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积极养育的原则
五个积极养育的原则
有五个原则可以帮助你的孩子发现自己的内在力量,以应对生活的挑战并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在《孩子来自天堂》一书中,我们将探究很多建立在这五个原则基础之上的新的养育技巧。这五个原则是:
1.与别人不同没关系。
2.犯错误没关系。
3.表达消极情绪没关系。
4.要求更多没关系。
5.说“不”没关系,但要记住爸爸和妈妈才是主导者。
让我们更详细地探讨一下这些原则。
1.与别人不同没关系。所有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天赋、要面临的挑战和需要。作为父母,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能够识别出他们的特殊需要,并提供帮助。一般来说,男孩子有一些特殊的需要,而这些需要对女孩子来说就不那么重要。同样,女孩子也有一些需要,而对男孩来说就不那么重要。此外,不管男孩女孩,每一个孩子都有与自己独特的挑战和天赋有关的特殊需要。
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也不同。父母必须明白这种差异,否则,他们会把孩子进行相互比较,从而产生不必要的失望。当学习一项任务时,有三种类型的孩子:跑步前进、走路前进和跳跃前进。跑步前进的孩子学得很快;走路前进的孩子学得很稳,你能很清楚地看到他们在进步;最后是跳跃前进的孩子,他们更难抚养。他们似乎学不会任何东西,没有任何进步,但突然有一天,他们跳了一大步,掌握了任务。跳跃前进的孩子有点像迟开的花朵,他们的学习需要更多时间。
父母要知道表达爱的方式需要根据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女孩子通常需要更多的关心,但太多的关心会让男孩子觉得你好像不信任他。男孩子需要更多的信任,但太多的信任会让女孩子觉得你不够关心她。父亲容易犯的错误是把男孩子需要的东西给予女儿,而母亲容易犯的错误是把女孩子需要的支持给予了儿子。理解男孩和女孩的不同需要可以帮助父母更成功地培养孩子,还可以减少父母之间对于养育方式的争论。爸爸来自火星,妈妈来自金星。
2.犯错误没关系。所有的孩子都会犯错误,这再正常不过了,完全可以预料。犯了一个错误并不意味着孩子有什么不对,除非父母表现得好像孩子不应该犯错误。错误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东西,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孩子对此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实例。父母一定要承认自己在对待孩子和支持孩子时犯的错误,以及父母彼此之间犯的错误,这样才能最有效地教会孩子这个道理。
当孩子时常看到父母道歉时,就会逐渐明白要对自己的错误负责。父母不是在教孩子道歉,而是在做出示范。孩子是从榜样而不是从说教中进行学习的。孩子不仅从中学会了更加有责任心,而且通过原谅父母的错误而逐渐学会了原谅别人的重要技巧。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天生就有爱父母的能力,但他们无法爱自己或原谅自己。孩子从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中以及从他们犯错误时父母的反应中学会爱自己。当孩子没有因犯错误而受到羞辱或惩罚时,他们就有了更好的机会来学会最重要的能力——爱自己以及接受自己的不足。
这种能力是在反复经历父母犯了错误但依然可爱的过程中学到的。羞辱或者惩罚有碍于孩子形成爱自己、原谅自己的能力。
3.表达消极情绪没关系。诸如愤怒、伤心、害怕、悲痛、受挫、失望、焦虑、尴尬、嫉妒、受伤、不安全、羞愧等消极情绪不仅是自然而正常的,而且也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有消极情绪没有关系,而且需要表达出来。
父母必须学会为孩子创造合适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并表达出消极情绪。尽管表达消极情绪没关系,但孩子表达消极情绪的方式、时间和地点并非总是恰当的。发脾气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但需要学会分清时间和场合。另一方面,你千万不要为了避免孩子发脾气而去安抚孩子,否则,当你没机会让孩子“暂停(time outs)”,没机会更有效地处理当时的问题时,孩子的怒气就会爆发出来。
