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近视的人究竟会不会出现老花

近视的人究竟会不会出现老花

基本上都会,因为老花是生理性老化现象,并不会因为近视与否而有所不同,只是存在个体差异,发生老花的年龄不同。并且由于本身眼睛度数的不同,所需要的老花眼镜度数也不太一样。

中年近视患者可以做激光手术吗

1·准分子专科的主任说:一般过了50岁,我们是不建议做手术的。

2·手术治疗近视的年龄范围是18岁到50岁,对于50多岁的中老年人来说,尤其是近视、老花并存的,是不建议做准分子激光手术的。

3·经常遇到一些老年人来咨询,他们年轻时近视,对年老又出现老花表示怀疑,错误地认为,近视和老花可以相互抵消,甚至认为,治好近视,老花就会消失。

4·因为老花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就像人到了一定年龄头发会变白一样,是眼睛的一种退行性改变,多在45~50岁出现。

5·主任进一步表示,如果年轻时患了近视,到了老年,近视的度数中和了一部分老花的度数,老花的发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推迟几年,但这绝对不代表不会发生老花的现象。

6·同时,主任提醒:任何手术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确保安全、精准、健康。

老年人怎样延缓老花眼

眼睛衰老,会出现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收缩能力降低而致调节减退,近点远移,发生近距离视物困难,成为老花眼。

老花眼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不可逆转的。从总体情况来说,年轻时视力好,多数年龄大了后会比近视眼患者更少得眼疾,但却会比近视眼患者更早出现老花眼。一般来讲,视力正常的人,约45岁左右就要戴老花眼镜;原来是远视眼的人,戴老花眼镜的年龄就会比平常人要早一些;如果是原来有近视眼的人,需要戴老花眼镜的年龄通常会相应推迟。年轻时视力好的人,有些是轻微远视眼,他们更可能不到40岁就出现老花眼,这叫“早花”。

预防与延缓老花眼有多种办法,第一,每天早起、中午、黄昏前,远眺1—2次,选最远的目标,目不转睛地看10分钟左右;第二,经常眨眼,每次15次左右,同时用双手轻揉双眼、滋润眼球,可增强眼肌功能,延缓衰老。第三,看书报和电视时,保持一定距离,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眼疲劳。第四,可饮用菊花枸杞茶,具有明目养肝的功效。

老花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屈光不正

近视和远视都属于屈光不正,但是远视比近视出现老花眼的时间要早,近视患者佩戴框架眼镜后,矫正负镜片离角膜定点存在12mm到15mmd juli ,减少了同样阅读距离的调节要求,而带隐形眼镜的ing是患者,由于眼镜与角膜直接接触,矫正后的光学系统接近峥饰演,因此带隐形的患者会较早出现老花眼。

近视眼还会得老花眼吗

无论是近视、远视还是没有视力问题的人,一般的说,在40岁以后随着眼睛晶状体弹性逐渐降低,看不清近处,出现老花。

老花眼是眼睛晶状体密度逐渐增加,弹性逐渐下降,调节能力减退造成的,是正常的衰老退化现象,每个人都无法避免。但是,近视眼的人发生老花眼的时间较晚,对阅读的影响较小。一旦眼睛近视的人得了老花眼,看远处时仍要用近视眼镜,看近处时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是否戴老花镜。

老花眼是眼睛晶状体组织失去弹性造成的,而远视眼是屈光不正造成的。虽然两者都用凸透镜进行矫正,但老花眼的人只是看近乏力,而远视眼却是看远看近都有困难。

老花眼和远视眼不是一回事

老花眼和远视眼其实是两种不同概念的情况,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重庆爱尔眼科(江北·观音桥)专家告诉我们,首先远视眼是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远视是平行光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后形成焦点,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影像。患者看近处模糊,看远处也模糊,随着年龄增大,调节力下降,视物疲劳、视物模糊等现象就会表现出来,可以通过配戴凸透镜矫正。

