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警惕儿童果汁饮料综合症

警惕儿童果汁饮料综合症

英国学者最近发现了一种名为“儿童果汁饮料综合症”的疾病,其原因是儿童过多地饮用果汁饮料,结果导致发育迟缓、健康状况不良、过敏等。而这种情况,在中国传统节气--春节期间,有日益恶化的情况,在此Rayman妈妈育儿俱乐部先给中国父母提前打上小预防针哦~

【体征】

患病的儿童任性、感情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便秘、过敏、鼻炎、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原因】

与食用人工合成色素有关

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载文指出:从饮食中祛除人工色素和调味剂后,79%的多动症儿童病情能够得到改善。

早在1973年,美国医学会就指出食品添加剂与儿童多动症有关,并明确人工合成色素和香精可以诱发儿童过敏、哮喘、喉头水肿、咳嗽、鼻炎、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如果宝宝有以下症状,建议在饮食当中摒弃食物添加剂,多数添加剂可能使宝宝的情况难以治疗,甚至会恶化:

◎哮喘、鼻敏感、慢性支气管炎、经常性呼吸道炎症。

◎过度活跃症、情绪不稳定、癫痫、自闭及儿童异常行为问题。

◎湿疹、荨麻疹、牛皮癣等。

◎经常性消化系统问题,如胃胀、腹泻、呕吐、肠胃痉挛、消化不良等。

◎视网神经问题、听觉障碍、睡眠障碍。

◎重金属超标,例如铅、汞超标导致的其他健康问题。

Rayman妈妈提示:市面上的糕点、饼干、面包、巧克力、蛋糕、曲奇饼中多掺入砂糖、代糖甚至人工添加剂。

与营养素代谢失常有关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部分儿童调查后发现,他们每天从充气饮料和果汁中摄取的热量占每日摄入的总热量的三分之一。在这些儿童中大的7岁,小的只有2岁。他们大多表现出食欲不振、情绪不稳,并常有腹泻。儿童常喝的饮料中含糖量很高,过量饮用这些饮料,会扰乱儿童的消化系统功能。学者指出,这些饮料中含有“虚卡路里”,这是一些毫无营养价值的热量。儿童从饮料中过多摄取这类热量,会导致不能正常吃饭,使身体发育缺乏足够的脂肪和蛋白质。

在英国学者对100名儿童的调查中发现,70%学龄前儿童和50%的幼儿园孩子,一直是以饮料代水解渴的。90%的家长对孩子喝饮料的习惯并未引起重视,孩子从小就养成爱喝甜饮料的习惯,因此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损害。

为什么儿童过食甜果汁饮料,易引起儿童果汁饮料综合症呢?

绝大多数的饮料中都含有化学添加剂和纯热能食物--白糖(蔗糖、白砂糖、绵白糖),白糖提供的热能称为“虚卡路里”。一罐可乐(335毫升)含热卡144千卡,相当于吃了一个馒头,或散步40分钟所消耗的热量,碳酸饮料中含10%的糖,喝2罐就相当于吃进去70克的白糖(280千卡热量),孩子要消耗掉这些热量,自然就会多动。

另一方面,白糖为典型的酸性食物,由酸性食物引起的酸性体质,是产生神经衰弱、便秘、肌肉僵硬、背痛、动脉硬化等病症的根本原因。

同时白糖不含糖代谢所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及纤维素,故长期过量食用可导致酸血症。为了维持代谢的需要,就要动用骨骼、牙齿的钙来保持平衡,致使人体缺钙而引起多种疾病。

为了预防儿童果汁饮料综合症的发生,中国家长要注意:

①儿童应以白开水解渴;

②儿童应尽量少吃果汁饮料、甜食及其他含糖量高的食品。

炎热夏季口渴要补水

炎热的夏季已经到来,全国范围内的高温天气就开始持续不断,高温炙烤下,很容易感到口渴。走在大街上,口渴了自然而然会想去买一些清凉饮料。但是这些清凉的饮料中含有大量糖分,多喝可能引发部分疾病。那么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夏季适合的养生!

