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秋季小儿腹泻需严防脱水

秋季小儿腹泻需严防脱水

腹泻是小儿秋季的常见病。家长在照顾时应该注意,严重的腹泻有时候会引起小儿脱水症状。

小儿脱水的表现与脱水的严重程度有关,不同类型的脱水表现有所不同。多数患儿表现为较快地消瘦、体重减轻,精神萎靡,皮肤苍白甚至发灰、弹性差,前囟和眼窝下陷,粘膜干燥,腹部凹陷,脉细数,血压降低和尿量减少。小儿脱水根据表现不同分为轻、中、重三度。

1、轻度脱水:患儿体液的丢失量仅占体重的5%以下。患儿的精神稍差,面色略显苍白,皮肤稍干但弹性尚好,眼窝稍差,小便较平时略少。

2、中度脱水:患儿体液的丢失量约占体重的5%~10%。患儿表现为精神萎靡、阵阵烦躁,皮肤苍白发灰、干燥、松弛、弹性差,捏起后不能立即展平。口周发青,前囟和眼窝明显下陷,口唇及粘膜干燥,心音低钝,腹部凹陷,四肢发凉,小便明显减少。

3、重度脱水:患儿体液的丢失量占体重的10%~15%。患儿表现为精神萎靡、淡漠,对周围环境无反应,皮肤苍灰,弹性极差,捏起后不易平复。前囟与眼窝深陷,眼不闭,结膜干涩,哭无泪,角膜无光,口唇发绀,粘膜干燥、不清、心率速,血压不易测出。腹深陷。四肢厥冷。尿极少或无尿。

不同类型的小儿脱水症状也有差异。在估计小儿脱水程度时,关键要重视眼窝、前囟的凹陷程度。低渗性脱水易出现皮肤弹性减低,而营养不良儿平时平时弹性就差,应予注意。低渗性脱水时因细胞外液丢失多,患儿脱水症状出现早且较重,但口渴较轻,而萎靡较重;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液外移,细胞外液相对丢失较少。患儿口渴明显、发热、烦躁、肌张力增高,偶有惊厥。眼窝、前囟凹陷较轻,手足较温,脉搏可及。

秋季小孩腹泻的原因

1、消化系统不成熟导致秋季小儿腹泻

秋天的气候相对比较舒适,所以,很多夏天食欲不振的孩子,到了秋天逐渐胃口大开。可是,孩子的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如果给孩子进食过多或喂养不当,那么,孩子的肠胃会感觉不适,引起消化系统发生紊乱,自然容易患上腹泻。

2、免疫功能不成熟导致秋季小儿腹泻

孩子年纪小,身体各项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而且机能调节能力较差,免疫力也不成熟。一旦摄入带有病原菌污染的食物,孩子很容易会出现腹泻症状。

3、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秋季小儿腹泻

婴儿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宝宝消化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8—12月,以10—11月份为最高峰。

4、气候变化大导致秋季小儿腹泻

秋季气温逐渐下降,且早晚温差大。小孩子身体对于温度的协调能力还比较差,若护理不当容易受凉感冒,从而导致腹泻。

小儿腹泻应该注意什么

小儿腹泻应该注意什么

1.小儿腹泻需要了解病因:小儿腹泻有可能是暴饮暴食、饮食过于油腻、睡觉着凉、痢疾、急慢性肠胃炎等情况造成的,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患病原因就进行治疗的话,有可能会出现病情恶化,患者千万不要乱吃药物,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乱用药物会出现副作用。

2.小儿腹泻需要对症用药:如同上面所说的,小儿腹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止泻药物种类也有很多,药物说明中会有明显标注适应者和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用药规范,但是最好是去医院和医生咨询后在进行治疗。

3.小儿腹泻需要注意饮食健康:孩子腹泻后,如果仍然没有注意饮食健康的话,此时病情有可能会更加恶化了,建议患者可以先吃点清淡的粥类,注意清理一下肠道,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

4.小儿腹泻脱水一定要进行紧急治疗:脱水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是有生命危险的,所以应该注意补充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并且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

介绍食疗治小儿腹泻

1、感受外邪型

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胃腹部胀痈,喘气恶臭,呕吐酸腐,发热汗多,口渴,腹中如雷鸣,大便泄泻如黄水样,奇臭,多泡沫,常有少量粘液或血液,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尖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化湿,调气导滞之法。临床中一般以香连丸、藿香正气丸治之。

