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有哪些类型的偏头痛

有哪些类型的偏头痛

短暂性偏头痛

偏头痛约数分钟至1小时左右出现一侧头部一跳一跳的疼痛,并逐渐加剧,直到出现恶心、呕吐后,感觉才会有所好转。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在头痛发生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据研究显示,偏头痛患者比平常人更容易发生大脑局部损伤,进而引发中风。其偏头痛的次数越多,大脑受损伤的区域会越大。

长期反复偏头痛

长期反复发作的头痛史,间隙期一切正常,体检正常及偏头痛家族史诊断并不困难。眼肌麻痹可由动脉瘤引起,动静脉畸形也可伴发偏头痛,应作头颅CT扫描或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

复杂型偏头痛

复杂型偏头痛常由器质性疾病引起,应作神经影像学检查。枕叶或颞叶肿瘤初期亦可出现视野缺损或其他视觉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最终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典型性偏头痛

典型性偏头痛 多数病人呈周期性发作,女性多见。发病前大部分病人可出现视物模糊、闪光、幻视、盲点、眼胀、情绪不稳,几乎所有病人都怕光,数分钟后即出现一侧性头痛,大多数以头前部、颞部、眼眶周围、太阳穴等部位为主。可局限某一部位,也可扩延整个半侧,头痛剧烈时可有血管搏动感或眼球跳出感。疼痛一般在1~2小时达到高峰,持续4~6小时或十几小时,重者可历时数天,病人头痛难忍十分痛苦。

普通型偏头痛

普通型偏头痛比较常见,发病前可没有明显的先兆症状,也有部分病人在发病前有精神障碍、疲劳、哈欠、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表现,女性月经来潮、饮酒、空腹饥饿时也可诱发疼痛。头痛多呈缓慢加重,疼痛部位可为一侧或双侧,也有的为整个头部,疼痛的程度也较典型性偏头痛轻。

丛集性偏头痛

丛集性偏头痛,其特点是没有先兆症状,每次发作的时间大致相同。头痛常突然开始,持续30~120分钟,在一天内可发生多次,临床表现可出现眼眶发胀、流泪、眼结膜充血、鼻塞、出汗、痛侧颜面部烧灼感等,典型病例可见头皮血管增粗、弯曲等。

哪些药方能够较好的治疗偏头痛

一、风热型偏头痛治疗

风热型的偏头痛患者可选用口服芎芷石膏汤来治偏头痛,由杭菊花、生石膏(先煎)川芎、白芷、藁本、羌活等具有疏风清热功效的中草药组成,可以较好的治风热型偏头痛。

二、肝阳型偏头痛治疗

哪些药方能够较好的治疗偏头痛?肝阳型的偏头痛患者可选用口服天麻钩藤饮来治偏头痛,由生石决明(先煎)、生栀子、夜交藤、桑寄生、川牛膝、益母草、天麻、钩藤(后下)、黄芩、杜仲、茯神等具有平肝潜阳功效的中草药组成,可以较好的治风热型偏头痛。

三、肾虚型偏头痛治疗

肾虚型的偏头痛患者可选用口服大补元煎来治偏头痛,由枸杞子、炙甘草、炒山药、山茱萸、熟地、党参、当归、杜仲等具有补肾填精功效的中草药组成,可以较好的治风热型偏头痛。

四、瘀血型偏头痛治疗

瘀血型的偏头痛患者可选用口服天麻钩藤饮来治偏头痛,由赤芍、麝香(冲)、川芎、桃仁、红花、生姜3片、葱白3根、大枣5枚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草药组成,可以较好的治风热型偏头痛。

五、痰浊型偏头痛治疗

痰浊型的偏头痛患者可选用口服半夏白术天麻汤来治偏头痛,由法半夏、炙甘草、生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生姜3片、大枣5枚等具有化痰降逆功效的中草药组成,可以较好的治风热型偏头痛。

小儿偏头痛是怎么回事

第一种、经典型偏头痛

多数患儿先兆先于头痛发生,少数与头痛同时发作,偶尔在头痛后发作,个别病例只有先兆而没有偏头痛发作。头痛发作往往开始于一侧额颞部、眶上或眶后,偶尔出现在顶部或枕部,呈搏动性(跳痛)或胀痛,可扩展到半侧头部或全头部,亦有左右交替发作者。

