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重用干姜还是生姜
寒湿重用干姜还是生姜
干姜和生姜在患者寒湿比较重时均可服用。
1、如果体内由于阳虚证所出现的寒湿,干姜效果优于生姜。
2、如果是由于外感寒邪所出现的寒湿症状,生姜效果优于干姜。
寒湿有内外之分,如外寒主要是由于身体感受自然界中外来寒邪的侵袭,所出现一系列症状,内寒主要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由于阳虚所导致,虽然干姜、生姜都具有一定温热特性的药物,但在具体功效还是有所区别:
干姜具有温中散寒作用,对于体内阳虚所出现的一系列寒证表现,有较好治疗效果,生姜偏重于治疗外感寒邪所发生的疾病,因此如果寒湿之邪是由于体内阳虚、阳气不足导致生的内寒与湿邪搏结所出现一系列症状,用干姜的治疗效果更好;而如果是外感寒邪结合体内湿邪所出现的一系列表现,使用生姜的治疗效果反而好于干姜。
生姜与干姜的区别 药性不同
干姜:干姜由于在泥土中掩埋了3年以上,其药性比较温和,适合缓慢调理型的患者使用,能温和的调理身体内的正邪冲突,避免药效过于激烈影响病人身体健康。
生姜:生姜的药性比较强烈,多为解表药物来使用,能迅速的达到病灶,度病因进行纠正和治疗,但是药性强烈,对身体的影响比较大。
姜水泡澡的禁忌 湿气重的人可以用姜水洗澡吗
视情况而定。
生姜入肺、脾、胃经,有温中止呕的功效,对于寒湿重的人群,用生姜是较为合适的,由于寒湿困脾,导致水湿运化不足,多余的水分停在脾胃就造成脾胃虚寒,停在肺造成咯白痰增多,用生姜洗澡对寒湿体质人群有一定的去湿气作用,但是单用生姜作用并不能起到完全祛湿的效果,湿热体质的人群也不建议用生水姜泡澡。
干姜艾草泡脚的功效与作用
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干姜和艾草两者都是偏温性的中药材,用来泡脚之后可以疏通身体的经络,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从而排出体内的寒湿之气,起到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
而且足部有许多的穴位和反射区,长期坚持用干姜艾草泡脚的话可以对足部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从而起到促进睡眠、改善体质、增强身体抵抗力的作用,在天气寒冷的时候是可以适当用干姜、艾草泡泡脚的。
脾胃虚寒的辨证治疗
脾胃虚寒(脾阳虚、胃阳虚)
包括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胃肠功能紊乱、水肿、慢性肝炎、肝硬变、白带过多等病症中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脾胃虚弱证候兼有寒象,如胃腹隐痛不止,喜热喜按,口泛清水,呃逆呕吐,食欲不振,食后胀满、久泻不止,肢冷乏力。或见尿少浮肿,皮肤黄而暗晦,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苔白滑或白腻,脉沉细无力。
病机:脾胃虚寒,多为脾胃虚弱失于调治所治。阳虚生寒,故恶寒肢冷;寒气凝滞,故胃腹隐痛,得热得按则寒气散而痛减。胃阳不足,故食少胃满。寒饮不化而上逆,故口泛清水;胃气不降,故呃逆呕吐。脾阳衰微,水湿不能运化,则久泻不止,或尿少浮肿,或白带清稀而多。如寒湿停滞脾胃,胆液与寒湿相结,则肤色晦暗发黄。脉、舌表现均为阳气衰微,寒湿停滞之征。
治法:温中健脾或温中散寒。
药物:
1、温运脾阳用干姜、附子,温脾健胃用益智仁、白豆蔻、砂仁。
