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贫血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
重度贫血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
(1)饮食调摄:饮食营养要合理,食物必须多样化,食谱要广,不应偏食,否则会因某种营养素的缺乏而引起贫血。要富有营养及易于消化,饮食应有规律,有节制,严禁暴饮暴食。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瘦肉、奶制品、豆类、大米、苹果、绿叶蔬菜等。多饮茶能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有利于巨细胞性贫血的治疗。但缺铁性贫血则不宜饮茶,因为饮茶不利于人体对铁剂的吸收。适当补充酸性食物则有利于铁剂的吸收。忌食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可配合滋补食疗以补养身体。
(2)劳逸结合,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3)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参与氧的运输和存储。由于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一般会在持续缺铁3~5个月时发生。补充铁剂,一定要与餐共食或餐后服用,可以降低铁质对肠胃的刺激性,同时食物中的蛋白质,更可以提高铁质的吸收率,如果能够随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或果汁服用,吸收率会更佳。
(4)贫血者最好不要喝茶,多喝茶只会使贫血症状加重。因为食物中的铁,是以3价胶状氢氧化铁形式进入消化道的。经胃液的作用,高价铁转变为低价铁,才能被吸收。可是茶中含有鞣酸,饮后易形成不溶性鞣酸铁,从而阻碍了铁的吸收。其次,牛奶及一些中和胃酸的药物会阻碍铁质的吸收,所以尽量不要和含铁的食物一起食用。
脑充血日常生活的护理
护理对策
1、 加强病区空气及环境管理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开窗通风,2次/d,室温控制在20~22 ℃,湿度60%~70%。避免患者受凉,因寒冷可使患者气道血管收缩、黏膜上皮缺血缺氧,抵抗力下降,细菌容易侵入。流感流行时限制或减少人员探视,以防交叉感染。
2、 患者取正确卧位,严防误吸、误咽
平卧、床头角度过低均增加向食管反流及分泌物逆流入呼吸道的机会,患者应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床头抬高10~15 cm,头偏向一侧,取出义齿,口角的位置放低,利于分泌物引流。
3、 严格掌握进食的时间和方法
3.1 在发病24 h内,暂禁食,由于脑血液循环障碍,致使消化道功能减退,进食后会引起胃扩张、食物滞留,压迫腹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加之患者常伴有呕吐,易造成吸入性肺炎。
24 h后仍昏迷者,给予39~41 ℃的流质鼻饲,鼻饲速度﹤25 ml/min,通常每天鼻饲总量以2 000~2 500 ml为宜。鼻饲前应先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鼻饲前后应抬高床头20°~30°,为防止鼻饲物反流,鼻饲前应翻身,吸痰,鼻饲速度不宜过快,每次鼻饲量200 ml,鼻饲后短时间尽量不翻身、吸痰,以免引起呕吐。有报道,脑卒中患者鼻饲极易并发肺炎,且长期置管的患者由于咽部受到鼻饲管的刺激,环状括约肌不同程度的损伤及功能障碍增加了吸入性肺炎的可能,故待神志稍恢复后拔除胃管,予经口喂养。
3.2 神志清醒者鼓励进食,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宜,少量多餐,使胃能及时排空。患者进食时,若病情允许取半卧位或坐位,不要说话,以免引起误吸。进食后保持半卧位30~60 min后再恢复原体位。部分患者因面部偏瘫影响咀嚼肌功能,在喂食时尽量放在健侧且靠近舌根,易于吞咽。每次进食量在300~400 ml为宜,速度不宜过快,时间控制在20~30 min,温度在40 ℃左右,以免冷、热刺激而致胃痉挛造成呕吐。
重度贫血的偏方
偏方一:
将当归、黄芪、党参各25克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500克羊肉和适量葱、姜、盐、酒,加水煮,先用猛火,后改用文火,烧至羊肉呈粑状食用,可治病后气血不足和各种贫血。
偏方二:
先将黄豆煮至八成熟,再加入等量猪肝一起煮熟,加适量调味品,每次服100~200克,每日2次,连服2周,可治缺铁性贫血。
