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为什么会涨奶 饮食调节泌乳状况
产后为什么会涨奶 饮食调节泌乳状况
新妈妈应保证饮食的清淡,忌油腻,不要盲目的饮用过多的催奶汤水,进食高蛋白、高脂、高糖类食物也必须适量,以免乳汁分泌过于旺盛、浓稠,在乳腺内结块、不易排出。
如何缓解产后涨奶
顺利生下小宝宝的母亲最担心的问题往往是母乳不足,总是想尽办法催奶、泌乳,不过其实还有另一种状况同样令人非常烦恼,那就是产后遭遇严重的乳胀、涨奶!如何缓解产后涨奶?遇到这种情况时新妈应如何应对呢?
产后为何会引发涨奶?
孕初期的变化
从怀孕起,女性的乳房就开始逐渐增大、充血,浅表静脉清晰可见,因此孕初期孕妈咪常会觉得乳房发胀或有轻微的刺痛。其后,腺泡进一步增生,乳房变得更加富有韧性,乳头增大、颜色变深,乳晕上出现了散在隆起的皮脂腺结节。
妊娠中的发育
在妊娠过程中,胎盘会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可以刺激乳腺管发育,孕激素会刺激乳腺腺泡发育。另外还有胰岛素、甲状腺素等诸多激素共同发挥着作用,不过其综合表现为乳腺得到了充分的发育,但并不分泌乳汁。
生产后的表现
经过了这些日子的努力,新妈妈的身体在产后48~72小时已经为哺乳小宝宝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体内的泌乳素进一步作用于乳腺腺泡,使之开始泌乳,但乳房开始膨胀,血管充血、淋巴管扩张淤积,乳腺管不通畅者就会有明显的痛感。
缓解产后涨奶的妙招
让宝宝尽早吸乳
如果生产后能让宝宝尽早与新妈妈亲密接触,并在宝宝出生后半小时内就开始吸吮母乳,这样不仅有利于宝宝得到含有丰富营养和免疫球蛋白的初乳,刺激母乳分泌的增多。由于宝宝的吸吮能力很强,小嘴巴特别有力,因此可以通过吃奶这种方式来疏通妈妈的乳腺管,使乳汁排得更加顺畅。
吸奶器好帮手
如果宝宝因为某些原因无法用吸吮来帮助妈妈,那就应当选择一款吸奶器来帮忙。在挑选吸奶器的时候要注意其吸力必须适度,使用时乳头不应有疼痛感。建议选择有调节吸奶强度功能的自动吸奶器,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吸奶器的压力和速度。
按摩疗法
在洗净自己的双手后握住整个乳房,均匀用力、轻轻地从乳房四周向乳头的方向按摩、挤压,这样做能帮助疏通乳腺管,促使皮肤水肿减轻、消失。在按摩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乳房的某一部位胀痛特别明显,可在该处稍稍用力挤压,排出淤积的乳汁,以防此处乳腺管堵塞,导致乳腺炎。
宽大乳罩支托法
对于肿胀、下垂的乳房可以使用柔软的棉布制成宽大的乳罩来加以支托,这样不仅能改善乳房的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回流,还有助于保持乳腺管的通畅,从而减少乳汁的淤积,减轻乳房的胀痛感。注意,新妈妈不能戴过紧的乳罩,因为这样的乳罩可能会抑制乳汁分泌。
冷敷 & 热敷双管齐下
在挤出部分乳汁后,用柔软的毛巾蘸冷水外敷于乳房上,或使用冷水袋进行冷敷,均可起到减轻乳房充血、缓解胀痛的作用;而在哺乳前,可以用湿热的毛巾热敷乳房几分钟,随后配合轻柔的按摩和拍打动作,使乳房和乳晕软化、减轻涨奶感,而且哺乳时应先喂感觉涨奶明显的那侧乳房。
高复发病毒疣怎么治?生殖疣的早期症状?病毒疣为什么容易复发怎样治疗生殖器疣?包心菜疗法
