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大黄有什么作用 药理作用
生大黄有什么作用 药理作用
麻醉犬十二指肠给大黄煎剂,可使胆汁分泌增加,降低奥狄括约肌张力。麻醉大鼠十二指肠给大黄煎剂或水醇浸提制剂,30分钟内胆汁、胰液分泌量均增加,而胰淀粉酶活性则降低,大黄不仅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红素和胆汁酸含量增加。人服用大黄煎剂15g,胆囊明显增大(B超测量)。与动物实验结果相符。
大黄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实验证明:大黄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确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体外实验证明,大黄煎剂对乙肝抗原(HBsAg)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除去鞣质后作用减弱或消失,同时也证明大黄中意醌类和大黄素对HBsAg并无抑制作用。
采用乙醇造成的胃粘膜损伤模型实验表明,大黄煎剂1g/kg、0.5g/kg和0.25g/kg都有明显保护胃粘膜的作用,还有提高胃壁前列腺素E2 (PGE2)的含量,防止乙醇对胃粘膜的损伤作用。
电生理研究表明:大黄对结肠的电活动有明显的兴奋作用,特点为群集性放电,峰电频率明显增快,幅度明显增高,收缩活动增强,阿托品可阻断大黄对结肠的兴奋作用。阻止结肠内水分吸收,加快结肠内溶物的排出而发挥其泻下作用。提示大黄泻下作用是通过肠管中M受体而发挥效应。
通过各种实验证明:大黄抗菌作用的机制在于:对细菌细胞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以及糖代谢的抑制作用;大黄煎剂及水、醇、醚提取物在体外对一些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大黄煎剂对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腹腔注射大黄酸、大黄素对小鼠黑色素瘤有较强抑制作用,大黄酸对艾氏腹水癌也有抑制作用,对肉瘤S180和艾氏癌皮下型无明显作用,大黄素对乳腺癌也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癌细胞的氧化和脱氢。大黄酸对癌细胞的酵解也有抑制作用。
大黄对多种动物实验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小鼠灌胃大黄煎剂能显著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郭急性渗出性炎症。同时对大鼠甲醛性、蛋清性足蹠肿胀、小鼠和大鼠的棉球肉芽肿增生,均有抑制作用。
给小鼠灌胃大黄醇提取物后,耳郭微循环(动脉和静脉管径)无明显影响,但可使血流速度变慢,有颗粒状红细胞聚积体出现,以微静脉内最明显,局部滴注不能改变肾上腺素引起的肠系膜微血管的收缩,对胃壁微动脉和微静脉亦无明显扩张作用,出现较明显的粒絮流,尤以微静脉为甚。大黄对微循环的影响主要是血流速度变慢,红细胞聚集,局部血液粘滞性升高而局部血管不扩张,因而局部止血过程加强。
对於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黄醇或水提取物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石油醚提取物则无效。
家兔灌服大黄素、大黄酸30mg/kg,2—4小时后,尿量、排钠和排钾量达最高峰,比对照经明显增多。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酚的作用较弱。大贵素、大黄酸和芦荟大黄素对免肾髓质Na+、K+-ATP酶有较强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白术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具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对各种动物如大鼠、兔、狗都有作用。对不麻醉狗静脉注射煎剂0.05~0.25g/kg,尿量增加可达9倍以上,并在用药5小时后仍高于正常;灌胃给药1~3g/kg,尿量较用药前可增加2~6倍,而且多数于用药6~7小时后仍多于正常,白术煎剂和流浸膏1.0g/kg给大鼠静脉注射,兔1.0g/kg灌胃或腹腔注射,均能产生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白术不仅增加水的排泄,也促进电解质特别是钠的排出,并且钠的排泄还胜于水的排泄。它也不影响垂体后叶激素的抗利尿作用,因此白术增加水的排泄可能主要不是影响水的主动性重吸收,而是续发于电解质重吸收的减少,既有汞撒利样排泄氯、钠的作用;又有增高尿中二氧化碳容量、pH值以及增加钾排泄,减少铵排泄的醋唑磺胺样的特点。对人的利尿作用有少数试验,不能最后肯定。[2]
