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归脾丸的禁忌 治疗脾虚腹泻

归脾丸的禁忌 治疗脾虚腹泻

归脾丸可以补气健脾,对于脾胃虚弱,而出现大便时溏,水谷不化,不思饮食,食后脘闷不舒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女性脾虚有什么症状 女人脾虚吃什么好

味甘、性平。作用: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味甘淡,属性微寒。作用:利水渗湿和止泻。对于腹泻、食欲下降等脾虚症状都适用。

又被称为“大米”。性平味甘,对于脾胃以及肌肉的保健都具有益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改善因脾虚所致身体消瘦、烦闷、泄泻、下痢等症状。

糯米又被称作“江米”,性质温和,味甘,适合脾虚胃寒的人食用。作用:具有暖和脾胃、消除口舌干渴、改善自汗、治疗便溏和腹泻等功效。

吃龙鹿丸要禁忌什么吗

阳痿是我们所有的男性都不想面对的一种疾病。但是在我们是的社会中,还是有很多的人逃脱不了阳痿疾病的魔爪,可以通过吃龙鹿丸来进行疾病的治疗,但是吃龙鹿丸要禁忌什么吗?

龙鹿丸的禁忌是对本品过敏者禁用,龙鹿丸中的熟地黄味甘,微温。归肝、肾经。龙鹿丸中的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龙鹿丸中的熟地黄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龙鹿丸中的山药味甘,平。归脾、肺、肾经。龙鹿丸中的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龙鹿丸中的山药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龙鹿丸服用时要注意以下事项: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经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期间如出现其他不适应到医院就诊。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或服药期间胸闷、心痛、心悸等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对龙鹿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龙鹿丸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请将龙鹿丸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临床试验证明,龙鹿丸治疗阳痿等症效果好。阳痿又称勃起功能障碍,是指在有性欲要求时,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或者虽然有勃起且有一定程度的硬度,但不能保持性交的足够时间,因而妨碍性交或不能完成性交。阳痿分先天性和病理性两种,前者不多见,不易治愈;后者多见,而且治疗比率高。

有很多的人有一些心理障碍或者受了某些心理上的刺激导致了这种疾病的发生,这些患者除了医生的治疗和服用龙鹿丸外,最重要的还需要自己一定要放松自己的心情。

肾阴虚吃什么药物

肾阳虚可以吃一些中成药来补肾

1、六味地黄丸

主要成分:泽泻、熟地黄、牡丹皮、山药、山茱萸(制)、茯苓。辅料:黄酒。

主要功能: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用于各种肾阴虚的疾病。

禁忌:畏寒怕冷、痰多湿重之人不宜服用

2、杞菊地黄丸

主要成分:熟地黄、枸杞子、菊花、山茱萸(制)、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

主要功能: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的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

禁忌: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慎用。

3、金匮肾气丸

主要成分:熟地黄、白茯苓、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车前子、川牛膝、肉桂、附子。

主要功能:温补肾阳,行气化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禁忌:忌与萝卜同服

4、明目地黄丸

主要成分: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煆石决明。辅料为赋形剂蜂蜜。

主要功能: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

禁忌:脾虚便溏者慎用

5、首乌丸

主要成分:制何首乌、地黄、牛膝(酒制)、桑椹、女贞子(酒制)、墨旱莲、桑叶(制)、黑芝麻、菟丝子(酒蒸)、金樱子等13味。

主要功能:补肝肾,强筋骨,乌须发。用于肝肾两虚,头晕目花,耳鸣,腰酸肢麻,须发早白。

禁忌: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6、龟鹿二仙胶

主要成分:鹿角、龟版、人参、枸杞子

主要功能:填补精血,益气壮阳。主治男、妇真元虚损,久不孕育;精极,梦泄,遗精,瘦削少气,目视不明。

禁忌:脾胃虚弱者忌用。

祛湿补脾的食物 薏仁

薏仁味甘、性微寒,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腹泻、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肾阴虚吃什么药物

