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生石花的形态特征

生石花的形态特征

生石花为多年生小型多肉植物,茎很短,常常看不见。变态叶肉质肥厚,两片对生联结而成为倒圆锥体。品种较多,各具特色。3-4年生的生石花秋季从对生叶的中间缝隙中开出黄、白、粉等色花朵,多在下午开放,傍晚闭合,次日午后又开,单朵花可开3-7天。

开花时花朵几乎将整个植株都盖住,非常娇美。并且在部分品种年限达到后会分头生群生。花谢后结出果实,可收获非常细小的种子。生石花形如彩石,色彩丰富,娇小玲珑,享有“有生命的石头”的美称。

茎呈球状,依品种不同,其顶面色彩和花纹各异,但外形很像卵石。秋季开大型黄色或白色花,状似小菊花。

全株肉质,茎很短。肉质叶对生联结,形似倒圆锥体。有淡灰棕、蓝灰、灰绿、灰褐等颜色,顶部近卵圆,平或凸起,上有树枝状凹纹,半透明。花由顶部中间的一条小缝隙长出,黄或白色,一株通常只开1朵花(少有开2—3朵),午后开放,傍晚闭合,可延续4—6天,花径3—5cm。花后易结果实和种子。

生石花简介

生石花,“石头玉"(台湾名),“象蹄”(香港名);拉丁文名:Lithopspseudotruncatella(Bgr.)N.E.B,是番杏科,生石花属(Lithopssp.)(或称石头草属)物种的总称,被喻为“有生命的石头”。因其形态独特、色彩斑斓,是当下广受欢迎的观赏植物。

生石花是多肉植物的一种,主要产于南非和纳米比亚。植株矮小,主要由两片对生的肉质叶联结而成。顶端平坦,中央有裂缝,花朵从裂缝中开出。

生石花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其原生地夏季相当干燥,通常夏天会休眠;到冬天照常生长。常见的生石花有:福来玉、花纹玉、日轮玉、朱弦玉、李夫人等品种。生石花的种子非常细小,有如灰尘,播种时几乎看不到,而幼苗非常相似,必须等到成体才能分辨出为哪些种类。

石榴花的形态特征

石榴花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石榴(Punica granatum)的花。石榴株高2~5m,最高可达7m。树干灰褐色,石榴花有片状剥落,嫩枝黄绿光滑,常呈四棱形,枝端多为刺状,无顶芽。

石榴花为单叶对生或簇生,矩圆形或倒卵形,长2~8cm不等,全缘,叶面光滑,短柄,新叶嫩绿或古铜色。

石榴的花朵至数朵生于枝顶或叶腋,花尊钟形,肉质,先端6裂,表面光滑具腊质,橙红色,宿存。花瓣5~7枚红色或白色,单瓣或重瓣。

石榴花是单性花,一棵树上的花有雌花和雄花之分,雌雄花都很好看。雄花的基部较小,侧面成钝角三角形,花后会脱落;雌花的基部有明显的膨大(开花时就能看出来),只有雌花会结果。

石榴花期在6~7月份。

石榴花的浆果球形,黄红色。种子多数具肉质外种皮,9~10月果熟。石榴栽培种分果石榴和花石榴两大类。

石榴的果实9~10月份成熟。

石莲子的形态特征

莲又名:荷,芙渠,泽芝,水芝,荷花。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道,节部缢缩,上生黑色鳞叶,下生须状不定根。叶圆形,盾状,直径25-90厘米,全缘稍呈波状,上面光滑,具白粉,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叶柄粗壮,圆柱形,长1-2米,中空,外面散生小刺。花梗和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花直径10-20厘米,美丽,芳香;花瓣红色、粉红色或白色,矩圆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5-10厘米,宽3-5厘米,由外向内渐小,有时变成雄蕊,先端圆钝或微尖;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在花托之下;花柱极短,柱头顶生;花托(莲房)直径5-10厘米。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8-2.5厘米,果皮革质,坚硬,熟时黑褐色;种子(莲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1.7厘米,种皮红色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果实卵圆状椭圆形,两端略尖,长1.5-2cm,直径0.8-1.3cm。表面灰棕色至黑棕色,平滑,有白色霜粉,先端有圆孔状柱迹或有残留柱基,基部有果柄痕。质坚硬,不易破开,破开后内有1颗种子,卵形,种皮黄棕或红棕色,不易剥离,子叶2枚,淡黄白色,粉性,中心有一暗绿色的莲子心。气微,味微甘,胚芽苦。

