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几个月会坐 注意事项
婴儿几个月会坐 注意事项
训练婴儿坐立时,要注意坐的姿势要正确,不要过分前倾后仰或侧弯,因为小儿的骨骼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的时期,较柔软,如果坐的姿势不正,就会造成脊柱畸形。
另外,当婴儿坐立时,要注意看看小手触及的地方有没有危险物品,以防宝宝随意抓握被弄伤,更要防止宝宝将物品放入嘴中造成窒息。
宝宝最早几个月会坐呢
对于这种宝宝几个月可以坐学步车,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的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所以大家不必要太过于担心,而下面就是一些有关这种宝宝几个月可以坐学步车的资料。
1.月龄至少八个月以上,且发育正常。
2.保持安全距离,使宝宝不能接近其他危险物品。
3.刚开始时只要坐短时间即可,然后再逐步的延长。
7、8个月是婴儿练习滚、爬的最佳时机,坐上学步车,行动自由被大大地限制了,练习的机会减少了;由于凭借学步车,孩子在家里可以移动自如,滚、爬对宝宝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了,由于缺乏兴趣和练习,孩子运动的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
学习行走是需要眼、手、足协调,学步车前面的安全大托盘,挡住了孩子的视线,宝宝看不到自己走动的脚,不了解自己何以走动。学步是需要花“力气”的,但由于有车轮的滑动作用,孩子的用力就可随车滑动而“行走”,依靠学步车宝贝很容易从坐椅上站起来,缺乏真正的锻炼,自然不利于孩子学站练走。学步车仅仅是个辅助的工具,不能完全依赖它的。主要是婴儿的骨骼发育强健,才是婴儿学步的重要条件,初学走路,要循序渐进,不可以操之过急。不同的宝宝不同的。
推荐食谱一:橙汁红薯泥
食材:
红薯30g、鲜橙半个、开水2汤匙
做法:
1、将红薯带皮蒸熟,取中间的部份。
2、红薯肉放在茶滤勺中,用刮板或小勺一边刮捻一边同时加开水,捻成泥并压滤到滤勺下的小碗中,用小勺刮下粘在滤勺底下的薯泥;弃掉滤勺中的粗纤维。
3、用消毒过的榨汁器榨取甜橙汁约2汤匙(30ml)。
4、将鲜榨的橙汁轻轻倒入土豆泥中搅匀。
5、若汁中有微量果肉,可用消毒过的滤勺滤一下。
6、做好的糊糊,应该可以从勺子中轻易的倾倒出为宜。
功效:
橙汁红薯泥作为辅食是很好的选择,红薯含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及钾、铁、铜、硒、钙等,营养价值很高,是世界卫生组织评选出来的“十大最佳蔬菜”的冠军,多吃橙汁红薯泥可以有效补充人体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推荐食谱二:胡萝卜苹果汁
食材:
胡萝卜1根、苹果1个
做法:
1、将胡萝卜擦洗干净,切块。
2、将苹果洗净,切块。
3、先用搅拌机将胡萝卜榨汁。
4、然后用搅拌机将苹果榨汁,把苹果汁跟胡萝卜汁混合、搅拌,并立即饮用。
功效:
这道胡萝卜苹果混合果汁中,胡萝卜和苹果都是宝宝比较容易接受的食材,可以用来榨汁作为辅食喂养宝宝。胡萝卜具有明目作用,而苹果则可以有效缓解婴儿便秘的症状。
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后,想必大家对于宝宝最早几个月会坐呢也是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希望之前不懂得爸爸妈妈们可以好好地看下,这样的话才能更好地照顾好自己的宝宝学会走路更加健康的成长,这是每个家长的希望。
婴幼儿动作发育有何规律
小儿的动作发育有一定的规律,由上到下:
2个月俯卧时能抬头;
3个月仰卧位能变侧卧位;
4个月扶着髋部能坐;
5个月扶腋下能站立;
6个月能翻身;
7个月会爬;
8个月会独坐;
9个月能扶站;
10~11个月能自己扶着站;
12个月以后会走等。
如小儿先会抬头,扶坐,后会翻身、爬、站及走、跑。由不协调到协调,新生儿运动无规律而且不协调,