第二种、眼肌瘫痪型偏头痛

这类头痛病多在12岁以前发病,有时见于婴幼儿。眼肌瘫痪可在头痛前或后或同时发生,以上眼睑外翻最常见,重者眼外肌全部瘫痪,伴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光反应消失。疼痛可持续数小时,眼肌瘫痪可持续数天至数周。

第三种、偏瘫型偏头痛

偏瘫型头痛开始或头痛不久出现头痛对侧肢体瘫痪,可分两类:家族性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散发性可表现为经典型、普通型和偏瘫型偏头痛的交替发作。

第四种、普通型偏头痛

这种偏头痛一般是没有先兆的,一般是青春期前儿童最常见的头痛发作形式。常为双侧额或颞部疼痛,大约一半患儿头痛性质为搏动性,头痛程度比经典型偏头痛轻,常伴有恶心、呕吐或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第五种、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这种类型的头痛多见于儿童或年轻女性,其中男性患儿要多于女性患儿,该病有明确的起源于双侧枕叶或脑干的各种先兆症状,甚至可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

无先兆的偏头痛

普通偏头痛

临床常见类型,约占偏头痛的80%。无典型先兆,常见双颞部疼痛,可为搏动性。发作时常有头皮触痛,呕吐偶可终止头痛。临床试验,压迫同侧颈动脉或颞浅动脉头痛可减轻。

特殊类型偏头痛

偏头痛发作期或头痛消退后可伴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

偏头痛持续状态

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72小时,但其间可有<4小时的缓解期。

头部血管胀痛的引起

原发性血管性头痛又称偏头痛,是一种功能性头痛。根据头痛的不同表现,又可将其分为典型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丛集性偏头痛、偏瘫型偏头痛和眼肌麻痹型偏头痛等5种主要类型。

平时大家所说的血管性头痛就是指偏头痛,至于属于哪一种类型,则要根据其临床表现,但门诊病人中以普通型偏头痛为最多见。

血管性头痛是指那些与血管疾患有关的头痛。

偏头痛有三种类型

1、普通型偏头痛:这种类型的偏头痛一般都没有什么症状,主要会出现精神压力、身体疲劳、全身都不舒服等这种,一般女性普通型偏头痛会比较多一些,因为女性月经期的时候极易引发偏头痛,一般月经空腹饥饿或者饮酒的状态下是很容易引发偏头痛的,女性们一定要注意了。

2、典型性偏头痛:这种病最大的特点就是怕光,在发病之前会有视线模糊、幻觉、眼睛出现闪光等等现象,这种现象出现后几分钟就会有偏头痛出现了,并且痛感会在前部、眼眶、太阳穴等周围。一般情况大概疼痛1-2个小时,如果严重的患者会有4-6个小时,甚至是更长的时间,这种偏头痛比较严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3、丛集性偏头痛:这种类型头痛最大的特点就是毫无征兆的出现疼痛,一天之内可以发生很多次头痛,伴随着流泪、鼻塞、出汗等等现象,比较严重的人还能见到头部血管的静脉曲张。

偏头痛包括哪些头痛

常见类型偏头痛

无先兆偏头痛

旧称“普通偏头痛”、“单纯偏头痛”。其特征为反复发生的头痛,每次持续4~72 小时。典型头痛特征为单侧,搏动性,头痛程度为中或重度,走路或爬楼梯、咳嗽时会加重,常伴随恶心或畏光、怕吵。偏头痛通常位于前额和颞部(太阳穴)。

先兆性偏头痛

旧称“典型偏头痛”、“复杂性偏头痛”。在头痛开始时或开始前不久会出现一些神经症状,是为先兆,如疲倦、注意力难以集中、颈部僵硬、对光或声音敏感、恶心、视觉模糊、打呵欠及脸色苍白等,通常在5~20 分钟内逐渐产生,持续不超过60 分钟。头痛通常在先兆症状后发生。少数情况下,先兆发生后没有头痛发作;也有头痛发作却没有先兆的。

