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帮助自闭症患者
怎么帮助自闭症患者
怎样帮助孩子走出自闭症
近年来,儿童忧郁症成为人们逐渐关注的话题。据统计,我国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此类病患者至少在1%以上。忧郁症又称心灵自闭症,是一种影响儿童感知、语言、情感和社会交往等多种功能的心智性疾病,其表现为精神呆滞、孤独无言、疑虑烦躁、生活不能自理等。该病多发在2岁前后。对于病因,目前尚无权威性定论,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压抑、生活封闭有关,父母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以下几方面是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
1、创造欢愉的家庭气氛 幼儿期的生活环境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父母间的亲密和谐会使孩子感到温馨和愉悦。相反,父母的不和与争吵会使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压力,久而久之会影响身心健康。
2、培养广泛的兴趣 父母应引导孩子发展多种多样的兴趣,听故事、做游戏、画画、唱歌跳舞等,父母尽量参与其中,这不仅可以开发孩子的心智,而且可以加强父母与孩子间的感情交流。
3、让孩子多结交小朋友 对儿童来说,交朋友是一件快活自在的事,能联络感情、增长见识、提高应变和活动能力。另外,儿童有类同的思维和爱好,他们之间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在群体中相处,有助于身心健康,避免性格孤僻。
4、增加新鲜刺激 每一种声音和色彩对儿童都是一种诱惑,他们的感官和眼睛需要新鲜东西的刺激。父母应经常带孩子外出,让他们融入大自然,开阔胸襟。
5、树立榜样 父母自己应表现得坚定自信,切不可精神沮丧和怨天尤人,因为父母是孩子心目中力量和智慧的化身。当孩子胆怯和失望的时候,父母要及时帮助。使其树立信心,战胜困难。
自闭症认识误区
自闭症患者是天才?
有些人以为,自闭症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天才。确实,会有一些患者有着特殊的才能,如同电影《雨人》中的哥哥雷蒙,对数字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但事实上,自闭症患者中,有80%-90%存在智力问题。还有一些人误以为自闭症患者没有感情。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喜好,只是在理解和表达上存在困难。
自闭症患者是精神病患者?
虽然很多自闭症患者智力发育迟缓,但未必都是“弱智”。振振的父母带着孩子看过很多医院,其间令他们最伤心的就是某个医院的专家只说了一个字——“笨”。
他认为这个孩子先天就笨,和自闭症无关。但事实上,振振学东西很快,他可以自己上网、打游戏、网上购物,而这些东西父母从来没有教过他。
把自闭症当成精神病患者也是不对的,自闭症儿童其实更需要社会的理解与接纳,而不是被视为异类排斥在外。
无药可治所以要放弃?
虽然自闭症有很多的治疗方式,但是目前为止,只有症状的减轻,鲜有治愈的案例,有人提出,无药可治所以要放弃。但是,确实是有许多孩子在专业的教育训练之后,生活规律了,也能够说一些话了,因此不可轻易放弃治疗。
自闭症儿童应早治疗
日前,记者在东京采访了与中国有多年交流关系的自闭症研究专家白崎研司先生。
谈到把每年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的意义,白崎说,从1943年世界上出现第一个自闭症病例至今65年,人类对于自闭症的认知、对于自身责任的认识迈出了新的历史性一步。
关于自闭症的症状和病因,白崎告诉记者,自闭症在中国也称“小儿孤独症”,是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的奇怪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有症状,并会对患者造成终生影响。与唐氏综合征等疾病不同,它不会影响患者的面容,因此自闭症患者容貌与正常人没有区别。经过多领域专家长期研究,已知自闭症病因有:神经系统损伤、大脑特定部位功能下降、大脑发育过程中出现偏差、怀孕期和生产期脑部障碍、病毒感染和免疫缺陷、疫苗接种和化学物质影响等,完全查明自闭症病因现在还做不到,因为自闭症病因不是单一的。