2、泄泻伤阴型

久泻之后,烦躁不安,口渴汗出,精神疲倦,短气无力,小便明显减少,甚至脱水或抽搐,舌红绛,苔干黑有芒刺,脉沉细数。治以益气生津,清热止泻之法。临床上宜急用口服补液盐、川军散救治。

二、食疗

我们在临床上以饮食疗法辅助治疗秋季小儿腹泻,效果明显。

秋季小儿腹泻易伤脾胃,故在食疗上应以健脾养胃为主。其原则是采用减少肠蠕动而又易于吸收的饮食。尽量给予无渣或少渣、无粗 纤维、低脂肪的饮食。诸如:

1、脱脂酸牛奶

100毫升去脂冷牛奶加36%酵酸液4毫升,或85%乳酸10滴。牛奶经乳酸杆菌发酵后变成酸奶。此种酸奶中乳糖已分解成半乳糖,适用于腹泻患儿子。

2、苹果泥

苹果切块,捣成果泥后食用。苹果含有果酸,能吸附毒素的水分,并含有鞣酸,具有收敛作用,适宜于小儿腹泻症。

3、淮山药粥

梗米50克,淮山药细粉20克。同煮成粥,具有健脾的功效。对迁延性、慢性腹泻有效。

4、胡萝卜山楂煎

鲜胡萝卜2个,炒山楂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每天服数次,连服2――3天,对伤食腹泻有效。

5、苡米仁鸡金粥

生苡仁米30克,鸡内金1个,粳米25克,同煮成粥。患儿食之,有利湿健胃消食的功效。

小儿腹泻应该注意什么

1.小儿腹泻需要了解病因:小儿腹泻有可能是暴饮暴食、饮食过于油腻、睡觉着凉、痢疾、急慢性肠胃炎等情况造成的,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患病原因就进行治疗的话,有可能会出现病情恶化,患者千万不要乱吃药物,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乱用药物会出现副作用。

2.小儿腹泻需要对症用药:如同上面所说的,小儿腹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止泻药物种类也有很多,药物说明中会有明显标注适应者和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用药规范,但是最好是去医院和医生咨询后在进行治疗。

3.小儿腹泻需要注意饮食健康:孩子腹泻后,如果仍然没有注意饮食健康的话,此时病情有可能会更加恶化了,建议患者可以先吃点清淡的粥类,注意清理一下肠道,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

呕吐腹泻

秋季是小儿腹泻发生率最高的季节,大多数患儿是感染了轮状病毒而导致腹泻。由于此病大多发生在秋季,因此得名为“秋季腹泻”。小儿秋季腹泻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婴幼儿,喂养所用器皿或食物若消毒不佳或不经过消毒,有可能引发感染。此外,秋季昼夜气温变化大,极易引起感冒而导致腹泻。秋季腹泻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先吐后泻,并伴有发热,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样,病程有自限性,尚无特效药治疗。如腹泻十分严重,补液又不及时,便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吸收障碍,久之可造成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秋季腹泻呕吐厉害怎么办?

腹泻病的治疗原则是

①预防脱水;②纠正脱水;③继续饮食;④合理用药。根据以上原则,病情轻、无明显脱水的患儿在家庭治疗,可采取以下常规治疗措施。但如果严重者就要到医院治疗。

(1)饮食调理: 饮食注意供给足够的热量,母乳喂养的患儿暂停辅食,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患儿喂养适量乳制品。严重呕吐的患儿禁食4-6个小时,缓解后继续喂养。

(2)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把1袋口服补液盐溶于500毫升温开水中,口服。此法无效者进行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即可停止。

宝宝不消化拉肚子怎么办

夏秋季小孩子易拉肚子,多由于食用了不洁的食物或水、腹部受凉等引起。宝宝消化系统还非常脆弱,有时吃一些不利于消化的食物,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首先减少膳食量以减轻肠道负担,应该给宝宝以清淡饮食,以利于其肠道修复。母乳喂养的宝宝,腹泻时不必停止喂奶,只需适当减少喂奶量,缩短喂奶时间,并延长喂奶间隔。吃辅食的宝宝要以吃面汤、米汤、为主

2人工喂养儿发生腹泻时,应把牛奶尽量减少,多喂些开水。小儿每天腹泻5~10次时,可用焦米汤、胡萝卜汤、稀奶糕、蛋白乳等食物,代替1~2次母乳,也可改用脱脂奶、半脱脂奶以及酸牛奶,还要适当补充一些糖盐水。每天腹泻10次以上的重度腹泻儿,则可暂停哺乳8~12小时,改吃口服补液盐或去医院补液

