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优质母乳的食物
影响优质母乳的食物
1、药物:对哺乳妈妈来说,并不建议使用药物。因为母亲服用的大多数药物成分都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乳汁,影响乳儿。由于乳儿的肝脏解毒能力差,即使母体仅仅使用治疗剂量,仍可使婴儿蓄积中毒。因此,哺乳期妈妈最好不要使用药物,而应选择食疗方法来调剂身体。通过食物来调节身体,有针对性地选择食物来预防或治疗身体的某些病症,既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有效缓解症状,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不会对母亲和婴儿造成影响。一般来说,以下6种药物新妈妈切忌服用。
四环素:乳汁中的药物浓度往往高于血液浓度5倍,对婴儿牙齿和骨骼发育造成障碍,导致孩子骨质疏松、龋齿。
氨茶碱:母亲服用后,约10%的药量进入乳汁,对婴儿心脏有影响。
氯霉素:妈妈服药后,进入乳汁的药量很多,可破坏和抑制婴儿骨髓功能,使婴儿造血功能受影响。
异烟肼:母亲服用后,其乙醯代谢产物进入乳汁后可致婴儿肝中毒。
苯印二酮:妈妈服药后约4%分散于乳汁内,婴儿若吃了含苯印二酮的乳汁,可使婴儿凝血过程受到障碍,导致自发性出血。
阿托品:不管注射还是口服阿托品,都能抑制乳汁分泌,导致母乳缺乏或乳汁稀薄,如喂养婴儿可使发育受阻、营养不良。
2、会抑制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韭菜、麦芽水、人参等食物。
3、刺激性的东西:产后饮食宜清淡,不要吃那些刺激性的食品,包括:辛辣的调味料、辣椒、酒、咖啡及香烟等。(1)酒:一般而言,少量的酒可促进乳汁分泌,对婴儿亦无影响;过量时,则会抑制乳汁分泌,也会影响子宫收缩,故应酌量少饮或不饮。(2)咖啡:会使人体的中枢神经兴奋。1杯150毫升的咖啡,即含有100毫升的咖啡因,正常人1天最好都不要超过3杯。虽无证据表明它对婴儿有害,但对哺乳的妈妈来说,应有所节制地饮用或停饮。(3)太过刺激的调味料:如辣椒等物,哺乳妈妈应加以节制。
4、过敏的情况:有时新生儿会有一些过敏的情况发生,产后妈妈不妨多观察宝宝皮肤上是否出现红疹,并评估自己的饮食,以作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参考。因此,建议产后妈妈喂母乳,并避免吃到任何可能会造成宝宝过敏的食物。
母乳不足时可进行混合喂养
实在无法解决母乳不足这个难题的准妈妈也不要着急,心情越急迫越影响乳汁分泌,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进行混合喂养,满足宝宝每日成长所需。
1、对小月龄的婴儿,可以先喂约10分钟的母乳,然后补授一定量的配方奶粉,这样既先吃完高营养价值的母乳,又补充了优质蛋白质的不足。
2、如婴儿吃完母乳后,不肯再吃乳类食品,而母乳在间隔一次不哺喂后,奶量还够吃一次时,就可以采取一顿纯吃母乳,下一顿完全喂配方奶粉或其他代乳食品的间隔喂法。
3、也可根据母亲工作情况或其他原因,安排早、晚吃母乳,增喂1—2次乳类或其他代乳食品。
4、如母乳不太缺少,就可以采用一次喂纯母乳,下次喂母乳后加喂一定量的代乳品的间隔喂法,或多吃几次母乳,而其他乳类或制品只喂1—2次。
5、个别婴儿如吃母乳后不肯吃其他乳类或代乳品,而母乳又不够吃饱一顿时,就只好采取先吃配方奶粉后吃母乳的办法。
