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胆红素脑病有哪些后遗症

胆红素脑病有哪些后遗症

1、明显的手足徐动的表现,动作明星的不协调

2、眼球运动障碍,有落日眼。

3、有的孩子最典型的表现会出现耳聋,对高频的声音失听。

4、还有的孩子会出现牙釉质发育不良,脑瘫,智力落后等。早产儿比足月儿更容易发生胆红素脑病,听觉障碍是主要表现。

核黄疸的简介

胆红素脑病是由于血中胆红素增高,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后者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大脑基底节、视丘下核、苍白球等部位引起病变,血清胆红素〉342umol/L(20mg/dl)就有发生核黄疸的危险。主要表现为重度黄疸肌张力过低或过高,嗜睡、拒奶、强直、角弓反张、惊厥等。本病多由于新生儿溶血病所致(母婴血型不合最多,G-6PD缺陷次之),黄疸、贫血程度严重者易并发胆红素脑病,如已出现胆红素脑病,则治疗效果欠佳,后果严重,容易遗留智力低下、手足徐动、听觉障碍、抽搐等后遗症。因此本病预防是关键。发现新生儿黄疸,应及早到医院诊治可预防本病发生。

新生儿黄疸不治疗会怎么样 神经系统后遗症

当新生儿黄疸出现胆红素脑病时,间接胆红素会破坏脑细胞,如果不治疗,即使宝宝生命保住了,也会出现智力低下、永久性听力损伤、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

发病早期

胆红素脑病的发病早期,感觉孩子没精神,吃奶时吸吮无力,各方面反射减弱,肌张力低下,可能会出现呕吐和尖叫,此时家长需要警惕,孩子的胆红素已经高度增加并且已经出现了损伤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会维持12—24小时。

症状明显期

在胆红素脑病发病的症状明显齐,孩子会出现明显的抽搐和角弓反张,严重的会全身肌张力增高,上肢伸直内旋,更有甚者会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持续时间约为12—48小时。

胆红素脑病恢复期

在这一时期孩子的角弓反张逐渐消失,吃奶的吸吮反应也会慢慢好转,肌肉力量也慢慢恢复,总之在两周以内孩子的一切情况都往好的方向发展。慢性胆红素脑病和急性胆红素脑病相比较多了一个后遗症的表现,发生胆红素的孩子在经过了前面三个急性期表现后,会出现第四期,一般称之为后遗症期。

胆红素脑病有哪些后遗症 如何护理胆红素脑病

1.密切观察婴儿的全身情况,防止核黄疸的发生。

2.注意保持婴儿的皮肤的清洁,尤其是口腔、会阴部。

3.防止呕吐物吸人致吸人性肺炎的发生。

4.患儿病愈后,应避免与氧化剂或蚕豆接触。以免再次发生溶血。

5.患儿应卧床休息,哺乳母亲多食用果汁类食品,如西瓜、番茄等。

6.患儿有条件情况下应住单人病室,尽量减少与其他人接触。室内、外空气保持流通,阳光充足,保持安静。

胆红素脑病临床上有什么表现

胆红素脑病主要的表现症状为对大脑造成严重的损害,即核黄疽外,更多的是表现为短暂的胆红素神经毒性作用所致的轻度脑损害。这种胆红索神经毒性并不象核黄疸那样临床症状明显且后果严重,而是短暂、可逆和相对“无害”的,可以无临床症状,仅是呈现脑干诱发电位、核磁共振成像异常的亚临床状态,一些即使有临床表现,也仅为哭声特征的改变和行为上的异常。在不同程度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即使在较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时,也可呈现短暂的胆红素神经毒性。

胆红素导致脑损害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的警告水平出生体重(g) 无并发症 有并发症1250以下 222mmol/l (13mg/d1) 171mmol/l (10mg/1250~1499 257mmol/l (15mg/d1) 222mmol/l (13mg/1500~1999 291mmol/l (17mg/d1) 257mmol/l (15mg/2000~2499 308mmol/l (18mg/d1) 308mmol/l (18mg/2500以上 342mmol/l (20mg/d1) 342mmol/l (20mg/并发症包括:围生期窒息、缺氧、酸中毒、明显持续的低体温、低白蛋白血症、脑膜炎、其他严重感染、溶血和低血糖。

(一) 严重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严重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脑细胞受损而出现的较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典型者以往称之为核黄疸,其表现分为4个时期:

① 警告期:表现为肌张力减低、嗜睡、吸吮反射弱或消失等,持续约12~24小时。

② 痉挛期:出现痉挛或迟缓、角弓反张、发热等,严重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此期约持续12~24小时。

③ 恢复期:存活病例在约2周内上述症状逐渐消退。

④ 后遗症期:出现后遗症者-般持续终生,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神经异常,即核黄疸四联征:手足徐动症、眼球运动障碍、听力障碍和牙釉质发育不全。此外尚有智力低下、癫痫、运动发育障碍等。

