瘫的异常表现:
1、吃奶异常
正常的宝宝饥饿时吃奶很香,喂饱后会有少量吐奶。这时竖着抱宝宝,拍打宝宝的背部,听到宝宝打嗝后即可停止拍打,这样可以减少宝宝吐奶的次数和吐奶量。而脑瘫的宝宝由于吞咽不协调,即使很饿也比较难喂,不容易吃进去,特别爱吐奶,吃一回吐一回,而且是“哗”一下吐很多。
2、爱哭闹,身体常打挺
正常的宝宝哭闹时,可能是饿了,也可能是尿了或拉屎了感到不舒服,这时给宝宝喂奶或换尿布后宝宝就不哭了。而肌张力高的脑瘫宝宝,常常出现身体打挺的现象,胳膊、腿伸得直直的、硬硬的;由于背部肌张力高,放在床上背部疼痛,非常爱哭闹,哭闹的同时扭动身体可能翻身。正常的宝宝三个月才会翻身,而刚满月的宝宝就会翻身的话,一定要尽快查一查。
3、身体太软
宝宝脑瘫可能会出现肌张力高而身体打挺,也可能会出现肌张力低而身体特别软,精神不好、不哭。正常宝宝一般3个小时或者更长一点时间吃一次奶,但是脑瘫的宝宝一天到晚地睡,该吃的时候也不醒,吃得也很少。正常宝宝40天以后可以逗笑,而脑瘫的宝宝40天以后也逗不笑。
4、易受惊吓
正常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听到噪音易受惊吓,两周后补充鱼肝油或维生素A、D促进钙质吸收、经常晒晒太阳就可以纠正。而对于脑瘫患儿来说,补充鱼肝油、补钙则不易纠正惊吓,而且会经常出现肢体抖动的现象。
宝宝5个月还不会翻身怎么回事 宝宝没有翻身期
虽然说翻身动作能使宝宝随意改变自已的体位,是非常有意义的初步运动。但有的宝宝在成长阶段会选择直接跳过翻身这一步,等到了后面也同样能开始走或者站了。
有的宝宝没有翻身期是很正常的,家长如果希望宝宝翻身可以按照上述方法继续帮宝宝练习翻身,来达到让宝宝翻身的目的,扩大宝宝的视野和接触范围,促进智力的发展。
宝宝5个月还不会翻身怎么回事 宝宝5个月还不会翻身正常吗
宝宝5个月还不会翻身正常。
很多父母按照“三翻六坐八爬”的俗语,期待着宝宝能够在3个月就可以翻身。但实际上宝宝翻身的时间是因人而异的,翻身的状况也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一般情况下宝宝在4—7个月的时候学会翻身是比较多见的,因此宝宝5个月还不会翻身属于正常现象。
宝宝5个月还不会翻身怎么回事 宝宝5个月还不会翻身是否说明智商低
不能仅仅依据宝宝5个月还不会翻身这一行为来说明宝宝智商低,这是比较片面的说法,虽然宝宝翻身的行为有助于智力发展,但不代表翻身早的宝宝今后智力水平就会比翻身晚的宝宝要高,如果家长担心孩子的智力问题,可带宝宝去医院能做智力测评的医院保健科或神经科就诊,作智力测评综合判断一下孩子的发育情况。
宝宝几个月会翻身
对于“三翻六坐八爬”个俗语相信每个妈妈都了解,意思就是说宝宝在三个月大时候就会翻身了,这是真的吗啊?宝宝三个月就会翻身了?
翻身是宝宝生下来的第一个大动作,很多孩子都是在3~6个月开始翻身,所以有很多俗语,比如“三翻六坐八爬”等,意思就是发育好的宝宝3个月时就可以独自翻身。但是大多数的宝宝都是在4个月才会翻身,宝宝会翻身的高峰期是在5个月。宝宝几个月会翻身的具体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妈妈们可以不用为宝宝翻身晚着急。因为决定宝宝翻身早晚的状况有很多因素。
那么妈妈们怎样才能知道宝宝想翻身了呢?这其实是有信号的:
信号一,如果宝宝仰面躺着的时候脚向上扬,或者总是摇晃脚,这是宝宝想翻身的信号之一。此时心急想要宝宝翻身的妈妈们就可推一下宝宝屁股,借助给他们点力量,让宝宝喜欢翻身的过程和乐趣。
信号二,如果宝宝总是向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侧躺着,那就意味着宝宝已经开始有翻身的意识了。此时,家长们可以向宝宝侧身的方向拉他,或者尝试在另一个方向喊他又或者是用玩具逗他。
宝宝几个月会翻身
翻身是宝宝生下来的第一个大动作,很多孩子都是在3~6个月开始翻身,所以有很多俗语,比如“三翻六坐八爬”等,意思就是发育好的宝宝3个月时就可以独自翻身。但是大多数的宝宝都是在4个月才会翻身,宝宝会翻身的高峰期是在5个月。宝宝几个月会翻身的具体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妈妈们可以不用为宝宝翻身晚着急。因为决定宝宝翻身早晚的状况有很多因素。
那么妈妈们怎样才能知道宝宝想翻身了呢?这其实是有信号的:
信号一,如果宝宝仰面躺着的时候脚向上扬,或者总是摇晃脚,这是宝宝想翻身的信号之一。此时心急想要宝宝翻身的妈妈们就可推一下宝宝屁股,借助给他们点力量,让宝宝喜欢翻身的过程和乐趣。
信号二,如果宝宝总是向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侧躺着,那就意味着宝宝已经开始有翻身的意识了。此时,家长们可以向宝宝侧身的方向拉他,或者尝试在另一个方向喊他又或者是用玩具逗他。
5个月龄应成宝宝分水龄
宝宝游泳前爱哭闹
记者走访了多家婴儿游泳馆,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宝宝前来游泳。当前天气仍然较冷,每到周末下午,小天使母婴服务机构婴儿游泳馆里排队的家长不少,他们正等着给宝宝游泳。
不少家长表示,游泳前宝宝常常出现不少“意外”,会哭闹、恐惧等等。李女士的宝宝5个月了,她很疑惑:“以前宝宝很爱游泳,可最近每次好不容易轮到宝宝游泳了,她却哭闹,真没办法。”为何有的宝宝喜欢游泳,有的宝宝一看到水就哭闹,甚至出现恐惧?