宝石花的形态特征

1.叶

叶全部基生,莲座状,外层叶具长柄,内层叶无柄;叶片革质,宽倒卵形、扇形,稀近卵形,长1-2.5厘米,宽1-2厘米,顶端圆形,基部楔形,

2.边缘

具细圆齿,上面密被白色稀淡褐色长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或淡褐色绵毛,侧脉每边3-4条,上面下凹,下面隆起;叶柄扁平,长1-2厘米,上面被长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或淡褐色绵毛。聚伞花序2-3次分枝,2-5条,每花序具5-12花;花序梗长8-17厘米,幼时密被淡褐色绵毛,老时逐渐稀疏至近无毛;苞片不存在。

3.花

花梗长310毫米,被淡褐色长柔毛至近无毛。花萼钟状,5裂至近基部,裂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6-3毫米,宽0.7-1毫米,顶端钝,外面被淡褐色长柔毛,内面无毛,具3(-4)脉。花冠筒状,蓝色、紫蓝色,长6.5-11毫米,外面无毛,内面下唇一侧具髯毛和斑纹;筒部长5.5-8毫米,直径3.2-5毫米;上唇2裂,裂片长约0.6毫米,下唇3裂,裂片圆倒卵形,长2-2.2毫米。

雄蕊4,上雄蕊长2- 3.5毫米,着生于距花冠基部1.5-2.5毫米处,下雄蕊长2-5毫米,着生于距花冠基部2-2.5毫米处,花丝无毛,呈弧状,有时卷曲,花药长圆形,长0.7毫米,药室汇合,基部极叉开;退化雄蕊长约0.7毫米,着生于距花冠基部0.4毫米处。花盘高约0.4毫米。雌蕊无毛,子房长圆形,长约2.3毫米,花柱与子房等长或稍长于子房,柱头头状,微凹。蒴果长圆形,长1-2厘米,直径2-3毫米。花期6-7月,果期8月。

石榴的形态特征

石榴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热带是常绿树。树冠丛状自然圆头形。树根黄褐色。生长强健,根际易生根蘖。树高可达5-7m,一般3-4m,但矮生石榴仅高约1m或更矮。树干呈灰褐色,上有瘤状突起,干多向左方扭转。

树冠内分枝多,嫩枝有棱,多呈方形。小枝柔韧,不易折断。一次枝在生长旺盛的小枝上交错对生,具小刺。刺的长短与品种和生长情况有关。旺树多刺,老树少刺。芽色随季节而变化,有紫、绿、橙三色。

叶对生或簇生,呈长披针形至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1-2cm,顶端尖,表面有光泽,背面中脉凸起;有短叶柄。

花两性,依子房发达与否,有钟状花和筒状花之别,前者子房发达善于受精结果,后者常凋落不实;一般1朵至数朵着生在当年新梢顶端及项端以下的叶腋间;萼片硬,肉质,管状,5-7裂,与子房连生,宿存;花瓣倒卵形,与萼片同数而互生,覆瓦状排列。花有单瓣、重瓣之分。重瓣品种雌雄蕊多瓣花而不孕,花瓣多达数十枚;花多红色,也有白色和黄、粉红、玛瑙等色。雄蕊多数,花丝无毛。雌蕊具花柱1个,长度超过雄蕊,心皮4-8,子房下位。

成熟后变成大型而多室、多子的浆果,每室内有多数子粒;外种皮肉质,呈鲜红、淡红或白色,多汁,甜而带酸,即为可食用的部分;内种皮为角质,也有退化变软的,即软籽石榴。

果石榴花期5-6月,榴花似火,果期9-10月。花石榴花期5-10月。

生石花是什么

生石花又名石头玉,屁股花,属于番杏科,生石花属(Lithops sp.)(或称石头草属)物种的总称,被喻为“有生命的石头”。因其形态独特、色彩斑斓,成为很受欢迎的观赏植物。原产非洲南部,若非雨季生长开花。在原产地的砾石中生石花是很难被发现的,这是它为了防止小动物掠食而形成的自我保护天性,称为“拟态”。

生石花原产非洲南部及西南地区,常见于岩床缝隙、石砾之中。被喻为“有生命的石头”。非雨季生长开花。在原产地的砾石中生石花是很难被发现的,这被称为“拟态”。因其形态独特、色彩斑斓,可用做观赏植物。

生石花又名石头玉,前者为中国大陆用语,后者为台湾用语,属于番杏科,生石花属(Lithops sp.)(或称石头草属)物种的总称,被喻为“有生命的石头”。原产地非洲南部及西南非的干旱地区的岩床裂隙或砾石土中。因其形态独特、色彩斑斓,故成为现今很受欢迎的观赏植物。

生石花是肉质植物的一种,主要产于南非和纳米比亚。植株矮小,主要由两片对生的肉质叶联结而成。顶端平坦,中央有裂缝,会在裂缝中开出花朵。

生石花是有季节性的植物,因为原生地夏季相当干燥,通常夏天会休眠,到冬天照常生长。常见的生石花有:福来玉、花纹玉、日轮玉、朱弦玉、李夫人等。 生石花的种子非常细小,有如灰尘,播种时几乎看不到,而幼苗非常相似,必须等到成体才能分辨出为哪些种类。