3非感染性小儿腹泻,不提倡给宝宝服用抗生素,如果过多的服用抗菌药,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反而会发生抗菌药诱导性肠道感染。

4由于宝宝腹泻,水与盐分丢失过多,如果不及时补充流失的电解质,宝宝很容易出现脱水症状,因此,为预防腹泻的宝宝脱水,须及时给腹泻的宝宝补充盐水。

注意事项:.1因为夏秋季小孩的胃肠功能差,所以饮食要富有营养但易消化,定时定量。2.多饮水,勿食生冷油腻食物。注意食品及饮水卫生,防止污染。3.注意肚腹部的保暖。观察婴幼儿的大便性状可以了解其消化情况。

得了小儿腹泻家长莫恐慌

小儿发生腹泻,应及时就诊,弄清腹泻原因。

若为细菌感染性腹泻,就要使用抗生药,首选对细菌敏感的抗生药,慎用有耳毒性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18岁以下禁用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氟哌酸等。不能频繁换药,一般需用药3天若无效才考虑换药,也不能稍有好转就停药,应待症状全部消失后继续用药2-3天方可停药。

病毒感染引起腹泻,多为自限性疾病,病程7-10天。一般不用抗生素,注意预防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即可,可用简易口服补液防止脱水。若为功能性腹泻,应以调整饮食为主,忌食生、冷、硬及辛辣油腻食物,适当补充肠道益生菌,亦可适当用物理疗法和服用助消化健脾胃的药物。

对家长来讲,最为重要的是做好小儿腹泻的预防。婴幼儿最好母乳喂养,添加辅食不可过急,由少量到多量,由稀到稠,由细到粗。每次只添加一种,适应一段时间,如果孩子食欲正常,大便次数及性状正常,再考虑添加第二种。夏季是病原菌滋生的季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加强饮食和饮水卫生对于预防夏季小儿腹泻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夏季腹泻防脱水很重要

在我国,小儿腹泻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疾病,高居第二位。夏季小儿腹泻多为感染性腹泻,患儿大便稀薄,每日数次至数十次,有的带有脓血,常伴吐奶、发热、腹胀、烦躁不安,严重影响宝宝健康,需及时治疗。由于绝大多数腹泻宝宝可在家中治疗,父母了解一些夏季腹泻的防治知识,尤为重要。

肠道发育不成熟感染机会多

宝宝胃肠道发育未成熟,胃酸比成人低,加之夏季多喝饮料,冲淡了胃液,杀菌能力降低;宝宝胃肠道中各种消化酶也比成人少,不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天气炎热,使消化液和酶分泌减少,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相对比成人多的营养物质摄入,而营养物质又须经消化道来消化吸收,其负担就会较重;夏季天热,细菌很容易生长繁殖,加之吃的冷拌菜多,增加了胃肠道感染的机会。

小儿腹泻会突然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呕吐,多数是呕吐完后又再腹泻,但也有同时引起呕吐和腹泻的情况,患儿大便稀薄,每日数次至数十次,有的带有脓血,常伴吐奶、发热、腹胀、烦躁不安。在同时呕吐和腹泻的情况下,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造成脱水。对于有些患儿来说,也可能会出现发热、流鼻涕、咳嗽等症状。症状轻微时,多补充水分、多休息,即可痊愈。但是,婴儿的免疫力比较弱,症状较容易恶化,如有出现腹泻时,必须前往医院就诊。

记录宝宝排便情况有助于诊断

宝宝腹泻如果没有出现发热和呕吐,且有精神,只是大便却松软时,可进行半天的观察。当大便的次数增加,且越来越稀时,则需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做一些简单的血液及大便检查,开一些腹泻及口服补液的药物,如果有血便时,也会做大便的细菌培养检查,如果医生判断患儿为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可能会用到抗生素。但如果严重脱水时,一般需要静脉输液及住院治疗。另外,家长就诊前应将之前粪便的情况、颜色、形状(呈稀水便、糊状便还是黏液脓血便)及次数记录清楚,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有些细心的家长还会把宝宝大便的照片用手机拍下来。