而老花眼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就像人老了头发会变白一样,年龄增长的同时,眼睛的晶状体弹性逐渐下降,睫状肌功能也逐渐变弱,从而引起调节功能减弱,一般40岁以后就会开始逐渐出现阅读以及近距离工作困难,此时可以通过戴老花镜帮助看清楚。

很多人以为近视眼老了就不会有老花,重庆爱尔眼科(江北·观音桥)专家介绍,如果年轻的时候近视度数比较低,平时也习惯不戴眼镜,那么可能会比同龄人出现老花眼的时间晚5~10年。因为之前的近视度数可以抵消部分老花所损失的屈光力,但随年龄增长可能还是需要配戴老花镜。而度数比较高的患者,因为近视和老花的发病机制不一样,不能互相抵消,所以出现了老花之后,在看远处时还是需要戴近视眼镜,在看近处时,有的人需要摘掉近视眼镜观看,有的人需要再带上一副老花眼镜。所以说近视一样是会发生老花眼的。

目前远视眼和老花眼都可以通过配镜和激光手术治疗,具体的话需要先到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才能确定。

哪些人群最容易老花眼

所谓“老花眼”是指上了年纪的人,逐渐产生近距离阅读或工作困难的情况。这是人体机能老化的一种现象。绝大多数的人在40~45岁左右眼睛会悄悄出现“老花”,首先感到看细小字迹模糊不清,必须要将书本、报纸拿远才能看清上面的字迹。

老花眼是眼睛自然老化的现象,一般从40岁左右开始出现,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持续加重,直到65岁才稳定下来。40岁之前患上白内障,或者远视者,都会提早患上老花眼。

老花眼的主要原因是眼内睫状肌的收缩力量下降,以及晶状体的弹性下降,导致看近的时候,眼睛不能够聚焦在近距离,因此表现为看近困难。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出现老花眼的症状,确实给生活带来很多麻烦。但目前并没有很好地改善老花的治疗方法,唯一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书时戴上老花眼镜。

远视者和白内障患者易提前出现老花

老花眼并不一定是到了老年才会出现。远视者和白内障早期患者都有可能在40岁之前就会出现老花眼。患有远视眼的人,看远时,眼睛处于松弛的状态,但看近时,眼睛则须进入收缩的状态。由于人们大多数的时间是在看近的物体,远视者的眼睛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久而久之,这会导致眼睛晶状体提早硬化,失去聚焦的能力。

如果眼睛出现了白内障,则晶体的弹性就会下降,会提前出现老花症状。对于白内障手术后的眼睛,完全没有了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就会提前进入到了65岁的老花状态了。

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们也就知道了为什么45岁之前的高度近视患者,不适合做透明晶体摘除手术。我们知道,对于超高度近视,特别是接近或超过2000度的近视,可以通过摘除透明晶体,同时矫正高度近视,就像是提前做了白内障手术。但是对于45岁之前的高度近视患者,一般应该保留自己的晶状体,因为一旦摘除了晶状体,眼睛就没有调节能力了,就只能看远处而不能看清近处了。所以,对于小于45岁的超高度近视患者,我们应该选择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ICL植入术。这样,既可以矫正高度近视,又不必损伤眼睛的调节能力。看远和看近都可以看清楚。

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老花眼可以预防。对一些宣称可以预防老花眼的配方和所谓另类疗法,大家不应该轻易相信。就算不采取措施矫正老花眼,老花的情况并不恶化,也不导致失明,但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目前也可以通过变焦眼镜或者准分子激光制作成双焦点或者多焦点调整老花者的远近视力,但是,这些手段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有些人对于多焦点不耐受,反而会加重视疲劳的症状。所以,看近时配戴老花镜仍然是一个最简单和最有效的选择。

