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有什么作用
艾蒿有什么作用
1、治疗各种炎症慢性支气管炎。
可用艾叶油胶丸,每次2丸,每日3次,10日为 1个疗程,可连服2-4个疗程,对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有很好疗效。亦可用鲜艾叶 1000g,洗净切碎,放入4000ml水中浸泡4-6小时,煎煮过滤约浓缩为3000ml。每次服40ml,每日3次,对慢性支气管炎咳痰、气喘、肢冷、舌淡者,能有效缓解症状。
2、治疗月经不调经期延长。
白术、当归、茯神、炒枣仁、桂圆肉、乌贼骨各10g,远志、甘草、木香、艾叶炭、棕榈炭各6g,黄芪15g,人参3g,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对气虚型经期延长疗效佳良。
3、治不孕症。
用艾叶与其它药物配合制成食疗药膳,治疗因脾肾阳虚所致的不孕症,有较好疗效。用法:取鹌鹑2只,去毛和内脏,阿胶、菟丝子、鹿角胶各15g,人参、川芎各 10g,艾叶30g。先将菟丝子、艾叶、川芎、人参水煎去渣取汁250ml,后将鹌鹑和药汁放蒸碗内,隔水炖烂熟,趁热兑入阿胶、鹿角胶吃肉喝汤。
4、针灸。
艾草常用于针灸。如治面瘫,将干艾叶搓成花生米大的绒团,取2分硬币大生姜8片,用针在姜片中心穿孔数个,上置艾柱,先灸下关穴,然后由下关至颊车穴反复移动。移动时姜片不能离开皮肤每片隔姜灸3壮为宜。灸至皮肤温润红热,患者能忍耐为宜。每日灸1次,7日为1个疗程 (面瘫患者口歪斜向左侧,则灸右侧;反之,灸左侧)。
5、减肥。
操作方法,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分别靠近关元、丰隆两学x位,熏学x10分钟左右,至局部发红为止。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3~5个疗程能起到有效的减肥效果。
6、抗菌作用。
以小野艾叶烟熏,对于多种致病真菌也有抑菌作用。小野艾水浸剂及煎剂,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野艾的水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7、平喘作用。
实验证明,野艾浸剂对豚鼠支气管有舒张作用。
8、利胆作用。
实验表明,艾叶油对小鼠也有明显的利胆作用,使其胆汁流量增加26%。
9、理气血,逐寒湿。
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10、止血作用。
艾叶水浸液给兔灌胃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但亦有认为艾叶的止血作用未能证实。艾叶为临床上常用止血药,温经止血常炒炭用,药理实验初步证明:艾叶制炭后止血作用增强。
11、促进子宫收缩。
实验表明,野艾煎剂可兴奋家兔离体子宫,产生强直性收缩。粗制浸膏对豚鼠离体子宫亦有明显兴奋作用。
12、艾叶浴。
取新鲜艾叶30-50g,在澡盆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的疗程。
艾叶虽然用途广泛,但应注意也有其副作用,对消化道及皮肤有一定刺激性。大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一系列中毒症状。
野艾蒿有毒吗
适量食用对人体无影响。
野艾蒿有很小的毒性,一般在大剂量服用时才会出现胃肠道的不适,适量食用是没有毒的,还具有一定温补驱寒的作用,但是由于野艾蒿在野外生长,灰尘较多,采摘回来后需要清洗干净后再制作成其他食物食用。
而且需要注意野艾蒿需要与一种名为“豚草”的植物相区别开,两者长得很像,但是豚草是有毒的,在采摘的时候需要仔细区别。
一般来说豚草的叶子为全绿色,有一股草腥味,闻起来不是很舒服;而野艾蒿一面为绿色,一面颜色较浅,闻起来有清香的艾叶香味。
艾蒿有什么副作用
口服大量艾叶制剂后,约半小时即出现中毒症状:喉干口渴,胃肠不适,恶心,呕吐,继而全身无力,头晕耳鸣,四肢震颤乃至痉挛(中枢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引起),痉挛发作后全身肌肉弛缓,缺乏张力,甚至瘫痪。由于神经反射及血管本身受损,可招致子宫充血、出血,孕妇甚至流产。亦可引起肝细胞代谢障碍,而致中毒性黄疸和肝炎。由于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痊愈后亦常有健忘,幻觉等后遗症。慢性中毒者则有感觉过敏、共济失调、幻想、神经炎、癫痫样痉挛等症状出现。
如遇口服中毒者,首先清洗胃肠道,用骨炭粉吸收,并置病人于安静及光线较暗之房内,避免外来刺激,给予镇静剂,保护肝脏机能,以及其他一般内科常规对症治疗。
艾蒿泡脚的好处
艾蒿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 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
艾蒿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艾蒿有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艾蒿有止血及抗凝血作用,艾蒿有镇静及抗过敏作用,艾蒿有护肝利胆作用等。