2、降血糖作用:家兔灌胃煎剂或浸膏,血糖稍有降低。大鼠灌胃煎剂有加速体内葡萄糖的同化因而降低血糖。小鼠内服煎剂有保护肝脏,防止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糖元减少作用。[2]
白术 3、强壮作用:白术煎剂灌胃1mol或6g/kg,能促进小鼠体重增加和增强游泳耐力,白术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呈活化作用,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及其溶酶体消化平均较对照组显着增加。在白细胞减少症时,白术有升白作用。白术还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自然玫瑰花形成率,促进细胞免疫功能,且IgG明显增高。说明白术有健脾胃、壮身体和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2]
4、抗凝血作用:白术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术煎剂0.5g/kg灌胃1~4周,能显着延长大鼠凝血酶元的时间。其作用较双香豆素弱,但较Butadion为强。根的作用比茎强。健康人服用5%根煎剂,每次1汤匙,每天3次,4天后凝血酶元时间及凝血时间均显着延长,停药后10天上述指标恢复到给药前的水平,酒精浸出液也有效果,但维持时间较短。[2]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白术有血管扩张作用。对心脏呈抑制作用,剂量过大时可致停博,麻醉犬静脉注射煎剂0.1g/kg,血压轻度下降0.25g/kg时,血压急剧下降,3~4小时内未见恢复。[2]
6、抗肿瘤作用:体外试验表明,白术挥发油中之中性油对食管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10mcg/ml时,于24小时内可使癌细胞全部脱落。5mcg/ml时,可使大部分癌细胞脱落,残存的小片细胞或散在细胞呈核固缩,核仁模糊不清,泡质多空泡。白术挥发油50~100mg/kg腹腔注射对艾氏腹水癌有显着抑制作用。全身给药时,对实质性实体癌的疗效则报道不一致。对358种植物药、中药单方和复方进行筛选时,白术挥发油对小鼠肉瘤~180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31~49%)另有报道对S~180,S~37,U~14和W~256,以及白血病模型(L615均无明显作用。近报道,白术对methA肿瘤的中如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并显着增强MethA肿瘤的迟发性超敏反应,还促进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和脂多糖诱导的幼若化反应。[2]
7、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过去报道,白术对胃肠道功能(如胃酸的胃液分泌,推进性肠蠕动等)无影响,亦无抗溃疡、抗炎和镇痛作用,不影响正常体温,对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抑制作用,后者被认为可以作为与苍术相区别的依据。近报道,白术对家兔离体小肠自发活动的影响多不相同,白术能增强兔离体小肠自发性收缩活动,使其收缩幅度加大,白术油抑制肠管的自发运动,或白术对家兔离体小肠的自发运动影响不明显。白术对乙酰胆碱、二氯化钡所致的家兔离体小肠强直性收缩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对加入肾上腺素所致的离体家兔小肠活动的抑制,白术可以拮抗此作用。但亦有报道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白术煎剂每天10g(生药/kg连续给小鼠灌胃能明显促进小肠蛋白质的合成。白术提取物50mg和200mg/kg灌胃给药,对动物水浸束缚应激性溃疡,有显着抑制效果。[2]
8、抗菌作用:水浸液在试管内对絮状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菌有抑制作用。煎剂对脑膜炎球菌亦有抑制作用。近报道白术煎剂和四君子汤对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而无杀菌作用。[2]
9、促进造血功能:白术煎剂1g/kg,0.2ml/只皮下注射能促进小鼠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的生长。对于用化学疗法或放射疗法引起的白血球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2]
10、促进蛋白质合成:白术煎剂10g/kg灌胃,连续7天,明显促进小鼠小肠蛋白质的合成。[2]
11、其它作用:白术对呼吸有短暂的兴奋作用,另外白术对家兔、肠鼠、大鼠和小鼠的子宫平滑肌有明显抑制作用,白术煎剂对小鼠因四氧化碳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白术乙酸乙酯提取物,大白鼠十二指肠给药,可明显增加胆汁分泌。少量挥发油有镇静作用。[2]