老花眼有哪些表现

1、从远距物体突然转向看近距物体时,感觉物体模糊,一会儿后才开始清晰。

2、感觉自已手臂太短了。

3、日照或灯光很好时没有阅读问题,黄昏或灯光昏暗时,突然看不清除书上的字了。

4、看书一会儿,就出现字迹模糊,或者头疼、眼酸或嗜睡等。

之后就出现明显近距阅读不清、或无法阅读的感觉了。此时,不同屈光不正的人就有不同的表现:原先近视若阅读时喜欢把原来的近视眼睛摘掉,但是由于度数有高低,有双眼屈光参差,有散光等,靠单纯摘掉眼晴来阅读时,还会伴有许多不适;原先有远视者往往比一般人更早出现老视;有些常年使用缩瞳剂的人,由于瞳孔一直缩小着,反而不怎么出现老视。

老花眼是一种进行性的与年龄相关的眼调节力下降现象,其主要表现为近视力(阅读视力)下降,是正常人的生理性衰老过程在眼部的表现之一。老花度数与年龄有密切关系,通常人们在40岁以后就开始出现老花眼的症状,而50岁以上的人几乎都摆脱不了老花眼的困扰。一般规律是40岁时开始老花,45岁100度,50岁200度,60岁300度。以后度数就不再增加了(60岁以后增加减慢,最高不超过350度)。

年轻人患老花眼是怎么回事

眼睛衰老,会出现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收缩能力降低而致调节减退,近点远移,发生近距离视物困难,成为老花眼。老花眼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不可逆转的。

如果是原来有近视眼的人,需要戴老花眼镜的年龄通常会相应推迟。年轻时视力好的人,有些是轻微远视眼,他们更可能不到40岁就出现老花眼,这叫“早花”。

年轻人有老花眼,多为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扁平晶状体、先天性平角膜等;也有由角膜外伤引起者。近年来,由于屈光性角膜手术的普及,因近视手术过矫引起的远视逐渐增多,应引起重视。

从总体情况来说,年轻时视力好,多数年龄大了后会比近视眼患者更少得眼疾,但却会比近视眼患者更早出现老花眼。一般来讲,视力正常的人,约45岁左右就要戴老花眼镜;原来是远视眼的人,戴老花眼镜的年龄就会比平常人要早一些。

由于房水、晶状体的屈光指数减少,玻璃体的屈光指数增高引起,这类原因比较少见,主要见于老年人及糖尿病人,有的晶体脱位也可导致远视。此外,眼球壁及眼内肿瘤、网膜水肿、眼眶的炎性肿块,甚至网膜剥离都可引起病理性的明显远视。

老花眼是什么意思

老花眼即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信号之一。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因此,当看近物时,由于影像投射在视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看近距离的物件就会变得模糊不清。但以下情况可能会导致老花眼的出现。

1、屈光不正。远视眼比近视眼出现老视的时间早;近视者配戴框架眼镜后,由于矫正负镜片离角膜顶点存在12~15mm距离,而戴角膜接触镜的近视者,由于在角膜面其矫正后的光学系统接近正视眼,因此,戴角膜接触镜比戴普通框架眼镜者出现老视要早。

2、用眼方法。调节需求直接与工作距离有关,因此,从事近距离精细工作者容易出现老视的症状,从事精细的近距离工作的人比从事远距离工作的人出现老视要早。

3、药物对患者的影响。服用胰岛素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抗痉挛药和利尿药等的患者,由于药物对睫状肌的作用,会比较早出现老视。

相关推荐

近视患者会不会得老花

老花眼的特点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晶体的调节范围会进行性消失,近点越来越远。老花眼的发展开始于生命的早期,可能在眼球生长完成(眼球到18岁左右停止发育)后马上进行。调节的丧失通常在50岁前达到顶峰。在引起眼部不适的问题中,老花眼最广泛,它影响到每一个。任何不管屈光状况如何,都会发生老花眼,就像任何都将衰老一样。对于正视眼的来说,通常在40~45岁发生老花眼,需配一副看近的矫正眼镜,以便在舒适的距离阅读或做近工作。这种眼镜叫老花眼镜、老视眼镜或阅读眼镜。 有近视眼的和正常一样也会发生老花眼。但是

