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是怎么回事
近视眼是怎么回事
一、光线太足也会带来近视
当视近物时,如果不经调节,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当然看不清楚。这时一般通过收缩睫状肌,让晶状体的曲度增加,可使物体成像到视网膜上,也就是看清楚了。但长时间看近物,眼轴伸长了,看远物时,成像却在视网膜前,眼肌却无法调整,只能通过配戴眼镜来矫正眼睛的屈光度。所以,近视的本质是眼轴对长期视近物的适应性反应。
那么,为什么光线暗时反而不容易近视呢?有一种现象叫夜近视。就是白日视物清晰,但夜晚需要戴近视镜。究其原因是因为夜晚由于屈光的差别,视物成像偏前。
有实验证明,将猴子放在暗房子中饲养,可导致猴子远视。所以,在比较暗的灯光下视物,与在明亮的台灯下视物相比,光线暗时物体的成像偏前,光线亮时偏后。这样,光线亮时,自然让眼轴的伸长性适应反应更强。
二、开灯睡觉易伤眼
报道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疗中心的理查德·斯通及其同事对479名2~16岁儿童的家长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宝宝两岁前若是睡在黑暗房间,近视比例是10%;若是睡在装小夜灯的房间中,近视比例是34%;若是睡在开着大灯的房间中,近视比例为55%。
人体的所有生理功能都有稳定的昼夜节律,包括每天的睡眠与觉醒节律。眼睛是感知光照的人体器官,即人通过眼睛感知昼夜规律,传导到脑部。若人体不休息,脑部松果体褪黑素(松果体素)的分泌会受到抑制,进而打破了昼夜节律、生长发育规律和内分泌水平,不但会导致幼儿早熟,眼轴不断增长也是表现之一。
三、太阳底下看书最伤眼
很多人都有经验,在阳光下看书,只需看一会儿,就觉得眼前有一团黑影,经久不消,看到哪里,就移到哪里,这是视网膜黄斑区受强光刺激后的后像作用。
阳光中含有人的眼睛根本看不到的红外线和紫外线,人眼如果受到紫外线直接照射过多、时间过长,就会伤害角膜上的细胞,使双眼感到剧烈疼痛,长则要几天以后才能恢复正常。在阳光下看书,让阳光直接照射,对眼睛是很有害的。即使不让阳光直接照射到眼睛,在阳光下看书,纸张的反射光也很强烈、耀眼,让眼睛感到不舒服,时间一长就会产生畏光、眼睛刺痛。
边晒太阳边看书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经常这样做,会造成睫状肌过度调节,不但会让人患上近视眼或近视眼加深,而且可能对视网膜,尤其是黄斑区造成光损害,使视觉敏感度下降,甚至引起永久性视力减退。
儿童近视有哪些种类怎么分的
近视眼是现代文明病的一种,但真正要选择一家比较好的正规眼科医院却并不太容易,于是许多人近视的时候刚开始能拖就拖,或直接去眼镜店配眼镜就觉得可以安心了,那么儿童近视有哪些种类是怎么分的呢?