对于自闭症的治疗和诊断,白崎先生说,世界上还没有治疗自闭症的特效药,现在使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行为疗法,交流疗法,药物、食物疗法,心理疗法等。2岁至6岁是自闭症最佳治疗时机,越早治疗越好。要准确诊断自闭症,必须具有专业知识与技术。与疑似自闭症患者接触时,如果以“他是自闭症”的既定概念进行诊断,将影响对于自闭症者思维障碍的理解,只通过一两次观察,也很难确诊,有时需要通过治疗性诊断来观察。做出是否自闭症的诊断,必须慎之又慎,因为这关系到“尊重自闭症者人格”的问题。目前大多采取诊断性治疗,就是为避免误诊。
白崎对自己的贡献不愿多言。记者通过互联网收到的中国青岛市自闭症研究会、上海市徐汇区星雨儿童康健院的来信,都说孩子们想念白崎爷爷。白崎住在北海道,现任伊达高级养护学校教务主任。在中国驻札幌总领事馆的网页上,记者了解到,白崎是北京、青岛、上海三所自闭症研究、康复训练所的名誉所长。自1995年起,每年都自费访问中国,他以对自闭症患儿及家长无私的爱心,不顾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坚守在对障碍儿童、家长及教师的指导培训第一线,受到自闭症患儿及家长、学校师生的尊敬。
白崎先生表示,“世界自闭症日”提醒人类社会:应该实现自闭症患者与普通人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与相互关心。作为普通人,不应把自闭症患者看作怜悯的对象,而应把4月2日这一天作为审视和增强自身道德观念、社会责任的契机。作为自闭症患者及其直接相关的人员,如自闭症患者家属、学者专家、医生护士等,也应把4月2日作为继续齐心协力战胜疾病的“加油站”。人们应努力让4月2日成为自闭症患者自信与愉快生活的节日。
儿童自闭症有效治疗办法
1、心理疗法,自闭症本质上就是心理障碍疾病,因此心理治疗也很受重视,他们大多寄希望于这种疗法,期待在该疗法的作用下能真正挖出患儿心理上的“病根”,但是因为心理治疗持续的时间很久,需要患者能持之以恒。药物疗法,实际上,在自闭症治疗过程中,像药物治疗是最为常见,且这样的疗法往往要持续很长的过程。从更深的层面来说,药物并不能真正解决自闭症所带来的困扰,可能在药物的作用下会形成其他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
2、饮食疗法,科学研究发现,奶制品、麦制品及粮食酿造的酒类中含有的谷蛋白和酪蛋白对患儿的大脑具有麻醉作用,影响到患儿的行为、智慧、情绪、痛感的极限以及对声音的敏感度,因而造成脑子反应缓慢。该疗法就是通过控制食用该类食品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中药整体辩证治疗,自闭症的中医症候往往比较复杂,虚实相杂,中医中药的整体辩证治疗可以很好地滋养和调节大脑神经,激活处于抑制状态的大脑细胞。中医药治疗,标本兼治,治疗一般能减轻乃至消除疾病的根源,预后良好,疗效稳定,不易复发。
3、高频音乐疗法,可以帮助自闭症患者调整身体状况,大大改进孤僻的生活状态。这种疗法能把孤僻的症状缩小到很小的程度,它的原理在于通过刺激听觉系统,达到刺激大脑的目的。其他疗法,针对自闭症,临床上也有手术治疗的,但是这一般都不赞成使用,究其原因,因为对自闭症患儿采取手术治疗,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因此在这类脑组织破坏性手术的影响下,产生后遗症的概率将大大增加。更好的目光交流,他们可以开始用眼神和你交流,学会说话的时候看着人,开始注意他们看到的东西。因为患有自闭症的人对于声音是很敏感的,所以首先就要调理治疗这个,当一点被治愈的时候,他们会学会真正的倾听。我们的产品打开了感觉合成的通路,改进听的技艺和提高感觉的合成。提高他们的交流技巧。
世界自闭症日
4月2日为世界自闭症日。200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
把每年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World Autism Day)”的意义:从1943年世界上出现第一个自闭症病例至2008年已65年,人类对于自闭症的认知、对于自身责任的认识迈出了新的历史性一步。现全球有3500万人患有自闭症这种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的儿童发育受到阻碍,缺乏正常的语言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
