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时的麻醉方法
拔牙时的麻醉方法
病人张大口时,可见磨牙后方、咽腭弓之前,有一纵行索条样粘膜皱襞,即翼下颌韧带。它与上下颌牙槽嵴相距的中点线外侧3~4mm的交点即为注射标志。注射时,让病人张大口,将注射针放在对侧口角,即第一、二双尖牙之间,与中线成45°,注射针应高于下颌牙牙合面1cm,并与之并行,从注射标志处进针直达骨面,约深2.5cm,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适量麻药,而麻醉下牙槽神经。
由于舌神经位于下牙槽神经前内方约1cm处,此时将注射针退出1cm,注射0.5~1ml麻药,即可麻醉舌神经。若将针退至肌层、粘膜下时注射麻药0.5~1ml,即能麻醉颊神经。
拔下颌牙时需同时麻醉同侧的下牙槽神经及舌、颊神经,才能达到拔牙时无痛的目的。上述操作结束5分钟后,患者感到同侧口角、下唇及舌尖麻木、肿胀,即表示麻醉生效,可进行拔牙手术。拔上颌牙时常用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腭前神经阻滞麻醉及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上牙槽后神经支配除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外的同侧磨牙、牙槽突及其相应颊侧粘骨膜、牙周膜。腭前神经支配同侧双尖牙和磨牙的腭侧牙槽骨和牙龈等。
鼻腭神经支配两侧尖牙腭侧连线前方的牙龈、腭侧粘骨膜和牙槽骨。拔双尖牙及前牙、第一磨牙时,还须在相应龈颊沟处行浸润麻醉。
行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时,一般从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根部的前庭沟进针,使注射针与上颌牙的长轴成40°,使针尖一直紧贴上颌骨表面向后上内方刺入2cm,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麻药。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的注射标志为腭大孔表面粘膜的小凹陷处,从颌平面观,腭大孔位于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连线的中外1/3处。
注射时,先让病人头后仰,大张口,使上颌牙颌面与地面成60°,注射针在注射标志稍前方刺入腭粘膜,向上后方推进至骨面,回抽无血,即可注入0.5ml麻药,由于腭粘骨膜瓣与腭骨附着紧密,注射时较为用力,可见粘膜发白。
注射麻药不可过量,注射点不可偏后,以免麻醉腭中、后神经,使软腭、悬雍垂麻木不适而出现恶心、呕吐。鼻腭神经阻滞麻醉的注射标志是左右尖牙连线与腭中线交点处的梭形腭乳突。
让病人张大口,头向后仰,把注射针从腭乳突侧缘刺入粘膜,然后把针摆向中线,平行于中切牙长轴方向,向后上方推进约0.5cm,注入0.5ml麻药。由于该处组织致密,注射麻药时需用较大压力
拔牙的手术步骤
消毒、麻醉、分离牙龈、挺松、拔除、纱卷压迫止血。
主要拔牙器械为骨膜分离器(为分离骨膜或牙龈之用)、牙挺和牙钳。
拔牙时,一般采用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作传导或浸润麻醉。多用改进后的高速涡轮手机拔除阻生牙,它不仅切割速度快,易于将根冠横断,分别取出,而且具有耐腐蚀、耐高温的特点,能用高压蒸气、干热、煮沸等方法消毒,以避免造成交叉感染,特别是避免对乙型肝炎的传播。拔牙后不应立即漱口,不要以舌舐吮创口,禁用手指触摸。2小时后,血块凝结较好时,才可进食,一般以半流质饮食及软食为宜,且勿用拔牙侧咀嚼,进食后轻漱口,防止创口感染。
儿童拨牙要注意什么
儿童拔牙前后的注意事项
由于恒牙生长的作用,这些乳牙的压根已有部分或大部分吸收,牙齿一般比较松动。在拔这类乳牙时无须注射麻药,只需在粘膜表面涂一些表面麻醉药或冷冻麻醉药就可以拔除。
但是在拔牙一些很牢固“双排牙”乳牙和无法脱落的烂牙根时,一般需要采用局部麻醉。很多家长会担心小孩这么小能打麻药吗?会不会对大脑有影响?
