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超出正常范围的饮食注意
血糖超出正常范围的饮食注意
1、控制总热能:摄入的热量能够维持正常体重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肥胖者必须减少热能摄入,消瘦者可适当增加热量达到增加体重。
2、供给适量的碳水化合物:目前主张不要过严地控制碳水化合物,糖类应占总热能的60%左右,每日进食量可在250克~300克,肥胖应在150克~200克。
3、供给充足的食物纤维:流行病学的调查提出食物纤维能够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改善糖耐量。
4、供给充足的蛋白质:糖尿病患者膳食中蛋白质的供给应充足。有的患者怕多吃蛋白质而增加肾脏的负担。当肾功正常时,糖尿病的膳食蛋白质应与正常人近似。
5、控制脂肪摄入量:有的糖尿病患者误认为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只是控制主食量。其实不然,现在提倡不要过多的控制碳水化合物,而要严格的控制脂肪是十分必要的。
6、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凡是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易并发感染或酮症酸中毒,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尤其是维生素B族消耗增多,应给维生素B制剂,改善神经症状。
7、不宜饮酒:酒精能够产生热能,但是酒精代谢并不需要胰岛素,因此少量饮酒是允许的。
8、应控制油炸食品,粉条薯类食品及水果:但不是不吃薯类和水果,应学会自行掌握各种食品交换的方法,这样才能够达到平衡营养。
老年糖尿病餐后血糖正常值的范围
老年糖尿病餐后血糖正常值的范围是什么样的,因为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不是那么容易,特别对糖尿病常识不太清楚的老年糖尿病人更是困难,那老年糖尿病人应该把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内呢?老年糖尿病餐后血糖正常值的范围又是哪些呢?
血糖有一个正常范围,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超过此范围的。
第一、餐后一小时的血糖正常值一般稳定在7.8到10mmol/l之间
第二、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正常值一般稳定在3.9-7.8mmol/l 之间
第三、餐后三小时的血糖正常值一般就与空腹的血糖正常值区间一致。
在用餐三小时后,血糖正常值由于体内胰岛素对血糖的中和作用,逐渐降低从而恢复空腹血糖正常值的状态。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自行依靠胰岛素分泌等途径,调节体内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在疾病出现时,血糖会超出(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就会引起高血糖或低血糖。
糖尿病诊断标准:当血糖明显升高到某种程度(如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既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就称之为糖尿病。
糖耐量减低:如果血糖轻度升高,虽已超过正常范围,但仍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空腹血糖在6.2-7.0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在 7.8~11.1mmol/l之间时,即为一种过度状态,称之为糖耐量减低(igt),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糖尿病的危险信号。
血糖检查标准有一个恒定的正常值,在此范围外,就是血糖异常,大家应该对血糖值异常提高警惕。但是也不用太过担心,偶尔一次的检查不能说明太多问题,还应该多次检查,如果都有问题,那才能做诊断。
血糖控制不好就会体现出血糖高的症状,所以糖尿病人要及时的了解高血糖的症状表现,及早重视血糖升高的症状,防止发展成为糖尿病,一定要做好定期检查,做好血糖的控制。
如需了解更多糖尿病知识,请关注糖尿病防治。
发热与发烧有什么区别
一样的,说法不同而已。按发热的高低(以口腔测量为准)可分为:低热 37.3℃-38℃,中等度热 38.1℃-39℃,高热 39.1-41℃,超高热 41℃以上,腋窝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2-0.4℃。有区别的,发烧: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或自有身热不适的感觉, 发热:(1)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2)虽体温正常,但自觉身热不适的表现。但在体温上是一致的,以37.4度到38度为低热,38.1度到39度为中等发热,39.1到40度为高热。40度到42度叫超高热。
血糖正常值范围
1、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70~125毫克/分升)。
2、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3、当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浆血糖在6.4毫摩尔/升(115毫克/分升)以上,应做糖耐量试验。
4、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 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显著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孕妇吃青葡萄好还是紫葡萄好 孕妇吃葡萄会血糖升高吗
会升高。