为了增加孩子对自己感觉的了解,必须学习并练习新的交流技巧,否则,他们就会失控,反抗你的权威,并把压抑的情绪发泄出来。从这本书中,父母将学会如何有效地处理自己的烦恼情绪。父母抑制什么,孩子就会表现出什么,让父母越加烦恼。这正是为什么孩子会在最不合适的时机大发脾气的原因,特别是在我们有压力,感觉到不堪重负,努力掩饰自己情绪的时候。
积极的养育还包括不能让孩子为父母的感觉负责。当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情绪以及情绪中隐含的对理解和爱的需要会引起父母不便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压抑自己的这些情绪,并脱离真实的自我以及所有源于真实自我的才能。
“明智的”父母认识到了情绪的重要性,但他们在教孩子了解各种情绪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过多地把自己的情绪与孩子分享。教孩子认识自己情绪的最佳方法是带着同情和理解倾听孩子说话,并帮助他们弄清自己的感觉。父母通过讲述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挑战时的感觉,与孩子交流消极情绪,这才是最佳途径。跟孩子讲自己的消极情绪,其不利方面在于会使孩子的负担过重。这些孩子会把太多过失归结在自己头上,感觉不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最终,他们会离开你,不再跟你交谈。
例如,跟一个孩子说:“你爬那棵树的时候我很担心你会掉下来。”这会让孩子渐渐受到消极情绪的控制。大人应该这么说:“爬树不是很安全。我只是希望我在场的时候你再爬。”这样的说法不仅有效得多,而且能教会孩子不要根据消极情绪作决定。孩子的合作不是为了使父母免于担心,而是因为父母对他们提出了某种要求。(这种要求是一种客观存在,你必须且只要用真实的自己去应对,如果还要去应对客观存在之外的东西、、父母、、别人的感觉 根据这些离自己很远的东西做判断来应付自己眼前离自己很近的东西,,,那么自己的真实感受被这些遥远的东西取代了,孩子的能量会被浪费,孩子的行为来源于他的内心,来源于离他内心最近能被他内心反映的客观存在)---刘立强
父母可以通过同情、承认和倾听来帮助孩子增强对各种情绪的了解,而不应通过向孩子讲述自己的情绪的方式。有时候,即使是直接询问孩子感觉如何或者问他们需要什么,也可能会给他们太大的权力。必须要用新的倾听技巧让孩子说出感受并理解孩子的需求。“宽容的”父母要学习如何不被孩子的要求和情绪所控制或操纵。“严苛的”父母要明白,很多时候他们不知不觉地因消极情绪而羞辱了孩子。
通过学习感觉和交流消极情绪,孩子能有效地学会把自己和父母区分开来,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逐渐发现自己内在的财富,诸如创造力、直觉力、爱、信心、欢乐、同情心、良知以及犯错误后的自我纠正能力。这些高级生活技能能够使一个人在世界上发出耀眼的光芒,并取得巨大成功和达到自我实现,而所有这些技能的形成来自于始终能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并且能够释放消极情绪。成功的人也会感觉到失落,但他们能够迅速恢复,因为他们具有及时释放消极情绪的能力。大多数不成功的人要么对自己内心的感受麻木无知,根据消极情绪做出决定,要么就是陷在消极情绪和态度中不能自拔。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他们都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4.要求更多没关系。孩子们常常因为想要更多或者因为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而感到自己犯了错误,认为自己自私或者被宠坏了。父母总是急于教给孩子感恩的美德,而不是允许孩子有太多要求。当孩子想要更多时,父母总是马上回答说:“要感谢你已经拥有的一切。”
孩子们不知道该要多少才合适,也不应该期望他们知道。即使我们成年人,也很难决定我们能要多少而不会引起冒犯或者表现得太贪婪或讨人厌。如果成年人在这方面都有困难,那么很显然我们不应该指望孩子做得恰到好处。