牙齿如果不采用局部麻醉而“硬生生”地拔除,会非常疼痛,对宝宝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产生“看牙恐惧症”。但是,如果确定宝宝是过敏体质,对麻醉药物过敏,拔牙之前一定要告知医生。
儿童拔牙前的注意事项
治疗前请告知医生麻醉及其他药物过敏史,有无哮喘、癫痫、心脏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史。无法避免极少见的麻醉过敏反应,患儿麻醉后可能出现局部水肿的过敏反应。要避免空腹、过累或饱餐后拔牙
儿童拔牙后注意事项
不要刺激伤口
儿童拔牙后刺激伤口可能引起疼痛、出血和感染。要注意在拔牙后的二十四小时里头用伤口对侧进食,避免尖锐物品进入口中。
不要吐口水或吸吮
吐口水或吸吮可以促使出血及使血凝块离位而导致“干槽症”
肿胀
儿童拔牙后的十二小时里头,爸爸妈妈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在拔牙相对的面部进行冷敷。相隔二十分钟作用进行一次。对于经手术拔牙的患者,冷敷是特别重要的。
漱口
儿童拔牙后二十四小时内,应该避免漱口。这样可以使伤口血凝块形成,而血凝块对于伤口愈合至关重要。影响血凝块的形成将引起出血,而没有血凝块形成可能导致“干槽症”,将非常痛苦。
怀孕能拔牙吗
1、怀孕能拔牙吗
拔牙对一般人来说不是什么大事,但对孕妇就应特别注意。
因孕妇拔牙时的精神紧张及疼痛刺激易诱发子宫收缩,可能会引起流产和早产。据临床资料表明:在妊娠最初3个月内拔牙可诱发流产;妊娠8个月后拔牙可诱发早产;在妊娠4—7个月时拔牙会相对安全。另外,妊娠妇女由于受雌激素的影响,拔牙时易出血过多,因此妊娠期除必须拔牙外应尽量避免拔牙。总之,妊娠期拔牙弊端较多,如必须拔牙时,也应在妊娠中期(4—7个月)进行。在拔牙前应充分休息、睡眠、做好口腔护理,并精神放松,拔牙时充分麻醉,避免子宫受刺激产生子宫收缩而诱发流产与早产。孕妇若有习惯性流产及习惯早产史应禁忌拔牙。怀孕能拔牙吗
2、哪些人不能拔牙
除了孕期不宜拔牙,血液病患者,例如白血病、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患者不宜拔牙,由于这类患者有凝血因子缺乏和凝血功能障碍,拔牙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大出血。还有急性传染病期间也要忌拔牙,如肺结核活动期、急性肝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及各种急性炎症期等。这个时期拔牙,很容易发生术后感染和炎症扩散。
3、怀孕牙疼怎么办
牙痛不是病,但是一旦疼起来以会让人受不了,牙痛真的很难受,有很多人都深有体会。
专家指出:孕妇牙痛要注意,不要随便乱吃止痛药,一般孕妇出现这样的情况,建议到医院治疗。孕妇是不可以顺便吃药的,而且,孕妇是不能补牙的。所以,准妈妈只能到正规医院做治疗。暂时缓解的小办法是早晚漱口用盐水。
月经来了为什么不能拔牙 女性拔牙注意哪些时间点
1.服用避孕药后不要拔牙:避孕药会使体内的纤维蛋白质分解增加,拔牙后,创口不能形成良好的血凝块,病菌会乘虚而入造成伤口感染,影响伤口愈合。
2.怀孕前3个月和6个月后不要拔牙:如果在怀孕前3个月拔牙容易造成流产;如果在怀孕6个月后拔牙容易造成造成。如果孕妇需要拔牙最好选择妊娠期的3-6个月时,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注射黄体酮,消除对拔牙时产生的恐惧。
3.哺乳期拔牙慎重:一般拔牙需要一定的麻醉药,而麻醉药的成分会随着哺乳被孩子吸收,可能对宝宝的神经发育造成影响。如果一定要在哺乳期拔牙,建议拔牙后的72小时不要哺乳,并挤出分泌的乳汁。
冠心病能不能拔牙 拔牙过程中注意事项