清凉甜饮料饮用过多当心糖尿病

无论是果汁还是碳酸饮料,这种瓶装饮料尽管品种各不相同,但平均每100毫升中就含有10克糖。当人体感到口干舌燥时,饮用含糖瓶装饮料会让血糖值在短时间里快速上升,而血糖值上升又会导致人进一步感到口干舌燥,口渴了人们如果又会情不自禁地将手伸向甜饮料,就会造成一种“口干-喝甜饮料-血糖升高-口干”的恶性循环,导致血糖值始终处于异常偏高的状态。

这样的状态一旦持续,很有可能导致急性糖尿病,而这正是“饮料综合征”。也有一部分饮料综合征人群属于轻度糖尿病患者。无论是想喝甜饮料,还是无论冬夏都有异常口渴的感觉,都要警惕自己是否已经患上了糖尿病。

夏季炎热,要养成按时喝水的习惯

要想预防饮料综合征,最重要的就是养成即使口不干也定时喝水的好习惯,这是因为当人感到口渴的时候,会自然地期待喝下很爽的东西,但这时候,请一定不要选择甜饮料,最好选择白开水或者不含糖的茶饮。

这是因为,当人的大脑发出“口渴”信号时,这说明此时人体已经处于脱水状态,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因此,时不时喝一两口水,在大脑发出信号前就补水非常重要。对于喝惯了甜饮料的人来说,让他们突然喝没有味道的白开水和茶对他们来说会格外痛苦,但值得告诫的是,一旦患上糖尿病,需要忌口的就更多了,在还没有患上糖尿病时改变现在的习惯对于预防疾病格外重要。

夏季应季的蔬菜水果也是补水好来源

除了喝水喝饮料,还有什么良好的补水来源呢?如果刚才所说,我们每天摄入的水分还有一大部分是来自于食物。佐藤副教授认为,夏季多选择含水量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黄瓜、西红柿等,多吃含水量多的蔬菜不但补水效果好,清爽的味道也能让人感到心情愉快,可谓一箭双雕。

温馨提示: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会更喜欢甜美可口的碳酸饮料或者果汁,但这很可能导致孩子的能量摄入过多,不但有肥胖隐患,还可能导致龋齿等隐患,因此妈妈们在给孩子补水时,应当尽可能给孩子喝没有味道的白开水,小编祝您身体健康!

果汁多喝警惕果汁综合征

理由一:喝一杯纯果汁相当于吃3个水果

“喝一杯纯果汁相当于吃3个水果”,专家说,“果汁里含有较高的糖分——单糖,能提供碳水化合物与热量。一杯果汁比一个水果的糖分要高得多,原因是一个水果只含有约60毫升的果汁,要榨一杯200毫升的果汁要用3个水果,而水果内的果糖自然都流入果汁中。每一杯果汁大约含120卡路里,相当于一盒软包饮品的热量。

水果是固体食物,吃一两个感觉已经很饱,而果汁是流质,不能提供饱腹感,有人喝两三杯果汁还觉得不够,这样不知不觉就摄入过多糖分。专家认为,这样可能有三种危害——

1、可能会患上“果汁综合征”,出现胃胀、头晕、呕吐等低钠反应。因为水果中富含“钾”元素,而钾与钠相生相克,喝多了果汁,钠偏低出现低钠反应。

2、摄入过多的果糖不能为人体吸收利用,而要从肾脏排出。长期过量饮用,可能导致肾脏病变,产生一种称作“果汁尿”的疾病。

3、体重发生改变。专家说,长期喝大量的果汁不是让人变瘦就是让人变胖。果汁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不全,儿童长期喝的话,影响其食欲,不能按正常的规律饮食,结果就是越喝越瘦;对于成年人而言,过多果汁只会增加过多的糖分,使人越来越胖。

理由二:榨果汁可能破坏水果的营养成分

绝大部分水果都含有钾、叶酸、抗氧化剂(维生素C与β胡萝卜素)、纤维素等营养元素,因此水果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保健食品。但是,榨汁机的刀片会破坏水果的细胞结构,使得水果中的两种物质——“多酚类物质”和“酚氧化酶”短兵相接,酚氧化酶很快会催化无色的多酚类物质并发生氧化,生成有色的“醌类物质”。这些物质相互聚合,使果汁的颜色越来越深。专家说,通过刀片打出来的果汁,水果中原本抗氧化的效力减少了一半甚至更多。

