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推拿图解 第二步:推坎宫
小儿发烧推拿图解 第二步:推坎宫
位置:坎宫就是指眉弓,从眉心其沿着眉棱骨向眉梢成一条横线。
操作方法:用双的拇指指腹从小儿的眉心向两侧的眉梢处分推50次。
功效:推坎宫可以疏风解表,醒脑明目,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烧、惊风等病症的治疗。
小儿发烧推拿图解手法 小儿发烧病因病机
根据发热原因,小儿发热一般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
外感发热:多因小儿形气未充,腠理不固,卫外功能低下,加之寒温不能自调,易为风寒,风热等邪气所侵。风热袭表,常致肺卫失宣,邪热郁针,充斥于形;风寒束表,卫阳被郁,寒从热化,郁蒸于形,均可导致发热。
内伤发热:外感不解,风寒入里化热或温热邪气直中气分而成里热实证,邪热充斥,弥散于形,导致气分热炽。
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方法
小儿外感风寒咳嗽推拿方法
主证:咳嗽,头痛,鼻塞,流涕,发热轻,恶寒重,咳痰稀白,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治则: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按揉天突,推揉膻中,揉肺俞,推肺经,分推肩胛骨,运内八卦。
推拿方解:开天门,推坎宫,运耳后高骨,推三关,掐揉二扇门以解表散寒;按揉天突,推揉膻中,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揉肺俞,推肺经,分推肩胛骨髁宣肺化痰止咳。
小儿外感发热咳嗽推拿方法
主证:咳嗽,头痛,鼻塞,流浊涕,恶寒轻,发热重,咳痰黄稠,口渴咽痛,脉浮数,苔薄黄,指纹鲜红。
治则:解表清热, 宣肺止咳。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退六腑,清天河水,按揉天突,推揉膻中,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推肺经,运内八卦。
推拿方解: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退六腑,清天河水以解表清热;按揉天突,推揉膻中,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推肺经以宣肺化痰止咳。
快速退烧的办法 小儿发烧推拿效果好
年龄较小的小儿在发烧的时候食用推拿按摩的方法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具体推拿方式如下:开天门50次,推坎宫50次,推三关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清肺经100次,拿捏风池穴5-10次。注意在推拿的时候要手法连贯轻盈,频率保持在每分钟200次左右即可。小儿推拿退烧
小儿推拿治疗发烧
1、开天门
眉心至前发际成一条直线。两手拇指指腹面着力,沿着小儿的眉心交替向上推至前额发际处50次。开天门可以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2、推坎宫
坎宫就是指眉弓,从眉心其沿着眉棱骨向眉梢成一条横线。用双的拇指指腹从小儿的眉心向两侧的眉梢处分推50次。推坎宫可以疏风解表,醒脑明目,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烧、惊风等病症的治疗。
3、推三关
三关位于小儿双手前臂的桡侧缘,即为阳池穴到曲池穴形成的一条直线上。用拇指或者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沿着小儿的前臂桡侧(外侧缘),自腕横纹向肘横纹推约300次。推三关,性温热,可以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可以用于治疗一切虚寒病症,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小儿发热有很好的退热效果,但需要注意,外感风热所引起的发热不宜使用。
小儿发烧推拿图解 第八步:推脊柱
位置:在后正中线上,自第1胸椎至尾椎端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以食指、中指罗纹面着力,自上而下在脊柱穴上作直推法约100~300次左右。
功效:推脊柱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能够让小儿出汗,从而改善身体发烧的情况。
宝宝发烧推拿退烧图解法 外感风热发烧拿法
主证:发烧汗出,鼻流浊涕,喷嚏,咽喉红或肿,口干,唇红,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青紫。
治法:疏风性热,宣肺解表。
推拿方法:逆运太阳,分推坎宫,上推天门,耳后高骨,掐风池,清肺金,板门,天河水,退六腑,分手阴(重)阳(轻),掐揉少商,拿合谷。
推拿功效:分推坎宫,逆运太阳,上推天门,耳后高骨,用以疏风解表;清肺金,天河水,退六腑,用以宣肺清热;掐揉少商,拿合谷,清板门,用以清利咽喉;分手阴阳用以协调阴阳。
小儿发烧推拿手法图解
位置 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推50~100次。 功用 醒脑、镇惊、安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位置 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 功用 疏散解表、提精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位置 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手法 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运为泻。 操作 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100次。 功用 开窍、醒神。 要领 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的肌肉组织。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为宜,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点力。