1、六味地黄丸

主要成分:泽泻、熟地黄、牡丹皮、山药、山茱萸(制)、茯苓。辅料:黄酒。

主要功能: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用于各种肾阴虚的疾病。

禁忌:畏寒怕冷、痰多湿重之人不宜服用

2、杞菊地黄丸

主要成分:熟地黄、枸杞子、菊花、山茱萸(制)、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

主要功能: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的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

禁忌: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慎用。

3、金匮肾气丸

主要成分:熟地黄、白茯苓、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车前子、川牛膝、肉桂、附子。

主要功能:温补肾阳,行气化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禁忌:忌与萝卜同服

4、明目地黄丸

主要成分: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煆石决明。辅料为赋形剂蜂蜜。

主要功能: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

禁忌:脾虚便溏者慎用

5、首乌丸

主要成分:制何首乌、地黄、牛膝(酒制)、桑椹、女贞子(酒制)、墨旱莲、桑叶(制)、黑芝麻、菟丝子(酒蒸)、金樱子等13味。

主要功能:补肝肾,强筋骨,乌须发。用于肝肾两虚,头晕目花,耳鸣,腰酸肢麻,须发早白。

禁忌: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6、龟鹿二仙胶

主要成分:鹿角、龟版、人参、枸杞子

主要功能:填补精血,益气壮阳。主治男、妇真元虚损,久不孕育;精极,梦泄,遗精,瘦削少气,目视不明。

禁忌:脾胃虚弱者忌用。

慢性腹泻可能根治

脾胃虚弱主要症状是腹泻伴有腹部胀闷、食欲不振、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粪便中有不消化食物,脉象虚细、舌苔白厚等。

治疗与方药健脾助胃,和中利湿,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白术、莲肉、山药、扁豆、神曲、山楂、茯苓、苡仁、砂仁等。如果滑泄不禁,加诃子肉、肉豆蔻、伏龙肝;久泻脱肛,加葛根、升麻、黄芪;脾虚湿困,加半夏、厚朴、藿香、佩兰等。

家庭常用中成药参苓白术丸、资生丸、人参健脾丸、纯阳正气丸、藿香正气丸等。

脾肾阳虚主要症状,五更泻。早晨黎明时腹痛肠鸣腹泻,怕冷喜热,腰膝酸软,舌苔淡白,脉象沉细无力等。

治疗与方药温肾健脾,四神丸和四君子汤配合使用,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肉桂、木香、甘草等。如年老气虚下陷,中气不足加黄芪、升麻、当归身;四肢厥冷,加附子、炮姜。

家庭常用中成药四神丸、脾肾双补丸、附桂八味丸、右归丸、附子理中丸等。

肝气犯脾(肝脾不和)主要症状,便前腹痛肠鸣,常伴有胸胁胀闷、嗳气、恶心、情绪易波动,腹泻易受情绪影响,粪便中黏液较多等,苔白脉细弦。

归脾丸有什么副作用呢

归脾丸适用于治疗心脾两虚引起的体质亏虚、神经衰弱、气短心悸、肢倦乏力、脾虚腹泻、脏腑机能衰退、严重贫血。但是,作为一种常用药,除了功效外,它也是有副作用的,如吃多了容易导致上火、长期吃会增加肝脏负担等,因此不能随意服用,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用量来服用,或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

1、归脾丸不适用于外感或实热内盛者服用;

2、应在饭前服用,且要避免进食油腻、难消化的食物;

3、小儿、孕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敏感人群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如果服药两周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出现加重的情况,应立即停用并及时就医;

5、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避免儿童误服;如果儿童要服用,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6、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7、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前应先咨询医师或药师。

益母草的注意事项

1、《经效产宝》:忌铁器。

2、《本草正》:血热、血滞及胎产难湿者宣之;着血气素虚兼寒,及滑陷不固者,皆非所宜。

3、益母草易伤脾胃,不宜长期服用。特别是消化不好、经常拉肚子等脾胃虚弱的人不宜服用,这类人群可以选择当归膏或当归丸来活血化淤。

4、不宜与糖同煮;与糖精、红糖同食会中毒;与鹅肉同食损伤脾胃;与兔肉、柿子同食导致腹泻;同时不宜与甲鱼、鲤鱼、豆浆、茶同食。

5、阴虚血少、瞳仁散大、血脱而崩者也不能服,以免出现意外。

6、孕妇禁用。无瘀滞及阴虚血少者忌用。

白带多有异味如何治疗比较好

1、中药治疗:脾虚型带下色白,无臭味,患者胸闷乏力,食欲减退,大使稀,舌苔白。宜采用健脾化湿的中药治疗,如愈带丸’每次15克,每日两次;或人参归脾丸,每次1丸,每日3次。