理由三:过滤果渣纤维素流失不少

吃水果蔬菜是我们获取维生素、纤维素的重要途径。但在鲜榨果汁时,基本上都是要过滤掉果渣,这样我们从水果中摄入的纤维素和矿物质就损失了相当一部分。专家认为,实际上,榨果汁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花了时间、花了精力得到的效果未必好。再加上有些时候,一次榨一大杯,喝不完的果汁就被存放在冰箱里,结果是存放越久,果汁中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等被氧化破坏得越多。

专家表示,应在两餐之间喝果汁,饭前和饭后喝果汁都有可能引起胀气。

鉴于以上理由,专家建议,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如果能吃水果还是少喝果汁。一般来讲,一天以摄入一两个(100-200克)水果为宜。最近,英国营养协会建议,每天应摄取两份水果,但最多只可以用果汁代替其中一份水果。

专家最后强调,对于儿童,如果家长迫不及待地用果汁代替水果,那么以后小朋友恐怕也不愿意费力去“吃”水果。只要全家人都有吃水果的习惯,那么小朋友自然也愿意模仿大人。

果汁和果汁饮料区别大

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喝果汁和果汁饮料的经历,如果你仔细品尝,应该可以感觉得到味道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营养价值区别很大,纯正的果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然而,果汁饮料中则加入了大量的水和其他的添加剂,因此,大家在选购果汁或果汁饮料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观看。

与新鲜的水果比起来,果汁的营养价值可要逊色得多,果汁是新鲜水果经过一定得技术加工处理,营养成分几乎已经丢失了一大半,而且其中添加的一些化学成分,也可能会破坏原有的水果的营养成分,造成营养损失。

但是果汁并不是一无是处,跟水果比起来,它的各种矿物质含量更丰富,喝100毫升果汁肯定比吃100克水果得到的矿物质多;虽然膳食纤维有损失,可是也可提供部分膳食纤维;另外果汁喝起来方便,不像水果还要清洗;携带起来也方便;另外果汁经过高温杀菌、无菌包装等工艺,保质期更长。

秋天是养肺的季节,白色食物入肺,因此可以适量多吃些梨、白桃,喝点梨汁、桃汁;从应季的角度,秋天的应季水果有苹果、梨、橙子,建议选择。但是不同水果营养各有特点,建议各种水果都吃,如此营养才均衡。

对于特殊人群喝果汁例如血糖高的人、控制体重的人、胃酸分泌过多的人,喝果汁各有注重。

血糖高的人,饮食第一原则是控制总能量,第二原则是少食多餐。果汁含糖量高,喝多了肯定会增加额外能量,因此如果喝,一定要控制量。另外建议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水果例如桃、梨制得的果汁。

对于要控制体重的人,如果不喜欢吃水果、蔬菜,但是愿意喝汁,可以将果汁改为蔬菜汁,因为蔬菜汁含糖量较低,例如番茄汁。

对于胃酸分泌过多的人,建议少喝果汁,以免果汁中的酸刺激胃酸分泌。

餐间喝点果汁好

因果汁含糖量较高,吃饭时当水喝,会增加能量摄入,因此建议放在餐间喝,例如上午10点,下午3点。这个时间点,上顿饭的能量消耗差不多,果汁则可以快速补充能量,另外还可以补充各种矿物质,此时,除了喝果汁外,还可以来一小把坚果,但是还是要控制量,带壳一把即可。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吃200—400克水果,不同的水果出汁率不同,一般橙汁出汁率47—48%,苹果80%,桃和梨70—80%,所以吃400克的橙子相当于200ml的橙汁,吃400克苹果相当于320毫升苹果汁,吃400克的桃和梨均相当于280—320毫升桃汁和梨汁。

喝果汁的第一原则控制量,在获得果汁营养的同时,又避免增加额外能量。在水果摄入不足时,可以通过部分果汁来获得不同水果的营养。

温馨提示:以上介绍的有关果汁和果汁饮料的区别,大家有必要详细了解,但并不是让大家只吃水果,不喝果汁,也不喝果汁饮料,事实上,每一种食物,都有其自身的利用价值和营养成分,但是,大家在饮用的时候一定要选对时间,把握好量。