小儿感冒发烧推拿图解 小儿感冒发烧手部推拿法
1.清天河水:按摩者一手握住患儿的手,用另一手食指,中指二指指腹沿患儿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推至肘横纹,即大陵至洪池50-100次。
2.推六腑:按摩者用拇指指面或食指,中指指面沿患儿前臂尺侧自肘推向腕横纹尺侧50-100次。
3.清肺经:按摩者一手握住患儿的手,使其掌心向上,以另一手拇指螺纹面自患儿无名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向指尖推其末节掌面之螺纹面50-100次。
宝宝发烧中医巧推拿
发烧是最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宝宝从小到大,都会有发烧的时候,4岁以下的宝宝在一年里,平均会发烧6~9次。
其实,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都很少超过41℃,至于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可能必须到41.7℃,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而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也就是家长所担心的“烧坏脑子”。因此,小宝宝发烧并不可怕,只要体温在38.5℃以下,不必急着去医院,但是由于小儿发热的变化较成人更为迅速,热势剧增,常可引起喘促、昏迷、惊厥等,所以高于38.5℃时就应该迅速就医了。
发烧的3个原因
中医认为,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因此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很容易化热。在气候突变、冷热失常及炎热的夏季,小儿冷热自我调节力弱,易为外邪所侵犯,邪正相争,营卫失和而引起发热。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可分为以下3大类:
1。外在因素
小儿的体温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等。
2。内在因素
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
3。其他因素
如预防接种,包括接种麻疹、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疫苗后的反应。
6种退烧推拿方法
大多数发烧运用物理降温以及推拿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家长省去了跑医院排队的煎熬,也免去了宝宝扎针的痛苦,还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危险。家长要注意的是,对于上述第3种原因导致的发热,推拿仅做为辅助手段使用。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操作才能为宝宝退烧吧。
开天门100次
位置 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推50~100次。
功用 醒脑、镇惊、安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推坎宫100次
位置 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
功用 疏散解表、提精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小儿外感风寒发烧怎么推拿
小儿外感风寒发烧主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喉痒,苔薄白,脉浮,指纹鲜红。
外感风寒发烧治则:发汗解表,宣通卫阳。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清肺经,揉肺俞,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
开天门:从两眉中点,直上至前发际成一直线处,用两手拇指桡侧自上而下交替直推,推24-50次,以发汗解表,镇惊安神。
推坎宫:先用两拇指掐按眉弓中点片刻,再用两拇指桡侧面,自两眉头稍向上,外分推至眉梢,推24-50次,以发汗解表,清脑明目。
揉太阳:用拇指在两眉外端后方凹陷处的太阳穴揉运,揉24-50次,以解表,止头痛,醒神,明目。
运耳后高骨:以中指按于耳后高骨微下凹陷中,揉运24-50次,以解表发汗,镇惊除烦。
拿风池:用拇指和食指有节奏的提拿颈后枕骨粗隆直下与乳突之间的风池穴50-100次。以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清肺经:用拇指自无名指指掌面末节起推至指尖,推100-500次,以补益肺气,清肝泄热,止咳化痰。
揉肺俞:用拇指指腹按揉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肺俞穴,先顺时针揉50-100次,再逆时针按揉,以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推三关: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自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或用拇指桡侧推之,推100-500次,以温阳散寒,益气活血,培补元气。
掐揉二扇门:用拇指偏峰按揉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出的二扇门穴,揉100-500次。以发汗列表,退热平喘。
推拿方解:本方疏风解表,治疗一切外感风寒发烧症,开天门,揉太阳,推坎宫,运耳后高骨为治外感发烧的主要推拿手法,配拿风池功在疏风解表;清肺经,揉肺俞则宣通肺气。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以巩固疗效。
小儿发烧推拿图解 第五步:退六腑
位置:六腑位于前臂尺侧,自肘横纹头至腕横纹头连线的直线上。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指腹螺纹面着力,沿着小儿前臂的尺侧(内侧缘),自肘横纹想腕横纹推300次。
功效:可以清实火,退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