按屈光度分:①轻度近视眼:近视度<-3.00D(300度),一般眼底无病理性改变。②中度近视眼:近视度>-3.00D(300度)<-6.00D(600度),部分眼底呈豹纹状改变。③高度近视眼(病理性近视眼):近视度>-6.00D(600度),常引起玻璃体和眼底的退行性病变,其中>-10.00D(1000度)、眼底病理性改变严重的也称为恶性近视眼,多与遗传因素有关。
按屈光成分分:
①轴性近视眼:是由于眼轴的延长造成的近视。一般眼轴增加1mm,近视度增加-3.00D,在高度近视眼特别是恶性近视眼中,眼轴的延长极为严重,往往可以看到明显的眼球突出。
②弯曲度性近视眼:是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曲率半径变化(减小)造成的近视。临床主要见于角膜的改变,如圆锥形角膜、角膜葡萄肿等;还可见于晶体核异常形成的圆锥形晶体以及晶体位前移等。
③屈光率性近视眼:是由于屈光间质的屈光率变化(增高)造成的近视。临床主要见于晶体的改变,如糖尿病、白内障早期的晶体膨隆等。
也有按成因把近视眼分为两类:①单纯性近视眼:主要是指由发育期视近过度造成的近视。度数一般在-6.00D(600度)以下,也称为获得性和生理性近视眼。②病理性近视眼:主要是指由遗传因素所致的近视。度数一般大于-6.00D(600度),也称为变性性近视眼。
在临床中,有人把幼儿期即出现的近视眼叫先天性近视,也有人把所有的病理性近视眼统称为先天性近视。
近视眼的分类
1.按照临床病理
单纯性近视:即一般性近视,屈光度通常在600度以下的中低度近视,近视的进行性发展缓慢。眼球组织正常,不出现病理性改变。
进行性近视:即所谓的高度近视,也称病理性近视,其屈光度超过600度,最高可达4000度。一般发病较早,眼球轴径不断加长,眼球的许多组织可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2. 按照近视的程度
低度近视:屈光度低于等于-300度者。
中度近视:屈光度在-300~-600度之间的近视。
高度近视:屈光度高于-600度者。
3.按屈光成分
⑴轴性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
⑵弯曲度性近视眼,是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弯曲度过强所致。
⑶屈光率性近视眼,是由屈光间质屈光率过高所引起。
4.按照眼睛调节作用的影响
此类近视一般属于单纯性近视范畴。
假性近视:亦称调节性近视,其眼球轴径长度正常,但屈光间质的屈折力超出常度,一般为晶状体调节过度,因此远处的光线入眼后成像于视网膜前。散瞳后近视的屈光度完全消失,表现为正视眼或远视眼。
真性近视:也称轴性近视,其屈光间质的屈折力正常,眼轴的前后径延长,远处的光线入眼后成像于视网膜前。
混合性近视:真假性近视同时存在的状态。散瞳后近视屈光度有较多的降低,但仍为近视。青少年近视学子在学习任务繁重和身体发育过程中,多为此种近视状态。
近视眼会有哪些分类
一、按照临床病理分类
单纯性近视:即一般性近视,屈光度通常在600度以下的中低度近视,近视的进行性发展缓慢。眼球组织正常,不出现病理性改变。
进行性近视:即所谓的高度近视,也称病理性近视,其屈光度超过600度,最高可达4000度。一般发病较早,眼球轴径不断加长,眼球的许多组织可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二、按照近视的程度分类
低度近视:屈光度低于等于-300度者。
中度近视:屈光度在-300~-600度之间的近视。
高度近视:屈光度高于-600度者。
三、按屈光成分分类
轴性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
弯曲度性近视眼,是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弯曲度过强所致。
屈光率性近视眼,是由屈光间质屈光率过高所引起。
四、按照眼睛调节作用的影响分类
假性近视:亦称调节性近视,其眼球轴径长度正常,但屈光间质的屈折力超出常度,一般为晶状体调节过度,因此远处的光线入眼后成像于视网膜前。散瞳后近视的屈光度完全消失,表现为正视眼或远视眼。
真性近视:也称轴性近视,其屈光间质的屈折力正常,眼轴的前后径延长,远处的光线入眼后成像于视网膜前。
混合性近视:真假性近视同时存在的状态。散瞳后近视屈光度有较多的降低,但仍为近视。青少年近视学子在学习任务繁重和身体发育过程中,多为此种近视状态。
近视眼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使他们生活在痛苦之中,所以大家从小就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莫让近视眼纠缠你。文中对于近视眼的分类的简单介绍,希望会对大家更好地认识近视眼有所帮助。