宝宝腹泻需注意补水补锌

近年来,对于腹泻病治疗的研究中有两项重要的成果:推荐使用新口服补液盐(“低渗”口服补液盐)配方取代以前的口服补液盐配方;强调所有患儿在腹泻发生时及早补充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有关专家制订儿童腹泻病的诊治原则的建议方案强调尽早口服补液,强调继续喂养,强调脱水征的识别,强调补锌治疗,提倡母乳喂养,推荐应用新口服补液盐配方。其中预防脱水尤其重要,从患儿腹泻的一开始,就应给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母乳喂养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混合喂养的婴儿,应在母乳喂养基础上给予口服补液盐或其他清洁饮用水;非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婴儿,应选择口服补液盐或食物基础的补液如汤汁、米汤水和酸乳饮品或清洁饮用水。建议在每次稀便后给予补充一定量的液体,直到腹泻停止。

秋季小儿腹泻不可马上禁食

秋季是小儿容易发生腹泻的季节。主要症状表现为持续高烧、咳嗽、呕吐,不少儿童伴有腹泻。因为腹泻、呕吐及发烧等可以丢失大量液体,所以很容易引起脱水,这样就加重病情。如果不及时补充液体,造成严重脱水,可危及小儿生命。

半岁到2岁之间,小儿腹泻发病率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秋季腹泻多发生在9月中旬开始。专家提醒,儿童腹泻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儿童患腹泻后不要再喝牛奶,可喝点加盐的米汤。

发生小儿腹泻时,父母也不要着急,首先要观察孩子有无脱水,还要学会估计脱水程度。轻度脱水:一般小儿易烦躁、爱哭、口渴,哭时眼泪减少,尿量也相应减少。中重度脱水:小儿精神差,烦躁不安或嗜睡,重者出现昏迷,四肢软弱无力,哭时无眼泪或口舌干燥,两眼窝明显凹陷,尿量明显减少或无尿,小儿突然明显消瘦。

根据孩子的症状,要是腹泻引起轻度脱水,可以在家中治疗。不要喝牛奶,但也不要喝白开水,最好喝有盐味的米汤或糖盐水,可以起到预防脱水的作用。但家庭治疗期间一定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腹泻次数和量增加,出现频繁呕吐、高烧不退时,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秋季腹泻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大便次数多,因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病程一般7~10天,在治疗上无特效药。家庭治疗的关键是预防和纠正脱水。若孩子出现腹泻次数与量增加、不能正常进食、频繁呕吐、明显口渴、超过38℃的发热中的任意一项,就要到医院。

在饮食上,腹泻的孩子体内营养物质丢失较多,摄入足够的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防止生长发育障碍。吃母乳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若为人工喂养,可继续给予平时习惯的饮食,如米粥、面糊等,太油腻的食物少吃或暂时不吃。但在生活中,不少家长一遇孩子腹泻,就马上给予禁食。腹泻孩子有一部分小肠黏膜是正常的,可以完成营养的吸收,如果禁食会影响孩子对营养素的摄入,削弱患儿的抗病能力,易致腹泻迁延或发生营养不良,如呕吐加剧,可按照医师的吩咐暂禁饮食。

小儿秋季腹泻应该做好日常的护理,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做好预防工作。增强孩子的体质,从而减小患病几率。尤其是要注意孩子的日常卫生习惯,做好儿童用品的消毒,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上要注意不要吃变质食物,生的瓜果一定要洗干净再让孩子吃。避免孩子间的接触传染,合理的饮食。

相关推荐

吃石榴皮汤可以缓解秋季腹泻

石榴现在已经大量上市了。专家指出,石榴富含营养,而且有药用,但也不可多吃,否则会引起上火。石榴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消化、抗胃溃疡、软化血管、降血脂等多种功效。中医上讲,石榴性温、味甘酸涩,具有生津止渴、止泻止血的功效;可治疗口燥咽干、烦渴等病症。对于饮酒过量的人,石榴还有解酒的功效。除了石榴果肉外,石榴皮也有药用。据介绍,石榴皮所含根皮碱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绿脓杆菌及各种皮肤

急性秋季腹泻治疗方法有哪些

口服液体预防脱水服用量为头4小时服完20-40ml/kg的特定液体,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特定液体是指:(1)米汤加盐溶液,配制方法为米汤500毫升+细盐1.75克(约半啤酒瓶铁盖)。(2)糖盐水,配制方法为清洁水500毫升加白糖10克加细盐1.75克,煮沸后服用。(3)口服补液盐(ORS)。特别注意:对于新生儿腹泻,家长要慎用口服补充液体疗法。若孩子出现腹泻次数与量增加、不能正常进食、