2、食疗方法:鲜马齿苋200克,生鸡蛋2个。将马齿苋捣烂滤汁,生鸡蛋去黄,用蛋白和入马齿苋汁搅匀,开水冲服,每日1次。适用于霉菌性白带异味和白带过多。

补骨脂的副作用有哪些

补骨脂的副作用:

补骨脂【药性】苦、辛,温。归肾、脾经。

【功效】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应用】

1.肾虚阳痿、腰膝冷痛。本品苦辛温燥,善壮肾阳暖水脏,常与菟丝子、胡桃肉、沉香等同用,治肾虚阳痿,如补骨脂丸(《和剂局方》);与杜仲、胡桃肉同用,治肾虚阳衰,风冷侵袭之腰膝冷痛等,如青娥丸。

2.肾虚遗精、遗尿、尿频。本品兼有涩性,善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单用有效,亦可随证配伍它药。如治滑精,以补骨脂、青盐等分同炒为末服(《三因方》);单用本品炒,为末服,治小儿遗尿,如破故纸散(《补要袖珍小儿方论》);与小茴香等分为丸,治肾气虚冷,小便无度,如破故纸丸(《魏氏家藏方》)。

3.脾肾阳虚五更泄泻。本品能壮肾阳、暖脾阳、收涩以止泻,与肉豆蔻、生姜、大枣为丸,如二神丸(《普济本事方》);或上方加吴茱萸、五味子,均治五更泄如四神丸(《证治准绳》)。

4.肾不纳气,虚寒喘咳。本品补肾助阳,纳气平喘,多配伍胡桃肉、蜂蜜等,可治虚寒性喘咳,如治喘方(《医方论》);或配人参、木香等治疗虚喘痨嗽(《是斋医方》)。

【使用注意】本品性质温燥,能伤阴助火,故阴虚火旺及大便秘结者忌服。

补骨脂的作用

中药补骨脂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释名】又称破故纸、婆固脂、胡韭子。

【气味】性温,味苦、辛,入肾、脾经。

【功效与作用】温肾助阳,止泻,用于阳痿遗精、腰膝冷痛、肾虚遗尿,外用治白癜风、斑秃。

【药典精要】《本草纲目》记载:补骨脂可治肾泻,通命门,暖丹田,敛精神。

补骨脂,味辛苦,温,归肾脾经,具有温固壮阳、暖中止泻之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下列病症。

1.治肾阳虚弱所致之阳痿,遗精,夜尿多清长:补骨脂、菟丝子、巴戟、淫羊藿各12克,益智仁9 克,金樱子18克,水煎分2次早晚空腹服,以愈为度。

2.治虚寒喘嗽,腰部隐痛:补骨脂15克,核桃肉30克,水煎分2 次服,必要时可日服2剂。

3.治泄泻,痢疾久而不止:补骨脂12克,罂粟壳9克,水煎分2次服,连服7天。

4.治脾肾阳虚引起泄泻或五更泻:补骨脂12克,吴茱萸、肉豆蔻(煨)。五味子各9克,水煎分2 次服,数剂即见著效。

上面我们介绍了这个补骨脂的作用和副作用,如果知道了副作用还有一些食用禁忌的话,那么就可以更好的利用这个补骨脂了,让补骨脂的功效发挥到最好,选择这个补骨脂来治病的时候必须要打听清楚,补骨脂虽然说对疾病的改善效果好,但是在选择补骨脂来治病的时候也是需要对症治疗的。