积极的养育技巧将会教孩子如何用尊重他人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同时,父母也将学会如何拒绝而不会感到心烦意乱。孩子可以在知道自己不会受到羞辱的情况下,自由地提出要求。他们还会认识到,提了要求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得到。
除非孩子们可以自由地提要求,否则他们永远也不会清楚地知道什么能得到,什么得不到。而且,提要求会让他们迅速学会令人难以置信的谈判技巧。大多数成年人的谈判技巧都很贫乏,他们不提要求,除非料到答案会是肯定的;如果遭到拒绝,他们通常只会接受,要么表面屈服而心怀怨恨地走开,要么怒形于色地走开。
当孩子可以自由地提出要求时,他们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内心力量就有机会得到迅速发展。成年之后,他们就不会接受“不”的答案。在孩提时期,他们学会了谈判,并经常激励你给予他们想要的东西。被哭哭啼啼的孩子操纵与被谈判高手激励,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积极的父母在每一次谈判中都掌控着局面,并且会对谈判持续的时间设定清晰的界限。(我作为一名中国男人,谈恋爱的能力低,就在于小时候没机会自由的提要求,不敢说爱,拒绝一次就跑!好像已经对“不”做好了接受的准备! 不能接受不的答案,但要接受不的命运
允许孩子提出更多要求,你就给了他们方向性的目标和生活中的权力。太多的当代女人觉得自己软弱无力,因为她们从来不被允许提出更多要求。她们被教导要更多地关心他人的需要,当自己为没有得到想要或者需要的东西而难过时,应为此感到羞耻。
父母能教给女儿的一个最重要的技能就是如何要求更多。大多数女性在孩童时期没有学这堂课。她们不是直接提出更多要求,而是通过付出更多来间接地要求得到更多,并希望别人无需她们要求就会回报她们。这种直接提出要求的能力的缺乏,阻碍了她们在生活及情感关系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女孩需要获准可以提更多要求,而男孩在得不到更多时,需要的是特别的支持。男孩子经常给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而父母会试图说服他放弃那个目标,因为他们想保护他免于失望。他们没有意识到比达到目标更重要的是能够应对失望情绪,从而振作起来,再次向目标前进。正如女孩在提出更多要求时需要很多支持一样,男孩需要特别的支持帮助他们确认并处理自己的情绪。对男孩最好的帮助就是询问具体的细节,同时要特别小心,不要给出任何建议或者“帮助”。甚至太多的同情也会让他逃避,不再向父母谈论所发生的事情。
对于男孩,母亲们经常犯的错误是问太多的问题。如果是被迫谈话,很多男孩会闭口不言。特别是当你建议他们如何处理问题时,男孩子们会避而不谈。当他已经觉得受到了打击的时候,他不需要别人来告诉他如何解决问题或者他做错了什么从而导致了问题,这只会让他感觉更加糟糕。
例如,儿子有一次没考好,觉得很失望,母亲很关心地说:“我觉得如果你少看点儿电视,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你会考得更好。你真的很聪明,只是没有给自己一个机会。”显然,她认为自己是在给予孩子爱,但在这种情况下,儿子为什么不再告诉她自己烦恼的原因就很清楚了。她的建议不请自来,他不但觉得受到了批评,而且觉得母亲不相信他能够自己解决问题。
5.说“不”没关系,但要记住爸爸和妈妈才是主导者。家长要允许孩子说“不”,但同样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才有最终裁决权。除了允许孩子想要更多、允许他们谈判之外,允许他们说“不”使他们真正拥有了权力。大多数父母害怕给孩子这个权力,因为这很容易宠坏孩子。现在孩子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给他们的自由太多了。父母已经感觉到应该给孩子更多权力,但却没有学会如何保持最终裁决权。除非他们采用积极养育的其他技巧——诸如偶尔让孩子“暂停(time outs)”——以保持孩子的合作性,否则孩子就会让人太费心,变得自私、易怒。只有当父母能够掌控时,给孩子更多权力才能够达到效果。
允许孩子说“不”,就为他们表达自己的感觉以及发现自己的需要,进而与父母谈判打开了一扇门。这并不意味着你始终要按照孩子的要求去做。即使孩子能够说“不”,也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如愿以偿。孩子的感觉和要求能够让父母听到,这本身常常就能够让他们变得更加合作。更重要的是,这使得孩子在表现出合作精神的时候,无需压抑真实的自我。