花菜的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二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被粉霜。茎直立,粗壮,有分枝。基生叶及下部叶长圆形至椭圆形,长2-3.5厘米,灰绿色,顶端圆形,开展,不卷心,全缘或具细牙齿,有时叶片下延,具数个小裂片,并成翅状;叶柄长2-3厘米;茎中上部叶较小且无柄,长圆形至披针形,抱茎。茎顶端有1个由总花梗、花梗和未发育的花芽密集成的乳白色肉质头状体;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淡黄色,后变成白色。长角果圆柱形,长3-4厘米,有1中脉,喙下部粗上部细,长10-12毫米。种子宽椭圆形,长近2毫米,棕色。花期4月,果期5月。

生长环境

花椰菜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适于育苗移栽。0℃以下易受冻害,25℃以上形成花球困难。叶丛生长与抽薹开花要求温暖,适温20-25℃。花球形成要经过低温春化阶段。花菜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格,而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既不耐涝,又不耐旱。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但以有机质高,土层深厚的砂壤土最好。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5.5-6.6。耐盐性强,在食盐量为0.3%-0.5%的土壤上仍能正常生长。

花椒的形态特征

高3-7米的落叶小乔木;茎干上的刺常早落,枝有短刺,小枝上的刺基部宽而扁且劲直的长三角形,当年生枝被短柔毛。

叶有小叶5-13片,叶轴常有甚狭窄的叶翼;小叶对生,无柄,卵形,椭圆形,稀披针形,位于叶轴顶部的较大,近基部的有时圆形,长2-7厘米,宽1-3.5厘米,叶缘有细裂齿,齿缝有油点。其余无或散生肉眼可见的油点,叶背基部中脉两侧有丛毛或小叶两面均被柔毛,中脉在叶面微凹陷,叶背干后常有红褐色斑纹。

花序顶生或生于侧枝之顶,花序轴及花梗密被短柔毛或无毛;花被片6-8片,黄绿色,形状及大小大致相同;雄花的雄蕊5枚或多至8枚;退化雌蕊顶端叉状浅裂;雌花很少有发育雄蕊,有心皮3或2个,间有4个,花柱斜向背弯。

果紫红色,单个分果瓣径4-5毫米,散生微凸起的油点,顶端有甚短的芒尖或无;种子长3.5-4.5毫米。花期4-5月,果期8-9月或10月。

相关推荐

钻石玫瑰形态特征

钻石玫瑰,属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植株丛生,直立生长,高30厘米至50厘米,茎上有皮刺,羽状复叶互生,边缘有锐锯齿。 花在枝条顶端簇生,呈多头状,花朵重瓣,直径3厘米左右,颜色有红、粉、黄等色,在适宜的条件下全年都可开花。花花生于茎顶,单生或丛生。有单瓣、复瓣(半重瓣)和重瓣之别,花色丰富,花形多样。果月季的果实为球形或梨形,成熟前为绿色,成熟果实为橘红色。 内含骨质瘦果(种子)5-13粒。种子月季种子的外层为果皮,果皮为内、外两层,外层为骨质层,很坚硬;内层为纤维层,纤维纵横交织,韧性很强。种皮为很薄

辛夷花的形态特征

花 花先叶开放,单生枝顶,稀腋生,呈钟状,直径6-8厘米,有红紫、白、黄多种颜色,外面基部带紫红色,芳香;外轮花被3,萼片状近线形,长约为花瓣的四分之一;中、内轮花被各3,匙形,长4-8厘米,宽约2.5厘米; 蕊 雄蕊多数,在伸长的花托下部螺旋状排列;雌蕊多数,排列在花托上部。 果 聚合果圆筒形,稍扭曲,长8-13厘米。种子叶倒 卵形。花期2-3月,果期9月。

生地的形态特征

生地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 生地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略带紫色或成紫红色,长2-13厘米,宽1-6厘米,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或钝锯齿以至牙齿;基部渐狭成柄,叶脉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生地的花具长0.5-3厘米之梗,梗细弱,弯曲而后上升,在茎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几全部单生叶腋而分散在茎上;萼长1-1.5厘米,密被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

生菜的形态特征

生菜 一年生或二年草本,高25-100厘米。根垂直直伸。 茎直立,单生,上部圆锥状花序分枝,全部茎枝白色。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大,不分裂,倒披针形、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长6-15厘米,宽1.5-6.5厘米,顶端急尖、短渐尖或圆形,无柄,基部心形或箭头状半抱茎,边缘波状或有细锯齿,向上的渐小,与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同形或披针形,圆锥花序分枝下部的叶及圆锥花序分枝上的叶极小,卵状心形,无柄,基部心形或箭头状抱茎,边缘全缘,全部叶两面无毛[2] 。 头状花序多数或极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圆锥花序。总苞果期卵球形,长1