吃人参归脾丸后拉稀怎么回事

吃人参归脾丸后拉稀怎么回事

1、如果吃人参归脾丸后出现拉稀,这种情况可能是你不适合吃人参归脾丸,还是需要尽早地停止用药的,否则这样是会影响你的肠胃的。最好寻找医生问一下原因。

2、人参归脾丸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是家中常备的补虚药,不过有一部分人反应服用后人参归脾丸后出现拉肚子,要注意用药。了解那些人不能吃人参归脾丸。

3、吃人参归脾丸后拉稀,应该是不注意药的注意事项,如果拉稀最好去问一下医生。问清楚原因。

人参归脾丸的注意事项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否则会影响药效,而且可能会有副作用。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该药品宜饭前服用。这样药效会更好。

4、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不可以随意用药。

5、儿童、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不可以盲目吃药,而不顾后果。

6、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问清楚原因,再听从医生的意见。

7、对该药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否则会有副作用。

8、该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不可独自用药,有注意药的用量,不可随意吃。

10、请将该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人参归脾丸适用的人群有哪些

1、脾不统血是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血溢脉外的病理变化。人参归脾丸对于这两种病症是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的。人参归脾丸的功效与作用还可以从人参归脾丸所含有的成分来阐述。人参归脾丸主要是由人参、白术(麸炒)、茯苓、炙黄芪、当归、龙眼肉、酸枣仁(炒)、远志(去心、甘草炙)、木香、炙甘草等药物等用科学的方法研制而成,各成分的结合体现出人参归脾丸具有补气、补脾、安神、益胃、还有调血、安胎的功效。

2、心脾两虚是指心脾气血不足,心动失常,心神不宁,并脾失健运的病理变化。

人参归脾丸有什么作用

1、体质亏虚。由于素体虚弱,出现头昏神疲、四肢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脉虚弱无力等症。治宜补气养血。

2、病后失调。病后调理不当、头昏眼花、倦怠无力、心悸、面色无华等,治宜补气生血。

3、神经衰弱。长期休息不好,用脑过度出现夜寐朦胧不沉,易醒,心季怔忡,面色不华,倦怠无力,食欲减退等,治宜补益心脾。

4、脏腑机能衰退。由于内脏功能减退,而出现内脏下垂,精神不振,气短懒言。纳少神疲,四肢乏力等症,治宜补气益脾。

5、严重贫血。大病或失血之后头昏眼花四肢倦怠,精神萎靡,面色萎黄,治宜补气生血。

6、气虚崩漏。妇女因气不摄血,血海不固,致成崩漏之征,出现骤然血崩或淋漓不绝,色淡红,质清稀;精神疲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等,治宜补气摄血。

7、脾虚腹泻。由于脾胃虚弱,而出现大便时溏,水谷不化,不思饮食,食后脘闷不舒等,治宜补气健脾。

8、心脾两虚。由于心血不足,脾虚不运而出现面色萎黄,食少倦怠,气短神怯,怔忡、健忘、少寐等,治宜补养心脾。

归脾丸归脾丸有什么功效 治疗体质亏虚

归脾丸可以补气养血,对于素体虚弱,出现头昏神疲、四肢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脉虚弱无力等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关推荐

脾虚的表现

1 吃微硬或油腻一点或吃多一点就会不舒服就是脾气不足。 2 没有食欲,不想吃饭是胃气不足。 3 有食欲,吃了饭感觉不消化是脾气不足,胃强脾弱。 4 儿童腹部怕凉,容易腹泻,吃凉的东西胃都不舒服,吃热的没事就是脾胃虚寒的表现。小儿的肠痉挛也是脾胃虚寒,大便不成形是脾胃虚寒的典型症状之一。脾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如果每天早晨5点就大便且溏泊就要考虑是否肾虚,腹胀、只吃不长肉、身重乏力、脱肛、内脏下垂、便血等都是脾虚。 胃的功能: 1 主受纳腐熟水谷:胃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如胃的功能