3个月时只会用手模东西,
4~5个月会推玩具,
5个月后眼与手动作开始趋于协调。
由粗糙到精细:
5个月时用手掌一把抓住物体,
9~10个月时则可用拇指与食指捏取细小物体,
15个月会搭摆积木。
中医学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很早就有记述,如唐“孙思邀《干金方》中就有:“生后六十日瞳子成,能咳笑和人;百日任脉成,能自反复:百八十日尻骨成,一百七十日掌骨成能匍匐;三百日骸骨成,能独立,三百六十日膝骨成,能行。”民间谚语把婴儿的运动发育归纳为: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中国古代中医记载的发育标准与上述小儿的生长发育是相符的。
婴儿几个月会对人笑
首先肯定的是你的宝宝是健康的,婴儿一般会笑多在2-3个月左右,这与婴儿的各方面发育是分不开的,新生儿时即可对成人的声音和触摸产生反应,2-3个月时可以笑,停止啼哭,伸手等行为及眼神和发音来表示认识父母,3-4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出现反应性的大笑。
逗宝宝笑的方法
1、假装吃他们的手指,大部分的宝宝都会喜欢父母假装轻轻地咬他们的手指、脚和脖子。这种充满爱的轻咬的动作能够有效地促进亲子关系。即使是两岁大的孩子仍还 会喜欢吃手指。
2、天真而夸张地动作脸部表情越夸张越好,宝宝都喜欢其他人的关注,如果你对着他做鬼脸,无论是多傻的鬼脸 ,他都不会抗拒。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父母在宝宝出生以后都要努力学习做鬼脸的技巧。有时即使是打喷嚏都可能会逗得宝宝大笑起来。
3、吹肥皂泡,宝宝对于神奇的肥皂泡都很感兴趣,许多宝宝看到泡泡甚至会爬向它想要抓住它。并且父母并不会因为吹肥皂泡而增加压力,既经济小宝宝又喜欢。
希望每一个家长在照顾婴儿的过程当中,对他的这些健康发育问题都有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只有我们引起注重掌握了这些常识,那么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婴儿健康成长,有效的降低一些其他不利影响的发生。
婴儿几个月会爬
婴儿几个月会爬?一般6~10个月
大多数宝宝在之间学会爬行。不过,这个时期,你的宝宝也许还会采用其他活动方式,比如:蹭着屁股挪动(一只手撑在身体后面,一只脚放在身体前面,屁股蹭地四处挪)、腹部贴地匍匐前进或翻身滚动。也有些宝宝会完全跳过学习爬行的阶段,直接学习扶着东西站起来、站立和行走。到了七八个月时,宝宝就会爬了。在真正会爬时,宝宝是用手和膝盖爬行,头颈抬起,胸腹部离开床面。
婴儿安全爬行的注意事项
易碎品
水杯、茶具之类的玻璃易碎品一旦摔下来就会划伤宝宝;尤其是热水瓶,还会把宝宝烫伤。像这类危险物品可以放在柜子里,花瓶则需要放到宝宝够不着的阳台上。如果放到桌面上,宝宝一拖动桌布就会拉下来。
塑料薄膜
塑料制品容易导致宝宝窒息,尤其是鲜艳的气球,宝宝不懂事就会把它往嘴里或鼻子里塞,建议妈妈把这些塑料、橡胶制品放到宝宝看不见的地方
窗户
宝宝渐渐长大以后就想要扩大自己的视力范围,窗户无疑是个很好的目标。如果妈妈不在身边又没有可靠的安全措施的话,宝宝爬上窗户之后一不小心就有摔下来的危险。建议妈妈在窗户上加上护栏,或者干脆把宝宝的床放在远离窗户的地方。
垃圾箱
现在的垃圾箱也有Hello Kitty的风格,粉嫩的外表看起来是那么“诱人”,但是宝宝爬到垃圾箱附近并用小手抓垃圾甚至往嘴里塞,那就麻烦大了。建议妈妈把垃圾箱放到卫生间,并把们关上。
家具边缘
如柜子,床等边缘地方都是宝宝爬行的时候容易撞上的地方,可用防撞条避免。
防撞条可以按照需求随意进行裁剪,按需组合。但是因为它比较粘,如果想要拿掉,在去除的时候,建议用吹风机吹热后再慢慢地撕下。还有一种防撞贴,是墙角及桌角边沿专用的。
桌脚
家具的尖角常常会磕了碰了宝宝,装上防撞角,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门
有风的时候或者宝宝自己玩门的时候,很容易会夹到小手或者把自己关在门外。使用门卡可以防止门关上,使用门挡则可以固定门的位置,不让门随意晃动,拿取都很方便。
