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胃热呕吐怎么推拿 小孩胃热呕吐推拿方解
小孩胃热呕吐怎么推拿 小孩胃热呕吐推拿方解
清脾经,胃经,配下推天柱骨,赤凤摇头,揉总筋,可清中集积热,和胃降逆以止呕;推六腑,重在清肠胃之积热;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分腹阴阳,意在理气宽中,除胀消满;清大肠,推下七节骨,功于泄热通便,使腑气得以通降下行,诸穴合用,而无呕吐之虞。
小孩呕吐推拿哪个部位
小孩子在受到风寒的侵袭和感染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出现呕吐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推拿小孩子的三关穴来帮助他们改善这个问题。首先将小孩的手臂拿起来,从小孩子大拇指侧的手腕处轻轻的朝着手臂的中心进行推动,当推到手臂中间的关节处,即可停止,回到手腕处重新进行推拿。 每一次应该推拿200次左右,而且对于小孩子的左右手都要进行推拿才可以。这种推三关的推拿手法可以帮助孩子们有效的去除身体中的寒气,从而起到治疗风寒的功效。
首先要使用孩子自己的手指,在脚踝处的大头处上方四指的距离处,就是我们俗称的足三里了。在按摩足三里的时候最好采用轻轻的点压的按摩方式,因为小孩由于年幼,身体不是很受力,所以只有点压的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减轻按摩所带来的压力。
在小孩出现呕吐的问题时、可以直接轻轻的揉搓小孩子们的肚子,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大约按八十次左右。在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揉搓,这种揉搓的方式可以有效的缓和小孩子由于胃部的消化不良和肠胃蠕动过慢所导致的呕吐现象。但是要注意在进行腹部推拿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手掌的温度,否则可能会导致宝宝们出现腹部受凉的问题,导致腹泻的发生。
小孩胃热呕吐怎么推拿 小孩胃热呕吐推拿处方
治法:清热和胃,理气导滞。
推拿处方:清脾经,胃经,大肠,退六腑,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推下天柱骨,下七节骨,分腹阴阳,赤凤摇头,揉总筋。
婴儿呕吐推拿手法图 伤食型呕吐推拿手法
孩子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即会引发本症;孩子的消化系统还没有 成长健全,若摄入较为油腻的或是不易消化的食物也容易引发呕吐。
症状表现:患儿会感觉腹胀,身体发热,感到恶心,呕吐物气味发酸。
推拿方法:
主穴:揉小天心3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推拿功效:揉小天心,推清板门可清胃热,消除口臭;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可平和胃气,促进消化,消除腹胀;揉合谷穴可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
配穴:推清肺经5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
推拿功效:推清肺经可行气通滞,通利大便;揉二人上马,推清天河水可清热泻火,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胃热呕吐如何辨证
胃热头痛者,头痛剧烈,前额尤甚,头热面红,口渴饮水,身热汗出,或便秘腹满疼痛,舌苔黄燥,脉洪大,或沉实有力。
治法:清泄胃热。
方药:白虎汤加减。
石膏30克,知母10克,甘草5克,粳米30克,泽泻10克,生地10克,麦冬10克。
如果胃肠燥结者,可用大承气汤即芒硝20克,枳实10克,大黄6克,厚朴10克,另加白芷10 克。
胃热呕吐,症见食入即吐,呕吐酸臭,胃脘疼痛或胀闷不适,或伴身热烦躁,口渴喜饮,口唇干燥,面部红赤,大便臭秽或干燥,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脉滑数。治以清热和胃,降逆止呕。方选加味温胆汤,药用陈皮、法夏、茯苓、麦冬、枳实、竹茹、黄连、甘草、生姜。水煎,日1剂,分3次服。如兼有食积,加山楂、建曲、麦芽。
小孩胃热呕吐怎么推拿 小孩胃热呕吐证候分析
由于乳母喜嗜炙煿,辛辣食物,乳汁蕴热,儿食母乳,以致热积于胃,或较大儿童,过食辛辣,油腻食物,热积胃中,故食入即吐;热伤胃津,故身热烦躁,口渴喜饮,唇干面赤,大便秘结,小便黄短;脉,舌,指纹亦为胃热之征象。
伤食呕吐小儿推拿 小儿伤食吐推拿方解
补脾经,揉中脘,按揉足三里健脾胃和胃以助运化;揉板门,运内八卦,分腹阴阳以宽胸理气,消食导滞;推天柱骨,横纹推向板门以降逆止呕。
小儿呕吐怎么推拿 胃寒呕吐按摩
主要症状:进食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呕吐或朝食暮吐,吐出物不酸不臭,不消化或吐清稀粘液,伴随面色苍白,倦怠无力,四肢不温,腹痛绵绵,喜暖喜按,大便堂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指纹淡。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止呕。
按摩处方:清补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揉外劳宫,推三关,推天柱骨。
按摩方法:
清补脾经:用拇指来回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
横纹推向板门:用拇指自腕横纹推向拇指根100-300次。
揉外劳宫:用拇指揉掌背上与内劳宫相对的外劳宫100-300次。
推三关:用食指,中指推前臂桡侧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推天柱骨:用食指,中指自颈后发际正中向下直推至大椎100-5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