产生近视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近视眼的发生原因是眼科界长期争论的议题之一。遗传学派认为,近视眼是遗传引起的,近视眼的发展和归属取决于基因缺陷,我们只能矫正而不能防治它。环境学派认为,近视眼是环境引起的,特别是过度近工作,因而改变环境可以防治近视眼。
毫无疑问,近视眼的发生和遗传有关。近视眼的发生率和民族及种族有关,对双胞胎的研究令人信服的证明,近视眼和遗传密切相关。
环境在近视眼发生上所起作用的证据同样引人注目。例如,本来没有近视眼的爱斯基摩人进入电气化和经过学校教育后,近视眼的发生率迅速增加。又如,通过改变试验动物的环境,已经制造出动物近视眼模型。这些证据无可辩驳的说明,环境不仅影响近视眼的发展,而且可以制造近视眼。
预防近视眼和眼睛的保健有效方法
概 述近视眼是我国学生检出率最高的疾病,由于不合理的用眼,过度用眼是导致人们患近视眼的主要原因,患了近视眼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严重的可以导致视力障碍或致盲,因此预防近视眼应受到大家的关注,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近视眼的预防措施和眼睛保健方法。
步骤/方法:1减轻学习负担,合理运动,看书时每看30-40分钟要休息5-10分钟,不能过度用眼。
2改变娱乐方式,很多人每天都对着电脑,电视,打游戏,极大的损伤眼睛,造成视力障碍,我们应该多进行户外运动。
3当我们眼睛感到眼睛疲劳的时候我们要停下来休息,向远处眺望或做眼保健操。
注意事项:近视眼发病率高,但我们合理用眼,多做眼保健操,多进行户外活动我们就能有效的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近视眼的分类有哪些
按照临床病理分类
单纯性近视:即一般性近视,屈光度通常在600度以下的中低度近视,近视的进行性发展缓慢。眼球组织正常,不出现病理性改变。
进行性近视:即所谓的高度近视,也称病理性近视,其屈光度超过600度,最高可达4000度。一般发病较早,眼球轴径不断加长,眼球的许多组织可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按照近视的程度分类
低度近视:屈光度低于等于-300度者。
中度近视:屈光度在-300~-600度之间的近视。
高度近视:屈光度高于-600度者。
按屈光成分分类
(1)轴性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
(2)弯曲度性近视眼,是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弯曲度过强所致。
(3)屈光率性近视眼,是由屈光间质屈光率过高所引起。
按调节作用分类
此类近视一般属于单纯性近视范畴。
假性近视:亦称调节性近视,其眼球轴径长度正常,但屈光间质的屈折力超出常度,一般为晶状体调节过度,因此远处的光线入眼后成像于视网膜前。散瞳后近视的屈光度完全消失,表现为正视眼或远视眼。
真性近视:也称轴性近视,其屈光间质的屈折力正常,眼轴的前后径延长,远处的光线入眼后成像于视网膜前。
混合性近视:真假性近视同时存在的状态。散瞳后近视屈光度有较多的降低,但仍为近视。青少年近视学子在学习任务繁重和身体发育过程中,多为此种近视状态。
近视眼的分类多种多样,以上所述近视眼的分类仅供广大的朋友们作参考,具体详情请咨询相应近视眼方面的专家。如果您是一位近视眼患者,建议您及早的治疗近视眼,以防近视眼越来越严重,最后不能完全治愈近视眼。
儿童近视≠近视眼
最新调查显示,上海市3~7岁儿童视力低常率达30%,很多家长和老师往往认为孩子视力差就是近视眼。其实,不一定。
小儿的眼睛都有一个从低常到正常的发育过程。3岁小孩虽可测出视力,但可低于正常标准。视力低常是表面现象,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要检查。
一些幼儿园及学校为了加强文化教育,视觉负担增加,使幼儿的眼睛调节紧张,容易表现远视力低常(即近视),其中部分是一时性现象,不一定是近视眼。
“近视”与“近视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近视”是指远视力低常、近视力正常的一种现象,在儿童中非常普遍,尤多见于幼儿园及低年级小学生。而“近视眼”是指屈光状态,由散瞳验光检查才能确定。
了解高度近视遗传性的规律
一、家庭遗传因素
高度近视眼是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既有关近视的一对基因都是本病的致病基因才发病,如果只有其中一个是致病基因,而另一个是正常基因,则不发病,只是携带者。因此,两个高度近视眼相结合,其子女的发病机会在90%以上。高度近视者如果与近视基因携带者结合 ,其子女可能有50%是高度近视。而高度近视者如果和正常视力或中低度近视眼者相结合,其子女发生高度近视的可能性为10%。因为在我国一般人群中,约有20%是近视基因的携带者。
二、地域遗传几率