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生大黄的作用与功效
1、生大黄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很突出的。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
2、生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
3、生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
4、生大黄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5、生大黄能够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能功主治
功能祛瘀止血。主治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
处方组成:生大黄粉,每次3克(或相当于生大黄3克),每日3次。临床疗效治疗1055例,止血有效率达96.68%,平均止血时间为2.2天。
处方来源:上海市香山中医院焦东海。按语焦氏认为单味大黄止血对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只有在下列情况下较为适宜:
1、溃疡与胃炎合并出血,特别是以黑便为主,出血量在500毫升以内者;
2、对中风伴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而不宜使用凝血药物的患者,特别对伴舌苔黄腻、便秘及有吸收热的患者更为适宜;
3、用其他止血药物无效,而不宜手术治疗者。实验证明,采用西药或中药止血,若加用大黄后,均可使止血时间缩短。功效:祛瘀止血。主治: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
注意事项
生大黄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脾胃虚寒、血虚气弱、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均慎服。生大黄内服可能发生恶心、呕吐、腹痛等副反应,一般停药后即可 缓解。
麦饭石的功效与作用 药理作用
用过滤法或静置法表明北票麦饭石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绿浓杆菌均有较好的吸附作用。
中华麦饭石水煎液(1:20)0.3ml/10g灌胃,每日1次,连续14天,可使小鼠体重较实验前平均增长96.75%,为对照组平均增重约1.49倍。
中华麦饭石(生或煅)水煎液(1:20)或煅中华麦饭石混悬液0.2ml/10g灌胃,每日1次,连服10天,均显着延长在常压缺氧下小鼠的存活时间;水煎液(1:10)0.2ml/10g灌胃,每日1次,连服3天,显着延长小鼠游泳时间。
所谓吸附乃是具有多孔性、巨大表面积的固体全部溶化作用,而发生化学的、物理的反应。麦饭石作为中药对皮肤病,特别是拔脓,效果很好。麦饭石是多孔性的,吸附能力很强,因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从这点来考虑,是容易理解的。在前面介绍的麦饭石微细粉末的电子显微镜照相中,已确认是海绵状多孔性的,是其最大的原因。也就是说,因多孔性,那么表面就非常大,由于长石部分风化,成高岭土状等,故始终保持很强的吸附作用、交换作用。
矿物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它们对维持生命的饮料水是非常重要的,这一事实随着近年来对矿物质的研究,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在饮料水中含有适量的矿物质,可以改善水质,也有抑制细菌和吸附有机物质的作用。因此,当将麦饭石投入水中时,可将水中的游离氯和杂质、有机物、杂菌等吸附、分解,而供给水中以矿物质。因此,能防止水腐败,得到优质水。静菌状态:细菌类的活动被抑制,处于静止状态。所谓制菌作用是使细菌类的增殖停止的作用。
以铁,镁,氟等矿物质而论,当水中不存在时它则溶出,相反,水中存在过多时它则吸附。这种作用与PH有关,除了过于酸性和过于碱性的水以外,往净水中投入麦饭石,在多数情况(碱性)时采用投入方式,在少数情况(酸性)时采用循环方式可使水接近中性。而且,使水在麦饭石层循环几次后,即使是水量较大,也能调节PH。注:由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到,它能吸附略微过多的Mg(亦即溶出少),而对铁、锰等也表现出同样的现象。从这一事实来看,麦饭石在水中的缓冲作用就可以理解了。
麦饭石对需氧生物体能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从麦饭石的这种作用来看,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机能调节有密切的关系。据研究表明,麦饭石可能与生命起源有关。