儿童腹泻果汁惹的祸

在儿科门诊,从几个月大的婴儿到十来岁的小学生都有来看腹泻的。一位4岁男孩的妈妈告诉大夫,孩子腹泻快一周了,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吃啥药都效果不明显。大夫经询问得知,这个孩子平时把果汁当成水一样喝,一天最少两三瓶,腹泻生病后,不想吃饭,但果汁并没有停喝。医生说孩子的腹泻都是果汁惹的祸。 诊断中家长们满脸疑惑,原以为喝果汁会让孩子多获取维c,不承想果汁会成为腹泻的帮凶?

现在的家长大多都误认为果汁饮料有营养,实际上并不科学。果汁饮料含有多种维生素、糖类,适当喝可补充体内维生素和无机盐,但对于消化系统还不太健全的儿童来说,喝果汁饮料太多就会引起疾病。果汁饮料是高渗液体,首先它不能解渴,越喝越口渴。其次,果汁饮料的有机物主要成分是糖,摄取过多的糖会扰乱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抑制食欲,影响蛋白质等营养素的吸收。一旦孩子养成了喝果汁的习惯,反而导致营养不良,阻碍正常的生长发育。同时,果汁中大量的糖分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易腹泻。糖分从肾脏排除时,会使尿液发生变化,尿糖值增高,时间长了还会引起肾脏病变。

儿科专家主张,儿童补充水分还是以白开水为好。如果喝果汁,最好由家长动手为孩子榨一些纯鲜果汁喝。

果汁饮料不宜多喝

果汁里基本不含水果中的纤维素;

捣碎和压榨的过程使水果中的某些易氧化的维生素被破坏掉了;

水果中某种营养成分的缺失会对整体营养作用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果汁生产的过程中有一些添加物是必然要影响到果汁的营养质量的,像甜味剂、防腐剂、使果汁清亮的凝固剂、防止果汁变色的添加剂等;

加热的灭菌方法也会使水果的营养成分受损。因此,对于能够食用新鲜水果的人来说,整个的水果永远是营养学上最好的选择。

不仅如此,果汁饮料喝太多还会使孩子发胖。

果汁饮料易致胖

果汁类饮料,被人们认为是天然、营养、方便、味道好的健康饮料,人们普遍认为果汁可以代替水果和水,大量饮用没问题,殊不知,每天喝一罐500ml果汁饮料,热量255cal,一年能让你发胖12公斤。

用果汁来代替水果并不能摄取足够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这是因为水果在做成果汁的过程中,许多矿物质和维生素都已经流失。而仅剩的维生素C,也会因为光照的因素而减少。

而且大部分的果汁还加了许多的糖。所以,如果每天喝一罐果汁,果汁里的高糖分会让您在一年之后增加12公斤的体重。

除此之外,多喝果汁饮料对孩子的危害还有哪些呢?

孩子多喝果汁饮料的危害:

生活中我们的家长以为只要不给我们的孩子喝碳酸饮料就能保证我们孩子的健康,我们通常都是给我们的孩子喝果汁饮料的,但是其实果汁饮料也不一定是健康的,所以果汁饮料最好也不要天天都喝的。

美国阿尔特·爱因斯坦医学中心对一百多例贫血儿童进行回顾性调查发现,其中80%以上有饮用果汁的嗜好。果汁中含有大量果糖,会阻碍人体对铜的吸收,铜缺乏将会影响血红蛋白的生成,从而导致贫血。

国内调查资料表明,嗜饮果汁饮料儿童的体格发育呈现两极分化,要么过瘦,要么过胖。由于果汁型饮料中糖分含量过高,儿童饮用后可从中获得不少热能,从而影响进食正餐。长此下去,必然造成蛋白质、某些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影响体格和智力发育。

果汁有这五大危害

果汁危害一:果汁会让你贫血

果糖还会阻碍人体对铜的吸收。而铜的缺乏将会影响血红蛋白的生成,从而导致贫血。爱因斯坦医学中心对100多例贫血儿童进行回顾性调查发现,其中80%以上有饮用果汁的嗜好。