调整自己的需要与否认自己的需要之间有很大的不同。调整自己的需要意味着将自己想要的东西转变成父母想要的东西。而否认意味着压制自己的需要和感觉,并屈从于父母的需要。屈从会导致孩子的意志受到瓦解。当一匹马被驯服以后,它会变得顺从而合作,但其自由精神也损失了大半。
对前纳粹德国养育方法的分析显示,孩子会因为反抗权威而受到严厉的羞辱和惩罚。严禁孩子反抗,严禁说“不”。反思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瓦解了孩子的意志会让他们变成强硬而疯狂的独裁者的多么愚蠢和无情的追随者。当一个人没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时,很容易沦为其他人操纵和虐待的对象。若没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一个人甚至会沦落于被虐待的关系或者处境中,因为他觉得自己微不足道,并且不敢坚持自己的意志。
调整一个人的意愿叫做“合作”,而服从一个人的意愿就是“顺从”。积极的养育方法旨在培养具有合作精神的孩子,而不是顺从的孩子。对孩子来说,盲目或者懦弱地听从父母的意愿是不健康的。允许孩子感受并且说出自己的抗拒情绪,不仅会帮助孩子发展自我意识,而且会使孩子更加合作。顺从的孩子只是服从命令,他们不思考,不会感觉,也不会对事情的进展起到作用。而愿意合作的孩子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次互动中,从而能够茁壮成长。
具有合作精神的孩子可能仍然希望得到想要的东西,但他们最想得到的是让父母高兴。允许孩子说“不”并不意味着给他们更多的控制权,事实上是给了父母更多的控制权。每次孩子拒绝而父母依然保持控制权时,孩子就会体验到妈妈和爸爸才有最终决定权。这就是让孩子“暂停(time outs)”一段时间如此有价值的主要原因。
当孩子行为不当或者不合作时,他们只是失去了控制。他们不受你的控制,不配合你的意愿。为了重建合作关系,父母需要通过“暂停(time outs)”来重新获得控制。
在“暂停(time outs)”阶段,孩子有拒绝和说出他的全部感觉的自由,但他们必须遵守父母对“暂停(time outs)”所设定的时间限制。一般来说,每一岁需要一分钟的“暂停(time outs)”时间。一个四岁的孩子只需要四分钟。“暂停(time outs)”足以让孩子重新获得处于你控制之下的安全感,重新感觉到你是主导者。孩子的消极情绪自然而然就消失了,会重新感觉到让父母高兴和与父母合作的健康愿望。
那些过于纵容孩子或者没有给孩子足够“暂停(time outs)”的父母,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使孩子更加没有安全感。孩子会开始觉得自己有权利控制,但又因为还没有准备好掌控局面(尽管他们喜欢权力),他们会觉得不安全。想象一下,让你雇两百个工人,在六个月内建一栋大楼。或者,想象一下让你给一个刚刚受了枪伤而流血不止的人做手术,取出子弹。如果你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你会突然觉得很不安。当孩子开始感觉到做主导者的恐惧时,他们也会觉得非常不安全、非常费力。
一个让人费力或者“被宠坏”的孩子,通常需要更多的“暂停(time outs)”,而一个被宠坏了的十几岁的孩子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到自己的房间里去冷静。有些情况下,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到一个发展中国家待一段时间,或者在向导的陪伴下到森林中待一段时间,或者与最喜欢的叔叔、阿姨或者祖父母待一段时间,可以帮助十几岁的孩子恢复真实的自我,重新感觉到对主导者的需要。通过感觉到失控以及自己需要依赖他人,会让十几岁的孩子变得谦恭起来。他们会重新感觉到对父母的需要以及让父母高兴的愿望。
为了获得安全感,孩子应该感觉到有人倾听他,但要始终明白自己不是主导者。
孩子天生具有一个愿望——在他们内心深处,只想让父母高兴。积极养育的沟通技巧能加强这个天生愿望,使得孩子更加乐意服从父母的意愿。为了平衡这种屈从倾向,需要允许孩子反抗,允许他们说“不”。这种抵制能使他们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得不到这种机会的孩子在青春期会产生不必要的反叛行为。尽管十几岁的孩子在生活中依然需要指导,但如果他们没有形成自我意识,就会有一种强烈的与父母对着干的欲望,而无论父母的意愿是什么。