拔牙时,患者要主动提醒牙科医生自己患有冠心病,在药物选择上尽量不用肾上腺素,麻醉剂最好选择利多卡因,以免引起心率增高而诱发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如有必要,在拔牙过程中还要有心脏内科医生监护患者,同时做心电图观察患者的心脏情况。
无痛拔牙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拔牙所采用的麻醉方法大多都是针刺麻醉,激光麻醉等,但临床上较多的采用的还是局部注射麻醉。这种方法只需在口腔中的,某些特定部位注入一定量的麻醉剂,就能使患者在局部失去痛觉。这样既不会影响患者的全身功能,又能使患者在始终清醒的状态下,接受拔牙技术。
但无痛拔牙,并不是代表患者在接受拔牙手术时,一点感觉都没有的,因为麻醉并不能麻醉到局部的触、压、温度感觉神经,所以,医生在进行拔牙操作时,牵拉、撬动牙齿时,病人仍会有所感觉,但这和明显的疼痛是两码事。
在进行局部麻醉时,麻醉维持的时间会长达2-3小时,在这段时间内,足够进行拔牙手术操作了。所以,患者在拔牙时无须担心麻醉药时间。
上面就是对拔牙痛不痛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的认识有帮助。现在牙医的技术是非常高超的,拔牙之前都会使用到麻醉剂,基本是没有疼痛的感觉的。因此,在拔牙的时候是不会感觉到疼的,前提是到那些比较专业的牙科机构,避免让自己遭罪。
哺乳期妇女拔牙能喂奶吗
因为拔牙后拔牙创有可能感染就需要消炎,有部分药物会通过母乳传给婴儿,可能会对婴儿造成影响,所以拔牙后可能需要断奶数日。
拔牙一般都要使用麻醉药,这个时候麻醉药的成分会随着哺乳的乳液被孩子吸收,对小孩子神经系统生长发育不好。
温馨提醒,拔牙可不是件小事,尤其是女性哺乳期拔牙需慎重,只有听从专业医师的建议才是您的聪明之举。如果一定要拔,最好在拔牙后24小时内不要母乳喂养,等24小时后麻醉药基本代谢掉后在哺乳。
冠心病患者适宜拔牙吗
拔牙有时候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同时有些人不适宜拔牙,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冠心病患者适合拔牙嘛?冠心病病人需要拔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要注意以下问题:
(1)拔牙时,冠心病病人要提醒牙科医生自己患有冠心病,尽量不用肾上腺素,麻醉剂最好选择利多卡因,以免引起心率增高而诱发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2)拔牙前,患者应有良好的睡眠和休息,以保证拔牙过程中情绪稳定,同时要求牙科医生手术操作熟练,动作轻巧,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出血和损伤,这样才能使患者情绪稳定,血压不发生较大波动。
(3)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应当先由内科进行治疗,病情稳定后再拔牙;如确需拔牙,要选择心绞痛发病的间歇期进行,拔牙前还要准备一些抗心绞痛的药物,象硝酸甘油片等;如有必要,在拔牙过程中还要有心脏内科医生监护患者,同时作心电图观察患者的心脏情况。
(4)一般应分期分批拔除坏牙。拔牙前后,应予感染预防处理,以免由于冠心病病人抵抗力降低,而形成创面的较易感染。
怀孕初期拔牙危害大
一: 孕妇可以拔牙吗
1: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在妊娠最初的两个月内拔牙可能引起流产;妊娠8个月以后拔牙可能引起早产;只有妊娠3—7个月时拔牙,才相对安全一些。因此。妊娠期除非遇到必须拔牙的情况,一般不可拔牙。
