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寒湿重用干姜还是生姜

寒湿重用干姜还是生姜

干姜和生姜在患者寒湿比较重时均可服用。

1、如果体内由于阳虚证所出现的寒湿,干姜效果优于生姜。

2、如果是由于外感寒邪所出现的寒湿症状,生姜效果优于干姜。

寒湿有内外之分,如外寒主要是由于身体感受自然界中外来寒邪的侵袭,所出现一系列症状,内寒主要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由于阳虚所导致,虽然干姜、生姜都具有一定温热特性的药物,但在具体功效还是有所区别:

干姜具有温中散寒作用,对于体内阳虚所出现的一系列寒证表现,有较好治疗效果,生姜偏重于治疗外感寒邪所发生的疾病,因此如果寒湿之邪是由于体内阳虚、阳气不足导致生的内寒与湿邪搏结所出现一系列症状,用干姜的治疗效果更好;而如果是外感寒邪结合体内湿邪所出现的一系列表现,使用生姜的治疗效果反而好于干姜。

生姜与干姜的区别 药性不同

干姜:干姜由于在泥土中掩埋了3年以上,其药性比较温和,适合缓慢调理型的患者使用,能温和的调理身体内的正邪冲突,避免药效过于激烈影响病人身体健康。

生姜:生姜的药性比较强烈,多为解表药物来使用,能迅速的达到病灶,度病因进行纠正和治疗,但是药性强烈,对身体的影响比较大。

姜水泡澡的禁忌 湿气重的人可以用姜水洗澡吗

视情况而定。

生姜入肺、脾、胃经,有温中止呕的功效,对于寒湿重的人群,用生姜是较为合适的,由于寒湿困脾,导致水湿运化不足,多余的水分停在脾胃就造成脾胃虚寒,停在肺造成咯白痰增多,用生姜洗澡对寒湿体质人群有一定的去湿气作用,但是单用生姜作用并不能起到完全祛湿的效果,湿热体质的人群也不建议用生水姜泡澡。

干姜艾草泡脚的功效与作用

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干姜和艾草两者都是偏温性的中药材,用来泡脚之后可以疏通身体的经络,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从而排出体内的寒湿之气,起到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

而且足部有许多的穴位和反射区,长期坚持用干姜艾草泡脚的话可以对足部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从而起到促进睡眠、改善体质、增强身体抵抗力的作用,在天气寒冷的时候是可以适当用干姜、艾草泡泡脚的。

脾胃虚寒的辨证治疗

脾胃虚寒(脾阳虚、胃阳虚)

包括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胃肠功能紊乱、水肿、慢性肝炎、肝硬变、白带过多等病症中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脾胃虚弱证候兼有寒象,如胃腹隐痛不止,喜热喜按,口泛清水,呃逆呕吐,食欲不振,食后胀满、久泻不止,肢冷乏力。或见尿少浮肿,皮肤黄而暗晦,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苔白滑或白腻,脉沉细无力。

病机:脾胃虚寒,多为脾胃虚弱失于调治所治。阳虚生寒,故恶寒肢冷;寒气凝滞,故胃腹隐痛,得热得按则寒气散而痛减。胃阳不足,故食少胃满。寒饮不化而上逆,故口泛清水;胃气不降,故呃逆呕吐。脾阳衰微,水湿不能运化,则久泻不止,或尿少浮肿,或白带清稀而多。如寒湿停滞脾胃,胆液与寒湿相结,则肤色晦暗发黄。脉、舌表现均为阳气衰微,寒湿停滞之征。

治法:温中健脾或温中散寒。

药物:

1、温运脾阳用干姜、附子,温脾健胃用益智仁、白豆蔻、砂仁。

2、温胃散寒:高良姜、吴茱萸、干姜、丁香。

3、随症加药:胃痛加高良姜、香附,肢凉怕冷加附子、肉桂;久泻加炮姜、赤石脂;呃逆加丁香、柿蒂;呕吐加陈皮、姜半夏,或加草豆蔻、高良姜、生姜汁;浮肿加炒薏米、茯苓、车前子;食欲差、消化力弱加炒內金、炒谷芽、炒麦芽。

方例:一般选《伤寒论》之小建中汤(芍药、桂枝、饴糖、生姜、大枣、炙甘草)加减。

胃痛为主者,用《良方集腋》之良附丸(高良姜、香附)化裁。

脾阳虛为主者,用《和剂局方》之附子理中汤(加减)。寒重者加肉桂,寒湿重者加苍术、茯苓。

中医书籍中,人们常常将小建中汤、理中汤、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养胃丸证统称为脾胃虚寒(中焦虚寒)证。这四个方症虽然相似,均表现胃痛喜温喜按,或饥时痛甚、得食暂缓。不思饮食,乏力、苔薄白、脉虚等共同症状。但是在“大同”之中,又有易被人忽视的小异。