橱柜门、冰箱
宝宝好奇心强,打开冰箱、橱柜容易夹到手甚至误食里面的东西,这时候,可以用软性安全锁来锁住这些危险,无论门边是直角还是圆弧形状都适用。
电源插座
可用电源安全保护锁,这类锁通常是不易让宝宝拔出的造型设计,有效防止宝宝抠弄或者将异物塞入导致触电。
抽屉
可用直角抽屉锁,直角抽屉锁的缺点是只能用在两边的抽屉上,而且想要开启的时候,解开锁所需力量比较大些,但也正因为如此,宝宝没有力气打开也就更安全。
宝宝床拐角
宝宝床的栏杆、床头都最好是软包设计,床的拐角细节处都要尽量圆滑,这样宝宝在床上倒腾就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另外,宝宝长牙的时候喜欢咬东西,为了防止宝宝直接咬木头,床的横杆最好要有防咬保护。
婴儿几个月长牙
宝宝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正常的宝宝平均六个月大开始长牙,根据宝宝不同体质,有的宝宝在4、5个月的时候已经开始长牙,有的宝宝要在1岁左右才开始长牙,妈妈不用担心,宝宝在一周岁长牙也是正常的。
宝宝长牙时,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长牙,大约一岁大(十二个月)有六颗牙。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二十颗乳牙会都长全。
宝宝出生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出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生后1年内,如果宝宝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易患龋齿。
因此当宝宝长牙开始时,妈妈要将宝宝的牙齿护理好,这样才会让宝宝牙齿更健康。
婴儿几个月可以游泳
宝宝刚出生就可以游泳,当然也要加强训练。加强训练的科学性,是婴儿早期游泳的一个重要原则,婴儿游泳训练的步骤可分为四个阶段:
婴儿几个月可以游泳之第一阶段,婴儿出生两三周就可以接受浴缸游泳,使婴儿从游泳实践中持续失天性的条件反向。
婴儿几个月可以游泳之第二阶段,二三个月的婴儿可以在水中做诱民间性的滑行练习。
婴儿几个月可以游泳之第三阶段,3-6个月的婴儿可以初步学一种确定的游泳姿势。
婴儿几个月可以游泳之第四阶段,6个月-1周岁婴儿前阶段学会水中屏息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全面的游泳训练。此外要特别注意的是,婴儿游泳必须由母亲或亲人陪伴,水温以29-32摄氏度较为理想。同时婴儿饮食营养应充足,除蛋白质,脂肪,糖的充足供应外,还应补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的食物。
早产儿何时能达到正常发育指标
不管你的宝宝是不是早产儿,都无法精确地预测他达到各个发育里程碑的时间。所谓发育里程碑,在婴儿期比如2--3个月能够抬头,4个月左右会翻身,6--7个月会坐等等。实际上,大多数宝宝能够达到主要发育目标的一个时间跨度,就属于“正常范围”。
脑瘫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脑瘫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体格检查。病史中首先要了解有无引起脑瘫的危险因素,要详细询问患儿发育过程,特别是运动发育有无落后,要注意了解发病的时间及病情的进展情况。脑瘫的患儿都应在婴儿期出现症状(运动发育落后也属症状之一),病情越重,出现异常的时间就越早。要熟悉正常小儿发育过程的里程碑(如3个月会抬头、6个月会坐、7~8个月会爬等等)。
体格检查重点查神经系统运动部分,注意安静及活动时的姿势、步态。小婴儿要注意左右是否对称。了解肌力、肌张力有无异常。体格检查的另一个重点是查神经反射,了解原始反射在该消失的月龄是否消失,如持续存在支持脑瘫诊断。还要查腱反射,鉴别是否为上神经单位损伤,如腱反射引不出或极弱,不支持脑瘫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