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克服攀比心理 告诉自己“我就是比不过别人”
怎样克服攀比心理 告诉自己“我就是比不过别人”
当发现自己有了攀比心理后,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告诉自己“我就是比不过别人”,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有些窝囊,但其实是很现实的,在这个世界上,总有比自己能力强的,比自己家庭条件好的,比自己拥有东西多的人,当看到别人拥有一个苹果时,你买了两个苹果,你会很开心,因为你比别人多一个,但是过段时间你会发现,有的人有三个苹果、四个苹果,甚至更多,难道你都要一一攀比到吗?攀比是个无底的黑洞,一旦有攀比心理时,马上告诉自己“我就是比不过别人”。
攀比心理的危害 人生价值观遭到扭曲
有了攀比心理后,原本正常的人生价值观将会遭到扭曲,人会变得越来越不满足,看到别人有什么新东西后,自己也会想要,最怕就是大人有攀比心理,并且影响到自己的小孩,导致小孩也有攀比心理,要知道从小就染成攀比心理的习惯,长大后是很难改掉的,并且会影响一生。
怎样克服攀比心理 不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较
攀比中最忌讳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作比较,这样的结果只会令自己更加自卑、难受,拿自己本来就不如别人的地方,跟别人比,有什么意义呢?例如你家境普通,你还要跟一个家境富裕的人比谁有钱,这样不是为难自己,令自己更加不悦吗?
人为什么要攀比 什么是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是指自己可以将自己的生活条件,能力,智力等方面与他人进行比较,并且希望超越他人的一种心态。重点在超越他人。
幼儿园令人深思的斗富
前些天,班里的小朋友进行了一场令人深思的对话。对话是我们请参加某一活动的小朋友交50元钱引起的。
小朋友甲说:“50元算什么,100元我也交得起。”
小朋友乙说:“200元我也交得起。”
小朋友丙说:“我爸爸给我买了好几百元钱的玩具呢,这点钱算什么?”
小朋友丁说:“我家还有小轿车呢。你家是什么牌子的车?桑塔纳?我每天来幼儿园坐的是XX牌豪华车。”
还有一些小朋友说,我家有3层楼别墅,我家有摄像机,我家还有……
听到这段对话,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于是,我把这段对话内容记录在教室后面的“家教园地”里,旁边设了一个“家长信箱”,请家长谈谈看法。
本图片来源CFP
家长们也非常震惊。短短几天,信箱里就塞满了家长的反馈。家长纷纷反思说:“我们是不是太容易就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了?”“我们想给孩子幸福,会不会给孩子的却是大手大脚乱花钱的攀比心理?”
我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发现孩子斗富的内容,大至家中住所环境、汽车品牌,小至衣服、玩具,无所不包。然而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比”!那么是谁教会了他们比呢?家长往往对孩子之间的攀比感到既无奈又不解!
其实家长恰恰是孩子攀比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孩子面前肆无忌惮地说贫比富时,不能分辨是非的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如“妈妈说这样最漂亮”,“爸爸说有钱人开奔驰”等。孩子们就会简单地重复成人的话,模仿成人的语气去评价自我和他人。“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有那种玩具,我也要买”,估计不少家长曾面对孩子类似的要求。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攀比心态时,首先不可盲目训斥或一味满足,而应该静下心来和孩子交流,比如说“这么多玩具,妈妈不可能都买回去啊”。
专家认为,爱“攀比”是学龄前儿童在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表现。因为幼儿天真幼稚的天性为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础。
而在幼儿园里,老师的言行也是促使幼儿攀比心理形成的原因之一。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同样要注意言行,不能作一些不恰当的比较促进孩子的攀比心理。例如,千万不要问“今天咱们班谁穿得最漂亮?”“谁带来的玩具最好玩?”等。我们对孩子的表扬应集中体现在平时谁最爱劳动,谁最爱帮助别人、谁最乖等良好行为上,这样幼儿在努力获得表扬的过程中,将会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有助于良好价值观的形成。
同时,赏识教育的泛滥助长孩子的攀比心理。我们现在受“赏识教育”思潮的影响,家长和老师动不动就伸出大拇指说“你真棒”,这种泛滥的表扬也让孩子容易产生精神上的虚荣,尤其是一些个性好强的孩子,看见别人比自己强,就会受不了。我觉得,针对“攀比风”,最关键的还是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帮助他找出优点,培养自信心,让孩子知道他也有让别人羡慕的地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平息他的攀比之心。
怎样克服攀比心理 找出攀比关键源
每个人攀比的关键源都不同,想要克服攀比心理,必须先找到自己的攀比关键源,才能对症下药。比如朋友家住的是别墅,而你家住的是平房,这让你有了攀比心,究其源头,朋友家的别墅也不是他自己买的,而是他爹买的,这是双方父母经济能力的差异,也不是你能够左右的,你也无需埋怨自己的父母,因为你有钱你可以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都买不起,为什么要要求父母给你买呢?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能住上别墅,住平房的也不止你一个人,这么想是不是心里舒服了许多?
攀比心理如何克服 只与自己比
树立正确的攀比心理,只与自己比。攀比他人只会让自己情绪低落,人生退步,只有与自己比,把自己的劣处当作唯一的敌人,把跟别人攀比的注意力放到自身的成长上来,多关注自己哪些地方进步了,哪些地方退步了,用跟自己比取代跟别人比,这样才能得到进步。
互相攀比的坏处 养成凡事都爱攀比的习惯
攀比心理也分轻症状和重症状的,轻症状为最初时的攀比,你可能只是因为别人有了一个新书包,一个新文具盒而想攀比,但如果这时的攀比心理没有及时得到制止,就会养成爱攀比的习惯,也就是攀比心理的重症状,到后来因为各种小事、大事你都会想要攀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盲目攀比,养成凡事爱攀比的习惯会让人活的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