国内调查资料表明,嗜饮果汁饮料儿童的体格发育呈现两极分化,要么过瘦,要么过胖。由于果汁型饮料中糖分含量过高,儿童饮用后可从中获得不少热能,从而影响进食正餐。长此下去,必然造成蛋白质、某些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影响体格和智力发育。

所以,美国儿医学会推荐1-6岁的孩子每天喝果汁不超过4-6盎司(一盎司是28毫升);7-18岁的孩子不超过8-12盎司。

果汁危害二:人工色素影响智商

无论是果味饮料,还是低浓度果汁饮料,都会使用人工色素——鲜艳的颜色会让消费者在观感上将饮料与水果联系起来,当果汁含量少到不足以让饮料有着缤纷的水果色彩时,廉价的人工色素是最好的选择。

而人工色素对人体,尤其是儿童的伤害,在现代营养学上,早有研究。

2008年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对100名儿童调查发现,人工合成色素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常饮果汁少喝水的孩子,常常食欲不振,多动,脾气乖张,身高体重不足。

柠檬黄和落日黄等7种化学添加剂会使儿童的智商下降5分。柠檬黄是豌豆泥和棉花糖中含有的黄色食用色素,其禁止在3岁以下儿童的食品和饮料中使用;而喹啉黄则是果汁饮料、汽水和感冒胶囊中常添加的食用色素。在果汁饮料中广泛应用的防腐剂苯甲酸钠对身体亦有伤害。

过量色素进入儿童体内,容易沉着在他们未发育成熟的消化道黏膜上,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干扰体内多种酶的功能,对新陈代谢和体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显然,用人工色素、甜味剂、酸味剂、香料等食品添加剂制作出来、不含任何果汁的果味饮料几乎没有任何水果的营养价值。

果汁危害三:热量高过汽水

据美国媒体报道,越来越多医生、科学家和公共卫生官员认为,多喝纯天然果汁未必对健康有益。喝天然果汁引发的肥胖现象,跟喝可乐等汽水以及糖精酒类饮品,没什么差别。

一杯果汁把多份水果的糖分综合起来。如果按同等分量来计算,果汁所含的卡路里甚至高过汽水。

你大概想不到,一杯240毫升的纯果汁一般有100大卡左右的热量,比公认为的“肥胖饮料”可乐还高一些。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一杯鲜橙汁含112卡路里、苹果汁含114卡路里、葡萄汁含152卡路里。同样分量的可口可乐含97卡路里,百事可乐含100卡路里。

通常人吃一个苹果就感到饱了,可四个苹果只能榨出很少量的果汁,即使全部喝完也并不觉得饱。但恰恰是这杯果汁,其包含的热量就要远远高于一只苹果。果汁饮料更是如此,相当一部分果汁饮料里还添加了糖。专家介绍,目前国际上有大量关于果汁以及果汁饮品的研究,许多研究结果都是为了保护儿童免受2型糖尿病的困扰。

果汁危害四:8天就让你依赖甜饮品

有专家担心,喝大量甜饮的孩童会让他们长大后偏爱甜食。荷兰一项2004年的研究发现,8到10岁的孩童在连续8天饮用含糖分的橙汁后,更偏爱较甜的饮品。他们也因为习惯了橙汁的甜味而喝得更多。

果汁危害五:更易增加脂肪堆积

果汁含有大量果糖。专家指出,摄取大量果糖会增加患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的几率,因为果糖比葡萄糖更容易被肝脏转化为脂肪。

不少研究报告显示,果汁有益健康,并能降低体重。2008年,一项针对3618名2到11岁的孩童进行调查发现,每天喝至少6安士(约177毫升)果汁的孩童,体重比那些完全不喝果汁的孩童轻,体内也有更多维他命和矿物质。但是,许多专家认为,这数据只是反映了果汁和健康饮食之间的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