偏方三:
糙糯米100克,薏苡仁50克,红枣15枚。同煮成粥。食用时加适量白糖。
功效:滋阴补血。
偏方四:
制首乌60克,红枣3-5枚,粳米100克。先以制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加入红枣和粳米煮粥,将成,放入红糖适量,再煮一二沸即可。热温服。首乌忌铁器,煎汤煮粥时需用少锅或搪瓷锅。
功效:补肝益肾,养血理虚。
贫血的人群往往比较缺铁元素,因为铁就是造血的原料之一。除了日常的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搭配一些蔬果补充微量元素,对于症状比较严重应该适量的运动,避免出现晕倒的情况。偏方的选择一定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进行相应的搭配。
溶血性贫血多吃什么好
提起溶血性贫血,估计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病症,这种病症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也就是说造血的速度没有溶血的速度快,引起的贫血即为溶血性贫血,对于溶血性贫血日常生活中的调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调理溶血性贫血纠正病因跟疾病的诱因是首要要做的,如果是冷型抗体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在平时就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寒。如果是蚕豆病患者就需要避免食用蚕豆和具氧化性质的药物,如果这种贫血的情况是药物引起的就要第一时间停用药物,其他原因引起的要积极寻求病因。
3有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平时日常生活中要多吃一些碱性的食物,比如说豆腐、海带、奶类及各种蔬菜、水果等。多数患有溶血性贫血的患者会出现气血两亏的情况,所以可以多吃一点大枣跟桂圆,可以补血补气,还要多吃一些菠菜猪肝之类的含铁量比较高的食物。
注意事项:
除了饮食调理之外,溶血性贫血日常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保持环境的安静,整洁,室温最好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要注意室内的通风,另外有头晕、心悸、气短等不良症状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坐起、站立时动作易缓慢,不要突然坐起,防止脑部供血不足发生晕厥。
幼儿贫血的指标是多少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贫血诊断标准:
6月~<5岁,血红蛋白<110g/L,为贫血。
5 岁~ 11岁,血红蛋白<115g/L,为贫血。
12岁~14岁,血红蛋白<120g/L,为贫血。
另我国小儿血液会议(1998年)建议:
新生儿期,血红蛋白<145g/L,为贫血。
1月~4月,血红蛋白<90g/L,为贫血。
4月~6月,血红蛋白<100g/L,为贫血。
儿童贫血轻重的分度: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正常下限~90g/L。
中度贫血:血红蛋白<90g/L~60g/L。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30g/L。
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g/L。
新生儿贫血轻重的分度: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120g/L~144g/L。
中度贫血:血红蛋白<120g/L~90g/L。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90g/L~60g/L。
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
第一,婴儿轻度贫血:一般情况下婴儿的血液的正常血红蛋白数目在110-160之间,根据,血红蛋白数值可以确定儿童贫血的严重程度,一般情况下轻度贫血儿童的血红蛋白数目为120-91之间。
第二,婴儿中度贫血:一般情况下婴儿的血液的正常血红蛋白数目在110-160之间,根据,血红蛋白数值可以确定儿童贫血的严重程度,贫血婴儿血液的血红蛋白在61——91之间是为婴儿中度贫血。
