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相信很多家长都知道,一旦到了春秋时节,手足口病就会常常袭击人们的健康。而这个时候,抵抗力弱的儿童,正是容易被袭击中的人群。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助于家长及早的判断疾病,然后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治疗。
1、手足口的发病有一定的潜伏期,在潜伏期很多抵抗力好的宝宝并不会发病,能够通过自身的免疫力抵抗过去。而有些宝宝抵抗力差,开始多有发热表现,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病宝宝在发热1-2天后可在口腔粘膜、唇、手掌、足底、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丘疹,进而发展成为小水泡。小水泡破溃后容易造成病患部位的溃疡,患儿会有疼痛哭闹的症状。并拒绝进食,流口水等。
3、在确定宝宝患了手足口病后尽量不要让宝宝接触其他小朋友以免造成其他宝宝的感染,从而引起地区性流行。更不要惊慌失措,需要家长按照正确的方法给宝宝进行护理。一般很快就能痊愈而且不会造成其他伤害和后遗症。所以预防是有必要的。
手足口病症状特点介绍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手足口病是通过哪些途径传
播的?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手足口病症状特点: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目前还不属于法定报告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病人症状一般轻微。
二。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
三。手足口病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的?
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手足口病主要透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內仍具传染性。
四。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主要5岁以下儿童为主。
五。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水泡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內消退。
嘴唇上有白点和手足口病
嘴唇上有小白点的症状,如果是发生在小孩子的身上。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嘴唇上的白点,是不是由手足口病引起的。尤其是五岁以下的儿童,在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的同时,有可能出现嘴唇上有小白点的情况。
儿童患有手足口病,除了嘴唇上有小白点的情况之外,还会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特征,但并不明显。所以,如果嘴唇上的小白点,与手足口疱疹同时出现的话,就应该进行手足口病的治疗了。
手足口病可以出门吗 手足口病出门可以和其他小朋友玩吗
不可以,会传染手足口病给其他小朋友。
手足口病病毒是一种能够通过接触对方、和别人交谈以及使用患者的物品等方式进行传播病毒的疾病,若是得了手足口病的小朋友同没有得手足口病的小朋友一起玩,会让本身健康的小朋友感染上手足口病。
另外若是轻微病症下手足口病小朋友和感染了EV71型肠道病毒的小朋友在一起玩,那么病症轻微的小朋友可能还会感染上EV71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反而加重病期。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的小朋友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考虑,出门后都不宜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手足口病症状
手足口病也分不同的症状,有的病症较轻,有的则情况较严重,所以,在治疗上也是需要用到不同的药物或治疗办法,但是对于家长来说,并不知道手足口病症状有哪些,所以很多时候容易被拖延至重症病状态,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掌握手足口病症状表现有哪些。
一、一般症状表现:
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2、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3、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4、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二、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1、循环系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
2、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3、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
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期,孩子患上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是不一样的,家长只要注意观察,是完全可以尽早发现手足口病的存在的,一旦发现以上的症状,要及时到正规专业的医院检查和治疗,千万不要拖延得太久,给孩子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
手足口病一定会发烧吗 没发烧会是手足口病吗
需要根据患者其他病症来判断是不是手足口病。
上文解释道,手足口病的患者不一定都会发烧,因此,有的患者即使没有发烧症状,我们也可以根据以下症状来判断是不是手足口病,如:
1、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
2、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
若患者有以上病症,但没有发烧的,也属于手足口病。
得手足口病能出去玩吗
不能出去玩,理由有4点。
手足口病是一种极易传染给别人的疾病,通常家长们只要一发现宝宝有手足口病的症状,就要在第一时间做好隔离工作,防止宝宝接触别的小朋友造成二次病毒感染传播。
得了手足口病的患者建议在家休养,不要外出游玩,因为此时患者要多休息,外出不利于病情康复,可能延长患者的恢复的病期。
在手足口病高峰期,无论宝宝有没有得手足口病,都建议家长看护好孩子,不要让孩子到人多的地方游玩,避免感染手足口病,另外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二十多种,若外出玩耍,宝宝本身在病期,又感染了其他的病毒,很容易加重病情。
手足口病的高峰期在4—7月份,此时也是流感病毒、肠道病毒最易繁殖的时候,孩子若是患有手足口病,就要做好隔离工作,不能出去玩,避免感染上其他病症,加重不适。
手足口病高发期可以带小孩去动物园吗
慎玩,避免感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极容易传染的病症,尤其是外出游玩时,不大方便,可能因为孩子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或接触了患有手足口病的患者,而被传染手足口病,而且在病症高发期期间,去动物园这种人口密集的场所,被感染的几率非常大,因此建议不要去。
在手足口病高发期间,动物园、超市、集市、医院、植物园、海洋馆、游乐场、幼儿园等这些人口集中、手足口病患者多的地方都是要避免带小孩子去的。
得手足口病能出去玩吗
不能出去玩,理由有4点。
1、会传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极易传染给别人的疾病,通常家长们只要一发现宝宝有手足口病的症状,就要在第一时间做好隔离工作,防止宝宝接触别的小朋友造成二次病毒感染传播。
2、不利于病情康复
得了手足口病的患者建议在家休养,不要外出游玩,因为此时患者要多休息,外出不利于病情康复,可能延长患者的恢复的病期。
3、可能加重病情
在手足口病高峰期,无论宝宝有没有得手足口病,都建议家长看护好孩子,不要让孩子到人多的地方游玩,避免感染手足口病,另外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二十多种,若外出玩耍,宝宝本身在病期,又感染了其他的病毒,很容易加重病情。
4、可能感染上其他病症
手足口病的高峰期在4—7月份,此时也是流感病毒、肠道病毒最易繁殖的时候,孩子若是患有手足口病,就要做好隔离工作,不能出去玩,避免感染上其他病症,加重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