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类胸痛要注意
这五类胸痛要注意
急性冠脉综合征。它是冠心病的严重表现形式,多数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这种疾病的高发年龄为40岁以上,但20~40岁的患者也不少。一旦发病,患者的胸骨部位会有强烈、难以忍受的疼痛,有明显胸闷或呼吸困难感、出汗。这种症状会至少持续20分钟,含服各种“救心丸”都不能缓解,或服后很快复发。症状发作时,伴有明显心电图改变,根据症状和明显的心电图变化即可做出准确的诊断。
主动脉夹层。大部分主动脉夹层是在严重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病。胸痛发作可能出现在胸骨、后背或腹部。这种胸痛也是剧烈、难以忍受,伴有出汗。持续时间一般超过心肌梗死,最长可达数天。主动脉夹层会累及不同的脏器供血,因此还会伴随其他不同症状。主动脉CTA(CT下血管显像)可较快速、准确诊断,必要时急诊覆膜支架植入术或联合外科手术能降低死亡率。
肺栓塞。它的发病率较低,多见于一些有血栓“体质”的患者,如严重的下肢静脉曲张、久坐不动,或部分肿瘤患者等。小的肺动脉栓塞更易导致胸痛,大的血栓栓塞多伴有呼吸困难,严重的也能致死。确诊肺栓塞也需要做肺动脉CTA,而血栓指标D-二聚体正常可作为初步的排除指标。大的肺动脉栓塞需要急诊溶解血栓或手术取栓治疗。
气胸。易发于有肺大疱的患者,常发生在连续用力咳嗽、憋气等情况下。症状为突发的胸痛,伴随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一般肺部体检及常规胸片即可明确诊断。
纵膈气肿。发病一般伴随临近器官的疾病,少数情况下与一些不当的医疗操作有关。患者出现胸痛时常伴随呼吸困难,有时伴有颈部胀感、恶心、呕吐等。胸片或胸部CT可确诊该类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患者需要急诊处理排出纵膈气体。
胸痛不可忽视,严重胸痛伴呼吸困难或晕厥的情况更要警惕,通常提示可能有危在旦夕的疾病发生,及时救治是降低风险的关键。
心肌缺血性胸痛有哪些特点
疼痛部位:疼痛大多位于胸骨后或偏左偏右一点,疼痛范围大约有手掌大。有50%以上患者的胸痛可放射至其他部位,如向左肩、左臂、手指内侧、心口窝和牙床等部位。疼痛发生在上腹部者,常伴有恶心呕吐,很容易和胃痛混淆,患者应注意鉴别。
疼痛性质:心肌缺血引发的胸痛典型症状为胸部压迫感、紧缩感或沉重感,患者往往伴有恐惧和焦虑。胸痛不典型的患者表现为胸部钝痛或烧灼样不适感。
疼痛时间:胸痛可发生在任何时间,但在清晨6点左右发生的胸痛要特别注意。有些老人因不愿打扰别人而默默忍受,很容易延误治疗。疼痛多呈阵发性发作,每次持续3~5分钟,一般不超过15分钟,如果疼痛超过30分钟,应警惕急性心肌梗死。
诱发因素:心肌缺血性胸痛最常见的诱因是过度运动、劳累和情绪波动,如狂喜、暴怒等。另外,进食过饱(特别是过食油腻)也是诱发缺血性胸痛的常见因素,临床发现很多患者胸痛发生在进餐后20~30分钟。
心肌缺血症状
1、 易在清晨发作 清晨6点左右发生的胸痛要特别注意。有些老人因不愿打扰家人而默默忍受,很容易耽误病情。
2、有压迫感的疼痛心肌缺血的胸痛症状为胸部紧缩感、压迫感或沉重感,常伴有焦虑或恐惧感。不典型表现为胸部烧灼样不适或钝痛等。
3、与胃痛很相似,疼痛部位位于胸骨后,可偏左或偏右一些,疼痛范围约有手掌大小。约有半数病人胸痛可串到身体其他部位,如向左肩、左臂和手指内侧放射。还要警惕有时疼痛可发生在上腹部,并伴有恶心、呕吐,很像是胃痛。
高血压导致的胸痛有哪些治疗方法
高血压在早期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不易被发现,很容易漏诊。但有一些人也会出现心烦、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如门诊医生稍不注意,极易漏诊。因此,建议中老年人应定期测血压。而一般情况下高血压对于胸痛是没有直接影响的。所以出现胸痛要及时去医院治疗,看是否是心脏性的疾病。
治疗胸痛的食疗方法就是瓜蒌面饼:原料就是瓜蒌、面粉、白糖、清水适量。把瓜蒌去籽,放在锅内,加一些水,加白糖一勺,用小火炖,然后拌成馅。用适量的面粉,加水经发酵加面碱,揉成面片,把瓜蒌夹在面片中制成面饼,烙熟或蒸熟。可以随时服用。
3 这里再介绍几种治疗高血压的食疗。醋浸花生米:在花生中倒醋浸泡7天,早晚各10粒,如果血压有所下降可以隔一天吃一次。蜂蜜羹:先将黑芝麻蒸熟捣如泥,放蜂蜜搅拌,用温开水冲化,每天跟2次喝完。
中老年人胸闷胸痛要紧吗
胸闷、胸痛,临床中常被判断为心肌缺血的主要症状表现,而心肌缺血的人群大多分布在中老年人身边。
