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甲减的食疗偏方
中医治疗甲减的食疗偏方
中医作为传统医学和国粹,在疾病的治疗上不仅有着较好的疗效,还避免了西医西药带来的副作用。对于甲减等甲状腺疾病,中医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中医怎么看待甲减这个病?
中医认为甲减主要病机是肾阳气亏虚,脏腑功能衰弱。脾为后天之本脾气不足,则化源匮乏,五脏之精华失却充养。肾失所藏,肾虚阳衰,脾失温煦,脾阳更虚,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形成脾肾阳虚之证。肾虚水泛,水气凌心,出现心阳虚衰证。阳气不足,水谷精微不能禀阳气而化生气血,终至气血双亏阴阳两虚。
中医治疗甲减主要是理气化痰,软坚散结,活血祛瘀,温补肾阳,活血通经,温补命门,调节全身免疫系统,使甲状腺功能逐渐的活跃,达到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目的。
中医治疗甲减的食疗偏方:
六味地黄粥:六味地黄丸100克,红枣10颗,红糖20克,粳米100克,加水适量,熬粥作饮。早、晚餐服,1剂/日,2周/疗程。 功能补肾益气,滋阴填精,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双补。主治阴阳两虚型甲减。
虫草红枣泥鳅汤:冬虫夏草5~10克,红枣50克,活泥鳅200~250克,共煮汤食。 功能健脾补肾行水。主治甲减。
二仙苁蓉汤:仙茅、仙灵脾、肉苁蓉按2:2:3比例配方,水煎取药液浓缩,和莲子肉100克同煎。服300毫升/日,15日/疗程。 功能温肾益气,健脾助运。主治脾肾阳虚型甲减。
生脉桂圆粥:龙眼(桂圆)肉50克,人参、五味子各6克,麦冬10克,粳米100克,共加水适量熬粥。服200毫升/日,1个月/疗程。 功能温补心肾,强心复脉。主治心肾阳虚型甲减。
小豆煮鸡汤:雄鸡五只去毛、内脏,洗净后入锅,加水、赤小豆100克同煮,炖烂食,并饮汁。 主治甲减;症见面浮肢肿,神疲乏力等。
甘草人参汤:生甘草10克、人参8克加水适量煎汤。服300毫升/日,15日/疗程。 功能温肾益气,健脾助运。主治脾肾阳虚型甲减。
山里红鸡汤:红花锦鸡儿、山里红适量煎汤服。功能平补阴阳。主治阴阳两虚型甲减;症见头晕目花,皮肤粗糙,干燥少汗,动作迟缓,神情呆板,面白无华,头发干枯、稀疏、色黄,声音低嘎,大便秘结,舌淡苔少,脉迟细。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150克、生姜250克。羊肉500克加水适量,慢火热汤。常饮。 功能补肾益气,滋阴填精,阴阳双补。主治阴阳两虚型甲减。
治疗甲减有哪些中医偏方呢
中医认为甲减主要病机是肾阳气亏虚,脏腑功能衰弱。脾为后天之本脾气不足,则化源匮乏,五脏之精华失却充养。肾失所藏,肾虚阳衰,脾失温煦,脾阳更虚,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形成脾肾阳虚之证。肾虚水泛,水气凌心,出现心阳虚衰证。阳气不足,水谷精微不能禀阳气而化生气血,终至气血双亏阴阳两虚。
中医治疗甲减主要是理气化痰,软坚散结,活血祛瘀,温补肾阳,活血通经,温补命门,调节全身免疫系统,使甲状腺功能逐渐的活跃,达到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目的。
中医治疗甲减的食疗偏方:
六味地黄粥:六味地黄丸100克,红枣10颗,红糖20克,粳米100克,加水适量,熬粥作饮。早、晚餐服,1剂/日,2周/疗程。 功能补肾益气,滋阴填精,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双补。主治阴阳两虚型甲减。
虫草红枣泥鳅汤:冬虫夏草5~10克,红枣50克,活泥鳅200~250克,共煮汤食。 功能健脾补肾行水。主治甲减。
二仙苁蓉汤:仙茅、仙灵脾、肉苁蓉按2:2:3比例配方,水煎取药液浓缩,和莲子肉100克同煎。服300毫升/日,15日/疗程。 功能温肾益气,健脾助运。主治脾肾阳虚型甲减。
生脉桂圆粥:龙眼(桂圆)肉50克,人参、五味子各6克,麦冬10克,粳米100克,共加水适量熬粥。服200毫升/日,1个月/疗程。 功能温补心肾,强心复脉。主治心肾阳虚型甲减。
小豆煮鸡汤:雄鸡五只去毛、内脏,洗净后入锅,加水、赤小豆100克同煮,炖烂食,并饮汁。 主治甲减;症见面浮肢肿,神疲乏力等。
甘草人参汤:生甘草10克、人参8克加水适量煎汤。服300毫升/日,15日/疗程。 功能温肾益气,健脾助运。主治脾肾阳虚型甲减。
山里红鸡汤:红花锦鸡儿、山里红适量煎汤服。功能平补阴阳。主治阴阳两虚型甲减;症见头晕目花,皮肤粗糙,干燥少汗,动作迟缓,神情呆板,面白无华,头发干枯、稀疏、色黄,声音低嘎,大便秘结,舌淡苔少,脉迟细。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150克、生姜250克。羊肉500克加水适量,慢火热汤。常饮。 功能补肾益气,滋阴填精,阴阳双补。主治阴阳两虚型甲减。
专家提醒:食疗偏方只能作为甲减日常护理和辅助治疗手段,如果病症较重或需要彻底治疗,请到正规医院选择科学治疗方法。
中医怎么治疗甲减
中医治疗甲减首先甲减属于中医学“虚劳”、“水肿”、“五迟”等病的范畴。患者呈阳虚气耗之象,多有非性水肿之症,主要临床表现有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无力,表情淡漠、形寒肢冷、毛发、浮肿、头晕、嗜睡、纳差、腹胀等,部分患者有贫血、女性则月经紊乱,严重者出现危证占液性水肿昏迷。
其次本病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以致脾肾阳虚;或因手术、药物损伤,机体阳气受损,致脾肾阳气亏虚而发病。
