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瘤的发病症状
子宫内膜瘤的发病症状
子宫内膜癌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普查或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多表现为:
1)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的出血。在年轻女性或围绝经期妇女常误认为是月经不调而被忽视。在绝经后女性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有些患者仅表现为绝经后少量阴道血性分泌物。晚期患者在出血中可能混有烂肉样组织。
2)阴道排液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在早期可表现为稀薄的白色分泌物或少量血性白带,如果合并感染或癌灶坏死,可有脓性分泌物伴有异味。有时阴道排液中可伴有组织样物。
3)疼痛癌灶和其引发的出血或感染可刺激子宫收缩,引起阵发性下腹痛。绝经后女性由于宫颈管狭窄导致宫腔分泌物引流不畅,继发感染导致宫腔积脓,患者可出现严重下腹痛伴发热。肿瘤晚期时癌组织浸润穿透子宫全层,或侵犯子宫旁结缔组织、宫颈旁韧带、膀胱、肠管或浸润压迫盆壁组织或神经时可引起持续性,逐渐加重的疼痛,可同时伴腰骶痛或向同侧下肢放射。
4)腹部包块早期内膜癌一般不能触及腹部包块。如内膜癌合并较大子宫肌瘤,或晚期发生宫腔积脓、转移到盆腹腔形成巨大包块(如卵巢转移时)时可能在腹部触及包块,一般为实性,活动度欠佳,有时有触痛。
5)其他肿瘤晚期病灶浸润压迫髂血管可引起同侧下肢水肿疼痛;病灶浸润压迫输尿管引起同侧肾盂、输尿管积水,甚至导致肾萎缩;持续出血可导致继发贫血;长期肿瘤消耗可导致消瘦、发热、恶液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变范围和组织学类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因内膜癌绝大多数为腺癌,对放射治疗不甚敏感,故治疗以手术为主,其他尚有放疗、化疗及药物(化疗、激素等)等综合治疗。早期患者以手术为主,按照手术-病理分期的结果及复发高危因素选择辅助治疗;晚期患者采用手术、放疗与药物在内的综合治疗。
子宫内膜癌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普查或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多表现为:
1)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的出血。在年轻女性或围绝经期妇女常误认为是月经不调而被忽视。在绝经后女性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有些患者仅表现为绝经后少量阴道血性分泌物。晚期患者在出血中可能混有烂肉样组织。
2)阴道排液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在早期可表现为稀薄的白色分泌物或少量血性白带,如果合并感染或癌灶坏死,可有脓性分泌物伴有异味。有时阴道排液中可伴有组织样物。
3)疼痛癌灶和其引发的出血或感染可刺激子宫收缩,引起阵发性下腹痛。绝经后女性由于宫颈管狭窄导致宫腔分泌物引流不畅,继发感染导致宫腔积脓,患者可出现严重下腹痛伴发热。肿瘤晚期时癌组织浸润穿透子宫全层,或侵犯子宫旁结缔组织、宫颈旁韧带、膀胱、肠管或浸润压迫盆壁组织或神经时可引起持续性,逐渐加重的疼痛,可同时伴腰骶痛或向同侧下肢放射。
4)腹部包块早期内膜癌一般不能触及腹部包块。如内膜癌合并较大子宫肌瘤,或晚期发生宫腔积脓、转移到盆腹腔形成巨大包块(如卵巢转移时)时可能在腹部触及包块,一般为实性,活动度欠佳,有时有触痛。
5)其他肿瘤晚期病灶浸润压迫髂血管可引起同侧下肢水肿疼痛;病灶浸润压迫输尿管引起同侧肾盂、输尿管积水,甚至导致肾萎缩;持续出血可导致继发贫血;长期肿瘤消耗可导致消瘦、发热、恶液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变范围和组织学类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因内膜癌绝大多数为腺癌,对放射治疗不甚敏感,故治疗以手术为主,其他尚有放疗、化疗及药物(化疗、激素等)等综合治疗。早期患者以手术为主,按照手术-病理分期的结果及复发高危因素选择辅助治疗;晚期患者采用手术、放疗与药物在内的综合治疗。