小儿腹泻的有效预防措施

调整饮食:轻型腹泻只停止辅助食品、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脂肪类食物。继续母乳喂养,可酌情减少哺乳次数和时间,可服“口服补液”,或者选用专门腹泻奶粉代替母乳如雀巢的al110等,待宝宝腹泻症状减轻,则与母乳混合喂养,慢慢过渡到母乳。重型腹泻则暂时禁食6-12小时。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输液,待腹泻、呕吐好转后,再服“口服补液”,并逐步恢复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婴儿可先喂米汤,稀释牛奶(一份牛奶加两份水或米汤),

小儿腹泻病因是什么

全世界每年1200万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病例中中,死于小儿腹泻的高达300——400万,仅次于呼吸疾病占第二位。小儿腹泻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一个共同表现,它同时可伴有呕吐、发热、腹痛、腹胀、黏液便、血便等症状。每年6~10月份,多数6个月~3岁年龄的宝宝会面临“夏季腹泻”的肆意攻击。有人说,“夏季腹泻”势凶猛于虎!超高发病率、起病急、强持久性、脱水、并发症、高死亡率,面对腹泻,要认真对

宝宝腹泻脱水怎么办

如果发生了小儿腹泻 ,请你不要着急。首先应牢记“预防脱水”这一条 ,主要是给孩子服用足够的液体 ,可自己动手配制 ,非常简单 :清洁水 500毫升 ,加入精盐 1.75克(相当于一个啤酒瓶盖的一半 ) ,再加白糖 10克 (约为 2小勺 ) ,配好后煮沸、温凉服用。另一种口服液更简单 :米汤 500毫升加精盐 1.75克即可。要鼓励患儿多喝 ,能喝多少就喝多少 ,能有效预防小儿脱水 ,但要注意 ,

秋季小儿腹泻的诱发因素

小儿拉肚子,是一个消化道综合征,夏季(3—8月份)的腹泻以细菌性消化道内感染造成的肠炎、痢疾为多见;而秋季(8—12月份)以病毒性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肠炎多见,也就是秋季腹泻。发生腹泻的内因是因为婴幼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要相对较高,肠道负担重。同时婴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因而婴幼儿易患肠炎。秋季腹泻的外因

儿童发烧拉肚子怎么办

1、小孩感冒发烧腹泻怎么办保证喂水。早期发现脱水。当婴儿腹泻严重,伴有呕吐、发烧、口渴、口唇发干,尿少或无尿,眼窝下陷、前囟下陷,婴儿在短期内“消瘦”,皮肤“发蔫”,哭而无泪,这说明已经引起脱水了,应及时将病儿送到医院去治疗。预防脱水。用口服补液盐不断补充由于腹泻和呕吐所丢失的水分和盐分,脱水便不会发生。口服补液盐(ORS)1000毫升,内含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

谨防婴幼儿腹泻的方法

婴幼儿秋季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病。此病在秋冬季节流行铮于6个月到2岁内的小儿,尤其是哺乳期的婴儿,大于4岁时就比较少见。婴幼儿秋季腹 主要由病毒经烘-口途径传播,通过被烘便污染的食物或饮水传播而流行。另外,可通过生活废水污染游泳池及医护人员的手和医疗器具进行传染。这种疾病在我国各地均有流行,在欧、亚、美、澳、非各洲也都流行,是一种启蒙及全界的疾病。秋季腹泻起病比较急,开始先有发热

宝宝腹泻吃什么药

急性腹泻的治疗:ORS:本液体为2/3张溶液,用于预防脱水时加等量或半量水稀释以降低电解质的张力。每次腹泻后,2岁以下服50~100ml;2~10岁服100~200ml;大于10岁的能喝多少就给多少。也可按40~60ml/kg,腹泻开始即服用;糖盐水:白开水500ml+蔗糖10g+细盐1.75g。用法用量同米汤加盐溶液。纠正脱水:小儿腹泻发生的脱水,大多可通过口服补液疗法纠正。重度脱水静脉补液。

石榴上火吗

石榴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消化、抗胃溃疡、软化血管、降血脂等多种功效。中医上讲,石榴性温、味甘酸涩,具有生津止渴、止泻止血的功效;可治疗口燥咽干、烦渴等病症。对于饮酒过量的人,石榴还有解酒的功效。除了石榴果肉外,石榴皮也有药用。据介绍,石榴皮所含根皮碱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绿脓杆菌及各种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石榴皮有明显的抑菌和收敛功能,能使肠黏膜收敛,分泌物减少,所以能有效地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