目前在临床上均能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故出现典型核黄疸表现的病例已少见。

(二) 亚临床型胆红素脑病的表现一些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轻微,只有嗜唾、纳呆(如饥饿时亦对食物不感兴趣)、进食时间过长、凝视、憋气等。也可表现为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循环呼吸功能骤然恶化等。近十多年来,随着脑干诱发电位测定等检查技术的应用,一部分无胆红素脑病临床表现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通过这些检查可发现有轻微脑损伤的异常。

目前,检测亚临床型胆红素脑病最好的方法是测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baep是一种无创伤客观测定脑干功能和外周听觉功能的方法,是指给予声音刺激后,引起脑干听觉通路上的神经细胞群同时兴奋,从头皮上记录到的由听觉通路传导并诱发脑干神经细胞产生的电位活动。分析各个诱发电位波的波形、振幅及潜伏期。beap检测客观性强,结果准确可靠,基本不受镇静药物和意识状态的影响。

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已有众多的研究,应用beap检测黄疸的新生儿,监测早期的胆红素脑病,从而反映脑干听觉神经通路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黄疸新生儿的baep改变包括i波到v波中一个或多个波的缺失、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等。

过去认为足月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不超过 342mmol/l( 20mg/d1 )是“安全”的,然而用baep检测发现,血清总胆红素浓度 <342mmol/l( 20mg/d1)的黄疸足月儿也可发生短暂性的胆红素神经毒性作用所致的脑损害。baep异常改变多数是可逆的,随着血清胆红素的降低,这些baep的异常改变很快恢复,这种胆红素神经毒性作用所致的脑损害具有迅速的可逆性。

如baep持续异常,则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严重,预后较差。

胆红素脑病临床上有什么表现:经过了上述的介绍希望大家对相关的内容能够有所了解,为了能够尽量的降低给大脑造成的伤害,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建议仅性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将脑红素脑病的伤害降到最低。

新生儿黄疸退了还会复发吗 新生儿黄疸复发有哪些危害

新生儿黄疸复发是由于宝宝血液中胆红素过高,当浓度超过340μmol/L时,就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即使挽回生命,也会出现智力低下、永久性听力损伤、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宝宝发生胆红素脑病后,会开始出现嗜睡、肌张力减退、吸奶无力、呛奶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如果发生治疗不及时等原因,很可能就会死于呼吸衰竭。

新生儿黄疸二十天还没有退正常吗 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1.生理性黄疸多数不要紧,由于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一般不超过12.9mg/dl的正常水平,所以多数没有影响。

2.神经系统后遗症:新生儿黄疸复发是由于宝宝血液中胆红素过高,当浓度超过340μmol/L时,就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即使挽回生命,也会出现智力低下、永久性听力损伤、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3.危及生命:宝宝发生胆红素脑病后,会开始出现嗜睡、肌张力减退、吸奶无力、呛奶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如果发生治疗不及时等原因,很可能就会死于呼吸衰竭。

新生儿黄疸有生命危险吗 新生儿黄疸还有哪些危害

如果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宝宝血液中的总胆红素就可能异常增高,远远超过正常范围,如果不治疗,当浓度超过340μmol/L时,就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

当新生儿黄疸出现胆红素脑病时,间接胆红素会破坏脑细胞,如果不治疗,即使宝宝生命保住了,也会出现智力低下、永久性听力损伤、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新生儿黄疸高峰期是什么时候 新生儿黄疸有什么危害

1.生理性黄疸多数不要紧,由于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一般不超过12.9mg/dl的正常水平,所以多数没有影响。

2.胆红素脑病:如果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宝宝血液中的总胆红素就可能异常增高,远远超过正常范围,当浓度超过340μmol/L时,就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

3.神经系统后遗症:当新生儿黄疸出现胆红素脑病时,间接胆红素会破坏脑细胞,即使宝宝生命保住了,也会出现智力低下、永久性听力损伤、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4.危及生命:新生儿黄疸发生胆红素脑病后,会开始出现嗜睡、肌张力减退、吸奶无力、呛奶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很可能就会死于呼吸衰竭。

相关推荐

如何检测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对孩子影响吗

一般认为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继续喂母乳或暂停母乳喂养,黄疸可以消退,国内尚未见胆红素脑病的报道,国外18年中发现胆红素脑病22例,其中6例被认为可能与母乳喂养关,另外6例符合以下情况,第一个是纯母乳喂养围产期正常,早期出院时健康,第二是实验室及临床证明无溶血情况,第三除外败血症和其他原因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第四是典型胆红素脑病的急性期症状,第五随访期间典型的慢性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 早期出院的新生儿应尽早地随访,及早地干预,对于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应进行积极的干预,以预防可能发生的脑损伤,报告在

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

1、常规护理 执行新生儿常规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预防黄疸 针对病因的护理,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1)采用保守疗法时应严格按医嘱给予液体及药物,注意观察无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医生。 (2).随时做好换血疗法的准备,并协助进行。 (3)严格观察体温、脉搏、呼吸、黄疸、水肿、嗜睡、拒乳等情况,心衰、呼吸衰竭或惊厥时,分别按关护理常规护理。 3、合理喂养 黄疸期间常表现为吸吮无力,纳差,应耐心喂养,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 4、病情观察 注意皮肤粘膜、巩膜的色泽,