饭石是一种中性碱半火成岩,接近于火山岩。麦饭石中包含的天然矿物质易于释放从麦饭石上无数的小孔中释放出氧。通过吸收漂白粉和其它有毒物质净化水。麦饭石中散发出的钙、铁、钠等矿物质可改良饮用水。通过自来水试验可以看出麦饭石清除漂白粉的功能自来水20分钟后40分钟后60分钟后80分钟后100分钟后。0.5ppm 0.3ppm 0.2ppm 0.1ppm 0.05ppm已探测不到。
1、北票麦饭石粉浸泡的镉溶液、铅溶液、三氧化二砷溶液、汞溶液比不用北票麦饭石浸泡的各溶液的小鼠死亡率分别由100%降至10%、90%降至0%、100%降至70%。
2、100%水煎液(相当原药30g/kg)小鼠尾静脉注射,72小时后均无1例死亡。
牛的药理作用
⒈改善肺功能从新鲜小牛肺中可提取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PS经气管涌入给药能迅速吸附在肺泪表面,均匀分布,降低肺泪表面张力,从而发挥其维持肺泡稳定性,增加肺顺应性,防止肺泡萎缩及减少呼吸作功等作用。PS尚能降低肺泡隔内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防止水分渗出血管外,既能避免肺泡内积水,也可促进肺水的清除,从而保持肺泡的相对干燥。用 PS预防与治疗新生地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均有显着效果,能使氧需要量减少,肺泡和肺小动脉压差增大,平均气道阻力减小,肺顺应性提高,气胸减少,小动脉/肺泡氧显着上升。在提取纯化牛PS中,发现一种PS特有的,相对分子质量约35KD的糖蛋白,称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s,SP), SP对于 PS的顺附性,单分子膜的形成和稳定起不可缺少的作用,SP尚有调节肺泡Ⅱ型细胞对PS分泌和重提取的作用。
2.抗肺损伤作用PS是肺内特有的生理性抗损伤因子,除能降低表面张力外,尚有抗感染、抗氧化、促进肺内异物颗粒排出、减轻变态反应及弹性酶所致肺损伤等防御保护作用。如PS能增强肺泡巨噬细胞(AM)杀菌活性,也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吞噬活性,加强AM及单核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牛PS脂质提取物可提高家兔对纯氧的耐受性,减轻肺损伤的程度,延长存活时间;PS尚可抑制激活的AM产生活性氧。PS可改善气道粘液的流动性,有利于粘液的纤毛转运,促进吸入的异物颗粒排出体外。
3.酶抑制作用 牛肺叶用来提取抑肽酶,抑肽酶有广谱蛋白酶抑制作用,它能抑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纤维蛋白溶解酶、激肽释放酶、凝血酶及凝血因子Ⅸ-Ⅻ等。抑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能防止胰脏中其他蛋白酶原的激活及胰蛋白酶原的自身催化,可用于急性胰腺炎和胰腺坏死等,抑制激肽释放酶可防止血清中激肽的生成及抑制激肽引起的平滑肌效应。腹腔术后注入该品,能有效地抑制白细胞浸润,减少瘢痕粘连。抑肽酶通过抑制纤溶系统,增强血小板功能及提高术后凝血因子含量等,有效地减少术后出血。
4.其他作用 牛肺也是提取肝素的原料。牛肺肝素分子量较小,抗凝作用较弱,其抗凝效价为88.8u/mg比牛肠粘膜肝素(139.5u/mg)为低,但牛肺肝素有较强的降胆固醇作用。肝素的主要药理作用有抗凝血、抗血栓、调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炎等,详见猪肠条。
浮萍的功效与作用 药理作用
青萍水浸膏对奎宁引起衰竭的蛙心有强心作用,钙可增强之,大剂量使心脏停止于舒张期;并能收缩血管使血压上升。
青萍煎剂及浸剂2克/公斤,经口给予因注射伤寒混合疫苗而发热的家兔,证明有微弱的解热作用。
抗菌、抗疟实验均为阴性,在实验室及现场对库蚊幼虫及蚊蛹有杀灭作用。
脐带药理作用
脐带激素对雌性幼小鼠有促进发惰期的作用,使子宫、卵巢肥大,子宫粘膜肥大增殖;对去势小鼠也有此作用。对幼小、去势或摘除脑下垂体前叶的家兔静脉注射脐带激素,可使内生殖器组织肥大和增殖,故认为有性激素样作用。本品对蛙、小鼠及家兔有麻痹作用。特别对兔,用大剂量时能迅速降低血压,产生痉挛,最后呼吸麻痹而死亡。对蛙后肢、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对离体蛙心及蛙骨胳肌有麻痹作用,对兔肠管及子宫则为兴奋作用。
脐带提取物其作用与脐带激素大体相似。
孕激素的作用 药理作用
孕激素促使内膜由增生期转变为分泌期:使内膜为孕卵着床做好准备,抑制子宫收缩,故可用来安胎,但仅可用黄体酮,不能用块诺酮等有雄激素作用的药物,以免发生女胎男性化。孕激素还能使异位的内膜转变为分泌期,类似胎膜改变,最后促使其萎缩、退化,因此可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
孕激素能抑制丘脑下部的“周期中枢”及LHRH的释放,使排卵期LH高峰消失,如与雌激素合用(如多种避孕药),则既能抑制排卵,又能使内膜呈周期性脱落。