“世界自闭症日”提醒人类社会:应该实现自闭症患者与普通人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与相互关心。作为普通人,不应把自闭症患者看作怜悯的对象,而应把4月2日这一天作为审视和增强自身道德观念、社会责任的契机。作为自闭症患者及其直接相关的人员,如自闭症患者家属、学者专家、医生护士等,也应把4月2日作为继续齐心协力战胜疾病的“加油站”。人们应努力让4月2日成为自闭症患者自信与愉快生活的节日。
自闭症长大后会改善吗 自闭症长大后怎么治疗
具体内容:让患者用参与游戏的方式,用游戏取代语言,用肢体表达心理状况,以游戏作为媒介的一种有效的沟通方法。
具体内容:帮助自闭症患者学会控制自己的声调高低,声速的快慢,在语言沟通上进行训练。
具体内容:大多数自闭症患者的动作协调性不太好,一定的肌能训练有助于他们着方面的发展;而感觉统合训练则能促进患者在骨骼,肌肉,神经各方面的发展。
正确认识自闭症的三大误区
认识自闭症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自闭症患者是精神病患者
虽然很多自闭症患者智力发育迟缓,但未必都是“弱智”。振振的父母带着孩子看过很多医院,其间令他们最伤心的就是某个医院的专家只说了一个字——“笨”。????
他认为这个孩子先天就笨,和自闭症无关。但事实上,振振学东西很快,他可以自己上网、打游戏、网上购物,而这些东西父母从来没有教过他。????
专家表示,把自闭症当成精神病患者也是不对的,自闭症儿童其实更需要社会的理解与接纳,而不是被视为异类排斥在外。
误区二:自闭症患者是天才
有些人以为,自闭症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天才。确实,会有一些患者有着特殊的才能,如同电影《雨人》中的哥哥雷蒙,对数字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但事实上,自? 闭症患者中,有80%-90%存在智力问题。还有一些人误以为自闭症患者没有感情。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喜好,只是在理解和表达上存在困难。
误区三:无药可治所以要放弃
虽然自闭症有很多的治疗方式,但是目前为止,只有症状的减轻,鲜有治愈的案例,有人提出,无药可治所以要放弃。但是,确实是有许多孩子在专业的教育训练之后,生活规律了,也能够说一些话了,因此不可轻易放弃治疗。
自闭症和抑郁症一样吗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表现有:心情抑郁、失去兴趣和快乐感、容易疲乏、注意不集中、总想不高兴的事、思维和反应迟钝、自责自罪、工作学习和创造能力明显减退,严重时可以有自杀的想法和行为;另外也可以有“衰弱”性的躯体症状:如失眠早醒、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性欲减退、困倦乏力、头痛头晕等。诊断标准:如果病人具有上述大部分的症状,并且每天都有,持续2周以上,已经明显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就应该高度怀疑抑郁症的可能性。
抑郁症有几种,如果抑郁与极度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交替出现,就称之为双相情感障碍(一相为抑郁;另一相为情感高涨或躁狂)。
自闭症患者,由于先天脑部功能的受到损伤,打从幼儿时期开始,在发展上便与一般的儿童有所不同,例如大多数自闭症的像发脾气、无法表达情绪或需要时的自我伤害等都是自闭症患不适当的行为表现。
让自闭症患者接治专业矫正的目标有下列三项:
1. 促进正常的发展:
自闭症患者,由于先天脑部功能的受到损伤,打从幼儿时期开始,在发展上便与一般的儿童有所不同,例如大多数自闭症的患者在幼儿时期便出现少发声,对人不理、不看等现象。因此自闭症的儿童早期矫治的第一个目标便是针对一般儿童会,而他们不会的行为,进行弥补加强的训练,让他们可以跟一般儿童一样;也就是说一般的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应有的知识与技巧,让自闭症的儿童也能正常发展出来。
2. 消除不适当的行为:自闭症患者如未经过适当的教导,多会用一些不恰当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感受和行为,像发脾气、无法表达情绪或需要时的自我伤害等都是自闭症患不适当的行为表现。如果这些行为出现频繁很高或是强度很大,便会干扰到自闭症的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3. 避免及消除固定刻板的行为:
自闭症的儿童常有一些固定行为及习惯,如走固定的路线,在特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如果稍有改变,就会不接受而抗拒与哭闹,并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及影响新的学习,因此这种妨碍学习的固定行为应该减少及消除。
自闭症患者接受矫治的主要内容有:
1. 建立学习的习惯:
在自然的情况下,让患者可经由主动的探索操作、观察模仿以及他人所给的指导,学习各项新的技巧与行为,但由于自闭症患者受到先天病征的影响,在学习常出现注意力短暂、易离座、不受约束、不理人自己玩自己的,等妨碍学习的问题。学习习惯的建立,主要是运用增强的原理以及称赞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学习。
2. 建立沟通能力:
自闭症儿童在五、六岁前是否发展出语言,对其日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一般说来,沟通的能力培养可分为二部份。一是语言理解能力,理解为表达的基础,为了要增进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最好是透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游戏中,配合简短、清析的语句,将孩子在从事的活动说给他听,如:妈妈帮小明穿衣服、小强喝水、娃娃搭公车,也就是*着实际的动作与语言的配合,帮助自闭症儿童了解语言的实质义意。一是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为一个复杂且因孩子而异的长期历程,一般的训练进阶如下:模仿动作(训练视觉注意力)→听口令做动作(视觉与听觉的配合)→叫名反应(训练听觉注意力)→强化发音→仿说单音→仿说单字→仿说词→仿说句子→自动说→练习简答→使用人称代名词→简单对答→叙述。
自闭症患者的日常护理措施有哪些
自闭症患者的护理措施一:心理护理
心理学家指出,集体活动对指导和训练自闭症儿童掌握社会交往技能,帮助儿童走出孤独具有特殊作用,这一点对于发展独生子女的社会性来说非常重要。在与自闭症患者一起活动的时候,父母除了充当活动的配角之外,还要参与其中,还要做好监督的工作,要注意玩具是否适合自己孩子的年龄,选择的环境尽量开阔,避免自己的宝宝和他人发生碰撞。
自闭症患者的护理措施二:培养孩子的兴趣
对于改善自闭症孩子的刻板行为,尽量帮他找到他感兴趣的事物活动,多用其他的活动或玩具来吸引他的注意力,不要让他无所事事,以免他觉得太无聊,一直重复同样动作。另外,让这些重复的动作加以意义化,也是改善刻板化行为的方法之一,例如:如果自闭症患者喜欢转东西,你可以教他玩陀螺,如果孩子喜欢摇晃身体,你可以放音乐,让他用不同的方式随着音乐摇摆身体。
自闭症患者的护理措施三:建立亲子依恋和情感联系
家长应让自闭症患者多与外界环境接触,多参加各种锻炼,让孩子与同龄儿童一起玩耍、交往和学习,使其个性和社会适应性健康发展,切勿让孩子长期过“封闭式”的生活,以免形成自闭症而殃及孩子终生。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类似儿童自闭症的表现,应及时请教医生,妥善施治,并进行有关诱导训练。
自闭症患者的护理措施四:多余孩子沟通
自闭症孩子如果伴随沟通方面的障碍,遇到挫折或不顺心的事时,容易以哭闹的方式或是自我伤害的方式表达,因此平时应多观察自闭症患者喜欢的事物藉以转移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要协助他用任何方式表达,找出哭闹的原因,了解他的情绪。
自闭症和抑郁症
对于自闭症和抑郁症轻生的梨子,我们的社会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当然导致自闭症和抑郁症患者轻生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单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患上了这两种病,所以才会想不开的。那么,下面就来说说自闭症和抑郁症的具体定义吧。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表现有:心情抑郁、失去兴趣和快乐感、容易疲乏、注意不集中、总想不高兴的事、思维和反应迟钝、自责自罪、工作学习和创造能力明显减退,严重时可以有自杀的想法和行为;另外也可以有“衰弱”性的躯体症状:如失眠早醒、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性欲减退、困倦乏力、头痛头晕等。诊断标准:如果病人具有上述大部分的症状,并且每天都有,持续2周以上,已经明显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就应该高度怀疑抑郁症的可能性。