特殊类型偏头痛

基底型偏头痛

旧称“基底动脉偏头痛”、“基底偏头痛”。先兆包括以下症状中至少2条:说话含混不清、眩晕、耳鸣、听觉迟钝、视物成双、走路平衡困难、动作不协调、意识水平下降、同时双侧躯体感觉异常(如四肢麻木)。上述症状可持续5分钟至1小时,在先兆期或先兆症状随后60分钟之内出现偏头痛发作。此类症状应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鉴别。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做脑血管检查,以除外脑血管狭窄等器质性病变。

视网膜性偏头痛

视网膜性偏头痛症状与眼睛有关,重复发生单眼视觉障碍,包括闪烁、暗点、失明或视野缺损,并伴随偏头痛。头痛一般在出现视觉症状1小时内发生。不发作时眼科检查正常,不归因于其他疾病。

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

这类型的偏头痛易与脑梗死尤其是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相混淆。偏头痛先兆包括肢体无力,同时又有视觉先兆或肢体麻木、针刺感或语言障碍,一般持续5分钟以上,24小时之内恢复,先兆期内或先兆症状后1小时内发生偏头痛,而且其一代或二代亲属中有类似病史,现在已发现此类偏头痛的遗传基因位点。

儿童前额头痛怎么办?

1、普通型偏头痛 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偏头痛的80%,无明显遗传史,前驱症状不明显,头痛常呈:1双侧性,或开始于一侧而波及对侧,也有双侧交替发作;2搏动性;3重度患者可影响日常活动;4上楼梯或类似日常活动可加重头痛,常伴恶心、呕吐,畏光及畏声。头痛时间一般较长,可持续1-3d,常因精神紧张,疲劳而诱发。

2、典型偏头痛 此种类型的偏头痛约占偏头痛的10%左右,60%-80%有遗传史,往往从青春期开始发病,发病由每日至数次至数月1次不等,间歇期不定。其发作分为四期:1前驱期:在头痛发作前半小时左右,主要表现为痛对侧视野出现闪光暗点,有时基至出现同向偏盲,并可有言语障碍、口唇、手指麻木、眩晕、面色苍白、全身不适等。2头痛前期:前驱症状消失后突然出现搏动性头痛、多位于一侧颜面或顶部。3头痛期:头痛期:头痛逐渐消退多移行至入睡,有时表现为兴奋、欣快。

3、眼肌瘫痪型偏头痛 患者一般先有或无先兆偏头痛史。在一次偏头痛发作1-2 d后头痛逐渐减退之际,发生该侧的眼肌瘫痪。受累神经多为动眼神经,其次为展神经。瘫痪持续数日至数周后恢复。不定期发作,大都在同侧。多次发作后,瘫痪可能经久不愈。并能除外鞍旁病变。

4、视网膜型偏头痛 反复单眼出现盲点或单眼盲持续不到1h,眼症状出现后至头痛的间隙不超过1h,但头痛可先于眼症状出现;并能排除眼或血管病变。

5、儿童期周期性综合征(偏头痛等位症)

可能为偏头痛先兆或伴随偏头痛。它可分为:

(1)良性儿童期发作性眩晕:常为健康儿童突然出现十分严重的眩晕发作,持续时间短暂、伴有平衡障碍、焦虑、眼震、呕吐。其他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脑电图正常。

(2)儿童期交替性偏瘫:婴幼儿交替性偏瘫,智力障碍及伴其他阵发性症状如强直性发作、肌张力异常、舞蹈手足徐动样运动,或其他眼肌运动异常,植物神经障碍。

儿童的头疼可能和孩子的日常习惯有关。如果情况不是很严重那就用安神的药水给孩子轻轻的按摩,如果头疼是经常性发生的事情就需要大家注意了,头疼的具体原因还需要到医院里做个彻底检查才能知道,进而对症下药。