专家解答
游泳前,宝宝没吃饱、睡好,心情不好,就会容易出现哭闹。建议家长在宝宝游泳前让宝宝吃饱、休息好,保持好的心情,如此会减少宝宝的哭闹。
值得注意的是,宝宝哭闹还有其他原因。
5个月后的宝宝游泳反射消失
正常的宝宝5、6个月以后,开始学会了抬头、翻身、坐、伸手等动作,说明宝宝对外部世界开始适应,游泳反射消失,此时宝宝不喜欢游泳,也就不必要勉强。相反,如果5、6个月大以后的宝宝还喜欢游泳,这有可能说明宝宝的智力发育落后了。
喜欢游泳对宝宝来说是一种原始的本能反应。因为宝宝出生前生活在妈妈子宫里的羊水环境中,每天他都在游泳。因此新生儿3天~3个月的宝宝是游泳的最佳时间,这段时间给宝宝游泳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体能、智力等方面,更主要的是让宝宝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再次找回母亲宫内的感觉,增强宝宝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5个月以上的婴儿需多做其他运动
5、6个月的宝宝如果智力发育良好,先天的原始反射会消失,也就是宝宝不再喜欢游泳。如果5、6个月的宝宝还喜欢游泳,很有可能说明宝宝的智力发育迟缓。
那应该怎么办?这个时候宝宝应该多加练习大动作,比如抬头、翻身、坐等,5个月开始,宝宝也开始会用手抓物,开始时小指侧,而后是拇指侧,9~10个月就能用指尖摄物,这是宝宝精细动作的发育,也需要勤加练习。
宝宝多运动,可以给予宝宝更多的体验,促进神经细胞突触的联系,3岁以内是人体神经突触生长的量变期,突触数量可以达到成人的2倍,3岁以后则对突触进行“优化”“赛选”和“修剪”。是一种“质变”。对外界的体验,可以促进突触联系的增多。当突触联系更加稳定、更加丰富时便促进了智力的发育,智力也越来越高。因此,5个月以后的宝宝除了游泳、必须有更多的其他体验,包括运动、语言、色彩、触觉等多方面的体验。
早产脑瘫的症状有哪些
据专家介绍说,并不是每个早产儿都会出现脑瘫,但是和正常的足月儿相比的话,早产儿脑瘫的几率就相对大很多,而且越早产的,脑瘫的几率越大,不过如果能在早期判断早产儿脑瘫的症状的话,经过合理的科学治疗,大部分的宝宝都能恢复到基本正常,不会影响到今后的生活,因为宝宝的大脑是具有可塑性的。 而且如果早产儿脑瘫的话,还有一些姿势异常,最常见的就是脑瘫患儿经常有头向后仰,6个月坐位时后倒,两腿夹紧,把尿和更换尿布困难等等。
经常出现肌张力过高或者过低,正常小儿头部位置忽然放低有拥抱反射(如惊吓一样表现),一般6个月以后消失,而脑瘫患儿不消失。一旦发现早产儿脑瘫的症状的话,积极治疗是关键。
1.早期症状
(1)新生儿或3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
(2)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碍。
(3)感觉阈值低,表现为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
(4)生后不久的正常婴儿,因踏步反射影响,当直立时可见两脚交互迈步动作。3月龄时虽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个月仍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既要怀疑小儿脑瘫。
(5)过“百天”的婴儿尚不能抬头,4~5月挺腰时头仍摇摆不定。
(6)握拳:一般生后3月内婴儿可握拳不张开,如4个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张开应怀疑小儿脑瘫。
(7)正常婴儿应在3~5月时看见物体会伸手抓,若5月后还不能者疑为小儿脑瘫。
(8)一般生后4~6周会笑,以后认人。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表情淡漠,手足徐动型常呈愁眉苦脸的样子。
(9)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触摸小儿大腿内侧,或让小儿脚着床或上下跳动时,出现下肢伸展交叉。
(10)僵硬,尤其在穿衣时,上肢难穿进袖口;换尿布清洗时,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时,以及洗澡时出现四肢僵硬。婴儿不喜欢洗澡。
(11)过早发育:小儿脑瘫患儿可出现过早翻身,但是一种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滚木样,而不是有意识的节段性翻身。痉挛性双瘫的婴儿,坐稳前可出现双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员那样的足尖站立。
2.主要症状
(1)运动障碍 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2)姿势障碍 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3个月仍不能头部坚直,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孩子不喜欢洗澡,洗手时不易将拳头掰开。
(3)智力障碍 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1/4。
(4)语言障碍 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
(5)视听觉障碍 以内斜视及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最为多见。
(6)生长发育障碍 矮小。
(7)牙齿发育障碍 质地疏松、易折。口面功能障碍,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时痉挛或不协调收缩,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及流口水
(8)情绪和行为障碍 固执、任性、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有时出现强迫、自伤、侵袭行为。
(9)有39%~50%的脑瘫儿童由于大脑内的固定病灶而诱发癫痫,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