大剂量长期应用孕激素有可能使分化良好的内膜癌退化,还可能增加癌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
生大黄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解毒消痈
解毒消痈功效,用于火热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热毒疮疖等。配黄连、黄芩、丹皮、赤芍等同用。
槟榔药理作用
驱虫作用
槟榔碱是有效的驱虫成分。对猪肉绦虫有较强的瘫痪作用,使全虫各部都瘫痪,对牛肉绦虫则仅能使头部和未成 熟节片完全瘫痪,而对中段和后段的孕卵节片则影响不大。体外试验对鼠蛲虫也有麻痹作用。槟榔碱对蛔虫也可使之中毒而对钩虫则无影响。槟榔与雄黄、肉桂、阿魏混合的煎剂给小鼠灌服,对血吸虫的感染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与萱草根、黄连及广木香一起用于治疗小鼠血吸虫病则无效。
抗真菌、病毒作用
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剂和水浸剂对流感病毒甲型某些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其中所含鞣质有关。
对胆碱受体的作用
槟榔碱的作用与毛果芸香碱相似,可兴奋M-胆碱受体引起腺体分泌增加,特别是唾液分泌增加,滴眼时可使瞳孔缩小,另外可增加肠蠕动、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并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兔应用后引起冠状动脉收缩。1%溶液用于青光眼可降低眼压,但作用持续较短,且对角膜有明显的刺激性。由于增加畅蠕动,促使被麻痹的绦虫排出。也能兴奋N-胆碱受体,表现为兴奋骨骼肌、神经节及颈动脉体等。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拟胆碱作用,猫静脉注射小量槟榔碱可引起皮层惊醒反应,阿托品司减少或阻断这一作用。
其他作用
小鼠皮下注射槟榔碱可抑制其一般活动,对氯丙嗪引起活动减少及记忆力损害则可改善。已证明槟榔中含有对人的致癌质。平时嚼食槟榔者有味觉减退,食欲增进,牙齿易动摇,腹泻少,咽痛者也少并可治腹痛,可能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鞣质之故。此外食槟榔者肠寄生虫少,口渴的感觉少,可能与槟榔碱的作用有关。
莲心药理作用
降压作用、从莲子心提出莲心碱结晶,有短暂降压之效,改变为季铵盐,则出现强而持久的降压作用。
氧位甲基-莲心碱硫酸甲酯季铵盐对迷走神经节阻滞作用强而持久,但并不是通过迷走神经而致持久降压;脊髓猫和狗头交叉循环试验都指出其降压机理主要是外周作用。
莲子心非结晶生物碱Nn-9,具有较强降压作用。麻醉猫静脉注射1~2毫克/公斤,可降低原血压水平约50%,维持2~3小时;狗血压于半小时即恢复;兔子不降压。有快速耐受性。经进一步实验,证明此生物碱降压机理主要是释放组织胺,使外周血管扩张,其次与神经因素也有关。
白茅根有什么作用 药理作用
白茅根煎剂和水浸剂灌服,对正常家兔有利尿作用,给药5-10天,利尿作用最为明显,20天左右即不明显。但所用剂量特别是动物进水量均不清楚,又无对照组,尚需进一步研究。也有人认为白茅根的利尿作用与其所含的丰富钾盐有关。
用白茅根熬成的水。吃了以后可以让身体的尿液增多。更多的排出身体的毒素。
很适合夏天经常流鼻血的人。夏天经常流鼻血的人就是血液干热的缘故。这个时候就需要多吃白茅根了,可以达到补血的作用。
实验:白茅根粉能明显缩短兔血浆的复钙时间。但白茅根含钙较多,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白茅根粉撒于犬或兔的股动脉出血处,压迫1-2分钟,有止血作用。临床用白茅根治疗鼻衄。
白茅根煎剂在试管内对福氏及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志贺氏及舒氏痢疾杆菌却无作用。
家兔灌服煎剂25g/kg,36小时后活动受抑制,运动迟缓,呼吸增快,但很快恢复。静脉注射10-15g/kg,则出现呼吸增快,运动受抑制。1小时后逐渐恢复,剂量增加至25g/kg,6小时后死亡。
由于白茅根有消炎,对于乙肝患者来说白茅根能消除炎症,有助于减轻肝脏损害,因此可以作为乙肝用药。
白茅根对肝脏特别好。因为白茅根具有清肝解毒的作用。这些作用都是肝特别需要的。经常吃对肝特别的好。
本草纲目有记载,白茅根能消黄疸、解酒毒,这也在现代医学研究中证明了,因此对于黄疸患者在服用了白茅根之后,黄疸指数平均20.15天全转正常,未见副作用。
白茅根所含的薏苡素对骨骼肌的收缩及代谢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镇静、解热镇痛、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喘咳、水肿、黄疸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