偏头痛的几种症状介绍

1.无先兆偏头痛

是最常见的偏头痛类型,约占80%。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额颞部疼痛,呈搏动性,疼痛持续时伴颈肌收缩可使症状复杂化。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出汗、全身不适、头皮触痛等症状。本型偏头痛常与月经有明显的关系。与有先兆偏头痛相比,无先兆偏头痛具有更高的发作频率,可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常需要频繁应用止痛药治疗,易合并出现一新的头痛类型——“药物过量使用性头痛”。

2.有先兆偏头痛

约占偏头痛患者的10%。发作前数小时至数日可有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和打哈欠等前驱症状。在头痛之前或头痛发生时,常以可逆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为先兆,表现为视觉、感觉、言语和运动的缺损或刺激症状。最常见为视觉先兆,常为双眼同向症状,如视物模糊、暗点、闪光、亮点、亮线或视物变形;其次为感觉先兆,感觉症状多呈面-手区域分布;言语和运动先兆少见。先兆症状一般在5~20分钟内逐渐形成,持续不超过60分钟;不同先兆可以接连出现。头痛在先兆同时或先兆后60分钟内发生,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额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苍白或出汗、多尿、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可见头面部水肿、颞动脉突出等。活动能使头痛加重,睡眠后可缓解头痛。头痛可持续4~72小时,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烦躁、无力和食欲差等,l~2日后常可好转。

3.视网膜性偏头痛

为反复发生的完全可逆的单眼视觉障碍,包括闪烁、暗点或失明,并伴偏头痛发作,在发作间期眼科检查正常。与基底型偏头痛视觉先兆症状常累及双眼不同,视网膜性偏头痛视觉症状仅局限于单眼,且缺乏起源于脑干或大脑半球的神经缺失或刺激症状。

4.常为偏头痛前驱的儿童周期性综合征

可视为偏头痛等位症,临床可见周期性呕吐、反复发作的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即腹型偏头痛、良性儿童期发作性眩晕。发作时不伴有头痛,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发生偏头痛。

偏头痛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女性占2/3以上, 10岁前、20岁前、40岁前发病分别为25%, 55%, 90%。大多数患者有偏头痛家族史,发作前数小时至数天 伴前驱症状,如呕吐、畏光、畏声、抑郁或倦怠等, 10%的患者有视觉或其他先兆。发作频度每周至每年1次至数次不等,偶有持续性发作病例。

国际头痛协会 (2003) 分类:

1.有先兆的偏头痛:

(1) 先兆期:典型偏头痛发作前出现短暂的神经症状即先兆,最常见为视觉先兆, 特别是视野缺损、暗点、闪光, 逐渐增大向周围扩散,以及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等;其次躯体感觉先兆, 如一侧肢体或(和)面部麻木、感觉异常等, 运动先兆少。先兆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复杂性偏头痛持续时间较长

(2) 头痛期:伴先兆症状同时或随后出现一侧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 也可为全头痛、单或双侧额部头痛和不常见的枕部头痛等。常伴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可见颞动脉突出, 活动头颈部头痛加重, 睡眠后减轻。大多数患者头痛发作时间多为2小时至1天, 儿童持续2到8小时。头痛频率不定, 50%以上不超过每周1次。女性在妊娠第2周或第3季度及绝经后发作常缓解。

(3) 头痛后期:头痛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即可好转。

2. 无先兆的偏头痛即普通偏头痛:临床最常见类型, 约占偏头痛的80%。无典型先兆, 常见双颞部&眶周疼痛, 可为搏动性。发作时常有头皮触痛, 呕吐偶可终止头痛。临床试验,压迫同侧颈动脉或颞浅动脉头痛可减轻。

3. 特殊类型偏头痛:偏头痛发作期或头痛消退后可伴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

(1) 偏瘫型偏头痛:临床少见, 多在儿童期发病。偏瘫可为偏头痛先兆, 单独发生,亦可伴偏侧麻木、失语,偏头痛消退后偏瘫持续10分钟至数周不等。可分为家族型(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散发型(表现典型、普通型与偏瘫型偏头痛交替发作)。