艾蒿泡脚有以下的好处:
1、艾蒿加姜可治风寒感冒、关节病、类风湿、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
2、艾蒿加红花可改善静脉屈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手脚麻或瘀血。
3、艾蒿加盐适用上焦有火,经常眼红、牙痛、咽喉痛、气躁心烦、上火下寒、脚腿肿胀。
4、艾蒿加适量花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温疹。
新生儿湿疹怎么治疗
方法一: 蒲公英、野菊花、白鲜皮各30克,百部20克。以上中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钟,然后煮沸15分钟。
等到药液冷了之后,拿一块比较干净的布先放进去湿润,然后敷在病处20分钟左右,如果湿疹太多的话,可以使用药浴。
方法二:用花椒、艾蒿、盐各适量放水中熬半小时,过滤后取汁液兑水来洗澡。花椒能消炎、止痒;艾蒿有镇静、抗过敏的作用,疗效相当不错的。
方法三: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
此为2~3岁患儿用量,1岁以下患儿减量1/3。功用:解毒祛湿,消疹退斑。
方法四:蛇床子、银花、野菊花、生甘草各适量,然后湿敷或者外洗,每天都要做几次。
特异性皮炎四中药方剂可帮你治疗
方一:
蒲公英、野菊花、白鲜皮各30克,百部20克。以上中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钟,然后煮沸15分钟。等药液放凉时,取一块干净的纱布(四五层厚)放在药液里浸透,然后敷在患处15分钟左右,每天两次。如果湿疹面积大,也可以采用药浴方法。
方二:
用花椒、艾蒿、盐各适量放水中熬半小时,过滤后取汁液兑水来洗澡。花椒能消炎、止痒;艾蒿有镇静、抗过敏的作用,疗效相当不错的。
方三:
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此为2~3岁患儿用量,1岁以下患儿减量1/3。具体功效:解毒祛湿,消疹退斑。
方四:
蛇床子9克,银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湿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约10分钟。
得了湿疹腿肿了怎么办 擦洗治疗湿疹腿肿
组方:花椒、艾蒿
制法:将花椒、艾蒿、盐各适量放水中熬半小时,过滤后取汁液兑水来洗澡。
功效:花椒能消炎、止痒;艾蒿有镇静、抗过敏的作用。
组方: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大黄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
制法: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此为2~3岁患儿用量,1岁以下患儿减量1/3。
功用:解毒祛湿,消疹退斑。
奶癣的生活偏方
1、蒲公英、野菊花、白鲜皮各30克,百部20克。以上中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钟,然后煮沸15分钟。等药液放凉时,取一块干净的纱布(四五层厚)放在药液里浸透,然后敷在患处15分钟左右,每天两次。
2、蛇床子9克,银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湿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约10分钟。
3、用花椒、艾蒿、盐各适量放水中熬半小时,过滤后取汁液兑水来洗澡。花椒能消炎、止痒;艾蒿有镇静、抗过敏的作用,疗效相当不错的。
4、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此为2~3岁患儿用量,1岁以下患儿减量1/3。功用:解毒祛湿,消疹退斑。
月经不调怎么调理
艾叶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味妇科良药,所以又被称为女人草。艾草还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温暖经络,驱逐体内的湿寒。平时容易手脚冰凉、痛经的女性朋友可每天用艾草煮的水来泡脚,不仅加速血液循环还能治疗脚气,可谓一举两得。
艾叶做的艾条就是艾灸的原料,端午时节做艾灸是最好的补阳方法,能改善风湿病、关节炎等冬病。艾草做的艾绒还可以塞在肚兜里,能改善胃寒等。新鲜艾叶做成的艾叶糕、艾叶炖鸡对祛除暑热、健脾利湿非常有好处。
喝榨艾蒿汁治疗高血压:
新鲜的艾蒿有很好的药效,将刚拔下来的艾蒿捣烂,用滤纸包好,挤出汁液。空腹时饮用1酒盅艾蒿汁,能有效降血压。艾蒿汁还有止血作用,可以在纸巾上洒一些艾蒿汁敷在出血处,用这个方法可以治疗痔疮出血和鼻出血。
艾蒿的的功效与作用 驱蚊
艾蒿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能够有效驱蚊。每天晚上将艾蒿点燃,散发出来的烟雾可以起到驱蚊作用;将艾蒿、菖蒲加水浸泡,用来拖地;将艾蒿煮水涂抹到身上;在房间里挂一根阴干的艾蒿条,都能起到驱除蚊子、飞蛾、虫子的良好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