心肌缺血,顾名思义是保障心脏收缩的肌肉自身缺血。常见于冠心病,即心脏自身的动脉血管出现病变,造成狭窄或堵塞而出现缺血,严重时可直接导致死亡,是威胁我们健康的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之一。特别是生活条件改善后,人们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改变,加上不良生活方式,使得高血脂和冠心病发生率明显增高。
冠心病并非短期内发生,开始不知不觉,由轻到重,需要一个多年的变化发展过程,大多数在中老年才出现明显症状和反应。有些人仍然在抽烟喝酒熬夜等,对潜在危险浑然不知,或未引起足够重视,觉得不会太要紧。但病情若不能得到控制,后很可能发展成为心肌梗塞而威胁生命。冠心病常见的症状是胸闷胸痛,休息片刻后缓解,也可持续数分钟或更长,特别在兴奋激动和劳累时、饱饭后易发生。
因此,有胸闷胸痛憋气感的中老年人群、逐渐体态胖起来的人们、长期劳累而得不到缓解放松的“工作机器”们、追求无止并工作压力大又精神紧张的人们,要提高警惕,避免悲剧发生。
呵护心脏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心肌显像检查,灵敏而可靠,可在没有痛苦和损伤的情况下了解心肌是否缺血,或缺血的部位、范围和程度,是否患有冠心病,以便指导下一步治疗,同时也可以很好地评价治疗的效果。受检者只需接受一支显像剂注射和平卧30分钟即可完成检查。
心肌缺血的早期发现和处理,可以 改变冠心病患者的风险和命运,许多悲剧可能因此而避免。
春季请勿忽视哮喘症状
一、胸闷、胸痛: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病人可有胸闷和胸紧的感觉。如果支气管哮喘发作较重,时间较长,可有胸痛,可能与呼吸肌过度疲劳和拉伤有关,突发的胸痛要考虑到自发性气胸的可能。
二、咳嗽、咳痰:
咳嗽是支气管哮喘的常见症状,是由于气道的炎症和支气管痉挛引起的。作为支气管哮喘的前兆症状,一般为干咳,到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咳嗽和咳痰反而减轻,以喘息症状为主。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接近尾声时,支气管痉挛和气道狭窄减轻,大量的呼吸道分泌物需要排出,主要以夜间慢性咳嗽为主。经肺功能检查和吸入激发试验可确诊为支气管哮喘。
三、喘息、呼吸困难:
喘息和呼吸困难是支气管哮喘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在支气管哮喘的先兆症状之后,出现胸闷、胸紧、气短和呼吸困难,喘息往往发作较为突然。由于支气管哮喘是小气道痉挛,会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症状,吸气时间短,呼气时间长,病人感到呼气费力,但有些支气管哮喘病人感到吸气和呼气都费力,在正常人休息时,人们并没有特别地意识到自己正在呼吸。
当心冠心病发作
1. 前胸+左肩+左臂痛
这三个部位同时疼痛,在隐匿性冠心病中最为常见,发生几率颇高,容易让病人忽略是心脏不适。
2. 前胸痛
与典型心绞痛(左胸靠近心脏处)不同,这类病人的疼痛更靠中央。
3. 后背痛
单纯后背疼痛,很难让人联想到心脏病,若吃止痛药无效,服用硝酸甘油反而缓解,赶紧就医查明。
4. 上腹部疼痛
这个位置往往让人联想到胃痛,发生率也很高,若吃胃药无效,就要引起注意了。
5. 颈部+下颌痛
从下颌一路延伸到颈部,感觉像喉咙痛,但范围又比喉咙痛要广。
6. 胸骨后+颈部痛
就是戴红领巾的部位,有些病人的疼痛是一阵一阵的,有些病人是放射性疼痛。
即使未满40岁的青壮年,体检心电图没异常,也不代表安全,特别是经常吸烟、喝酒、工作压力大者,曾经有过胸闷、憋气、胸痛等情况也要到心内科查查,运动平板试验即可查明。
患上哮喘的症状有哪些
1、喘息和呼吸困难
喘息和呼吸困难是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临床表现,在哮喘的先兆症状之后,出现胸闷、胸紧、气短和呼吸困难,喘息往往发作较为突然。由于支气管哮喘是小气道痉挛,会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症状,吸气时间短,呼气时间长,病人感到呼气费力,但有些哮喘病人感到吸气和呼气都费力,在正常人休息时,人们并没有特别地意识到自己正在呼吸。
2、咳嗽、咳痰
咳嗽是支气管常见哮喘的症状,是由于气道的炎症和支气管痉挛引起的。作为哮喘的前兆症状,一般为干咳,到哮喘发作期咳嗽和咳痰反而减轻,以喘息症状为主。在哮喘发作接近尾声时,支气管痉挛和气道狭窄减轻,大量的呼吸道分泌物需要排出,主要以夜间慢性咳嗽为主。经肺功能检查和吸入激发试验可确诊为支气管哮喘。
3、胸闷和胸痛
哮喘的症状发作时,病人可有胸闷和胸紧的感觉。如果哮喘发作较重,时间较长,可有胸痛,可能与呼吸肌过度疲劳和拉伤有关。突发的胸痛要考虑到自发性气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