专家说:喝更多果汁的孩童更有可能吃早餐,而吃早餐的孩童,体重比不吃早餐的孩童更轻。

果汁的分类

果汁:两种类型的纯果汁

-浓缩型果汁只包含两种成分:浓缩的水果原汁和水。水是用来将水果原汁稀释成原始状态的。质量上乘的产品均是进口水果或产于中国的优质水果的浓缩汁。水质如何也是关系到果汁味道的重要因素。

-非浓缩型果汁经过压榨之后被装入容器,水果原汁是惟一的成分。因此,它比浓缩型果汁更新鲜可口,但保质期较短,一般来说,都需要冷藏。

果汁饮料和果味饮料:如果在纯果汁中加入了其它原料,它就只能被称作果味饮料或果汁饮料了。果味饮料中,果汁的含量小于10%;果汁饮料中,果汁的含量大于10%。此外,应注意观察配料表中各种成分的顺序,如果水果原汁位居首位,则标志着这是一种原汁含量较高的果汁,这类饮料中不含防腐剂,因而保存了果肉的大部分营养成分。

有些饮料是不含一点儿水果原汁的。它们只是被制成了水果的味道。这种饮料的配料表相当丰富:白糖、柠檬酸、香料、色素、防腐剂、营养添加剂(比如维生素C)、还有矿物质,比如钾、铁等等……

能够区分纯果汁饮料、果味饮料和果汁饮料是非常重要的,果汁饮料的营养价值是果味饮料不可匹敌的。对于儿童来说,专家积极建议饮用纯果汁。一些青年人和成年人更喜欢果味饮料,因为它们的味道更可口,但是必须了解两类饮料中纯果汁比例是大不相同的。

相关推荐

果汁的分类

果汁(浆,英语:juice)及果汁饮料(品)类可以细分为果汁、果浆、浓缩果浆、果肉饮料、果汁饮料、果粒果汁饮料、水果饮料浓浆、水果饮料等9种类型。[1] 在中国,果蔬汁饮料的果汁含量应不低于10%,否则它们将属于其他果汁(浆)及果汁饮料(品)类。它的定义为用新鲜或冷藏水果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制品。其大都采用打浆工艺将水果或水果的可食部分加工制成未发酵但能发酵的浆液或在浓缩果浆中加入果浆在浓缩时失去的天然水分等量的水,制成的具有原水果果肉的色泽、风味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制品。

“胖妞”为什么老是月经不调

确实有不少的肥胖、代谢综合征的女孩存在月经不调的问题。这主要是 代谢综合征的女童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高雄激素会造成月经 稀疏或量过少,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初潮后的1~2年内。同时我们要高度警 惕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可能。

什么饮料比较健康 果类饮料哪种更健康

果汁(浆)VS果汁饮料VS果味饮料 关键指标:纯度(即原果汁含量)。 果汁(浆):果汁含量达到100%,最大程度保留纯果汁的营养成分。 果汁饮料:果汁含量≥10%。 果味饮料:果汁含量不低于2.5%即可,主要成分是纯净水、白砂糖、食品添加剂。 健康价值排名:果汁(浆)>果汁饮料>果味饮料。

警惕儿童的尿崩症

在生活当中呢,有的儿童有遗尿的原因,那就是因为患有儿童尿崩症,这使儿童的生活遭到巨大的威胁,那么在生活当中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儿童的尿崩症呢,下面就由专家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有哪些方法。 尿崩症的主要症状虽然与糖尿病的症状非常相似,但尿崩症是由于缺乏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荷尔蒙所致,它与血糖和能量运用完全无关。 大多数患儿是因为垂体没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导致尿崩症的发生,也有的是因为垂体受伤,只有有少数病例是由垂体长瘤引起。 尿崩症的症状包括:经常口渴、常排解大量颜色较淡,并且很稀的尿液、排尿过多可能会造成脱水现象。

哺乳期能不能喝碳酸饮料

哺乳期不能喝饮料。 哺乳期不能喝饮料的原因:饮料中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含糖量非常高,却无营养价值可言的饮品。碳酸饮料中有二氧化碳,能把胃里的热量带出来,给人舒适和兴奋的感觉。喝习惯后,人们就会对碳酸饮料产生一定的依赖性。碳酸饮料中还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有刺激性,能刺激胃部蠕动和胃酸分泌,引起肠痉挛,长期过量摄入咖啡因则会导致慢性胃炎。 同时,咖啡因还会随着乳汁进入孩子身体中,咖啡因能使胃肠壁上的毛细血管扩张,刺激肾脏机能,使肾水流增加,导致小孩多尿,钙排出量随之增多,儿童的骨骼发育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同时,咖啡