2:妇女在妊娠期间身体产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口腔常常出现个别牙或全口牙的牙龈充血、水肿以及牙龈乳头明显增生.如果拔牙很容易出血。另外,妊娠期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即使轻微的不良刺激也有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有习惯性流产、早产的孕妇更要禁忌拔牙。
对于妊娠期间必须拔牙的孕妇,拔牙时间要选择在妊娠3个月以后,7个月以前。并要在拔牙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保证患者有足够的睡眠。避免精神紧张。在拔牙前一天和拔牙当天可肌肉注射黄体酮10毫克,拔牙麻醉剂中不可加入肾上腺寨;麻醉要完全,以防止因疼痛而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
二: 必须在怀孕期间拔牙怎么办
1:在妊娠最初3个月内拔牙可诱发流产;妊娠8个月后拔牙可诱发早产;在妊娠47个月时拔牙会相对安全。这是因为,拔牙时的精神紧张及疼痛刺激易诱发子宫收缩,可能会引起流产和早产。
另外,妊娠妇女由于受雌激素的影响,拔牙时易出血过多,因此妊娠期除必须拔牙外应尽量避免拔牙。
如必须在孕期拔牙,也应在妊娠中期(47个月)进行。在拔牙前应充分休息、睡眠、做好口腔护理,并精神放松,拔牙时充分麻醉,避免子宫受刺激产生子宫收缩而诱发流产与早产。孕妇若有习惯性流产及习惯早产史应禁忌拔牙。
三: 拔牙,听到这样的字眼
,很多人会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一个小手术,拔牙对一般人(除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及血液病病人)来说不是什么大事,但对孕妇就应特别注意。
拔牙危害之其一
牙齿出现了坏死、蛀牙等情况都是需要进行拔牙的,说到拔牙很多人都会觉得非常恐怖,甚至心里一惊,那么拔牙有什么危害呢?不妨来具体了解一下
拔牙除了手术时可能的剧痛外(拔牙没有打麻醉剂),更头痛的还是拔牙的并发症。拔牙后伤口感染:这种拔牙的并发症虽然罕见,但确实有可能发生。如果牙医认为他/她的病人处于危险之中,可以在手术前和/或手术后选择拔牙的处方抗生素。
拔牙后伤口长时间出血:牙医有各种处置手段来解决拔牙后伤口的出血问题,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拔牙后在唾液中混合少量的血是正常现象,有时,这一现象甚至长达72小时。
拔牙后肿胀:这往往是因为整个拔牙过程中,医生用去了太多的时间(如拔牙时伤害到了牙齿周围的软组织和骨头)。一般来说,当拔牙必须提升牙床时(骨膜覆盖骨会因此受伤),就会引发轻微至中度肿胀。例如,拔牙时如果没有干净利落地拔出牙齿而导致骨膜被撕裂,那么往往会出现这种肿胀。同样,当拔牙时必须使用钻头时,肿胀发生的几率将会更大。
以上便是我们为你提供的详细内容,希望有一口健康的好牙。
脸肿了冷敷还是热敷好呢
拔牙后脸肿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麻醉和拔牙创伤。拔牙麻醉时,注射针头容易刺破血管引起组织内出血,特别是进行较深部的注射麻醉时,比如上颌结节传导阻滞麻醉,就很容易刺破翼静脉丛血管,形成血肿,造成面部肿胀。拔牙造成的创伤也容易导致面部肿胀。拔牙会在牙槽窝、牙周留下小创口,有创口就会流血、渗出。有渗出就会有肿胀。
那么拔牙后脸肿了冷敷还是热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肿胀的发生发展过程。不管是麻醉针刺造成的面部肿胀还是拔牙创伤造成的面部创伤,早期都是创口的血液、组织液渗出,一般是在创伤后2~3天内变现为渗出。面部由于血运丰富,比别的地方更容易出血渗出,因此也更容易出现肿胀的情况。3~4天后开始,创伤的局部不会再有渗出,机体开始吸收渗出到组织间隙中的渗出物,吸收这些渗出物要靠血液中的巨噬细胞。