1.手术:手术是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早期患者,手术目的为手术-病理分期,准确判断病变范围及预后相关,切除病变的子宫和可能存在的转移病灶,决定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手术步骤一般包括腹腔冲洗液检查、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双侧卵巢和输卵管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对于低危组的患者是否需行淋巴结清扫术尚有争议,支持者认为术前、术后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可能不一致,且术中冰冻对肌层浸润判断也可能有误差;反对者认为早期癌淋巴结转移率低,不行淋巴结清扫可以避免更多手术并发症。
2.放疗:是治疗子宫内膜癌有效的方法之一。单纯放疗仅适用于年老体弱及有严重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或禁忌手术者,以及Ⅲ期以上不宜手术者,包括腔内及体外照射。术前放疗很少采用,但对于阴道大量出血,一般情况差、合并症多、短期内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以先行放疗止血并控制疾病进展。待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后可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术前放疗以腔内放疗为主。术后辅助放疗在临床应用较多,术后放疗指征:手术探查有淋巴结转移或可疑淋巴结转移;子宫肌层浸润大于1/2或G2,G3;特殊组织学类型,如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阴道切缘癌残留等。上述前三种情况给予全盆腔照射,最后一种情况需补充腔内放疗。目前放疗多合并化疗增敏,又称为放化疗。
3.化疗:化疗很少单独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多用于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如浆液性、透明细胞癌等;或是复发病例;或是具有复发高危因素的手术后患者,如G3,ER/PR阴性者。化疗中主要应用的药物有铂类、紫杉醇以及阿霉素类药物,如多柔比星等。目前多采用联合化疗,化疗方案有AP、TP、TAP等。
4.激素治疗:适应于晚期或复发患者;保留生育能力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保守性手术联合大剂量孕激素保留卵巢功能;具有高危因素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禁忌证: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功能不全;有血栓病史;糖尿病患者;精神抑郁者;对孕激素过敏者;脑膜瘤患者。目前尚无公认的孕激素治疗方案,一般主张单独应用大剂量孕激素,如醋酸甲羟孕酮、醋酸甲地孕酮、17-羟已酸孕酮、和18-甲基炔诺酮等。一般认为应用时间不应少于1~2年。大剂量孕激素在病理标本免疫组化孕激素受体阳性者中效果较好,对保留生育功能者有效率可达80%,对治疗晚期或复发患者总反应率为15%~25%。对于孕激素受体阴性者可加用三苯氧胺,逆转受体阴性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孕激素类药物常见的副反应有轻度水钠潴留和消化道反应,其他可有高血压、痤疮、乳腺痛等。
5.中医药治疗:手术和放化疗后可给予患者中医中药治疗,固本扶正,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癌症患者的最常用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和化疗。癌症患者手术后吃什么,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有助于提高疗效,对于增快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有帮助呢?中医专家建议还可用抗癌中药进行调理,虽然西药效果快,但极不稳定,容易复发,而且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只治标不治本。按中医专家看,手术化疗和放疗只重视了“祛邪”(抑杀肿瘤),而忽视了“扶正”甚至伤及正气,因而会出现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因此中医会用各种中药预防并减少化疗和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强其疗效。而冬虫夏草是其中最常用的中药之一。现代医学临床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吞噬肿瘤细胞的能力是硒的4倍,冬虫夏草所含虫草素能明显增强红细胞粘附肿瘤细胞的能力,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能明显提升白血球和血小板数量,迅速改善放化疗后的呕吐恶心、胃口差、头发脱落、失眠等症状。