(2) 基底型偏头痛:或称基底动脉偏头痛。较多见于儿童和青春期女性,出现头重脚轻、眩晕、复视、眼球震颤、耳鸣、构音障碍、双侧肢体麻木及无力、共济失调、意识改变、跌倒发作和黑矇等脑干和枕叶症状, 提示椎-基底动脉缺血。多见闪光、暗点、视物模糊、黑矇、视野缺损等视觉先兆,先兆持续20~30分钟, 然后出现枕部搏动性头痛, 常伴恶心、呕吐。

(3) 复杂型偏头痛:指伴先兆延长的偏头痛。症状与有先兆的偏头痛相同,先兆在头痛发作过程中仍持续存在, 延续1小时至1周,神经影像学检查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

(4) 偏头痛等位症:老年人和儿童可出现反复发作症状,如眩晕、呕吐、腹痛、腹泻、肢体和关节痛, 不伴头痛发作。

(5) 眼肌麻痹型偏头痛:较少见, 偏头痛发作时或发作后头痛消退之际, 头痛 侧出现眼肌瘫痪, 动眼神经最常见, 可同时累及滑车和外展神经, 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多有无先兆偏头痛病史,应注意排除颅内动脉瘤和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6) 晚发型偏头痛:45岁后发病, 发作性头痛可伴反复发作的偏瘫、麻木、失语或构音障碍等,每次发作神经缺失症状基本相同, 持续1分钟至72小时。应排除TIA和RIND等。

4. 偏头痛持续状态: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72小时, 但其间可有<4小时的缓解期。

偏头痛的症状有哪些

1.有先兆的偏头痛

也称典型偏头痛,占偏头痛的15%~18%,多有家族史。典型病例发病过程分为三期:

(1)先兆期发作前出现短暂的先兆,如视觉先兆:闪光、闪烁的锯齿形线条、暗点、黑蒙和偏盲等;还可有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等。其次为躯体感觉先兆,如一侧肢体或面部麻木、感觉异常等;运动先兆如轻偏瘫和失语等,但相对少见。先兆可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

(2)头痛期在先兆同时或随后出现一侧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约2/3的患者为单侧,1/3为双侧或两侧交替。也可表现为全头痛、单侧或双侧额部头痛及不常见枕部头痛等。头痛常从额部、颞部及眶后部开始,向半侧或全头部扩散。典型有颞浅动脉明显搏动感,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患者喜静卧于暗室,睡眠后减轻。头痛持续2~10小时,少数可达1~2天,儿童持续2~8小时。发作频率可每周、每月或数月,发作次数不等。发作间歇期多无症状。

(3)头痛后期头痛消退后患者常表现疲劳、倦怠、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好转。

2.无先兆的偏头痛

也称普通偏头痛,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偏头痛的80%。相对于有先兆的偏头痛,缺乏典型先兆,常为双侧颞部及眶周疼痛,可为搏动性,头痛反复发作,伴呕吐。头痛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日,疼痛持续时伴颈肌收缩可使症状复杂化。发作时常有头皮触痛,呕吐偶可使头痛终止。本型偏头痛常与月经有明显的关系。与有先兆偏头痛相比,无先兆偏头痛具有更高的发作频率,可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常需要频繁应用止痛药治疗。

3.特殊型偏头痛

(1)偏瘫型偏头痛少见。多在儿童期发病,偏瘫可为偏头痛的先兆症状,单独发生或伴偏侧麻木、失语,偏头痛消退后偏瘫可持续10分钟至数周不等。

(2)基底型偏头痛或称为基底动脉偏头痛。儿童和青春期女性较多见,发作可与月经有关。多有家族史,家族成员可患此型或其他类型偏头痛。其常见视觉先兆:如闪光、暗点、视物模糊、黑蒙和视野缺损,持续20~30分钟出现枕部搏动性头痛,常伴恶心、呕吐,头痛持续数小时至1天,睡眠后缓解。其还可因椎基底动脉缺血出现脑干和颞枕叶症状:如眩晕、视物成双、眼震、耳鸣、言语不清、双侧肢体麻木及无力、共济失调(身体协调性下降、不能保持平衡)、意识改变(嗜睡)、跌倒发作和黑蒙等;多次发作后可导致基底动脉或大脑后动脉血栓形成。