果汁有什么危害

果汁罪状一、热量高过汽水 据媒体报道,越来越多医生、科学家和公共卫生官员认为,多喝纯天然果汁未必对健康有益。喝天然果汁引发的肥胖现象,跟喝可乐等汽水以及糖精酒类饮品,没什么差别。 一杯果汁把多份水果的糖分综合起来。如果按同等分量来计算,果汁所含的卡路里甚至高过汽水。 你大概想不到,一杯240毫升的纯果汁一般有100大卡左右的热量,比公认为的“肥胖饮料”可乐还高一些。 数据显示,一杯鲜橙汁含112卡路里、苹果汁含114卡路里、葡萄汁含152卡路里。同样分量的可口可乐含97卡路里,百事可乐含100卡路里。 专

果昔和果汁区别是什么

果昔是一道美食。主要原料是水果和酸奶 。清香细腻,甜蜜可口。 果昔使用的液体饮料是酸奶,奶昔使用的液体饮料是牛奶。基于以上原因,制作好的果昔是不宜加热的,否则,不仅味道酸酸的,而且还会造成对营养成分的破坏。 果汁是指经过各种方法将水果加工制成未经发酵但能发酵的汁液,或者在浓缩果汁中加入果汁浓缩时失去的天然水分等量的水,具有原水果果肉的色泽、风味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汁含量为100。市场上很容易就能买到100的果汁。 果汁饮料是指在果汁(或浓缩果汁)中加入水、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清汁。成品中果汁含量不低

哺乳期可以喝饮料吗

现在天气越来越炎热,喝一杯清凉的饮料非常舒爽,可是,哺乳期可以喝饮料吗?哺乳期妈妈喝饮料对母子健康有什么影响吗? 哺乳期可以喝饮料吗哺乳期不能喝饮料。 哺乳期不能喝饮料的原因:饮料中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含糖量非常高,却无营养价值可言的饮品。碳酸饮料中有二氧化碳,能把胃里的热量带出来,给人舒适和兴奋的感觉。喝习惯后,人们就会对碳酸饮料产生一定的依赖性。碳酸饮料中还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有刺激性,能刺激胃部蠕动和胃酸分泌,引起肠痉挛,长期过量摄入咖啡因则会导致慢性胃炎。同时,咖啡因还会随着乳汁进入孩子身体中,咖啡因

给孩子喝果汁并非喝果汁类饮料

既然孩子喜欢喝饮料,那么就给孩子买一些健康的果汁类饮料吧。很多家长都是这么想的。不过,果汁类饮料其实并不等于果汁。 果汁分为原果汁和果味型饮料两种,原果汁是鲜水果直接压榨而来,由于来源受限,故而价格高、品种少。原果汁营养都比较丰富,热量不高,含有多种维生素,含量最丰富的有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维生素E 及维生素B族,这是果汁饮料对人体最大的好处。而大多数名为果汁的饮料都是果味型果汁,是由水、糖、乳化果味香精及相应的色素制成。有时,在这些饮料中也会加入少量的原果汁,但由于制备和运输过程中,其中的氨基酸和维

夏天警惕婴儿捂热综合征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如果家中有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在这个季节要特别警惕婴儿捂热综合征。 婴儿捂热综合征又称婴儿蒙被缺氧综合征,是指1岁以内的婴儿,特别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因为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引起的一种急症。近期我国各地空气质量普遍较差,患呼吸道疾病的小儿人数居高不下。一些家长怕孩子感冒,以为家里越热越好,便把孩子包得过紧,且门窗紧闭,使得家中通风不畅、空气污浊,这大大增加了婴儿患捂热综合征的几率。 出现捂热综合征的婴儿往往会出现大汗淋漓、高热、面色苍白或灰白,继而呼吸加快、口唇发绀。如不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