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肉瘤有什么症状表现呢
滑膜肉瘤有什么症状表现呢
临床表现为关节附近的无痛肿块,患者可能出现关节周围肿胀或肿块,肿块可沿软组织伸展至整个前臂。在肿块皮肤表面可能有静脉怒张。肿块质地大多为中等,也有较硬和较软。会出现不同程度疼痛、隐痛或钝痛,甚至后期呈剧烈疼痛,夜间疼痛显著。
大体所见在手、足小的Ⅰ期病变,其包膜完整,易于分离,此瘤虽然起始于滑膜,但并不像腱鞘囊肿一样,不与关节腔或腱鞘相通。肿瘤切面呈软肉状实体,无囊腔,可分泌出黏液。在大肢体的深部滑膜肉瘤,恶性级别高,其包膜不完整,周围为水肿的、血管丰富的炎性反应组织所包绕。在肿物外行钝性剥离,常可撕破包膜。肿瘤内为软的、白色肉样物质,分泌胶样液,其软度大约可用吸引器吸出。
组织学上一般分为双相型和单相型,双相型一般上皮样细胞和梭型细胞的数量相当,均匀分布,有的上皮样细胞条索可形成脉管样的不典型的假腺腔或小的血窦样裂隙。单相型以上皮细胞为主型,或梭型细胞为主型。在某一些病例中,在双相型细胞中,可见到瘤组织由未分化的小圆形或卵圆形瘤细胞组成,此型也叫未分化型。恶性度高。
手及足部小滑膜肉瘤的组织片上呈双相表现。一部分为成群滑膜细胞在淡染的黏液物质中,细胞常呈腺状,可见有无细胞的裂隙,就像是被纵切开的毛细血管,但其被覆的不是内皮细胞而是肿瘤细胞。此组织中所含的蛋白糖类可以在冷冻切片上用组织化学方法证实。此瘤的另一区是由成纤维细胞所组成,为梭形细胞,偶见分裂象,呈纤维肉瘤状的人字形排列,细胞与基质占同等比例,在嗜伊红染的基质中有清楚的纤维,滑膜细胞可以像其他细胞一样,产生胶原。
为什么会得滑膜肉瘤
家族遗传可能会导致的滑膜肉瘤,因为滑膜肉瘤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会在一定的情况下遗传给下一代,但一般的遗传几率在20%左右,因此遗传导致的滑膜肉瘤比较少见。
在患有关节性疾病或滑膜炎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炎症就会癌变,从而患上滑膜肉瘤。
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也容易直接患上滑膜肉瘤,例如身体遭受比较强烈的撞击或受到某些化学物质的影响等,都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
滑膜肉瘤能活多久
滑膜肉瘤是源于关节、滑膜及腱鞘滑膜的软组织的恶性肿瘤。以四肢的大关节为好发部位,也可发生于前臂、大腿、腰背部的肌膜和筋膜上。主要临床症状为局部肿胀、肿块、疼痛,活动受限为。以手术治疗为主。
膜肉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争取广泛切除,如有血管受侵,血管需一并切除,切除不彻底,局部复发率高。本病通过血行易向肺部转移,也有淋巴转移,凡引流淋巴结较大者,在肿瘤切除的时,施行淋巴结清扫术。本病5年生存率在20%~50%,局部切除不彻底者,可辅以放疗,目前化疗效果尚不肯定。滑膜肉瘤是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晚期因远处转移,病情轻重不一,预后相对较差。药物对滑膜肉瘤无明显作用,化疗药物仅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术后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滑膜肉瘤是怎样一种病
滑膜肉瘤是一种源于身体软组织的恶性肿瘤。除了长在四肢,还可能发生在腹壁或腹腔内。发生的部位不一样,症状表现也不一样。滑膜肉瘤如果长在四肢上,是可以看到或者摸到的。如果长在腹腔中,就很隐蔽,早期一般也没有症状。滑膜肉瘤是一种罕见病,患病概率很小。
滑膜肉瘤是肉瘤中非常“小众”的一种肿瘤,患病率大概只有2.5/10万,多数患者是年轻人。肉瘤分为多种类型,能细分出200多种。肉瘤中更多见的是脂肪肉瘤,在肉瘤疾病中发病率占20%—30%。脂肪肉瘤,就是来源于脂肪细胞的恶性肿瘤。脂肪瘤是良性肿瘤,相对较小,身体富含脂肪的部位均为脂肪瘤的好发部位。而脂肪肉瘤却是恶性肿瘤,一字之差,性质完全不同。人为什么会长滑膜肉瘤或是脂肪肉瘤,目前医学界没有定论。
滑膜肉瘤好发于四肢,而脂肪肉瘤更“偏爱”腹腔脏器,尤其是喜欢“藏匿”在身体的角落里,大多长在腹膜后面。普通人平时觉得肚子大、肚子胀,一般都会认为是消化问题,甚至只是觉得自己变胖了,很少有人会想到有可能是身体里长了一个肿瘤。虽然有人每年都做一次常规体检,甚至是专门的防癌体检,但这种肿瘤很难通过普通体检早期发现。由于腹膜后方的脂肪肉瘤位置很深,通常长在肠子后方,肠子里有气体,而B超检查最怕气体干扰,所以做B超时肠子后方的东西很难看到,容易遗漏此类病变。如果持续腹胀或者摸到腹部包块,建议做个CT排除。