(3)复杂型偏头痛偏头痛伴先兆延长。症状与有先兆的偏头痛相同,先兆在头痛发作中持续存在,延续1小时乃至1周。此类型需做磁共振检查排除脑内病变。

(4)眼肌麻痹型偏头痛较少见,患者多有无先兆的偏头痛史。在偏头痛开始发作或发作后渐趋消退之际出现头痛侧眼睛肌肉瘫痪,动眼神经最常受累,可同时累及滑车、展神经,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复发多见于同侧,多次发作后瘫痪可持久不愈。此类型应注意除外颅内动脉瘤和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5)视网膜动脉型偏头痛多见于有先兆偏头痛病史年轻人,可能为视网膜动脉痉挛所致。常出现单眼黑蒙伴闪光性暗点先兆,可有视力范围下降。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水肿。

(6)晚年型偏头痛45岁后发病,发作性头痛伴反复发作的偏瘫、麻木、失语或言语不清,每次发作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相同,持续1分钟至72小时。此应注意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7)偏头痛等位症表现发作性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引起的血管功能障碍。极少数情况,老年人和儿童可出现反复发作的自主神经症状,如眩晕、呕吐、腹痛、腹泻、肢体和关节痛等,不伴头痛发作或与头痛交替出现。

相关推荐

经期持续偏头痛是激素惹的祸

很多女性都经期头痛的毛病,这是怎么一回事?中医指出,月经期持续偏头痛都是激素惹的祸。 大约65%的女性偏头痛患者其头痛发作与月经周期关,大部分月经期头痛加重,每月发作1次或1次以上,或月经期发作,或月经前1~7天发作,或月经后1~2天发作,即为月经性偏头痛。狭义的月经性偏头痛指患者头痛发作只在月经期发生,其他时间不出现头痛。 研究认为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可引起偏头痛的发生,此时若补充雌激素可以控制和预防偏头痛的发生。雌激素水平下降的黄体期末和卵泡前期,偏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增多,在雌激素上升各期发作次数

癫痫如何鉴别诊断?

1、发作性睡病 是一种不明原因的睡眠障碍,是在不该睡眠的时间和场所发生不可克制的睡眠。其睡眠与正常睡眠相同,能被唤醒,多数病人可伴一种或数种其他症状,包括猝倒症、睡瘫症和入睡性幻觉,也称为发作性睡眠四联征。起病年龄以10~20岁居多,两性发病率相同,个别病例阳性家族史。 主要症状是不能抗拒的睡眠,在各种静坐环境下,或饭后及下午尤为明显,大多数病人在发作前先感到睡意加重,或曾努力抗拒,仅少数病人由相对的清醒状态突然进入睡眠,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小时,大约在10分钟左右,睡眠程度大都不深,容易唤醒,醒后

偏头痛的症状

先兆的偏头痛 先兆期:一般偏头痛发作前会短暂的神经症状,也就是先兆。常见的是视觉先兆,尤其是视野缺损、暗点、闪光等,还会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 其次躯体感觉先兆,如一侧肢体或(和)面部麻木、感觉异常等,运动先兆少。先兆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复杂性偏头痛持续时间较长 头痛期:伴先兆症状同时或随后出现一侧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也可为全头痛、单或双侧额部头痛和不常见的枕部头痛等。常伴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可见颞动脉突出,活动头颈部头痛加重,睡眠后减轻。 大多数人发作的时间是两

偏头痛的症状

(一)偏头疼的症状 1、头痛前视物模糊,畏光,眼前见于闪光或火花,眼胀,偏盲等先兆症状,持续数分钟到半小时左右。 2、反复发作一侧或双侧头痛,以额颞部为主,亦可扩展为全头痛。呈跳动性痛、钝痛或现刺痛。 3、伴恶心呕吐,常畏光闭目流泪,喜静卧暗室。部分患者面部潮红,出汗,血压升高或降低。 4、一次发作持续数小时到数日。每日或数日发作一次。 5、在发作先兆时,使用麦角胺咖啡因能缓解症状。 6、间歇期一切正常。在发作期,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二)伴先兆的偏头疼(典型偏头疼)可分为先兆和头疼两期: 1.