中医中药治疗:同治脾胃虚寒症,脾胃同治,其脾胃乃安,其中中药治疗代表为:胃用中药蜜浆,秉承脾胃同治的原理,疗效明显,中医治疗的典范。

香砂六君子汤证,属气虚,气不足便是寒,但寒轻微,且兼痰湿、气郁,痛喜轻按,重按痛反增,脘腹胀閟,嗳气吞酸,便溏、苔白润等。胃胀甚于痛,重按痛增为辨证要点。

理中汤症,乃中阳不振兼寒湿,症见痛喜轻按,畏寒喜热食,得冷则痛剧,痛比前症为重。痛甚于胀是辨症要点。

小建中汤证,系中阳虚兼营阴弱(即中焦阴阳两虚症),症见痛喜重按,口稍干,大便正常或稍干,手足心热与喜暧畏寒征象并存,以痛喜重按为辨证要点。

上述四方,同治脾胃虚寒症,但同中有异,临证不可混淆。属阴阳两虚者用小建中汤,为温润法(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亦属此列);理中汤及其衍化方(附子理中、桂附理中则温中之力更强)为代表方,若小建中汤证误用理中汤则温燥伤阴;若该用理中汤反错投小建中汤,则柔润恋寒湿。同样,理中汤误用于香砂养胃丸症,则不能健脾袪湿、和胃畅中、芳香化浊、消胀除满。临症当辨析无疑而后用之,方能药症合拍,共奏温中散寒、补益脾胃之功。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采用哪些中药治疗

(1)对发病早期及气滞血瘀明显者,重用通经活血、舒筋止痛之药,如当归、丹参、牛膝、枳壳、三七、红花、乳香、没药、川芎等。

(2)对寒湿重者加健脾利湿药,如干姜、白术、茯苓、甘草等;对风湿重者加祛风除湿药,如独活、寄生、秦艽、防风、桂枝、细辛等。

(3)对病程较长的患者可选用一些补肾阳或肾阴药,如桑寄生、熟地、枸杞子、女贞子、补骨脂、旱莲草等。

总之,不管如何遣方用药,都要以辨证施治为最主要的原则,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煮姜汤是用生姜还是老姜 煮姜汤能用干姜吗

最好不用。

干姜是生姜干燥后的姜片或姜粉。干姜中的有效成分减少,姜汤中的活性成分少,效果差;此外,干姜干制时可能会用硫磺或其他化学物质进行处理,这样的干姜也是不能熬汤的,可能对身体有害。所以干姜最好不用来熬姜汤。

干姜与生姜的区别 用途不同

干姜:干姜主要是用于滋补和调理身体方面,多以中药成分出现。

生姜:生姜是我们平常食用的一种调味品,多以菜肴的形式出现。

干姜与生姜的区别 原材料不同

干姜:干姜是用植物姜的块茎干制而成,这对姜的块茎有一定的要求,一般都是使用的老姜,尤其是做中药的干姜要求姜的块茎至少有3岁以上的年限。

生姜:生姜也就平常使用的嫩姜,这对姜的块茎的要求比较低,一般都是一年生的嫩芽即可,口感脆嫩爽口适合鲜食。

相关推荐

姜黄粉和姜粉的区别

姜黄粉是由原产于印度的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 的干燥根茎磨制成的粉,用作调味品和黄色着色剂,是家庭使用的普通调味料,用于咖喱粉、调味料等。姜黄是一种多年生有香味的草本植物,既有药用价值,又可以作食品调料。辛香轻淡,略带胡椒、麝香味及甜橙与姜之混合味道,略有辣味、苦味。姜粉是由姜磨制而成。姜作为一种药食兼用的调料,其味辛辣芳香。用姜制成姜粉,可以用来调味、腌渍、调汤,用起来更加快捷方便。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前

生姜泡澡能去湿气和寒气吗 生姜泡澡的功效与作用

生姜味道辛辣刺激,性质温热,可以有助于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用生姜煮水泡澡可以有助于祛除体内的寒气,让身体变得暖和起来,具有驱寒暖身的作用,适合气候寒凉的冬天和一些怕冷的女性使用。 生姜不仅是一种食材,也是一种中药材,属于风寒解表药的一种,用生姜水泡澡能帮助清除体内风寒,促进汗液的排出,对于风寒感冒症状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除了用生姜泡澡之外,同时还可以泡一杯生姜茶喝,驱寒效果更佳。 生姜中含有丰富的姜辣素成分,这种成分具有广谱抗菌的作用,对于多种致病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用生姜水泡澡对菌类引起的皮炎、