茶花的形态特征

茶花是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高9米,嫩枝无毛。叶革质,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略尖,或急短尖而有钝尖头,基部阔楔形,上面深绿色,干后发亮,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侧脉7-8对,在上下两面均能见,边缘有相隔2-3.5厘米的细锯齿。叶柄长8-15毫米,无毛。 花顶生,红色,无柄;苞片及萼片约10片,组成长约2.5-3厘米的杯状苞被,半圆形至圆形,长4-20毫米,外面有绢毛,脱落;花瓣6-7片,外侧2片近圆形,几离生,长2厘米,外面有毛,内侧5片基部连生约8毫米,倒卵圆形,长3-4.5厘米,无

荷花竹的形态特征

荷花竹叶片翠绿,茎秆笔直,圆形似竹。叶卵形先端尖,叶柄基部抱茎。它是极耐阴植物,在弱光照的条件下,仍然生长良好,挺拔强壮。可以长期摆放在室内观叶,不需要特别养护,只要有足够的水分,就能旺盛生长。 荷花竹水培时,将竹茎秆切成20厘米以上的小段作为插穗插在水中,只要插穗的1/3能浸在水中就可生根成活。 荷花竹生长温度25—30度冬季夜间温度不低于8度。 荷花竹喜温暖湿润喜散光的植物,喜荫湿、排水良好砂壤土最为适宜,怕积水、最适生长温度为22—30℃。叶片发黄并慢慢脱落,可能是光照过强或浇水不足。 荷花竹粗生粗

花菜的形态特征

别名: 花椰菜,又名花菜、椰花菜、花甘蓝、洋花菜、球花甘蓝,有白、绿两种,绿色的叫西兰花、青花菜。白花菜和绿花菜的营养、作用基本相同,绿花菜比白花菜的胡萝卜素含量要高些。 形态特征: 花椰菜是由十字花科甘蓝演化而来,原产于地中海东部海岸,约在19世纪初清光绪年间引进中国。 花椰菜为十字花科植物,它的的茎叶,为一年生植物。根上生叶,叶上长主茎及支茎,茎上长满小棵粒组成花状,整体很像一个大花朵。色白美观。花椰菜肉质细嫩,味甘鲜美,食用后很容易消化吸收。 花椰菜质地细嫩,味甘鲜美,食后极易消化吸收,其嫩茎纤维,

形态特征

株高2-3米。叶片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5-10厘米,顶端渐尖而有一旋卷的小尖头,基部渐狭,边缘具短 柔毛,两面均无毛;叶柄长1-1.5厘米;叶舌长5-10毫米,外被毛。 花 圆锥花序呈总状花序式,下垂,长达30厘米,花序轴紫红色,被绒毛,分枝极短,在每一分枝上有花1-2 (3)朵;小苞片椭圆形,长3-3.5厘米,白色,顶端粉红色,蕾期包裹住花,无毛;小花梗极短;花萼近钟形,长约2厘米,白色,顶粉红色,一侧开裂,顶端又齿裂;花冠管较花萼为短,裂片长圆形,长约3厘米,后方的1枚较大,乳白色,顶端粉红色

旋覆花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横走或斜升,有多少粗壮的须根。茎单生,有时2-3个簇生,直立,高30-70厘米,有时基部具不定根,基部径3-10毫米,有细沟,被长伏毛,或下部有时脱毛,上部有上升或开展的分枝,全部有叶;节间长2-4厘米。 基部叶常较小,在花期枯萎;中部叶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13厘米,宽1.5-3.5稀4厘米,基部多少狭窄,常有圆形半抱茎的小耳,无柄,顶端稍尖或渐尖,边缘有小尖头状疏齿或全缘,上面有疏毛或近无毛,下面有疏伏毛和腺点;中脉和侧脉有较密的长毛; 上部叶渐狭小,线状披针形。头

形态特征

马兰头根状茎有匍枝,有时具直根。茎直立,高30-70厘米,上部有短毛,上部或从下部起有分枝 基部叶在花期枯萎;茎部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3-6稀达10厘米,宽0.8-2稀达5厘米,顶端钝或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边缘从中部以上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或有羽状裂片,上部叶小,全缘,基部急狭无柄,全部叶稍薄质,两面或上面有疏微毛或近无毛,边缘及下面沿脉有短粗毛,中脉在下面凸起。 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6-9毫米,长4-5毫米;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倒披针形,长2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