但并不是所有的冬虫夏草都有药用效果,医学界认为只有产于西藏那曲或青海玉树海拔4200米的野生天然虫草才有显著的医药作用。譬如国内知名品牌福临门冬虫夏草,抗癌天然虫草素以及天然氨基酸含量最高,其功效更为显著,是临床抗癌首选。近年来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具有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对癌症症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早期子宫瘤的具体发病原因有哪些
子宫肉瘤确切病因不明,有人从组织发生学上认为与胚胎细胞残留和间质细胞化生有关,盆腔放疗史、雌激素的长期刺激可能是发病的危险因素,但还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以证明以上推断。多位原发性,来自子宫肌层或子宫血管壁平滑肌纤维,业科技法语子宫平滑肌瘤恶变等。子宫肉瘤在临床上是有分类的,包括子宫内膜间质瘤和子宫平滑肌肉瘤,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子宫肉瘤的发病原因不同。
子宫内膜间质瘤:子宫内膜间质瘤属于子宫肉瘤的一种,由子宫内膜间质来源的肿瘤可分为子宫内膜间质结节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两种。而后者又分为低度恶性的和高度恶性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平滑肌肉瘤在中国是最常见的子宫肉瘤,约占为子宫平滑肌瘤的0.64%,占子宫肉瘤的45%左右。主要来自子宫肌层或子宫血管壁平滑肌纤维,易发生盆腔血管、淋巴结或肺转移。肉眼见肉瘤呈弥漫性生长,与子宫肌层无明显界限。原发性平滑肌肉瘤发自子宫肌壁或肌壁间血管壁的平滑肌组织。此种肉瘤呈弥漫性生长、与子宫壁之间无明显界限,无包膜。继发性平滑肌肉瘤为原已存在的平滑肌瘤恶变。据统计子宫肌瘤约有0.5%恶变为肉瘤,在多发性肌瘤中可仅有个别肌瘤恶变。肌瘤恶变常自瘤核中心部分开始,向周围扩展直到整个肌瘤发展为肉瘤,此时往往侵及包膜。有文献报道,部分患者因有良性疾病或恶性肿瘤而接受放射治疗的历史,大多数发生在放射治疗10年以后。
暴饮暴食会怎么样 癌症
吃得太饱会造成抑制细胞癌化因子的活动能力降低,增加患癌概率。而且肿瘤发生率,甚至肿瘤的死亡率,都和进食数量有很大的联系,人体总热量摄取越多,如结肠癌、直肠癌、胆囊胆道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肿瘤发病率也越高。
子宫内膜息肉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一、子宫内膜息肉常见并发症
慢性宫颈炎、女性不孕、多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
二、子宫内膜息肉并发病症
1、子宫内膜息肉充塞宫腔妨碍精子和孕卵存留和着床、妨碍胎盘植入和胚胎发育。合并感染改变宫腔内环境,不利于精子和孕卵的成活。合并输卵管或卵巢炎,可引起梗阻性或无排卵性不孕。
2、子宫内膜息肉产生一些并发症。子宫内膜息肉多并发多囊卵巢和子宫内膜异位,原因是排卵障碍,高雌血症造成的内膜持续增生,缺少孕激素转化内膜。
3、子宫内膜息肉引起女性月经不调。一般会造成女性月经量过大和不规则子宫出血,一般子宫内膜息肉症状是不明显的,很多都是在息肉长出宫颈口,方式出血后才检查出来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 形成内膜瘤卵巢癌可能接踵而至
子宫内膜异位症长在卵巢上或子宫后侧最多,而且通常99%是良性,但是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形成内膜瘤,并且会刺激卵巢,因此很可能与卵巢癌有关,不要轻忽。
女性痛经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痛经的罪魁祸首——子宫内膜异位
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发病率约15%,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发女性重度痛经的罪魁祸首,痛经时间从一、两天到持续整个经期,还有的严重病人在非月经期也会有痛经症状,女人们应对痛经予以足够重视,月经期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经血沿输卵管倒流回盆腔。
痛经重要病因——子宫肌腺症
