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妙方治腰痛
中医妙方治腰痛
1.肾虚腰痛
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肾虚腰痛是因劳倦过度损伤肾脏精气所致,劳累后加重。同时也是女性最常见的腰痛。它的痛感为整个腰部绵绵作痛、隐痛,酸软无力。
中医理论中,腰为肾之腑,主生殖和女性月经。肾虚的症状有:健忘失眠,食欲不振,骨骼与关节疼痛,腰膝酸软,不耐疲劳,乏力,视力减退,听力衰减等,最常见的是肾阳虚引起的腰痛,表现为腰部冷痛、腰膝酸软无力。女性每月月经失血过多,孕育、生产都会损伤肾气。已育妇女以及反复人工流产的女性比较容易出现此类腰痛。
出现肾虚腰痛可采用中医食疗法。如:
芡实核桃粥:芡实30克,核桃20克,红枣10枚,大米50克,煮粥常服。主要是补肾纳气定喘。
鸡蛋三味汤:鸡蛋1个,去芯莲子、芡实、怀山药各9克,白糖适量,煎成药汤,吃蛋喝汤,主治肾虚。
2.寒湿性腰痛
寒湿性腰痛主要是由腰部受风寒侵袭引起,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发冷沉重,屈伸转动不利,每遇阴雨天或腰部受寒受湿发作或加重,痛处喜暖恶冷,或四肢欠温,腹胀食少,舌淡体胖,苔白腻,脉沉迟或沉紧。
寒湿性腰痛的治疗法则为散寒除湿,温经止痛。
方药:渗湿汤(《丹溪心法》)加味:干姜、丁香、苍术、白术、橘红、挟夺、甘草。
方义:干姜、丁香、甘草散寒温中;苍术、白术、衍红除湿焕脾;花苔健脾渗湿。
加减:冷痛较剧,肢冷较甚,拘急不好的寒甚者,加附子、肉桂以温阳散寒;关节肿胀、沉重的湿盛者加藿香、泽泻,并重用茯苓、苍术以除湿利水;若伴有风邪者(痛处游走不定),加独活、羌活、防风、桂枝以疏风散邪;病人伴有肾阳虚者,用独活桑生汤加减,或再加茧丝子、补骨脂、吴茱萸、巴戟天等。
老人眩晕试试中医妙方
若气血亏虚型眩晕,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甲不华,心慌气短,食少身倦。治宜补益心脾,培补气血,可用归脾汤为主方: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炒枣仁20克,远志10克,桂圆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若肾精耗伤,症见眩晕,精神萎靡,记忆减退,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偏肾阴虚者,尚可见五心烦热;偏肾阳虚者,尚可见四肢不温。肾阴虚宜滋补肾阴,可用左归饮加减:熟地20克,山萸肉15克,山药30克,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龟板10克,女贞子15克,牛膝10克。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肾阳偏虚者,可用右归饮补肾助阳:熟地20克,山药30克,山萸肉15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30克,肉苁蓉20克,制附子10克,肉桂10克,鹿角胶15克。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一旦发生眩晕病,可根据以上几种类型辨证施治,采用适当方药,定会有较好的效果,一般服药5~7剂即可显效。
在治疗的同时,要注意饮食富于营养、新鲜、清淡,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居室宜安静,光线暗淡,保证充足的睡眠。还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这对预防眩晕发病和减轻发作十分重要。
暴饮暴食伤胃中医妙方调整
若是平时容易胃部不适,加上节假日期间饮食不节制,而导致症状复发或加重,出现胃部闷胀疼痛、频繁的嗳气或放屁、胸闷难抑、呕酸水、胸口灼热甚至疼痛等不适者,在治疗上,最重要的还是饮食上的节制,而适当的药物介入也是必须的。
前述的山楂、麦芽、谷芽、鸡内金、莱菔子等消食导滞之品并不建议服用。可服用香砂六君子汤、半夏泻心汤、左金丸、平胃散、逍遥散、旋覆代赭石汤等,并随证酌加贝母、牡蛎、良姜等单味药。并依据个人体质状况,从调整胃酸分泌、肠胃蠕动功能、促进胃粘液的分泌,以保护胃粘膜及促进受伤组织的修复等来治疗,效果更甚于单纯的制酸剂。
中医古方治腰痛
1.寒湿腰痛症状: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方药:甘姜苓术汤加减。常用药:干姜、桂枝、甘草、牛膝、茯苓、白术、杜仲、桑寄生、续断。
2.湿热腰痛症状: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方药:四妙丸加减。常用药:苍术、黄柏、薏苡仁、木瓜、络石藤、川牛膝。
3.瘀血腰痛症状: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常用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香附、没药、五灵脂、地龙、牛膝。
4.肾虚腰痛(1)肾阴虚症状: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方药:左归丸加减。常用药:熟地黄、枸杞子、山萸肉、山药、龟板胶、菟丝子、鹿角胶、牛膝。(2)肾阳虚症状: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局部发凉,喜温喜按,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少腹拘急,面色白,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细无力。治法:补肾壮阳,温煦经脉。方药:右归丸加减。常用药:肉桂、附子、鹿角胶、杜仲、菟丝子、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
小产后调理身体的中医妙方
圣愈汤
做法:圣愈汤3克、金锁固精汤4克,麦冬、阿胶各1克,此为一日之量。
效果:填补骨髓、定志安神,治疗产后情绪低落。
益母草煲鸡蛋
做法:益母草30-60克、鸡蛋2个,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再煮5分钟,吃蛋并喝汤。