用包心菜外敷乳房是民间常用的方法:将包心菜一棵,洗净,完整剥离每片菜叶后,沿腋下、胸大肌,将整个乳房用菜叶全部覆盖,再用乳罩略略加压,使包心菜菜叶与肌肤充分接触,持续24小时后取下,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减轻乳胀,避免新妈妈因养护不当遭遇乳腺炎的困扰。
中药疗法
取芒硝120g,分别装入两个纱布袋内,外敷于双乳处并予以包扎,能明显缓解乳胀、疼痛的感觉,而且对于治疗乳房红肿疼痛,功效尤为显著。
饮食疗法
新妈妈应保证饮食的清淡,忌油腻,最好不要饮用过多的催奶汤水,进食高蛋白、高脂、高糖类食物也必须适量,以免乳汁分泌过于旺盛、浓稠,在乳腺内结块、不易排出。
产后涨奶不是说就一定是病,新妈妈完全不用担心的,通过以上几种产后涨奶的方法,可以有效的缓解产后涨奶这一问题。
四大给力战略 消除涨奶烦恼
1、用吸奶器
可以使用吸奶器将乳房中过多的奶汁吸出来,帮助你缓解胸部的疼痛症状。当然你也可以自己挤掉一部分的奶,这种做法也是可以的。妈妈们不必担心这样的做法会使得奶汁不断分泌,致使断不掉奶,因为无论使用吸奶器还是自己挤掉奶汁,都只是减少了乳房中一部分的乳汁,从而逐渐减少身体内乳汁的分泌,甚至不再分泌。
2、合理饮食
在断奶过程中,饮食方面要注意,不要吃营养价值过高的食物,像猪蹄、鸡汤这类极具催乳作用的食物。可以考虑吃些粗粮,或者全麦面包,炒麦芽煮汤喝,这些都可以缓解胸胀的情况。还有油大的食物也要少吃,这些会加重奶涨症状的。
3、冰敷
如果胸部肿胀的厉害,可以使用冰块冰敷乳房,或者用毛巾蘸上凉水,拧干后敷在乳房上,你还可以一边敷一边按摩,这可以很好的消除肿胀情况,缓解胸部疼痛。除此之外,你也可以选择使用温水热敷,这也是缓解奶涨的好办法。
4、看医生
如果你试用很多方法都不行,还是奶涨的话,可以考虑去看看医生,向你的产科医生咨询是否可以使用回奶药。但是如果可以使用自然疗法的话,最好不要服用药物。回奶药会使得日后乳房变得干瘪下垂,妈妈们应该也不希望变成这样吧!
断奶不仅让孩子不舒服,对母亲而言也是一种考验,它会影响妈妈的睡眠,使得胸部疼痛。妈妈们在断奶期间不妨使用以上推荐的方法来缓解奶涨情况。虽然断奶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妈妈们要明白这是一条必经路,千万不要放弃哦!
产后奶水不足怎么办
一、饮食营养调节最为关键
当产妇们发现自己的奶水不足时,要先注意调节好自己的饮食。奶水的营养性和妈妈们的饮食选择还是存在很大关系的。
要是出现了产后奶水不足的情况,我们建议妈妈们需要调节自己的饮食结构,多吃一些高蛋白以及钙质较多的食物。想要更好的补充这些营养元素,我们可以从一些奶制品或者是海鲜类食物中获得。
不过在食用海鲜类食物的时候,要先注意下自己是否会出现过敏的情况。哺乳期的营养选择确实需要慎重,这关系到孩子的母乳喂养。促进母乳分泌的食物很多,比如花生猪蹄或者是鲫鱼汤,这些都是适合产妇食用的。
二、调整好哺乳姿势防止发炎
在宝宝的母乳阶段,很多妈妈们发现自己的乳房问题比较多,比如出现了乳房发炎的情况。炎症的发生和女性的母乳喂养方式存在关系。
比如妈妈们要是没有合理的安排两侧母乳的喂养次数,就容易出现一边涨奶的情况,要是没有及时排空奶水,容易引发乳房发炎。
要是乳房的发炎情况出现,那么我们需要一边治疗乳房的炎症,一边进行母乳喂养。这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母乳吮吸,孩子往往会吃不饱。
三、宝宝常常吮吸
要是我们发现产后奶水不足,仍旧需要让宝宝吮吸奶水。其实宝宝的吮吸就能够促进乳汁的分泌。要是我们发现奶水不足,就不让宝宝吮吸,那么就可能出现不再分泌奶水的情况。
为了更好的刺激母乳的分泌,我们还是需要设定好宝宝吮吸奶水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一天需要吮吸八次以上。