理血类食物

活血、止血类食物,都属于理血类食物。理血类食物又分两种:一种可促进人体气血运行,宜于治疗血瘀证,称为活血类食物,妇女月经期,妊娠期忌食。另一种有止血作用,宜于吐血,便血证,叫做止血类食物。 茄子 味甘、性凉,归脾、胃、大肠经。作用:清热止血。宜于便血,便秘。虚寒泄泻、孕妇忌食。 柿子 味甘涩、性寒,归心、肺、大肠经。作用:润肺止咳,凉血止血,涩肠止泻。宜于热证吐血,便血,反胃,呃逆。虚寒证、湿证忌食。 藕 味甘、性寒,归心、脾、胃经。作用,生用凉血散瘀,清热生津,熟用健脾开胃,养血生肌,止泻。生用宜于瘀血

归脾丸归脾丸有什么功效 治疗严重贫血

归脾丸可以补气生血,对于大病或失血之后头昏眼花四肢倦怠,精神萎靡,面色萎黄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肥胖者可能脾虚 多吃健脾食物

马铃薯(洋芋、土豆、山药蛋)味甘、性平。作用: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红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香菇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栗

吃中成药能否祛除身体湿气

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参苓白术丸 此方是治疗脾虚泄泻的代表方剂。用于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时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成分: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枣。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归脾丸

使用归脾丸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归脾丸适用于血虚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治疗归脾丸具 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水蜜丸,每丸6g,口服,一次1丸, 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使用时应注意:①忌不易消化食物。②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③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 师指导下服用。④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⑤服药4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⑥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 敏体质者慎用。⑦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⑧儿童必须在成 人监护下使用。⑨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⑩如正在使 用其他药品,使用

长期腹泻饮食与类型有哪些呢

腹泻分三种: 1、实证。一般是因为饮食不节(洁)导致,外感湿邪常见,症状多起病急,泻后痛渐。根据具体病邪的性质对证下药。 2、脾胃虚弱。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水湿内停,脾胃功能紊乱导致腹泻。可用参苓白术丸治之。 3、肾阳不足,阳气不足温化脾土,引起腹泻,这种情况一般多出现天亮之前,又名五更泄。可用四神丸治之。 腹泻饮食治疗原则 一、饮食治疗目的 预防并纠正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供给充足营养,改善营养状况。避免机械性及化学性刺激,使肠道得到适当休息,有利于病情早日恢复。 二、饮食治疗原则 (一)怠性腹泻饮食治疗

输卵管结核的中医治疗

一、辨证选方 1.肺肾阴虚 治法;滋阴杀虫。 方药:秦艽鳖甲散加减。秦艽15g,鳖甲20g,地骨皮15g,银柴胡15g,知母15g,当归20g,青蒿15g,百部20g,功劳叶15g。盗汗甚者加五味子、煅龙骨、牡蛎;下腹痛甚加川楝子、延胡索。 2.阴阳两虚 治法:填精补血杀虫。 方药;保真汤加减。人参15g,黄芪20g,白术15g,甘草10g,茯苓15g,五味子10g,当归10g.生地15g,熟地15g,天冬15g,麦冬15g,白芍10g,柴胡10g,地骨皮15g,黄柏15g,知母20g,莲心10g,陈皮1

清肺润肺的中药有哪些 知母

性味归经: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主治:清肺润燥,滋阴生津,清热泻火。配伍瓜蒌壳,大贝母,胆南星,黄芩以清肺化痰止咳,治疗肺热咳嗽,痰黄粘稠;若阴虚肺燥,干咳烧炭,配伍川贝母,以养阴润肺。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6-12g。或入丸,散剂,生用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盐水炒入肾, 滋阴降火。 注意:脾胃虚火,大便溏泄者禁服。

腹泻治疗偏方 脾胃虚弱腹泻

症状表现:表现为大便时泻时溏,稍进食油腻食物则可导致腹泻症状加重,腹胀食少,面黄体倦,四肢无力。 1、芡实15克,莲子(去心)12克,红枣5枚,加水久煎2次,将两次所得汤汁和匀后加适量红糖即可。佐餐饮用。每日1次,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所引起的腹泻。 2、莲子、糯米各200克,用铁锅炒香。茯苓100克,一起研磨成细末,混入白糖适量,混合均匀,加水揉成泥状,上笼蒸熟,待冷后切块即可。每次吃2-3块,每日2-3次,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