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7天后还会传染吗 手足口病7天后还会传染吗
手足口7天后还会传染吗 手足口病7天后还会传染吗
看患者是否完全痊愈决定。
通常我们说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发病期就是一周,一周过后这个病就好了,但这是针对手足口病症状轻微的情况下的治愈期,若患者病情严重,那么治愈的时间会相对较长,即使病情过了7天后也还可能处于病期感染期,仍然会有传染给他人的可能性,因此大家不能片面的说手足口病7天后就不会传染了,而是要根据患者是否完全痊愈决定。
感染了手足口病会不会传染
手足口病一般发生在儿童身上,但成人也易得此类疾病,所以,不管是儿童和大人都易感染此类病,既然大家都是此类病的易感人群,及时做好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大人也要防止此类病的传染。 成人隐性感染手足口病可传染儿童。
因此,专家提醒市民,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回家后,要把工作场所穿的衣服换下来,把手洗干净,再进厨房准备食物,抱孩子玩耍。在给婴儿喂食时,一些不好的习惯一定要改掉。如有些家长在喂食前先把食物放在自己的嘴里嚼碎,或用嘴唇试温等,这些都是传播病毒的危险行为。
据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传染病,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其潜伏期一般为2天至7天,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一两天或发病的同时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摄氏度左右,并在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出现皮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
临床上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该病常见于9月份,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感染。相对而言,大人得此病的可能要小得多,而且即使感染也是隐性感染,基本不会发病。虽然大人本身不发病,但一旦感染病毒,依然会传染给周围人群。
手足口病可以出门吗 手足口病不出门就不会得吗
也可能会得手足口病。
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在手足口病高峰期,即使家长把孩子关在家里,防止其出门玩耍被传染手足口病,但最终还是感染了手足口病,这是因为手足口病也会传染给出门在外的大人们,而大人感染了手足口病,通常不发病,却会成为携带病毒的传播者,将手足口病病毒传播给家里或身边的健康幼儿。
手足口7天后还会传染吗
可能还会传染。
患有手足口病的大部分儿童在发病后的7天左右,基本已经康复,但也有部分患者口里的疱疹还未完全消退,只要这些疱疹还在,就会带有病毒,可能会感染给其他健康人群,因此手足口病7天后还是可能会传染的。
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家长需注意什么 注意预防传染
很多家长以为手足口病是只有小孩才能得的病,因此传染的对象也只会在幼儿之间进行。但实际上手足口病也是会传染给大人的,而且大人感染手足口病之后同样会成为病毒携带者,若是与其他健康人群接触,还会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因此作为家长在护理宝宝的同时,也要预防自己被传染。尤其是在接触了自家患儿后,不要再接触其他健康儿童,避免将手足口病病毒传染给别的孩子。
备注:大人因为自身抵抗力强,即使被传染了手足口病也通常不会发病(除非抵抗力很弱的人群),但会成为感染源,需提防传染别的幼儿。
手足口病好了会传染吗
不会传染。
手足口病是一种因肠胃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这种病出现在患者身上的病症如果已经完全好了的话,就不会再传染,但判断患者是不是完全好了,要符合以下条件才行。
如何判断手足口病患者好了不会传染
根据以下5点来判断足口病患者好了不会传染:
1、手、足、臀等部位的疱疹结痂并完全消退,无痕迹;
2、口里的疱疹或口腔溃疡已痊愈;
3、发烧已退,体温正常;
4、宝宝不再口痛,食欲正常,精神状态好,活动睡眠规律。
5、因手足口病重症引发的脑炎、肺炎、心肌炎等病症已好。
如果手足口病的患儿满足以上完全恢复的条件,那么说明病情已好不再传染。假如还有其中一条不满足的,说明患儿还是有传染的可能。
例如:患儿光是身上的疱疹结痂,但口里还有疱疹没好的话,病毒依然存在口腔疱疹中,可能会通过饮食、谈话等方式传播病毒传染健康人群。
手足口病需要隔离几天 手足口9天了还会传染吗
可能会传染。
虽说手足口病轻微病症属于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后7天就好了,但不排除有的患者好的晚一点,而且即使患者病情康复了,若是不好好隔离护理的,很可能再次感染上病毒,传染给他人,因此,手足口9天了也依然有传染的可能,作为护理手足口病的看护人,要做好以下隔离防护措施,以防患者感染其他人或再次被感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来袭,如何保护您的宝宝?
1什么情况下需要看医生?
●宝宝6个小时没有小便(小宝宝观察尿不湿是否变湿,大宝宝看有无排尿)。
●宝宝精神不好或和平时表现有很大不同。
●2-3天后症状还没有好转。
●持续高热,呕吐频繁
2.手足口病如何治疗?
●因是病毒感染,轻症病例本身不需治疗,几天后会自然好转,能做的是对症治疗。
●如发热或疼痛严重可用泰诺林或美林退热和止痛。
●如口腔疼痛可吃冷的食品(如冰棍或冰激凌)缓解,另要多喝水,果汁。
●有极小一部分宝宝会是重症手足口病,就需要住院治疗。
3.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家长接触宝宝之前要用肥皂和水洗手,宝宝吃饭之前,大便之后要洗手。
●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如果周围有患病宝宝,妈妈不要让宝宝和他接触。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4.宝宝患手足口病后还能上学吗?
因感染手足口病的1周内传染性最强,为避免传染给其它宝宝,建议1周后再上学。
春季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有哪些呢
春天,万物复苏,流感、流脑、麻疹、水痘和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又到了流行季节。2008年5月2日,卫生部把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近期,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疾病监测,发现手足口病时有发生,特别提醒家长与孩子要重视对手足口病的预防。
“手足口病的预防,关键在于春季。”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并不可怕,家长不必惊慌。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而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传播能力强幼儿一年可多次感染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已有近30年历史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潜伏期一般为2-7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重症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传播方式主要是密切接触传染源,也可通过空气飞沫,或经口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传播。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一般3月份逐渐增多,5-6月可达到高峰,该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快的特点,极易造成暴发流行。
据介绍,3岁及3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容易感染手足口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由于可以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种类很多,不同型的肠道病毒感染后没有或很少有交叉免疫力,一种肠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的免疫力持续时间较短,不会获得终身免疫。因此,手足口病隔几年就会有一次大流行。另外,不同的病毒型可在同年流行,所以幼儿一年有可能被多次感染,患上手足口病。
尚无预防疫苗搞好卫生是关键
据介绍,由于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较多,目前又没有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因此,主要的预防措施就是教育公众认识手足口病,讲究卫生,加强管理。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应开始于早春疾病尚未流行时,加强监测,发现早期病例,早隔离,早治疗,防患于未然。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不要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或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在流行期间,家长要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手足口病传染大人吗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个年龄组的人都有机会感染手足口病,所以成年大人也会被传染手足口病,而且也有可能会传染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