每一次吮吸奶水的时间要半小时左右。不要仅仅吮吸一侧的乳房,最好两侧乳房都吮吸比较好。
泌乳素高需要做哪些检查
01
脑垂体检查。因为脑垂体直接影响泌乳素的高低。所以单纯的泌乳素偏高,医生会判断是否是有脑垂体疾病引起的。这时需要做脑垂体ct或者磁共振进行一线确定。
02
甲状腺检查。甲状腺的疾病也会引起泌乳素偏高。甲状腺的检查一般就是医生手诊摸摸甲状腺有没有问题。另外就是验血。需要早晨空腹抽血。
03
胰岛素检查。其实现做个血糖检查就可以。如果血糖没问题,那么胰岛素就不用检查了。如果血糖有问题,再进一步检查胰岛素。这个也是验血。空腹抽血就可以。
04
如果都没问题的话医生一般会给开溴隐亭来调节泌乳素。但是姐妹们要注意了。溴隐亭调节泌乳素很容易反弹哦。停药反弹的会比原来的更厉害。所以一般都是吃着药怀孕的。等怀上宝宝赶紧停药就可以了。
产后奶涨奶不通怎么办 饮食调节
可以通过饮食来减少乳汁的分泌,从而缓解涨奶严重的情况。
麦芽:麦芽中含有麦角类化合物,有抑制催乳素分泌的作用,能够有效回乳;
韭菜:吃点韭菜有减少乳汁分泌的作用;
苦瓜:苦瓜是寒凉食物,多吃点可以减少奶水分泌;
绿茶:绿茶对缓解奶涨也有很好的效果;
山楂:不管是生山楂还是干山楂都会减少乳汁分泌有很好的效果;
螃蟹:螃蟹是寒凉的食物,有回奶的作用。
断奶涨奶有硬块正常吗 断奶涨奶要几天会好
一般在正常情况下需要一周到半个月。
因为在断奶后,婴儿对乳头神经末梢的刺激会减少,神经末梢反馈给脑垂体前叶的信息次数随之降低,通过身体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泌乳素的分泌逐渐降低,乳汁的分泌也会随之减少,因此,一般在断奶后的一周到半个月时间内,涨奶的情况会有所缓解。
断奶奶涨可以挤吗
原则上不建议妈妈在断奶奶涨时挤奶,因为挤奶把乳汁排出后,身体会认为对泌乳仍有要求,因此会继续分泌乳汁,影响回奶效果。
但许多妈妈断奶时都会因奶涨疼痛难忍,乳房甚至会起肿块,这时可以用手少量挤出一些乳汁让乳房消肿,避免奶水过分淤积导致乳腺炎。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多挤,挤出一部分母乳待乳房软化后就要停止了。千万不要用电动吸奶器吸奶,电动吸奶器吸奶效果太好,会刺激身体持续泌乳,这样断奶的时间会大大延长,加剧妈妈的痛苦。
断奶后奶涨大约需要5-7天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妈妈可以通过进食一些回奶食物回奶,如麦芽、韭菜、苦瓜等食材和花椒茴香等调料,饮食宜清淡忌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不要喝滋补催乳的汤水,以免刺激乳汁分泌延长奶涨时间。
因为哺乳期持续给宝宝喂奶,断奶时易致妈妈奶涨,那么断奶时奶涨要几天?断奶时奶涨的时间因人而异,有些妈妈可能会时间长点,平均为7-8天就好了。当乳房胀得厉害的时候,可以先用吸奶器吸一下,防治乳汁淤积,造成乳腺炎。同时要注意控制饮食中水的摄入量,要不胀得更厉害。
断奶要循序渐进,乳汁的产生是泌乳素与泌乳反射共同作用的结果。断奶过程中,婴儿吸吮的时间和次数少了,泌乳素分泌也随之减少,这是一个自然过程。断奶关键是减少对乳房乳头的刺激,除了减少吸吮外,避免让婴儿触摸乳房。奶胀不适时,可挤出少量乳汁,但不应过度挤奶,以免刺激导致乳汁分泌过多;还可用冰袋冷敷乳房以减少不适。此外,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来回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