第三,婴儿重度贫血:一般情况下婴儿的血液的正常血红蛋白数目在110-160之间,根据,血红蛋白数值可以确定儿童贫血的严重程度,贫血婴儿的血红蛋白指数在60——30的为婴儿重度贫血。
妊娠合并贫血日常生活应该注意什么
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孕妇贫血的诊断标准是红细胞计数在3.5×1012/升或血红蛋白在100克/升以下,或红细胞压积在30%以下。由于胎儿生长需铁量大,故妊娠后半期约有1/4孕妇可因铁摄入量不足而有缺铁性贫血。孕期另一种易出现的贫血是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另外,还有少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孕期贫血严重会使胎儿发育迟缓,甚至早产或死胎,亦容易发生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窒息;对母亲则引起孕期、产时或产后并发症的机会增多,严重贫血孕妇常有心肌缺氧,以致引起贫血性心脏病。
孕期贫血的自我保健措施为:
1.积极治疗贫血病因(见贫血)。
2.注意孕期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动物蛋白以增加铁、叶酸和维生素的摄入。
3.一般贫血者可口服铁剂。二价铁易吸收,如硫酸亚铁等是最价廉物美的,300毫克1天服2次已够。贫血较严重需迅速纠正者,可肌注右旋糖酐铁每天50~200毫克。
4.口服叶酸每天5毫克,可预防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若已有本病,可口服叶酸5~10毫克,每天3次。若经检查是缺乏维生素B12引起者,则可用维生素B(12)100毫克,每天肌肉注射1次。
5.若贫血严重(血红蛋白在60克/升以下),且已近预产期或短期内需进行手术者,则可采用输血迅速纠正之,原则是少量多次输血或输红细胞混悬液
6.如明确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必须住院治疗。
孕期贫血致机体抵抗力低下,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
孕妇贫血怎么查
孕妇贫血可以看血常规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检查结果,如果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红细胞比容小于0.33时,就可以诊断为孕妇贫血。 通常,孕妇的血红蛋白低于100g/L是轻度贫血,低于80g/L为中度贫血,低于60g/L是重度贫血。 建议:轻度贫血可以通过多吃富含铁的食物,比如瘦肉、肝脏等补充,中度贫血食补往往无法满足宝宝的生长需要,还需要吃补血药——铁剂,具体用量应咨询医生。重度贫血往往需要输血治疗,而输血是有风险的。
缺铁性贫血症状有哪些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是由于贫血、缺铁的特殊表现,以及造成缺铁的基础疾病所组成的。贫血的发生多是隐匿的,部分患者进展非常缓慢,患者刚开始的时候都能很好的适应日常生活,并且能够继续从事工作,常不容易被发现,一般到有明显症状的时候都是中到重度贫血,才往往被发现。
贫血的常见症状是头晕、头痛、乏力、容易疲劳、心悸以及活动后的气短、气促,甚至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记忆力下降,以及耳鸣眼花。有部分患者儿童他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的迟缓,甚至行为异常,它可以表现为烦躁、易怒、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学习成绩的下降。有少数患者会出现异食癖,这是缺铁性贫血的特殊表现。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口角炎、舌炎,甚至舌乳头萎缩,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一过性黑朦和晕厥,因此缺铁性贫血应尽早就诊。
轻度贫血的原因是什么
轻度贫血可无或有容易疲倦与头昏;中度贫血,活动或劳动后出现面色苍白、眼花、心慌和气促;重度贫血,即使在休息或卧床时也有明显的症状。
骨髓遭受损害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铁缺乏可引起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红细胞被破坏,可引起溶血性贫血;急性和慢性出血,使血液丢失,可引起失血性贫血等。针对贫血的原因,去除诱因,调整饮食,并作针对性治疗,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根据贫血的不同情况,病人需要调整休息和饮食,有利于贫血的改善和身体的康复。轻度贫血的病人,可以同往常一样,从事正常工作和生活。中度贫血和慢性失血的病人,可以做一般的轻工作,但应防止操劳过度,并要注意休息。重度贫血和急性失血的病人,必须停止工作,卧床休息,接受治疗,尤其注意在体位突然改变时,严防晕倒和发生意外。