最后本病的病机关键为脾肾阳虚。中医治疗甲减那么只要准确的辩证治疗就可以达到目的。采取中西医结合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措施,已成为近年来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从众多的中西医治疗措施中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低、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总的趋势,是采用西药替代疗法补充甲状腺素,结合中医辩证施治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恢复。不仅为广大患者所接受,而且被众多病例证实,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不仅大大减少了甲状腺素药物的用量,减少了西药的副作用的发生,同时,中药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是可根治甲低、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为患者找到了希望。而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危象患者,更应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积极抢救治疗,以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以往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多为终生替代疗法;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症状改善甚至消失,对西药逐渐减量直到停用西药,继以中药巩固疗效,复查甲功在正常范围之内,则可将中药减量停药。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减是目前的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彻底根治甲低、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的希望所在。
中医治疗甲减目前甲低、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的治疗多用甲状腺片剂替代治疗,如优甲乐、加衡、甲状腺素片等,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或终身服药;甲状腺激素治疗虽然能替代性地纠正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但对免疫异常无作用,不能降低患者血清中抗甲状腺抗体的水平。
专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甲低、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以中药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清心泻火、活血化淤、软坚散结、温补脾肾、益气养血的方法的治疗原则,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低、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的疗效优于单纯服用西药甲状腺素片剂,加用中药后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甲状腺功能,使甲状腺肿大缩小,并能降低患者血清中高水平的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减少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剂量,从而避免了长期、大量服用甲状腺素片剂带来的副作用,弥补了西药的不足。在临床及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斟选有效方药研制出治疗甲减、甲低、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的多中药方剂,不但提高了临床疗效,并方便了患者。
防治甲减食疗偏方有哪些呢
1、生脉桂圆粥 : 龙眼(桂圆)肉50克,人参、五味子各6克,麦冬10克,粳米100克,共加水适量熬粥。服200毫升/日,1个月/疗程。 功能温补心肾,强心复脉。主治心肾阳虚型甲减;症见形寒肢冷,心悸怔忡,面白虚浮,动作懒散,头晕目眩,耳鸣失聪,肢软无力,嗜睡息短,或有胸闷胸痛,脉沉迟缓微弱,或见结代,舌淡色暗,苔薄白。
2、当归生姜羊肉汤 : 当归150克、生姜250克。羊肉500克加水适量,慢火热汤。常饮。 功能补肾益气,滋阴填精,阴阳双补。主治阴阳两虚型甲减。
3、当归羊肉汤 : 精羊肉90~120克,当归10~15克,生姜3片,同煮。食肉喝汤,1次/日。 主治甲减;症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
4、红枣粥 : 大枣15颗、龙眼肉30克、粳米60克共煮粥。早、晚餐服食。 主治甲减伴贫血者。
5、红烧狗肉 : 狗肉200克,生姜3片,葱、黄酒、酱油等佐料各适量,加适量水,红烧炖烂食。 功能温补。主治甲减。
6、甘草人参汤 : 生甘草10克、人参8克加水适量煎汤。服300毫升/日,15日/疗程。 功能温肾益气,健脾助运。主治脾肾阳虚型甲减。