通过了解肿胀的发生发展,我们知道拔牙后到底是该冷敷还是热敷的问题,在不同的时间段是不一样的。术后2~3天,属于渗出期,这时候采取冷敷,缩血管,可以减少组织渗出,减轻肿胀,术后3~4天后,属于吸收期,这时候应该热敷,扩张血管,加速渗出的吸收。
总之,血液循环就象是物流公司,创伤的早期我们通过冷敷减缓它的运转,减少渗出,减轻肿胀;创伤恢复期,我们通过热敷,加快它的运转,加速渗出的吸收,促进面部肿胀的消退。不只是拔牙,对其他创伤造成的肿胀也是这么一个处理原则。
女性拔牙月经后的10天为宜
服用避孕药期间最好不要拔牙
避孕药能使体内的纤维蛋白分解增加,拔牙后,创口处不能形成良好的血凝块,病菌会乘虚而入造成伤口感染,影响伤口愈合。
怀孕前3个月和6个月以后最好不要拔牙
怀孕的前3个月和6个月以后,是容易发生流产和早产的时期,所以在这个时期内不要拔牙。有习惯性流产和早产史者,在妊娠期间最好不拔牙。必须拔牙时,最好选择在妊娠期的3-6个月之间,并且应在拔牙前后1-2天,每天肌注黄体酮10毫克,消除对拔牙的恐惧心理,以免发生流产和早产。
哺乳期拔牙要慎重
拔牙一般都要使用麻醉药,这个时候麻醉药的成分会随着哺乳的乳液被孩子吸收,对小孩子神经系统生长发育不好。如果一定要拔,最好在拔牙后72小时内不要母乳喂养,等72小时后麻醉药基本代谢掉后在哺乳。
女性最佳拔牙时期
据临床资料分析证实,月经周期的第14天是妇女拔牙的最佳时期。此时伤口愈合又快又好,不易发生细菌感染,疼痛也比较轻。所以,妇女拔牙最好选择在月经后的10天为宜。
老人拔牙五大注意事项
1、高龄老人更要慎重
80岁以上的老人对拔牙的耐受力更差,出现危险的机会更多,尽量避免拔牙,如必须拔牙,需由家属陪同去医院。
2、保持精神放松
拔牙前病人不可过于紧张,病人家属也可作些思想工作,打消病人的顾虑,使其精神放松。拔牙前病人应充分休息,也可适当服用安定、鲁米那等镇静剂和心得安等药物,有助于消除精神紧张。
3、充分麻醉减少疼痛
在充分麻醉后,完全可以达到无痛拔牙,止痛作用维持时间较长,比较安全。
4、尽可能缩短拔牙时间
拔牙时间超过5分钟,多会引起病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肌供血不足。所以,要拔牙的老人应尽量请技术熟练的医生操作,以缩短拔牙时间。
5、需要心电监护
手术前病人应作全面检查,对心功能有个准确评估。心功能较差或素有心脏病的病人,应向医生申请心电监护,避免意外发生。
拔牙疼吗
拔牙所采用的麻醉方法很多,诸如针刺麻醉、激光麻醉等,但现在临床上较多采用的是药物局部注射麻醉.这种方法只须在口腔中的某些特定部位注入一定量的麻醉药品,就能使病员局部失去痛觉.这样,既不会影响病员的全身功能,又能使病员在始终清醒的状态下,接受拔牙手术.
无痛拔牙,并不意味着病员在接受拔牙手术时,一点感觉也没有了,因为麻药并不能麻醉局部的触、压、温度感觉神经,所以,医生在进行拔牙操作时,牵拉、撬动牙齿时,病人仍会有所感觉,但这和明显的痛觉是两码事.
临床上在拔除某单个牙或多数牙时,一般注射加有少量肾上腺素的普鲁卡因溶液,即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因坚上腺素能收缩血管,减慢麻药的吸收速度,从而延缓麻醉时间,增加麻醉效果.但它又能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所以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病员,应把病情事先告诉医生,以便选用其它的麻醉药物.如果病员曾对普鲁卡因过敏,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选择其它麻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