据统计,美国每年腹膜后肉瘤新发病例大概在9000—10000人。因为此类疾病不易早期发现,且治疗难度大。临床研究发现,对于肉瘤类疾病而言,多学科协作共同诊疗、扩大切除是最佳治疗方案。接受规范的手术治疗,术后5年复发率可以从50%降低到20%,5年生存率能达到70%以上。
滑膜肉瘤的早期症状 运动受限
滑膜肉瘤好发于大关节附近,主要在膝部,其次在踝、髋及肩关节附近,因此滑膜肉瘤早期会由于肿块的出现而导致关节运动受限,使其运动受限。
肿块
滑膜肉瘤是怎么形成的 外伤
滑膜肉瘤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外界物体的打击、碰撞或化学物质的侵蚀而造成了外部损伤,如果这些损伤长时间得不到愈合,则可能导致深层组织形成肿瘤,即滑膜肉瘤。
滑膜肉瘤是怎么形成的 疾病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一些疾病的因素也是造成滑膜肉瘤形成的原因之一,例如:骨外软骨肉瘤、膝关节结核、滑膜炎等疾病患上之后均会引发患上滑膜肉瘤。
淋巴瘤是不是癌症
癌症是指的恶性肿瘤,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恶性肿瘤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癌症。一般是指来源于上皮的一些恶性肿瘤就称为癌,比如说肺癌、乳腺癌等等。但是有一些特殊类型的,比如说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是称为肉瘤,比如说滑膜肉瘤、骨肉瘤,其实这个也是指的恶性肿瘤,也是属于癌症。淋巴瘤是指原发于淋巴结或者淋巴结外组织或器官的一种恶性肿瘤,所以是属于癌症的。
六成软组织肿瘤易被误诊
软组织肿瘤是指人体的软组织,如纤维、脂肪 、肌肉、滑膜等间叶组织所长的肿瘤,它和来自胃粘膜、食管粘膜等上皮组织所长的肿瘤有所区别。生长在软组织的良性肿瘤称为纤维瘤、脂肪瘤等,恶性肿瘤则称为纤维肉瘤、脂肪肉瘤等,而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就称为癌。良性软组织肿瘤可发生恶变,变成肉瘤,而有些良性软组织肿瘤本身就具有恶性的特点,也会复发,也会转移,其实就是低度恶性的肿瘤,一开始就应按照恶性肿瘤的方法来处理。
软组织肿瘤中重要的是恶性肉瘤,临床上也以恶性的为多见。恶性软组织肿瘤同样具有复发和转移的特性,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常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有纤维瘤、脂肪瘤、滑膜瘤等;恶性软组织肿瘤有纤维肉瘤、脂肪肉瘤、滑膜肉瘤、横纹肌肉瘤及纤维组织细胞肉瘤等等。
据该医院肿瘤科统计,1993年-2003年,该科收治的796例软组织肿瘤患者中三分之二为误诊误治,大多数病人第一次治疗按良性肿瘤切除或被当作脓肿切开,从而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机会。
由于缺乏了解,60%的软组织肿瘤病人就诊时已为中晚期,50%的软组织肿瘤病人因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而延误病情,面临因术后局部复发被迫截肢或发生远隔转移危及生命的双重威胁。为此,肿瘤专家提醒,早期治疗可免截肢之苦。
正确认识滑膜肉瘤与肿瘤免疫治疗
近日,“魏则西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百度医疗广告”、“莆田医院”、“免疫治疗”等关键词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作为专业从事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医疗单位,有必要来谈谈事件中的疾病本身--滑膜肉瘤。
滑膜肉瘤是一种起源不明,细胞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的间叶恶性肿瘤,好发生于年轻的人群。因为滑膜肉瘤非常容易通过淋巴或者血行发生远处转移,所以仍属于预后较差的肿瘤。然而,是否诊断为滑膜肉瘤就不可救药?或乱了方寸不知到何处求医?我们先来看看数据,文献中,滑膜肉瘤的5年生存率在60%左右,从我们中心收治的患者统计,无转移的滑膜肉瘤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50%,也就是说有很大一部分患者通过规范化治疗,还是可以达到治愈。
那么,滑膜肉瘤的正规治疗模式是怎样的?