补充奶类或代乳品的用量,要根据母乳缺少的情况来定。可以先采取一定量试喂,如果婴儿能全吃掉,可以再试加一些,只要吃后有饱的表现,而消化也正常就可以了,以后再根据月龄的增长适当调整用量。那么在给母乳不足的宝宝混合喂养时,一定要注意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相应的混合喂养方法。 注意观察宝宝的大便情况,有无次数异常,宝宝精神状态如何,如有异常,及时调整。
优质母乳的护理
1、哺乳前:揉一揉乳房或用热毛巾敷一下乳房,有利刺激排乳,可以避免婴儿过长时间的吸吮;哺乳前不能用肥皂、酒精等刺激性强的东西擦乳头,以免乳头被损伤。
2、哺乳时:一定要将乳头及乳晕的大部分放入婴儿口腔中,这样吸吮对母亲乳房的牵扯较小,婴儿也容易很快吃饱。
3、结束前:要用食指轻轻地压孩子的下颏,让孩子自然地吐出乳头,千万不要硬拽乳头,反复硬拽可引起乳头或乳房的损伤。
4、哺乳后:可用少许自己的乳汁涂抹在乳头上,由于人乳有丰富的蛋白质,可对乳头起到保护作用。
另外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1、多吸病侧乳房:如果一侧乳房有乳腺小结,应让孩子多吸有病的乳房,这样做可以促进乳房疾病的好转。
2、正确挤奶:学会正确的挤奶方法,以免造成乳房的损伤。
3、关于胸罩:哺乳期间,妈妈应戴上合适的棉质胸罩,托起乳房以改善乳房的血液循环,减少乳房的下坠。
4、乳房的锻炼:哺乳期间,母亲最好每天用温水洗浴乳房1—2次;每天坚持做胸前肌肉的运动,如俯卧撑、扩胸等,可以加强前胸部肌肉的力量,从而增强对乳房的支撑。
清洁乳房小知识:少用香皂擦洗乳房,温水适宜!
香皂类的清洁物质会通过机械与化学作用洗去皮肤表面的角化层细胞,促使细胞分裂增生。如果经常不去除这些角化层细,就会损坏皮肤表面的保护层,使表皮层细胞肿胀,这种肿胀就是由于乳房局部过分干燥及细胞脱落引起的。若过多使用香皂等清洁物质清洗可碱化乳房局部皮肤,而乳房局部皮肤要重新覆盖上保护层并要恢复其酸性环境则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香皂在不断地使皮肤表面碱化的同时,还促进皮肤上碱性菌群增长,使得乳房局部的酸化变得困难。此外,用香皂清洗还洗却保护乳房局部皮肤润滑的物质——油脂。
哪个时期母乳是优质母乳
关键词:初乳、成熟乳
按照产后时间的不同,有人将母乳分为了初乳、过渡乳、成熟乳和晚乳。其中,初乳和成熟乳最为重要。
所谓初乳,是指产后头几天内的乳汁,质稠而带黄色,其所含脂肪较少,而球蛋白、抗体、微量元素、钙磷、白细胞等免疫物质都比较多,比其他时间的母乳抗病能力更强,对新生儿发育和抗感染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强调“早开奶”,也就是越早喂奶越好。新妈妈生完孩子稍事休息后,第1小时内就可以开始给孩子喂奶了。成熟乳是产后第7天至第9个月分泌的乳汁,此时母乳各种成分比较固定,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比例为 1∶3∶6。初乳和成熟乳之间的母乳叫过渡乳,这一时期很短,但此阶段母乳含脂肪最高,蛋白质、矿物质逐渐减少。9个月之后的母乳就是晚乳了,晚乳中各种成分含量均有下降,分泌量减少。尽管如此,只要母亲体内还有母乳,就建议坚持一直喂到2岁,甚至更久。但要注意,为保证孩子的营养,应及时添加辅食。
关键词:前奶、后奶
每次喂奶时,根据母乳分泌的先后,乳汁还有前奶和后奶之分。
先吸出来的奶叫“前奶”,虽然看上去比较稀薄,却富含水分、蛋白质,这也让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出生后4个月内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前奶” 以后的乳汁,变成了白色,比较浓稠,这便是“后奶”了。后奶富含脂肪、乳糖和其他营养素,能提供许多热量,保证孩子吃后不会经常饿。