抑郁症有几种,如果抑郁与极度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交替出现,就称之为双相情感障碍(一相为抑郁;另一相为情感高涨或躁狂)。
自闭症患者,由于先天脑部功能的受到损伤,打从幼儿时期开始,在发展上便与一般的儿童有所不同,例如大多数自闭症的像发脾气、无法表达情绪或需要时的自我伤害等都是自闭症患不适当的行为表现。
让自闭症患者接治专业矫正的目标有下列三项:
1. 促进正常的发展:
自闭症患者,由于先天脑部功能的受到损伤,打从幼儿时期开始,在发展上便与一般的儿童有所不同,例如大多数自闭症的患者在幼儿时期便出现少发声,对人不理、不看等现象。因此自闭症的儿童早期矫治的第一个目标便是针对一般儿童会,而他们不会的行为,进行弥补加强的训练,让他们可以跟一般儿童一样;也就是说一般的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应有的知识与技巧,让自闭症的儿童也能正常发展出来。
2. 消除不适当的行为:
自闭症患者如未经过适当的教导,多会用一些不恰当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感受和行为,像发脾气、无法表达情绪或需要时的自我伤害等都是自闭症患不适当的行为表现。如果这些行为出现频繁很高或是强度很大,便会干扰到自闭症的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3. 避免及消除固定刻板的行为:
自闭症的儿童常有一些固定行为及习惯,如走固定的路线,在特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如果稍有改变,就会不接受而抗拒与哭闹,并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及影响新的学习,因此这种妨碍学习的固定行为应该减少及消除。
自闭症患者接受矫治的主要内容有:
1. 建立学习的习惯:
在自然的情况下,让患者可经由主动的探索操作、观察模仿以及他人所给的指导,学习各项新的技巧与行为,但由于自闭症患者受到先天病征的影响,在学习常出现注意力短暂、易离座、不受约束、不理人自己玩自己的,等妨碍学习的问题。学习习惯的建立,主要是运用增强的原理以及称赞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学习。
2. 建立沟通能力:
自闭症儿童在五、六岁前是否发展出语言,对其日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一般说来,沟通的能力培养可分为二部份。一是语言理解能力,理解为表达的基础,为了要增进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最好是透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游戏中,配合简短、清析的语句,将孩子在从事的活动说给他听,如:妈妈帮小明穿衣服、小强喝水、娃娃搭公车,也就是*着实际的动作与语言的配合,帮助自闭症儿童了解语言的实质义意。一是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为一个复杂且因孩子而异的长期历程,一般的训练进阶如下:模仿动作(训练视觉注意力)→听口令做动作(视觉与听觉的配合)→叫名反应 (训练听觉注意力)→强化发音→仿说单音→仿说单字→仿说词→仿说句子→自动说→练习简答→使用人称代名词→简单对答→叙述。
由此可见,自闭症和抑郁症其实并不是一样的,但是两种疾病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影响身心的健康比较严重,所以对于自闭症和抑郁症患者们来说最好还是要及时尽早地进行必要的治疗的,治疗得不及时是很多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的,这点大家一定要仔细密切地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