成熟葡萄中的葡萄含糖量高达10%-30%,任何人食用后都可以让血糖升高,但对于正常人群而言,升值的范围并不会高出正常值,因此孕妇食用后,如果血糖超出正常值的话,则说明身体的健康状况出现了问题,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转氨酶高就是肝炎吗
人体内的转氨酶有20余种,化验单中常见到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存在于肝细胞浆中谷丙转氨酶(ALT),另一种是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的谷草转氨酶(AST)。一般来说,两种转氨酶的正常范围都是0—40国际单位/升。其中,谷丙转氨是最为敏感的监测肝脏损害的指标,因为1%的肝细胞损害,就可使血中谷丙转氨酶的浓度上升1倍。谷草转氨酶反映肝细胞线粒体的损害,较能说明肝脏组织的破坏程度。
健康人的转氨酶水平也有可能暂时超出正常范围。剧烈运动、过于劳累或者近期吃过油腻食物,都可能使转氨酶暂时偏高。如果在检查转氨酶前一晚加班工作,没睡好觉,或是体检前早餐时吃了油炸的东西,检查结果也可能超出正常范围。一个人刚刚在操场上跑了几圈,就立刻检查他的转氨酶水平,结果也可能高出正常范围。
对单项转氨酶升高,我们要及时查找原因。比如,比较胖的人就要考虑脂肪肝,并积极减肥、清淡饮食;酗酒的人就要及时戒酒。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保肝药物,服药半个月到一个月停药,再化验。如果此时还高,就要提高警惕,考虑肝炎的嫌疑。一般80国际单位/升,就建议住院治疗。
胆固醇高需要吃药吗
胆固醇如果超出正常水平很多的话,可以通过吃药来降低。如果胆固醇超出正常范围很少,也可以通过饮食、运动来进行调理,坚持一段时间看胆固醇是否有降低,如果没有效果或者胆固醇仍然在升高,则需要考虑药物配合饮食、运动进行降低胆固醇。
高血糖降不下来是什么原因
经常喝酒的人群,酒精代谢的速度以及吸收速度都很快,不能较长时间维持血糖水平,因此会导致血糖高。
血糖过高也有可能是吃了太多含糖饮料或者吃了太多的甜食,这样身体里面的糖分自然会不断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同时还会形成血中脂肪增加,导致血糖高。
运动量明显减少,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适当的运动可以使血糖降到最合适,运动量减少会使但血中脂肪增加,可能加重血糖高。
所使用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不够,会导致身体中的糖分仍然很高并却居高不下,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血糖高。
转氨酶高就是肝炎吗
由于对“肝炎”的恐惧,导致人们对化验单上的“转氨酶”数值也格外敏感。认为一旦转氨酶高了,就说明自己得肝炎了。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肝脏是人体内含酶最丰富的脏器,肝损伤后肝细胞内的酶类可能释放出来,这些变化可表现为酶的检测值升高。所以,转氨酶高不一定是病毒性肝炎。
人体内的转氨酶有20余种,化验单中常见到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存在于肝细胞浆中谷丙转氨酶(ALT),另一种是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的谷草转氨酶(AST)。一般来说,两种转氨酶的正常范围都是0—40国际单位/升。其中,谷丙转氨是最为敏感的监测肝脏损害的指标,因为1%的肝细胞损害,就可使血中谷丙转氨酶的浓度上升1倍。谷草转氨酶反映肝细胞线粒体的损害,较能说明肝脏组织的破坏程度。
健康人的转氨酶水平也有可能暂时超出正常范围。剧烈运动、过于劳累或者近期吃过油腻食物,都可能使转氨酶暂时偏高。如果在检查转氨酶前一晚加班工作,没睡好觉,或是体检前早餐时吃了油炸的东西,检查结果也可能超出正常范围。一个人刚刚在操场上跑了几圈,就立刻检查他的转氨酶水平,结果也可能高出正常范围。
对单项转氨酶升高,我们要及时查找原因。比如,比较胖的人就要考虑脂肪肝,并积极减肥、清淡饮食;酗酒的人就要及时戒酒。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保肝药物,服药半个月到一个月停药,再化验。如果此时还高,就要提高警惕,考虑肝炎的嫌疑。一般80国际单位/升,就建议住院治疗。
上环后月经会推迟吗 上环后月经推迟多久正常
上环后月经延后7天左右仍属正常范围。
女性正常月经周期为:出血的第一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为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因个人身体情况不一样,上环后月经推迟的时间长短也会不同。如果超出正常范围时间内,大家就应该引起注意是不是带环怀孕或其他一些情况,建议可到医院做详细检查后对症处理。
怀孕什么时候有胎心 怀孕胎心正常的表现
孕期的正常胎心是规律而有力的,呈双音,似钟表“滴答”声,范围是每分钟在120-160次之间。超出正常范围都属于胎心异常,应休息半小时后重测,如果还不正常,提示胎儿宫内缺氧,须及时就医问诊。
尿糖可辅助判断血糖高低
其实,血糖要高过一定的数值,即肾糖阈,尿里才会出现。正常人的肾糖阈是8.9~10.0mmol/L,血糖超出此范围,尿糖就是阳性;反之,尿糖就是阴性。 但肾糖阈也是可变化的,假如肾脏有问题,比如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者,肾糖阈就可能增高。
例如患者的血糖即使达到12.8mmol/L,尿糖也可呈阴性。这就好比堤坝建高了,水库里的水就溢不出来。孕妇的血糖可能在正常范围,但尿糖有2~3个加号。
所以说,只有肾功能正常的人,其尿糖水平才能反映出血糖的水平。因此,糖尿病患者欲用尿糖结果来大致判断血糖高低,需要肾功能正常作为前提。
新冠疫苗加强针高血压可以打吗
看情况。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经调整高血压治疗方案,待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时,可以进行接种。
但如果患者血压波动较大,明显超出正常范围,建议暂缓接种,及时和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待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