因此,哺乳时切不可将开始的乳汁挤掉,也不可喂一会儿这一侧又换另一侧,应让婴儿尽量吃空一侧再换,这样才可保证孩子摄取足够的营养。如果只吃前奶,孩子会比较瘦小;只吃后奶,又会缺少水分和蛋白质。
关键词:稀奶、稠奶
即便是从一只乳房里分泌的乳汁,也会有时浓、有时稀,这多是不同体质或不同营养状况造成的。
一般来说,如果妈妈平时膳食平衡,营养均衡,奶水会比较浓,这样的奶营养相对比较丰富。如果妈妈营养跟不上,吃的东西比较稀,奶也会稀一点。奶水稀一次两次无所谓,如果一直这样,可能难以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建议父母随时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达标,一旦营养跟不上,就要添加一些富含蛋白质的辅食了。
但妈妈营养过于丰富也不好。大鱼大肉吃多了,奶水上有时会飘着一层油,孩子吃了这样的奶,根本消化不了,很容易出现“脂肪泻”。因此,新妈妈们不能补过,肉、豆制品、鸡蛋、蔬菜水果,按比例搭配,保证自己的营养摄入,不挑食就行了。此外,辛辣、刺激性食品、易过敏食品、酒精等,在哺乳期间都要限食。
关键词:母乳保存
想保存母乳,只能放瓶里,身体里可是存不住的。妈妈分泌的乳汁较多,孩子一次喝不完时,千万不要想着能在身体里存下来,而应该把它挤出来保存,否则不仅妈妈会憋得难受,导致乳腺管不通畅,伤害乳房,还会让奶越憋越少,很可能会提前断奶。
反之,用吸奶器把奶吸出来,放进冰箱保存就可行多了。母乳在0—3.9摄氏度的环境中可保存两三天;在零下18摄氏度的冷藏柜中能保存三四个月,且营养一般不会损失。但需注意,如果是室温保存,即使温度低于25摄氏度,也只能保存4—8小时。
保存母乳一定要选择无菌且带螺旋瓶盖的瓶子,最好在瓶外标明母乳被吸出的日期。喝前可用40摄氏度的水将其温热,但不要煮沸,否则会破坏营养。此外,母乳解冻后,不可再次复冻。
关键词:防病
哺乳是天性,但有些细节却是需要精心琢磨的,否则有可能让乳头成为传染婴儿疾病的渠道之一。
第一,哺乳期间要穿纯棉衣服,避免化纤的。因为衣服上掉落的纤维等可能会沾到乳头上,堵塞乳腺管,影响分泌,如果不小心被孩子吸进嘴里,就更危险了。
第二,奶水的温度变化不能太明显。寒冷的冬天从屋外回家,先要捂一捂再喂,以免孩子受寒冷刺激。
第三,注意乳房清洁。平时别刚进家门就喂奶,外出回来,身上难免带有一些灰尘、病毒、细菌,因此,先要擦洗乳房、换好衣服再喂,以免宝宝因不小心吃进了脏东西生病。
第四,生病时,特别是感冒时最好别喂奶,可以先把奶吸出来,热一热、消消毒再给孩子吃。
宝宝缺钙怎么办
(1)奶类和奶制品
奶类是宝宝最佳的补钙食品,如牛奶、羊奶、母乳等奶类都富含钙质。母乳、婴儿奶粉都含有丰富的钙,如在100毫升的婴儿奶粉中含钙达50毫克,母乳中含钙30毫克,并且奶类食品中的乳钙容易被婴儿所吸收,在吃奶补钙的同时,又增加奶类中蛋白质的摄入。
(2)豆类和豆制品
有黄豆、毛豆、扁豆、蚕豆、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腐乳等。豆类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等,长期食用可以 获取丰富营养同时预防骨质疏松。除了豆类制品,常吃河、海产品,如鲫鱼、鲤鱼、鲢鱼、泥鳅、虾、虾米、虾皮、螃蟹、海带、紫菜、蛤蜊、海参、田螺等。同样 可以达到补钙的目的。
产妇产后需要补充哪些营养
维生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要素。哺乳期间,为了维护母体健康,促进乳汁分泌,保证乳汁中营养成分的稳定,满足新生儿的需要,母亲膳食中要相应增加各种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脂溶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等。