很多父母以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脱离并且反抗父母是理所当然、非常正常的。只有对那些在早期没有得到所需要的支持的孩子来说,反抗父母才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对那些经历过父母允许自己说“不”,并且之后与父母合作的孩子来说,他们具有健康的自我意识,到了青春期就不需要反抗。他们会脱离父母,但他们并不反叛,并且会不断回到父母那里寻求爱和支持。
五个多月宝宝辅食原则
1、每次是应该只给孩子添加一种辅食,观察几天后大便正常,无过敏反应才可添加另一种。若吃的东西原样排出,不可加量喂辅食,也不要换食物种类,慢慢会适应的。
2、在每次喂奶前宝宝饥饿时,先喂辅食。另外,在宝宝临睡前最后一次喂奶后,给他补喂一些淀粉类辅食,有助于夜间睡眠安稳。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后逐渐减少这一次喂奶的量而增加辅食的量,以帮助宝宝完成辅食的完全替代过程。
3、辅食的添加先开始最好从加鸡蛋黄开始,鸡蛋黄含铁丰富,又容易消化吸收,常被作为婴儿添加的第一种辅食。制作过程:取熟白水鸡蛋(煮老点,不要蛋黄还粘糊的那种),蛋黄1/4个,用小勺碾碎,直接加入泡好的奶粉中,反复搅拌后用小勺喂食宝宝。3-4天后,如果宝宝消化很好,大便正常,无过敏现象,可加喂到1/2个,再观察一段时间,没有问题后,可加到一个。而且可以在蛋黄中滴2-3滴的橙汁、桔子汁等VC丰富的果汁,可以促进孩子吸收铁。
不育男性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1、患者需自我心理调节,及时放松与调整紧张心态,缓和与消除”焦虑”不安的情绪。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欣赏音乐、参加集体活动和阅读有益的书籍,或找家人亲友倾诉,心情反而会舒畅,性压抑也会逐渐消失。
2、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坚持日常运动,可调节紧张的脑力劳动或神经体液失常,如每天慢跑或散步30分钟。争取有规律的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积极减肥。
3、尽量避免不良生活习惯,避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应酬,避免酗酒,充分认识到戒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得到家庭关心,家庭和睦,有利于消除工作和生活中的紧张情绪。对于丈夫出现的性欲和性能力减退,妻子应坦然对待,宽容处理,关爱体贴,消除顾虑,主动配合治疗。
阳痿疾病饮食的五个原则
阳痿饮食的五个原则是:
1、男性朋友得了阳痿以后不要酗酒。
2、男性朋友得了阳痿以后宜多吃动物内脏。
3、男性朋友得了阳痿以后宜补充锌,含锌较多的食物如牡蛎、牛肉、鸡肝、蛋、花生米等。
4、男性朋友得了阳痿以后进食壮阳食物,如麻雀、狗肉、鸡肉、海虾、海马、羊肾、乌龟、泥鳅、河虾、鹌鹑蛋、麻雀蛋、海参、金樱子、韭菜、生姜、蛇床子等。
5、男性朋友得了阳痿以后禁食肥腻、过甜、过咸的食物。
上面是对阳痿饮食的五个原则的介绍。阳痿的危害很大,所以大家在知道了阳痿饮食的五个原则之后,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做好预防工作,同时也要积极的治疗阳痿。
男性不育的五大用药原则
男性不育的五大用药原则
1、生殖器、尿道感染引起的不育以抗生素抗炎治疗为主,辅以提高精子活力的药物。
2、无精子症,少精子症及特发性不育,应以性激素类药物作内分泌治疗为主。
3、精子活力低下者,以提高精子活力的药物治疗为主。
4、静索静脉曲张,输精管道梗阻、隐睾、尿道上下裂导致不育者,宜行手术治疗,辅以内分泌药物和其他辅助药物治疗。
5、绝对不育者(如无精子症),应做人工授精。
男性不育是一个复杂而较难解决的综合性疾病,一般男性不育可能同时患有多种身心疾病,所以其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专家建议患者在治疗时不应持悲观态度,而是积极治疗,调整心态,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身体免疫力,这样才对疾病的治愈起到一个良性的促进作用。同时在诊断时首先要去专科医院和门诊,重点找不不育的病因,然后进行对症治疗,切忌病急乱投药盲目治疗。