男人食姜补阳要论体质

民间自古就有“男人不可百日无姜,女人不可百日无糖”的说法。笼统地说来,生姜“定性”为助阳之品,可以延缓男性衰老且增强前列腺机能;而女性大半辈子可能都要对抗机体血气不足等难题,但也要结合体质、年龄、时辰等科学进食姜和糖,才能充分让食物发挥功效。 生姜补阳——但阴虚火旺者不宜 按中医理论,生姜被认为是助阳之品,所以受到诸多男性的青睐。以鲜姜为例,它可以增强食欲,延缓男性机体的衰老。有调查发现,很多进入中老年阶段的男性常会因胃肠道寒凉、缺乏食欲等因素困扰从而导致身体虚弱,中医专家多是建议患者要常含服新鲜姜片,刺

生姜怎么吃去寒气 姜枣散寒茶

用料:生姜500克,大枣250克,茴香200克,甘草150克,食盐100克,丁香,沉香各25克。 做法:将所有食材和药材共研成末,和匀,装瓶备用,每日早餐前用开水送服15克。 功效:生姜味辛,性微温,有疏风散寒,健脾胃作用,大枣能益气血补脾胃,茴香,丁香,沉香为芳香理气药物,所有食材同用,有散寒益气养颜功效。

生姜干姜有何区别

【用药须知】 姜在作为中药用的时候,一般只分为生姜干姜两种。生姜干姜在中药的方剂中很讲究,某些方子只能用干姜,而某些方子则只能用生姜,两者不能混用。那么生姜干姜究竟有何区别呢? 不少人对生姜都很熟悉,现在市场上卖的不是子姜就是生姜,即种了一年就采收的新鲜的姜。而干姜在市面上比较少见,这种姜也叫做母姜,通常是发过两次芽,生长了三年的姜。 从生姜干姜的生长特性来看就可知晓,生姜的味道是比较直接和辛辣的,而干姜在地下埋了三年,其气味是比较浑厚的。这种特性导致了两种姜在中医方剂里出现了不同的应用。 生姜

三伏天喝生姜水的作用 祛湿驱寒

三伏天的时候天气是很热的,这时候很多人会经常喝冷饮,吹空调,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导致寒气入侵体内,导致体内湿气加重;而生姜水性质温和,适量喝具有一定驱寒祛湿的作用,可以帮助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加速血液流速。

姜汤可驱雨湿寒

立夏前后,天空中时不时会来一场不大不小的雨。小张是单位的篮球运动员,身体十分健壮,从不把阴雨绵绵当一回事。用他的话说:那么丁点雨用得着打伞吗?不就是淋湿点儿吗,有什么大不了的!结果,说这话的他终于在淋了小雨后病倒了。这才让他认识到,原来绵绵小雨也不好惹啊。 在潮湿的天气里,尽管是风、寒、湿三者兼而有之,但湿气是最主要的。此时,若恰逢体内湿气猖獗,就会在雨天出现沉重、困倦、胸闷不适、关节疼痛、脾胃不和、腹泻、浮肿等症状。 为防阴雨的湿寒侵袭人体,建议大家: 1.在阴雨天时注意保暖,减少开窗。 2.不要淋雨,

冬天喝什么汤好 干姜肉桂羊肉汤

羊肉营养丰富,贫血、气血两虚等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干姜生姜烘干后的成品。比生姜多了温暖脾阳的作用,要是你阳虚怕冷、脘腹冷痛、四肢不温最好用干姜。另外,肉桂有补元阳、暖脾胃、通血脉、散寒气的功用,将干姜、肉桂与羊肉一起做成药膳汤水,更有利于祛寒治感冒。 做法:羊肉150克切块,与30克拍碎的干姜、15克肉桂共炖至肉烂,调入盐、葱花、花椒面,趁热吃肉喝汤即可。

干姜生姜的区别

干姜无阴液的牵制,其热性猛烈而不持久,质重可入三焦,重点在中下焦,可用之以治三焦寒之重症,实寒者驱散,虚寒甚者欲亡可以回阳。故干姜可以救命 如果没有人参大补元气 可以附子干姜代之。 生姜因为有阴液的制约,性温,热性不如干姜猛烈,胜在缓和,固可以入上焦解表散寒,入中焦温中止呕,对于寒之重症显得力量不足。 如果用生姜干姜的病,无效,微效居多。延误病情。 干姜生姜的病,易助热伤阴,甚至外寒未解,内热已炽,成大青龙汤证。

女性寒凉体质怎么调理 宜食食物

性温味甘辛,具有健脾补气、温暖肠胃及祛寒作用的食物,如籼米、羊肉、鸡肉、牛肚、猪肚、链鱼、草鱼、荔枝、辣椒、韭菜、茴香莱、芥菜、肉桂、干姜生姜、花椒、胡椒、小茴香、白蔻、红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