在脂溶性维生素中,只有维生素A能有少量通过乳腺。母体每天需要维生素A3900国际单位(胡萝卜素7毫克),母亲膳食中维生素A含量富,乳汁才能含有足够量的维生素A,但膳食中维生素A转移到乳汁中的数量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一限度,母亲即使摄入大量的维生素A,也不能使乳汁中的含量按比例增加。
母亲对蛋白质的摄取直接影响着乳汁的分泌。当膳食中蛋白的含量不足时,乳汁的分泌量及蛋白质含量则会明显减少。为促进乳汁分泌,母亲必须摄取丰富的优质蛋白质。
母亲对蛋白质的摄取直接影响着乳汁的分泌。当膳食中蛋白的含量不足时,乳汁的分泌量及蛋白质含量则会明显减少。为促进乳汁分泌,母亲必须摄取丰富的优质蛋白质。
有人研究发现,如果哺乳期间母亲膳食中缺少蛋白质成分,乳汁中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将明显下降。母亲膳食中的蛋白质有50—60%可变为乳蛋白,故母亲每日约需蛋白质90~100克。因乳汁中所含的乳白蛋白要求量多,必须额外供给20~30克优质的蛋白质。
怎样才能给宝宝提供优质
概 述妈妈在哺乳期的最主要就是要给宝宝提供优质、健康的母乳,母乳对于宝宝的身体很重要,因为母乳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哺乳期间宝宝的身体健康,所以妈妈的饮食也很重要的,怎样才能给宝宝提供优质、健康的母乳呢?我通过询问医生,知道了以下这些小常识。
步骤/方法:1因为母亲吃的食物可以通过妈妈的母乳传给宝宝,所以这类食物我们就需要避免吃。例如:如韭菜、蒜薹、辣椒、酒等刺激性的食物
2并不是所有水果都是对哺乳期间的妈妈有益的,有些水果应该是哺乳期妈妈所避免的。一些凉性的水果是新妈妈不应该吃的,如:香瓜、西瓜、甜瓜、梨、、芒果、柚子等。
3哺乳期妈妈的营养是需要我们重视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的补充也很重要。才能保证我们膳食的合理搭配,营养的合理。
注意事项:总之,哺乳期妈妈的饮食一定要合理,并且要做到不偏食、不挑食,这样才能为宝宝提供优质、健康的母乳,从而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
什么是优质母乳
关键词:初乳、成熟乳
按照产后时间的不同,有人将母乳分为了初乳、过渡乳、成熟乳和晚乳。其中,初乳和成熟乳最为重要。
所谓初乳,是指产后头几天内的乳汁,质稠而带黄色,其所含脂肪较少,而球蛋白、抗体、微量元素、钙磷、白细胞等免疫物质都比较多,比其他时间的母乳抗病能力更强,对新生儿发育和抗感染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强调“早开奶”,也就是越早喂奶越好。新妈妈生完孩子稍事休息后,第1小时内就可以开始给孩子喂奶了。成熟乳是产后第7天至第9个月分泌的乳汁,此时母乳各种成分比较固定,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比例为1∶3∶6。初乳和成熟乳之间的母乳叫过渡乳,这一时期很短,但此阶段母乳含脂肪最高,蛋白质、矿物质逐渐减少。9个月之后的母乳就是晚乳了,晚乳中各种成分含量均有下降,分泌量减少。尽管如此,只要母亲体内还有母乳,就建议坚持一直喂到2岁,甚至更久。但要注意,为保证孩子的营养,应及时添加辅食。
关键词:前奶、后奶
每次喂奶时,根据母乳分泌的先后,乳汁还有前奶和后奶之分。