新生儿溶血症的表现 新生儿溶血症的症状

一般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的表现,但是患新生儿溶血症的患儿会过早地出现黄疸,而且发展很快,血中胆红素水平偏高。溶血症婴儿的黄疸常于出生后24小时内或第2天出现。 新生儿溶血症较轻的情况下,肝脾无明显地增大,当出现重症溶血时,就会出现胎儿水肿并可明显肝脾增大,这就是Rh溶血病的症状。 新生儿溶血症的患儿均轻重不等的贫血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全身浮肿。 新生儿溶血症的患儿常伴发热的症状,发热可能是小儿溶血后机体的一种反应,也可能是较严重胆红素脑病时。热度也许不一定很高,但如果是因后者而发生的,说

母乳性黄疸会引发什么疾病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关的特发性黄疸。未结合胆红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潜在毒性,处理不当可以引起智力、听力、神经系统损害而造成永久后遗症。 黄疸明显时需暂停母乳。阴黄,若阳气渐复,黄疸渐退,则预后较好;若阴黄久治不愈,化热伤阴动血,黄疸加深,转变为鼓胀重症则预后不良;急黄病死率高,若出现肝肾阳气衰竭之候,预后极差。 此外,还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宝宝黄疸怎么办最效 住院治疗

如果黄疸很重,就要住院进行光疗,能迅速降低黄疸,避免发生胆红素脑病(也叫核黄疸),因为核黄疸可引起智力低下的后遗症。所以每位母亲要注意自己的宝宝的皮肤颜色,如异常到当地医院咨询,以便让医生告诉你的小儿是否需要治疗。

溶血的症状

黄疸:红细胞破坏分解出来的胆红素呈黄色,它可以分布于人体全身,使机体组织的颜色变黄,由于皮肤和巩膜(俗称白眼珠)位于机体表面,发黄最为明显,也就是黄疸。大多数新生儿出生后都会黄疸的表现,但当黄疸出现过早、发展过快,或血中胆红素水平过高时,就要注意发生溶血症的可能。溶血症婴儿的黄疸常于出生后24小时内或第2天出现。 贫血:由于红细胞破坏,患溶血症的宝宝都轻重不等的贫血。 肝脾肿大:重症溶血时,出现胎儿水肿并可明显肝脾增大,这种症状多见于Rh溶血病。 胆红素脑病:血中胆红素水平过高时会损伤脑细胞,引起

胆红素脑病应该如何治疗和用药

目的是阻止血清未结合胆红素上升到危险程度。为安全光疗,胆红素脑病警告期症状或手足常黄者,必须紧急措施,不能过夜。及早处理窒息、缺氧、酸中毒,避免寒冷、饥饿、低血糖,禁用或慎用夺位性药物和不作快速静脉注射高渗性药物;及时治疗黄疸和光疗、换血,近年来因本病导致的后遗症和死亡已显著减少。以下几点是药物治疗: 1. 一般治疗:如存在引起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应给予对症治疗。 2. 酶诱导剂:苯巴比妥5mg/(kgod),分3次口服。 3. 抑制溶血过程: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一般用于重症溶血症的早期,用量为1g/k

黄疸会导致脑瘫吗

些“经验”的婆婆们总是这样告诉儿媳妇:“小孩子刚出生皮肤发黄是正常现象,过几天就会自然消退,不用理它。”殊不知,这种熟视无睹的态度随时会毁了一个本该健康成长的孩子。 父母如果发现孩子皮肤发黄,要尽快到医院测胆红素浓度,判断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如果是生理性的,则可以不处理;但若是病理性的,则随时导致脑瘫的危险! 病理性黄疸若不及时治疗,将会损伤患儿的神经系统,导致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胆红素脑病的死亡率很高,即便是幸存者也会严重的后遗症,其最终结果就是脑瘫。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症状

症状轻重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浓度,日龄等因素关。一般分四期: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图册警告期 日龄较小,血清胆红素在256.5μmol(15mg/dl)左右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嗜睡、拒食、肌张力减退、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抑制症状,也表现为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约半到一天进入痉挛期。 痉挛期表现为痉挛、发热、肌张力增高尖叫、慈祥、眼球震颤、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等兴奋症状,早产儿的痉挛等症状可以不明显,幸存者1~2天后进入恢复期。 恢复期先是吸吮和反应逐渐恢复,继而呼吸好转,痉挛减轻或消失,此期约持续2周。

胆红素脑病后遗症怎么办

一、供氧 根据病情选用各种供氧方法,保持血氧PaO2在6.6~5.9.31kPa(50~70mmHg)以上,PaCO2在5.32kPa(40mmHg)以下,但敢防止PaCO2过低,以免脑血流过少。 二、维持正常血压,避免血压过大波动,以保持脑血流灌注的稳定 血压低时可用多巴胺(3~μg/kg/min连续静滴)和多巴酚丁胺(3~10μg/kg/min连续静滴),并监测血压。 三、纠正代谢紊乱 轻型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在改善通气后可得到纠正,只在中、重度代谢性酸中毒时才用碳酸氢钠,剂量不宜过大,维持血pH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