养生饮食的五大原则
1、食物多样,来点“粗”
春季要各种食物都吃一点,没有一种天然的食物能提供人体需要的所有营养。每天饮食的种类要多点,这样各种食物所提供的营养成分才能满足人体需要。经常吃点粗杂粮,如玉米面、小米等。现在的粮食做的太过精细,总吃这样的粮食容易出现B族维生素缺乏,经常吃些粗粮可以起到补充作用。另外,经常吃些薯类,如红薯、土豆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防止便秘、预防癌症。
2、清淡饮食,少油盐
做菜时尽量少用油、少放盐,清淡饮食有益健康。少吃油,可以减少油脂的摄入,有助于控制体重。少吃盐,有助于防控高血压。
3、缤纷果蔬,加点“野”
每天都吃绿色、红色或黄色的蔬菜或水果,因为深色蔬果中比浅色的含有更多的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春天来了,各种天然生长的果蔬也不断上市,像李子、杏、香椿、韭菜等。黄绿相间的香椿炒鸡蛋、韭菜炒鸡蛋,一清二白的小葱拌豆腐,不仅看着“养眼”,吃起来也清爽。如果能踏青采到大地自然生长的野菜,荠菜馄饨、荠菜水饺,那更是一种享受。
4、一日三餐,巧安排
早餐是一天当中十分重要的,千万不可以马虎。早餐不能忽视、马虎,不仅要天天吃,而且还应该吃饱、吃好。中餐不能凑合,“复古式”的自带“便当”,可以说好处多多,省时、省钱、营养、卫生。晚饭要适量,不需要吃的太好。
5、动物食物,悠着点
动物食物可以提供优质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每天应该适量吃些动物性食物。吃动物性食物过多,脂肪的摄入同时会增加,不利于健康,要适可而止。动物肝脏,如猪肝、鸡肝或鸭肝等,含丰富的锌、铁和维生素A等营养素,可以经常吃一些。
婴儿各月的身体发育指标
第一个月生理指标:满月时,男婴体重2.9~5.6千克,身长49.7~59.5厘米;女婴体重2.8~5.1千克,身长49.0~58.1厘米。养育要点:母乳喂养,按需哺乳。母乳喂养不必加喂水。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可选择配方奶、鲜牛奶、全脂奶粉。
第二个月生理指标:满两个月时,男婴体重3.5~6.8千克,身长52.9~63.2厘米;女婴体重3.3~6.1千克,身长52.0~63.2厘米。养育要点:逐步建立起吃、玩、睡的规律生活;尽量多地与宝宝说话、唱歌、逗乐,培养良好的母子感情。
第三个月生理指标:满三个月时,男婴体重4.1~7.7千克,身长55.8~66.4厘米;女婴3.9~7.0厘米,身长54.6~64.5厘米。养育要点: 给宝宝丰富的感觉刺激,经常变换宝宝的位置,使他能从多方面来熟悉周围环境,获得不同的视觉经验。
第四个月生理指标:满四个月时,男婴体重4.7~8.5千克,身长58.3~69.1厘米,女婴体重4.5~7.7厘米,身长56.9~67.1厘米。养育要点:发展感觉动作技能,即视觉、听觉和触觉与肌肉活动的联合。
第五个月生理指标:满五个月的男婴体重5.3~9.2千克,身长60.5~71.3厘米。女婴5.0~8.4千克,身长58.9~69.3厘米。养育要点:添加辅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让宝宝习惯一种再加一种。
第六个月生理指标:满六个月时,男婴体重达5.9~9.8千克,身长62.4~73.2厘米,女婴体重5.5~9.0千克,身长60.6~71.2厘米。头围44厘米,出牙两颗。养育要点:继续添加辅食。
第七个月生理指标:满七个月时,男婴体重达6.4~10.3千克,64.1~74.8厘米,女婴体重5.9~9.6千克,62.2~72.9厘米。牙齿2~4颗。养育要点:添加辅食,使宝宝喜欢辅食。尝试用辅食代替一顿奶。预防疾病。
第八个月生理指标:满八个月时,男婴体重达6.9~10.8千克,身长65.7~76.3厘米。女婴体重达6.3~10.1千克,身长63.7~74.5厘米.本月可出2~4颗牙。养育要点:宝宝在饮食方面的爱好可以看出来了,要以宝宝的爱好添加辅食,开发尽量多的食物品种,以保证营养平衡。
第十个月生理指标:满十个月时,男婴体重7.6~11.7千克,身长68.3~78.9厘米.女婴体重6.9~10.9千克,身长66.2~77.3厘米.出4~6颗. 养育要点:即使母乳充足,每天也要给宝宝吃两顿辅食,白天吃鲜牛奶。
第十一个月生理指标:满十一个月时,男婴体重7.9~12.0千克,身长69.6~80.2厘米.女婴体重达7.2~11.3千克,身长67.5~78.7厘米。出4~6颗。养育要点:辅食开始变成主食,母乳、牛奶变成副食。