2、温胃散寒:高良姜、吴茱萸、干姜、丁香。
3、随症加药:胃痛加高良姜、香附,肢凉怕冷加附子、肉桂;久泻加炮姜、赤石脂;呃逆加丁香、柿蒂;呕吐加陈皮、姜半夏,或加草豆蔻、高良姜、生姜汁;浮肿加炒薏米、茯苓、车前子;食欲差、消化力弱加炒內金、炒谷芽、炒麦芽。
方例:一般选《伤寒论》之小建中汤(芍药、桂枝、饴糖、生姜、大枣、炙甘草)加减。
胃痛为主者,用《良方集腋》之良附丸(高良姜、香附)化裁。
脾阳虛为主者,用《和剂局方》之附子理中汤(加减)。寒重者加肉桂,寒湿重者加苍术、茯苓。
中医书籍中,人们常常将小建中汤、理中汤、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养胃丸证统称为脾胃虚寒(中焦虚寒)证。这四个方症虽然相似,均表现胃痛喜温喜按,或饥时痛甚、得食暂缓。不思饮食,乏力、苔薄白、脉虚等共同症状。但是在“大同”之中,又有易被人忽视的小异。
中医中药治疗:同治脾胃虚寒症,脾胃同治,其脾胃乃安,其中中药治疗代表为:胃用中药蜜浆,秉承脾胃同治的原理,疗效明显,中医治疗的典范。
香砂六君子汤证,属气虚,气不足便是寒,但寒轻微,且兼痰湿、气郁,痛喜轻按,重按痛反增,脘腹胀閟,嗳气吞酸,便溏、苔白润等。胃胀甚于痛,重按痛增为辨证要点。
理中汤症,乃中阳不振兼寒湿,症见痛喜轻按,畏寒喜热食,得冷则痛剧,痛比前症为重。痛甚于胀是辨症要点。
小建中汤证,系中阳虚兼营阴弱(即中焦阴阳两虚症),症见痛喜重按,口稍干,大便正常或稍干,手足心热与喜暧畏寒征象并存,以痛喜重按为辨证要点。
上述四方,同治脾胃虚寒症,但同中有异,临证不可混淆。属阴阳两虚者用小建中汤,为温润法(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亦属此列);理中汤及其衍化方(附子理中、桂附理中则温中之力更强)为代表方,若小建中汤证误用理中汤则温燥伤阴;若该用理中汤反错投小建中汤,则柔润恋寒湿。同样,理中汤误用于香砂养胃丸症,则不能健脾袪湿、和胃畅中、芳香化浊、消胀除满。临症当辨析无疑而后用之,方能药症合拍,共奏温中散寒、补益脾胃之功。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采用哪些中药治疗
(1)对发病早期及气滞血瘀明显者,重用通经活血、舒筋止痛之药,如当归、丹参、牛膝、枳壳、三七、红花、乳香、没药、川芎等。
(2)对寒湿重者加健脾利湿药,如干姜、白术、茯苓、甘草等;对风湿重者加祛风除湿药,如独活、寄生、秦艽、防风、桂枝、细辛等。
(3)对病程较长的患者可选用一些补肾阳或肾阴药,如桑寄生、熟地、枸杞子、女贞子、补骨脂、旱莲草等。
总之,不管如何遣方用药,都要以辨证施治为最主要的原则,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煮姜汤是用生姜还是老姜 煮姜汤能用干姜吗
最好不用。
干姜是生姜干燥后的姜片或姜粉。干姜中的有效成分减少,姜汤中的活性成分少,效果差;此外,干姜干制时可能会用硫磺或其他化学物质进行处理,这样的干姜也是不能熬汤的,可能对身体有害。所以干姜最好不用来熬姜汤。
干姜与生姜的区别 用途不同
干姜:干姜主要是用于滋补和调理身体方面,多以中药成分出现。
生姜:生姜是我们平常食用的一种调味品,多以菜肴的形式出现。
干姜与生姜的区别 原材料不同
干姜:干姜是用植物姜的块茎干制而成,这对姜的块茎有一定的要求,一般都是使用的老姜,尤其是做中药的干姜要求姜的块茎至少有3岁以上的年限。
生姜:生姜也就平常使用的嫩姜,这对姜的块茎的要求比较低,一般都是一年生的嫩芽即可,口感脆嫩爽口适合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