先吸出来的奶叫“前奶”,虽然看上去比较稀薄,却富含水分、蛋白质,这也让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出生后4个月内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前奶”以后的乳汁,变成了白色,比较浓稠,这便是“后奶”了。后奶富含脂肪、乳糖和其他营养素,能提供许多热量,保证孩子吃后不会经常饿。
因此,哺乳时切不可将开始的乳汁挤掉,也不可喂一会儿这一侧又换另一侧,应让婴儿尽量吃空一侧再换,这样才可保证孩子摄取足够的营养。如果只吃前奶,孩子会比较瘦小;只吃后奶,又会缺少水分和蛋白质。
关键词:稀奶、稠奶
即便是从一只乳房里分泌的乳汁,也会有时浓、有时稀,这多是不同体质或不同营养状况造成的。
一般来说,如果妈妈平时膳食平衡,营养均衡,奶水会比较浓,这样的奶营养相对比较丰富。如果妈妈营养跟不上,吃的东西比较稀,奶也会稀一点。奶水稀一次两次无所谓,如果一直这样,可能难以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建议父母随时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达标,一旦营养跟不上,就要添加一些富含蛋白质的辅食了。
但妈妈营养过于丰富也不好。大鱼大肉吃多了,奶水上有时会飘着一层油,孩子吃了这样的奶,根本消化不了,很容易出现“脂肪泻”。因此,新妈妈们不能补过,肉、豆制品、鸡蛋、蔬菜水果,按比例搭配,保证自己的营养摄入,不挑食就行了。此外,辛辣、刺激性食品、易过敏食品、酒精等,在哺乳期间都要限食。
关键词:母乳保存
想保存母乳,只能放瓶里,身体里可是存不住的。妈妈分泌的乳汁较多,孩子一次喝不完时,千万不要想着能在身体里存下来,而应该把它挤出来保存,否则不仅妈妈会憋得难受,导致乳腺管不通畅,伤害乳房,还会让奶越憋越少,很可能会提前断奶。
反之,用吸奶器把奶吸出来,放进冰箱保存就可行多了。母乳在0—3.9摄氏度的环境中可保存两三天;在零下18摄氏度的冷藏柜中能保存三四个月,且营养一般不会损失。但需注意,如果是室温保存,即使温度低于25摄氏度,也只能保存4—8小时。
保存母乳一定要选择无菌且带螺旋瓶盖的瓶子,最好在瓶外标明母乳被吸出的日期。喝前可用40摄氏度的水将其温热,但不要煮沸,否则会破坏营养。此外,母乳解冻后,不可再次复冻。
关键词:防病
哺乳是天性,但有些细节却是需要精心琢磨的,否则有可能让乳头成为传染婴儿疾病的渠道之一。
第一,哺乳期间要穿纯棉衣服,避免化纤的。因为衣服上掉落的纤维等可能会沾到乳头上,堵塞乳腺管,影响分泌,如果不小心被孩子吸进嘴里,就更危险了。
第二,奶水的温度变化不能太明显。寒冷的冬天从屋外回家,先要捂一捂再喂,以免孩子受寒冷刺激。
第三,注意乳房清洁。平时别刚进家门就喂奶,外出回来,身上难免带有一些灰尘、病毒、细菌,因此,先要擦洗乳房、换好衣服再喂,以免宝宝因不小心吃进了脏东西生病。
第四,生病时,特别是感冒时最好别喂奶,可以先把奶吸出来,热一热、消消毒再给孩子吃。
哺乳期对新生儿的影响
哺乳期为了保证分泌优质的乳汁,女性对能量、优质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的需求均相应增加。首先要增加热能摄入量,乳母摄入的能量是否充足,可根据母乳的量和母亲的体重来判断。然后要补充优质蛋白质,如果膳食中蛋白质的质和量不理想,可使乳汁的分泌量减少,并影响到乳汁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乳母应每日增加蛋白质15克,达到每日85克 ,其中一部分应为优质蛋白质。当然,还要摄入充足的脂肪、保证钙的供给和摄入充足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