第十二个月生理指标:满十二个月时,男婴体重达8.1-12.4千克,,身长70.7-81.5厘米,女婴体重达7.4-11.6千克,身长68.6-80.0厘米.头围46厘米,胸围46厘米.出牙6-8颗。养育要点:这个月如果宝宝身体健康的话,就应该断母乳了。
夏季养胃坚持五养原则
保暖护养——天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饮食调养——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忌嘴保养——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另外,服药时应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平心静养——胃病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运动健养——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老人锻炼的五个原则
一、应重点选择有助于心脑血管健康的体育运动,如慢跑、散步等。每次运动时间约为30至60分钟,每周3至5次,不宜过于剧烈。年龄大些或体质较差的人可以适当减少运动时间和强度。
二、老年人仍须注意重量训练。重量训练对减缓骨质流失,防止肌肉萎缩,维持器官功能都会起到积极作用。老年人应选择轻量、安全的重量训练,如举小沙袋,握小杠铃,拉轻型弹簧等,每次锻炼时间不要过长。
三、须注意维持体能运动的“平衡”。体能运动的“平衡”,应包括肌肉伸展、重量训练、弹性训练及心血管运动等多方面的运动,至于如何搭配,要视个人情况而定。
四、高龄老人和体质衰弱者也应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因为久坐不动对于身体的危害更大。这类老人应选择幅度较小、与自己身体相适应的运动方式,如慢走代替跑步或健身操等。
五、须关注与锻炼相关的心理因素。由于老年人体质较弱,体能较差,不少人锻炼时会产生畏难情绪,这样将使锻炼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老年人锻炼时应当有正确的心态:只有坚持锻炼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养胃的5个原则
忌嘴保养
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另外,服药时应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饮食调养
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保暖护养
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4平心静养
胃病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5运动健养
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5、选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食品;主食以面食为主。
6、烹调方法。可选用蒸、煮、汆、软烧、烩、焖等烹调方法,不宜用油煎、炸、爆炒、醋溜、冷拌等加工食物。
7、其他,进食时应心情舒畅,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根据自己的膳食习惯,配制可口饭菜;供给细软、粗纤维少的食物。
深度解析:歪果仁的亲密育儿法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
亲密育儿法是由威廉和玛莎希尔斯追捧的、强调从孩子出生起,就尊重和发展与孩子之间联系的一种育儿哲学。前提是一旦婴儿的需求被满足,他们就会信任他们的照顾者并在其一生中发展出与照顾者之间健康的亲密关系。
亲密育儿法的支持者认为,这种育儿法能够培养出独立、安全和富有爱心的孩子。许多父母亲在孩子出生前就决定使用亲密育儿法,而另一些父母亲,比如艾比,则是在实践过程中才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养育方式叫做“亲密育儿法”。
国际亲密育儿组织(API)在全球范围内帮助教育家长什么是亲密育儿法,并帮助他们实践亲密育儿法。该组织在帮助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发展联系时,有以下八个原则:
准备怀孕、生育和养育原则;用爱和尊重喂养原则;回应原则;触摸培育原则;睡眠和身心安全原则;提供持续的关爱原则;实践正面管教原则;平衡个人和家庭生活原则。
许多家长认为,亲密育儿法是他们必须遵守的严格的规则,其实并不是,它是一种综合的哲学,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清单。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很多行为是违背亲密育儿法原则的,比如让孩子哭个够或者是打孩子屁股。
亲密育儿实践
亲密育儿法在每个家庭中的实践都是不一样的,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将那八个原则实际运用到你的家庭里。比如许多家长通过母乳喂养直到孩子断奶(通常是幼儿期),以此来贯彻“用爱和尊重喂养原则”。如果一个母亲没有选择母乳喂养,API组织会提倡奶瓶喂养作为替代。
如何培养积极的心态 心态要积极
积极的心态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如果一个人的心态是积极的、乐观的,那他就成功了一半。遇到困难时,要抱有“我能行”、“一定会有解决办法”的信心,鼓励自己不断向前,直至成功。
老人冬季养胃遵守五个原则
适当的运动。因此,老年人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锻炼方式和运动量。常言道:“百炼走为先。散步是一种和缓自然的体育活动,信步闲庭,可快可慢,使精神得到休息,肌肉放松,气血调顺,整个身心在一种的协调中得到平衡和保养。持之以恒可流动气血,畅达气机,活动关节,帮助脾胃运化,藉以祛病防衰。
多吃素食。素食主要包括食植物蛋白、植物油及维生素的食物,如面粉、大米、五谷;杂粮、豆类及其制品、蔬菜、瓜果等;应少吃油腻,多吃蔬菜。日常饮食应以淡食为主,以便清理肠胃。进食温凉适当,不要过热也不可过凉,日为热伤粘膜,寒伤脾胃,运化失调。少食质硬、质粘、煎炸、辛辣性食品,避免难消化,助湿热。
控制酒量。少量饮酒能刺激胃肠蠕动,以利消化,亦可畅通血脉,振奋精神,消除疲劳,除风散寒。但过量饮酒,害处很多。李时珍曾言:“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津,生痰动火……”。饮酒过量,脾胃必受其害,轻则腹胀不消,不思饮食,重则呕吐不止。老年人酗酒或长期大量饮烈性酒,更易导致脑出血、胃出血或肝坏死而损寿。
保持良好心情。中医认为,思可伤脾。意指思虑过度,易伤脾胃。脾胃功能失衡,会引起消化、吸收和运化的障碍,因而食不甘味,甚至沓不思食。久之气血生化不足,使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健忘失眠,形体消瘦,导致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溃疡病等。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蠕动,有利于消化吸收。反之,抑郁、忧愁、恼怒、悲伤等不良情绪可引起食欲减退和消化障碍,是发生脾胃病的重要诱因。
要积极预防男性乳房发育
男性乳房发育的发病率很低,所以人们容易忽视,或碍于面子不到医院就诊。所以男性也要积极预防男性乳房发育,因为男性乳房发育的部位一般在乳头和乳晕的下方,且与乳头紧密相连,以单侧多见。患者大多没有什么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微的疼痛,手摸上去的时候会触及一扁圆形肿块,可推动。
中医认为男性乳房发育主要是由于肝气郁结、正气虚弱、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气滞痰凝血瘀有关,西医认为是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不过男性乳房发育的发生与其生活习惯和精神因素是有一定关系的。关于治疗,专家提示,男性乳房发育的首选治疗方法是中医中药。中医按照辩证施治的原则,疏肝解郁,调摄冲任,消肿止痛,改善症状的效果非常好,无副作用。
专家还强调在组织病理结构上,男、女男性乳房发育;或乳头溢血;或同侧腋窝、锁骨上淋巴结无原因的肿大等变化时,应想到增生恶变的可能。所以建议在治疗期间仍然要定期检查,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