轻度贫血的原因,对于一般而言上的贫血是,由于身体的造血功能受损,可能会是有些出现头昏比较眩晕的情况,因此要注意,平常不要猛跳猛地运动,而且还应该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来平衡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注意不要加重病情。
重度贫血吃什么食物补血最快
重度贫血吃什么食物补血最快?贫血是一种亚健康的表现,临床多表现为头晕,心悸,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如果长期贫血而得不到治疗的话,还会引起许多严重并发症,危害患者生活与健康。食疗是缓解贫血最好的方法,那么重度贫血吃什么食物补血最快?下面我们来了解下。
贫血首先要多补铁
重度贫血吃什么食物补血?补血要多吃红肉、动物肝、动物血、禽肉、鱼肉等含铁高的动物性食物,它们含的是“血红素铁”是二价铁,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补铁效果要比植物性食物含的“非血红素铁”好得多,像卤鸡肝、猪肝等,一周吃两次。豆制品含铁量也较多,肠道的吸收率也较高,要注意摄取。鸭血汤、蛋黄、瘦肉、豆类、菠菜、苋菜、番茄、红枣等食物含铁量都较高,可经常吃。
补充维C促进铁吸收
重度贫血吃什么食物补血?黑木耳、葡萄、桂圆肉、南瓜、胡萝卜、红枣、黑豆具有益气补铁补血的功效,可以常吃可以预防贫血。此外,每天要摄食适量的水果和蔬菜,果蔬中含有造血不可缺少的原料(叶酸、维生素B12),其中的维生素C还能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如泥猴桃、鲜橙、柠檬饭后喝一杯可以促进铁吸收。
多吃高蛋白质的食物
蛋白质是血红蛋白不可缺少的造血原料,含蛋白质丰富的牛奶、鱼类、蛋类、瘦肉、豆类等,这些食物补充蛋白质有良好的效果。但要注意荤素结合,蔬菜、水果也要跟得上,以免过食油腻东西伤胃。
重度贫血吃什么食物补血最快
膳食补铁的吸收率一般为10%左右,补铁效果因人而异,食补不良或贫血严重的人可以补充铁剂服用铁,之缘片,补铁补血更快速,一般一个月贫血就会好转。贫血期间要少喝茶,因茶中含有30%以上的鞣酸,会妨碍到肠黏膜对铁离子的吸收。
上文就是对重度贫血吃什么食物补血最快的具体解答,希望患者朋友们能认真阅读,此外在生活中能够还要注意一些不健康的饮食方式,例如要少吃含草酸的食物,因为草酸类的食物会干扰铁的吸收,还有一些纤维食物也会加速含铁量食物的消化而让其更高的排出体外,再者不要喝啤酒,少喝乳制品,这样就可以起到一个预防贫血的作用。
重度贫血预防保健
到重度贫血代偿功能失调时,宝宝会出现心脏扩大,心杂音,甚至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宝宝明显食欲减退、经常恶心、腹胀或便秘,偶有舌炎,舌乳头萎缩等。急性贫血可引起休克。
一、预防方法:
1、持母乳喂养,母乳中的铁易吸收利用。
2、据月龄、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蛋黄、鱼、肝泥、肉末、动物血、绿色蔬菜泥,豆腐等。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利用率比植物性食物要高。菠菜含草酸多,妨碍铁吸收,应煮开,过滤后吃。
3、倡用铁锅、铁铲做菜,可增加铁的供给。
4、血严重的宝宝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吃强化铁的食品,如强化铁的酱油、饼干、面粉等。
5、期测血色素,1岁内宝宝可3个月测一次,1岁后半年测一次,2岁后一年测1次,并每月测体重1次,体重不增要查明原因。
二、应对方法:
注意饮食疗法,饮食的质和量应取决于宝宝的年龄和病情。治疗贫血的药物主要有:铁剂、维生素Bl和叶酸。铁剂仅适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l和叶酸适用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重度贫血或因贫血而引起心功能不全,输血是抢救措施。
三、爱心提示:
宝宝贫血易合并急、慢性感染、营养不良、消化紊乱等需要特别注意。
相关阅读:
韭菜炒猪肝的做法——贫血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