子宫肌腺症,继发性痛经一个重要病因,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下腹质硬而有压痛,经期压痛更甚,有些患者也可能有性交痛,少数患者可能在月经前后有阴道滴血现象,B超检查肌层中可见不规则回声,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增大,轮廓改变,或局限性结节隆起。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有引起痛经的可能的,但一般疼痛不会太剧烈。突向子宫腔内生长的子宫肌瘤,由于肌瘤表面覆盖着子宫内膜,增加了子宫内膜面积,且在宫腔内占位,影响经血排出。因肌瘤向子宫腔发展,其邻近器官会出现压迫症状,当肌瘤红色变性时或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发生剧烈腹痛。
恶性妇科肿瘤发病年轻化
妇科肿瘤发生于女性生殖系统内的肿瘤。还是要先申明一点,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肿瘤才是恶性的。妇科肿瘤中也有“黑白”两道:恶性的,要早诊断、早控制;良性的,要早治疗、防恶变。
恶性肿瘤发病“年轻化”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三大疾病。统计发现,每年全球宫颈癌新发病人47万,每年死亡23万。差不多有一半的宫颈癌病人死亡。内膜癌每年新发病人为18.9万,每年死亡为4.5万,这表明内膜癌的治疗效果比较好。而卵巢癌每年新发病人为19.2万,基本上和内膜癌的新发病例数差不多的,但死亡人数却高达11.4万。所以,卵巢癌是我们治疗中的难点,也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
在我国,恶性妇科肿瘤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多发于50岁左右的宫颈癌,正悄悄逼近年轻女性,20-29岁的年龄段上升幅度显著。很多30岁左右的女性已经出现了早期、甚至中晚期宫颈癌,比以往发病年龄提早了近10年。此外,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发病率也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子宫内膜癌与宫颈癌发病人数比已由50年代的1∶5上升到1∶2。同40年前相比,卵巢癌发病率增加了3倍。
子宫内膜瘤如何治疗
1.手术治疗
对于已经诊断为子宫肉瘤的患者,应该考虑给予及时的手术治疗。
(1)低度恶性内膜间质肉瘤手术范围: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不宜保留卵巢。即使发生广泛转移,仍应将病灶尽可能切净。肺转移患者行肺叶切除术。
(2)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术后易复发。对晚期患者,可做姑息性手术,以缓解症状,术后辅助放疗和化疗。
2.化疗
(1)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用以顺铂(DDP)或异环磷酰胺每3周1次为主的方案。
(2)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用IAP方案(异环磷酰胺+ADM+顺铂)。
3.放疗
适应证:术后有残存病灶者、Ⅰ期以上患者、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1)术后体外照射需根据术后残瘤及转移灶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术后体外照射的设野与术后预防性盆腔照射大致相同。
如:盆腔中心部位有肉瘤残存:全盆腔照射肿瘤量提高到40Gy,中央挡铅四野照射仍为15Gy。
盆壁肿块较大:在完成全盆及四野照射之后可再缩野照射10~15Gy。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另外设野,照射剂量为45~55Gy,每周8.5Gy,4~6周内完成。
当病变范围超出盆腔范围时,可再在上腹部增设一野,照射野面积根据病变范围划定,对肝、肾部位需要挡铅遮盖。如肺部转移灶范围较小时,可以对肺部转移灶设野行体外照射。
(2)腔内放射术前采用遥控后装腔内放疗。
剂量:以子宫颈癌腔内放疗的参考点(A点)为准,以15~20Gy为宜,最好能使子宫得到均匀分布的剂量。
术后阴道残端有肉瘤残存时,在体外全盆腔照射之后,可与盆腔四野照射同时补充腔内放射,剂量参考点为黏膜下0.3cm,可给予总量24~30Gy,分3~5次完成,间隔为4~7天,
4.孕激素类药物治疗
适应证: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
注意事项:应长期应用,一般主张1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