效果:治人工流产后恶露不止,功能性子宫出血,益母草能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治各种妇女血瘀之症,产后用可帮助子宫复原和减少恶露。
散结定痛汤
做法:当归酒洗、炒山楂各18克、川芎酒洗、牡丹皮、黑荆芥穗、炒桃仁各7克、益母草10克、乳香4克,以水煎两次取汁,早晚温服。
效果:收缩子宫,养血化瘀、促进淤血排出,止痛,当归养血补虚、活血散淤,川芎活血行气、止痛,牡丹皮、炒桃仁、益母草、乳香活血化瘀,黑荆芥穗止血。
便秘患者吃什么食物好
一、番薯粥
配方:番薯50克,小米50克。
制法:番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小米淘净。共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1~2次,作早、晚餐食用。
适用于热秘、气秘患者。
二、芝麻粥
配方:黑芝麻仁6克,粳米50克。
制法:烧热锅,放芝麻入锅,用中火炒熟,并有香味时,取出,粳米淘净。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八成熟时,放入芝麻、蜂蜜,拌匀,继续煮至米烂成粥。每日1~2次,可作早、晚餐食用。
适用于各种症状的便秘。
[必看]—甲状腺结节治疗新方法【点击进入】"中医妙方"治病/养生双管齐下治甲状腺结节. 广济医院"中医疗法"[快速治疗]"甲状腺结节"查 看
三、白萝卜蜂蜜汁
配方:白萝卜100克,蜂蜜适量。
制法:先将白萝卜拍碎绞汁,以蜂蜜调服。每日1次,连服2~3天。
适用于热秘。
四、人参黑芝麻饮
配方:人参5~10克,黑芝麻15克,白糖适量
制法:黑芝麻捣烂备用。人参水煎去渣留汁,加入黑芝麻及适量白糖,煮沸即可。可作早晚餐或点心食用。
适用于气虚便秘。
中医治疗腰痛
跪伸挺:
1、跪立,躯干正直,双手与背后相握;手臂带动肩膀慢慢下沉,抬头,胸部向前用力推出,保持正常呼吸3次至6次
2、缓缓将躯干正直还原,然后双手放于小腹前侧,背部向后推出,双手向前推出,保持正常呼吸3次至6次。该组动作重复3次。
坐伸挺:
1、右腿向旁伸出,左腿屈膝向内,躯干保持正直。
2、身体向右腿方缓慢倒下,尽量贴近大腿;右肩膀放于右腿膝盖上,左手尽量伸出抓住右脚踝,保持动作15秒至20秒。换方向重复,左右各做3次。
长期坐在办公室的人都知道,腰总是酸疼,导致浑身乏力,怎样才能有效的缓解腰疼呢?办公室工作的人腰疼的主要是因为每天坐得太多,缺乏锻炼,肌肉无力,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
甩拨浪鼓:
工作间隙可以多多甩手,有的人甩手时,脸也跟着转过去,这样作用不明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像“拨浪鼓”一样,以腰为轴心,甩两条胳膊,脸始终保持向前看,双脚也不动。这样能使腰部肌肉更强健。
坐太师椅:
太师椅椅背和扶手处有个弧度,尤其是椅背,在与腰平行的高度,有个向前的弯曲,这正符合腰部的生理曲度,贴在上面,坐久了也不会太累。
没有太师椅怎么办?可用靠垫来代替。靠垫要硬度、厚度适中,有腰椎病的人不要选太软的。靠垫的位置很重要,要放在“腰眼”上,也就是第四腰椎与臀部之间,这样,靠垫才能起到一个支撑腰椎的作用。
站伸挺:
1、挺直站立,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右手臂高举过头,左手紧贴大腿侧。
2、缓缓向左侧倾倒身体,保持头与脊柱成一直线,右手臂尽量贴近脸颊向左侧伸展,左手臂下滑至脚踝,保持正常呼吸6次至8次。换方向重复,左右各做3次。
揉八髎穴:
八髎穴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它位于骶椎附近,用手指头按压,会有酸胀感。
经常按摩此穴对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月经不调等都有缓解作用,当然也能缓解腰痛。这招对女性尤其好,按摩此穴可使局部发热并向小腹放散,起到暖宫的效果,还能调节内分泌,对妇科病有预防作用。
女性朋友坐着时,可常用双手揉搓一下穴位附近。
中医妙方快速治疗各种感冒
一、风寒感冒
当出现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喉发痒、周身不适、咳嗽痰稀白、口不渴或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时,为风寒感冒。治疗以辛温解表,可选用荆防败毒散、通宣理肺丸、麻黄止嗽丸、小儿四症丸和参苏理肺丸。可用生姜、葱白煎汤为药引。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
二、风热感冒
当出现恶寒轻、发热重、汗泄不畅、头涨痛、面赤、咳嗽、痰黄或黏、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或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时,为风热感冒,是感冒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常说的流行性感冒(俗称流感)往往属于风热感冒这一类。治疗以辛凉解表为主,应选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VC银翘片、清热解毒口服液、复方感冒灵片等。忌用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等。
三、暑湿感冒
当出现身热、微恶风、汗少、四肢倦怠或疼痛、头重头痛、鼻流浊涕,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苔薄黄、脉濡数时,为暑湿伤表。治疗以清暑祛湿解表,应选用藿香正气水、香薷散等。不能选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
四、体虚感冒
体虚之人,卫外不固,感受外邪后,常缠绵难愈,或反复不已。其病邪属性仍不外四时六淫。阳气虚者,感邪多从寒化,且易感受风寒之邪;阴血虚者,感邪多从热化、燥化,且易感受燥热之邪。治疗不可过于辛散,单纯祛邪,强行发汗,当扶正祛邪,在疏散药中酌加补正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