中医治疗子宫囊肿的方法
子宫囊肿中医治疗具体什么方法?很多疾病都有治疗偏方,当然子宫囊肿的治疗偏方也是有的。但是很多人却反应偏方没有效果。其实,在选择治疗子宫囊肿的偏方的时候,很多人都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过度的痴迷偏方治疗,而不采取正规的治疗方法。
其实,偏方只是辅助治疗的方法,并不能够作为单一治疗疾病的方法。所以,在选择偏方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和服用。
子宫囊肿中医治疗具体什么方法
那么,子宫囊肿的治疗偏方是什么?一般,中医中治疗子宫囊肿的偏方比较多,而且效果很好,可以作为减少子宫囊肿治疗的毒副作用。下面是临床上应用比较多的中医偏方,希望能够帮助患者康复:
处方:黄、丹参各30克,苡仁、昆布、海藻各15克,当归12克,茯苓、青皮、郁金、香附、桃仁、赤芍、丝瓜络各10克。
服法:日1剂,服两次,1个月为1疗程
疗效:服药1-2疗程。
子宫囊肿的治疗偏方很多,但是无论哪种方法都要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来选择。尤其是药物的选择更应该谨慎。还要注意的是一些所谓的治疗子宫囊肿的偏方,也有可能是一些吃不坏人,治不好病的药物,如果一味的相信,会耽误病情的。
中医有效治疗甲减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有效治疗甲减的方法有哪些?这是患者朋友们想要了解的问题,由于甲减的治疗过程漫长,有些患者开始考虑使用中医治疗甲减,但是想要了解中医治疗甲减的效果如何,中医治疗甲减的方法为分型对症治疗,使用过后的患者都认为中医治疗甲减的效果是不错的,想要了解的患者朋友可以看下文的详细介绍。
中医有效治疗甲减的方法如下:
一、中医治疗脾肾阳虚甲减患者的方法
脾肾阳虚神疲乏力,嗜睡倦怠,记忆减退,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冷,畏寒肢冷,皮肤干燥脱屑,毛发干枯易落,纳减便秘,全身浮肿,舌苔白腻,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舌淡体胖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细或沉迟。
[治法]健脾温肾。
[方药]四君子汤合右归丸:附子12克,肉桂7克,杜仲16克,山萸肉12克,菟丝子15克,鹿角胶35克,熟地25克,枸杞子12克,当归12克,党参16克,白术12克,茯苓25克,炙甘草7克。
二、中医治疗心肾阳虚甲减患者的方法
心肾阳虚心悸心慌,胸闷憋痛,神倦嗜卧。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水滑,脉沉迟或结代。可见头晕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
[治法]温通心阳,补肾益气。
[方药]桂枝甘草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桂枝12克,炙甘草12克,制附片12克,肉桂4克,熟地25克,山萸肉12克,淮山药25克,茯苓25克,泽泻12克,丹皮12克。胸痛加川芎12克,薤白12克,郁金12克,元胡12克;神倦乏力加炙黄芪35克。
三、中医治疗阳气衰竭甲减患者的方法
阳气衰竭此型常见于黏液性水肿昏迷的患者,表现为神昏肢厥,皮温下降,呼低息微,肌肉弛张无力,舌淡体胖,脉微欲绝。
[治法]振奋阳气、救逆固脱。
[方药]四逆汤:制附片12克,干姜12克,人参12克,炙甘草12克。
中医治疗甲减是患者朋友还要了解的是,忌继续放射性碘治疗。本病为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理作用不足所致;常见于各种甲亢,应用放射性碘治疗后,胶甲状腺组织遭受破坏,或因甲状腺分泌功能受到抑制,或因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组织破坏者。因此,一旦出现,甲状腺激素不足症候群时,应立即停止放射性碘治疗,严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治疗甲减疾病主要有哪种方法
1、病因治疗甲减
如果患者的甲减病因可以去除应进行病因治疗,是主要的甲减的治疗方法。如缺碘性甲减应给予补碘。药物导致的甲减,要减量或停用后,甲减可自行消失。下丘脑或垂体有肿瘤,在肿瘤切除术后,甲减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等,此类甲减在原发病治愈后,甲减也会消失或者减弱。
2、中医治疗甲减
促甲状腺素高的治疗怎么进行?中医认为造成甲减的主要原因是阳气虚衰,所以甲减的治疗主要采用调配一些可以调肝理气、改善机体气血功能、养阴清虚热、补充人体元气、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中药来进行治疗,中医治疗将复杂的甲状腺疾病和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归于平复。
3、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甲减
甲减的治疗可以用甲状腺激素来进行替代治疗。这样直接的补充甲状腺素制剂,治疗时间短,且治疗效果明显。而且持续服用适当的甲状腺激素制剂,对患者病情的稳定是有利的。但患者在采用此种治疗时应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选择服用量和服用时间,不可自行的加量或者减量。
4、西药治疗甲减