手术切除是治疗滑膜肉瘤最重要的手段,完整将肿瘤连同周围组织切除,达到根治性切除,对于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肿瘤分期较高,外科边界较复杂的病人,可以辅以术后放疗。
化疗对于滑膜肉瘤的治疗非常重要,众多的研究表明,滑膜肉瘤属于化疗相对敏感的肉瘤,因此,对于肿瘤较大,位置深,生长速度快的肿瘤,可考虑手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术后再继续进行辅助化疗,一般为六个周期。
通过如上的规范化治疗,许多患者可达到治愈,滑膜肉瘤远没有报道中的那样可怕,在今日的医学条件下,不再是一种绝症。
魏则西是一个发现肿瘤时就已发生了转移的病例,这样的病人,占所有病例的10-15%左右,发生转移的病人,临床治愈率确实较低。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以化疗和靶向药物为主的全身治疗,通过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可达到22个月,也就是说,尽管发生转移,有一半的患者还是能存活2年左右的时间,人们不禁要问,最后还是无法治愈,这段时间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接下来看看“魏事件“中的焦点关键词: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在近几年中频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被主流媒体多次提及为“十大科技进展”、“癌症治愈的希望”等等,它的本质是利用各种手段导入外来或者激活自身的抗肿瘤免疫,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此次事件中,通过各大媒体的曝光,称魏则西接受的是“疗效被夸大”、“国外已淘汰”的免疫治疗-- DC-CIK细胞治疗,一时间,“免疫治疗”似乎又成为一种“忽悠”。
那么,免疫治疗到底是不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手段?我们必须从专业的医学角度做正确的解读,过度夸大或者一概否定,都是不正确的。诚然,魏则西所接受的确实是较早期,特异性不高的免疫治疗,并且缺乏对滑膜肉瘤有效的徇证医学证据。然而,免疫治疗在滑膜肉瘤治疗研究中,确实展现了不俗的疗效。例如,有一种以针对NY-ESO-1抗原的T细胞疗法,临床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下图)。此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1L针对软组织肉瘤包括滑膜肉瘤的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药物将有可能提高滑膜肉瘤的治愈率。
在这些新药上市之前,如果化疗或者靶向药物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那么就有可能为这些患者提供新的机会。例如,目前国内正在进行的一项三期临床试验,一种新的靶向药物针对滑膜肉瘤也展现了较好的疗效,有一部分患者已经获益,这些治疗的手段都是患者可以考虑的。
魏则西的悲剧一方面是选择了缺乏徇证依据的治疗手段,另一方面,则体现了患者本人对医学和治疗不恰当的期望,至上海北京等地多处求医,没有得到医生可以治愈的承诺,这是实事求是的回答,然而他因此放弃了正规的治疗,转而铤而走险,不得不说,也反映出如今医学科普、大众医学知识较薄弱的另一面。
为什么会得滑膜肉瘤
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可能会导致的滑膜肉瘤,因为滑膜肉瘤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会在一定的情况下遗传给下一代,但一般的遗传几率在20%左右,因此遗传导致的滑膜肉瘤比较少见。
疾病癌变在患有关节性疾病或滑膜炎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炎症就会癌变,从而患上滑膜肉瘤。
关节受损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也容易直接患上滑膜肉瘤,例如身体遭受比较强烈的撞击或受到某些化学物质的影响等,都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