另外世界上黄种人近视眼发病率最高,东南亚包括我国在内近视发病率40%以上,白种人中等,而黑人、爱斯基摩人近视眼很少,这说明种属遗传作用。我国专家作过双胞胎调查,双胞胎同时患近视或同时不患近视,即一致率,结果表明双胞胎一致率(近视)高于非双胞胎。而双胞胎中,同卵双胞胎近视概率又高于异卵双胞胎,这也说明近视眼是遗传性疾病。专家们还通过公式计算出遗传因素在近视眼形成原因中占65%。
近视眼的分类
1.按照近视的程度
⑴3.00D(300度)以内者,称为轻度近视眼。
⑵3.00D~6.00D(300度~600度)者为中度近视眼。
⑶6.00D(600度)以上者为高度近视眼,又称病理性近视。
2.按照屈光成分
⑴轴性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
⑵弯曲度性近视眼,是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弯曲度过强所致。
⑶屈光率性近视眼,是由屈光间质屈光率过高所引起。
3.假性近视眼
又称调节性近视眼。是由看远时调节未放松所致。它与屈光成分改变的真性近视眼有本质上的不同。
近视眼的分类
按近视程度分:3.00D(300度)以内者,称为轻度近视。
近视眼睛结构 :3.00~6.00D(300~600度)者为中度近视。6.00D(600度)以上者为高度近视,又称病理性近视。
按照屈光成分:轴性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 弯曲度性近视眼,是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弯曲度过强所致。 屈光率性近视眼,是由屈光间质屈光率过高所引起。
按调节性分:假性近视又称调节性近视眼。是由看远时调节未放松所致。它与屈光成分改变的真性近视眼有本质上的不同。
饮食如何预防近视眼
近视眼分类:
1.按照近视的程度⑴3.00D以内者,称为轻度近视眼。⑵3.00D~6.00D者为中度近视眼。⑶6.00D以上者为高度近视眼,双称病理性近视。
2.按照屈光成分⑴轴性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⑵弯曲度性近视眼,是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弯曲度过强所致。⑶屈光率性近视眼,是由屈光间质屈光率过高所引起。
3.假性近视眼
又称调节性近视眼。是由看远时调节未放松所致。它与屈光成分改变的真性近视眼有本质上的不同。
预防近视眼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电脑族如何预防近视眼有效果?
①多吃各种水果。
特别是柑桔类水果,还应多吃绿色蔬菜、粮食、鱼和鸡蛋。多喝水对减轻眼睛干燥也有帮助。
②切忌“目不转睛”。
自行注意频密并完整的眨眼动作,经常眨眼可减少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避免泪液蒸发,缓解眼睛干涩和疲劳,保护眼睛的角膜。
③不吹太久的空调。
避免座位上有气流吹过,并在座位附近放置茶水,以增加周边的湿度。
④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充足,不熬夜。
⑤调整荧光屏距离位置。
建议距离为50-70厘米,而荧光屏应略低于眼水平位置10-20厘米,呈15-20度的下视角。因为角度及距离能降低对屈光的需求,减少眼球疲劳的几率。
学习预防近视眼:
1、多看看草坪树林,眼睛要与书、电脑、电视保持一定距离;
2、不要躺着看书;
3、平时用眼一小时就做眼保健操看看远处,休息十分钟。
生活预防近视眼:
1、电脑、电视亮度不宜太高;
2、不用脏手揉眼睛,擦脸的毛巾不要混用,防止传染病;
3、每天早晨或睡前,取坐姿或立姿,闭目,两手掌快速摩擦至发烫,而后迅速捂于双眼上,这时眼睛会感到有一股暖流。如此反复数次,可通经活络,改善眼部血液循环。
饮食预防近视眼:
胡萝卜含维生素B,对眼睛有好处,平时注意膳食均衡,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及海产品等,少吃糖果及甜食。
近视眼能否引起青光眼
青光眼是以眼球内压力升高并对视神经造成损害为主要特征。青光眼是致盲性病。近视眼者特别是高度近视者,眼压容易升高。据统计,1000度以上近视眼眼压高于正常达30%,而2000度以上近视眼则高于正常达50%,所以有人认为青光眼是高度近视十分普遍的合并症。
为什么高度近视眼眼压容易升高?
在眼球内有一种液体叫房水,它不断生成和排出,其生成量和排出量是平衡的,所以眼内压维持在一定的正常水平,房水排出是通过前房角处的无数微孔再到达静脉。
而高度近视眼,这些微孔数量变少,孔径变小,并且不太通畅,这样造成房水流出阻力增加。当不太严重时虽然眼压尚正常,但其功能储备比正常人差,一旦眼内有炎症等变化或点用激素眼药水时,表现为耐受性差,很容易引起眼压升高。当房水流出阻力严重到一定程度时,无诱发原因就出现眼压升高,视神经受损,即为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