常用西药制剂有合成甲状腺激素和从动物甲状腺组织中提取的甲状腺蛋白;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有效,需终身服用。
甲状腺素片:应用比较普遍,一般从小剂量开始给药,每日15~30mg最大量每日120~240mg。维持量大约每日90~180mg,如果停药,症状常在1~3个月内复发。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或L-甲状腺素钠(T4)T3 20~25μg或T4 100μg相当于甲状腺素片60mg 从小剂量开始,T3每日量60~100μg。T4每日2次,每次25μg口服,以后每1~2周增加5μg终剂量为200~300μg,维持量一般每日约为100~150μg。
甲状腺甲减如何治疗四种方法可供选择
1、一般治疗:
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9)等,食欲不振,适当补充稀盐酸。
2、替代治疗:
TH替代治疗。左甲状腺素(L-T4、优甲乐)25-50ug/d(天)一次顿服,2~3月M(月)后根据甲状腺功能测定调整用量以长期维持。干甲状腺:20~40mg/d(天)一次顿服,2~3m(月)后根据甲功测定调整用量以长期维持。
3、中医治疗:
“中医甲状腺和法”应用的“笑”系列中药制剂包括“平应笑”治疗甲亢,“升应笑”治疗甲减,“利应笑”治疗甲状腺炎,“和应笑”治疗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腺瘤【译】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良性肿瘤,是甲状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结节、囊肿,“龙博力生胶囊”配合以上制剂补中益气。这些制剂的主要成分由黄芪、贝母、三棱、全虫、蜈蚣、天龙、穿山甲、鳖甲、土元、山慈姑、玄参、白头翁、龙胆草等多种纯天然中草药及虫类药优选而成。通过“中医甲状腺和法”,达到疏肝解郁、消瘿散结、清心泻火、活血化淤、软坚散结、温补脾肾、益气养血的作用,逐步改善患者症状,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促使甲状腺自身功能恢复,最终达到治愈、减少复发的目的。
4、中西结合效果更显著
中医、西医治疗甲减,有其一定的优势,当然也存在应有的弊端,渐渐地,人们发现:采取中西医结合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措施,已成为近年来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日常的生活中怎么治疗甲减
1.病因治疗:有的甲减病人还从病因上积极治疗,若是因为药物导致的甲减,减量或停用后,甲减可以自行消失;若是下丘脑或垂体有大肿瘤,行肿瘤切除后,甲减有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若是亚急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亚急性甲状腺炎治愈后,甲减也会消失;若是长期缺碘引起的甲减,需补充碘的摄入。
2.中医如何治疗甲减
中医学上:甲减病属于中医学“虚劳”、“水肿”、“五迟”等病的范畴。在不断地研究和摸索中,中医学界权威专家表示,采用中医辨证施治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恢复,从而治疗甲减,其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但是中药起效缓慢,疗程较长,仍不能满足甲减不断变化的症状和病因。
中医治疗闭经的食疗偏方有哪些
中医治疗闭经的食疗偏方1.气血不足
表现:月经逐渐减少,以至完全停止,面色苍白或萎黄(枯黄面 无光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精神疲倦,失眠多梦,食欲不佳。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常见于产后出血量多、哺乳时间过长,多孕多产,营养不良患者。
食疗: ①当归30克,黄芪30克,生姜65克,羊肉250克。将羊肉切块,生姜切丝,当归、黄芪用纱布包好,同放瓦锅内加入水适量,炖至烂熟,去药渣,调味服食。每天1次,每月连服3~5天。 ②北黄芪30g,枸杞子30g,乳鸽1只。将乳鸽洗净,黄芪布包,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后饮汤食肉。隔天炖服1次,每月连服4~5次。
中医治疗闭经的食疗偏方2.肝肾阴虚
表现:月经超龄未至,或初潮较迟,量少色淡,渐至闭经,或闭经日久,消瘦低热,皮肤干燥,面色晦暗,口干舌燥,两颧发红。伴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弱或细数。
食疗: ①鳖甲50克,白鸽1只。将白鸽洗净,鳖甲打碎,放入白鸽腹内,共放瓦锅内,加水适量。炖熟后调味服食。隔天1次,每月连服5~6次。 ②鳖1只,瘦猪肉100克,共煮汤,调味服食,每天1次,每月连服数天。
中医治疗闭经的食疗偏方3.气滞血瘀
表现:大怒之后或忧思不解,月经骤停或数月不行,小腹、胸胁胀痛,乳房作胀,面色萎黄带有青灰色,头痛,烦躁不安或抑郁,失眠多梦,食欲不佳。舌淡有瘀斑或瘀点,脉细涩。常见于有精神刺激病因的患者。
食疗: ①益母草50~100克,橙子30克,红糖50克,水煎服,每天1次,每月连服数天。 ②川芎6~9克,鸡蛋2个,红糖适量,加水煎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再煮片刻,去药渣,加红糖调味,吃蛋喝汤。每天1次,连服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