头痛的常见临床表现哪些

(1)周期性反复发作,以搏动性疼痛,恶心和畏光为特点,起病于青春期,女性多于男性, 常家族史。头痛前10~30分钟内典型的先兆症状,通常是“眼前冒金星”,为一过性脑功能障碍。 (2)头痛为一侧额颞区、眶周、眼球后的钝痛、跳痛或钻痛,呈搏动性剧痛,也可为全头痛 ,并非必偏一侧。声光刺激可使头痛加重,故患者喜欢静卧在暗室内(头痛期为颈外动脉分支扩张所致,睡眠。强烈的情绪刺激、疲劳、某些食物、女性月经来潮等均可诱发。 (3)一些患者遗传因素和内分泌因素。 (4)85%的偏头痛患者服用麦角胺可使头痛缓解,但

血管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什么症状

血管性头痛是常见的头痛类型,因为引发的原因来自血管,所以被称为血管性头痛。那么你知道血管性头痛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吗,血管性头痛的症状哪些呢,血管性头痛的患者应该怎样治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该怎么预防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卡看吧。 血管源性头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因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称为原发性血管性头痛;明确的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颅内血肿、脑血管炎等)所致的头痛,称为继发性头痛。 原发性血管性头痛又称偏头痛,是一种功能性头痛。根据头痛的不同表现,又可将其分为典型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丛

患上偏头痛类型哪几种

偏头痛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可分为先兆性偏头痛和无先兆偏头痛,对于这些类型的头痛你都了解吗?你知道不同类型偏头痛什么症状特征吗?或许很多人对这方面的知识并没过多的了解,不用担心,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常见偏头痛类型哪些。 偏头痛是一种人类认识较早的疾患,早在3000年前就人对此病进行过描述,2500年前由希波克拉底命名为偏头痛,沿用至今。中医将偏头痛归入“头痛”、“头风”、“脑风”等范畴。 先兆性偏头痛 旧称“典型偏头痛”、“复杂性偏头痛”。在头痛开始时或开始前不久会出现一些神经症状,是为先兆,如疲

什么是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困扰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多发于女性,表现为一侧或两侧颞部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发生偏头痛前会伴随视觉、体觉先兆,偏头痛发作时会呕吐症状。偏头痛多在青春期起病,发病年龄25~34岁,少数发生于儿童期或中年后。 最常见的偏头痛为普通型偏头痛,也叫做没先兆的偏头痛,头痛发作前数小时或者数日可一些非特异性前驱症状,包括精神障碍、胃肠道症状及体液平衡改变等。

睡觉醒来头疼怎么解决

两型偏头疼间无区别。秦震等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对10例普遍偏头疼病人的检查,发现在头痛缓解期多数病人显示两侧或个别颅底大动脉流速异常增快。3例的5次偏……两型偏头疼间无区别。秦震等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对10例普遍偏头疼病人的检查,发现在头痛缓解期多数病人显示两侧或个别颅底大动脉流速异常增快。3例的5次偏头疼发作时,都显示脑血流速度的异常增快和宽频杂音。Thie等在1例典型偏头疼和1例偏头疼等位发作时的TCD检查,也同样的发现。头疼恶心是怎么回事秦震等对2例普遍偏头疼的99mTc-SPECT检查,

偏头疼用什么药

风热型的偏头痛患者可选用口服芎芷石膏汤来治偏头痛,由杭菊花、生石膏(先煎)川芎、白芷、藁本、羌活等具疏风清热功效的中草药组成,可以较好的治风热型偏头痛。 肝阳型的偏头痛患者可选用口服天麻钩藤饮来治偏头痛,由生石决明(先煎)、生栀子、夜交藤、桑寄生、川牛膝、益母草、天麻、钩藤(后下)、黄芩、杜仲、茯神等具平肝潜阳功效的中草药组成,可以较好的治风热型偏头痛。 肾虚型的偏头痛患者可选用口服大补元煎来治偏头痛,由枸杞子、炙甘草、炒山药、山茱萸、熟地、党参、当归、杜仲等具补肾填精功效的中草药组成,可以较好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