怎么避免老花眼度数增加

怎么避免老花眼度数增加 目前矫治老花眼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配戴老花镜。配镜前首先要到正规医院验光并检查有没有患其他眼病,先确定有无近视、远视和散光,然后按年龄和老视的程度增减屈光度。 正常年龄和老花度数的关系大致有如下的规律: 年龄(岁)??????? 40??? 45??? ?50????? 55??60??? 65????? 70 老花镜度数 75??? 100?? 200??? 250?? 300?? 325?? 350 原来近视的,需要用近视的度数减去正常年龄的老花度数,比如原有200度的近视,现在

老花镜不要以年龄为标准

一般在40~45岁以后,阅读或其他近距离工作时看不清,而且逐年加重的现象称为老视眼,俗称老花眼。眼睛里有一个名叫晶状体的结构,是一个双面凸起的透镜,中央厚,边缘薄,相当于照相机的变焦镜头,它在睫状体的共同作用下,能调节眼睛看清远、近各种距离的景物,而完成这一过程是依靠晶状体本身的弹性、睫状体收缩舒张及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和紧张来达到的,医学上称之为调节功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囊膜弹性降低,晶状体核增大变硬,睫状肌变弱,调节力减退而出现老花眼。老花眼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就像到了一定年龄头发会变白一样。近

老花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患者所处地理位置

由于所处地区温度会和晶体有密切联系,温度比较高的话,晶体的调节功能会受到直接影响,因此,住在赤道附近的出现老花眼的时间会比较早。

近视老了会不会花眼呢

不管是正常视力者还是近视者,老了都会得老花眼,近视眼和老花眼的成因不同。近视眼是各种原因造成的眼睛屈光不正,看远物不清楚。老花眼是伴随类衰老而出现的生理性视觉退化,看近物不清楚。近视在配老花镜时,会因为近视而抵消一些远视的度数,显得老花眼没那么严重,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戴老花镜,而且高度近视老花”后,还需要随身携带两副眼镜。 四五十岁、刚出现老花,由于还在上班,觉得戴了老花镜意味着自己已经老了,因此非常抗拒。不要逃避老花眼,不戴老花镜只会更加伤害视力。看近物时会出现眼痛、疲劳、头痛等不适。尤

什么时候需要佩戴老花眼镜

一般在40~45岁以后,阅读或其他近距离工作时看不清,而且逐年加重的现象称为老视眼,俗称老花眼。眼睛里有一个名叫晶状体的结构,是一个双面凸起的透镜,中央厚,边缘薄,相当于照相机的变焦镜头,它在睫状体的共同作用下,能调节眼睛看清远、近各种距离的景物,而完成这一过程是依靠晶状体本身的弹性、睫状体收缩舒张及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和紧张来达到的,医学上称之为调节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囊膜弹性降低,晶状体核增大变硬,睫状肌变弱,调节力减退而出现老花眼。老花眼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就像到了一定年龄头发会变白一样。近视

近视的会不会得老花眼呢

你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老视老是治不好?什么老视治疗方法都采用了,就是不见效果,老视病情还越来越严重。 老花眼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生理现象,通常出现在40岁左右,其症状与近视相反,在近距离阅读和精细工作时发生困难。很多因此认为近视眼患者不会出现老花眼。那么这种想法有没有科学根据呢? 老花眼的特点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晶体的调节范围会进行性消失,近点越来越远。老花眼的发展开始于生命的早期,可能在眼球生长完成(眼球到18岁左右停止发育)后马上进行。调节的丧失通常在50岁前达到顶峰。在引起眼部不适的问题中,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老花

老花眼”及其主要表现 “老花眼”又称老视,指中老年逐渐产生近距离阅读或工作困难的情况,这是体机能老化的一种现象。“很多认为,老花眼就是远视眼,其实是错误的。虽然表现上两者相同,但是病因是完全不一样的。”医师称,远视眼常常是由于眼球发育异常引起的,发病者往往是儿童和青少年。而老花眼往往是由于晶状体随年龄的增加而弹性减弱,进而调节力下降,视物时近处的物体在视网膜的后面成像,发生“老花”,多见于40岁以上的群。 老花眼的表现主要有:视远如常,视近则模糊不清,将目标移远即感清楚,故常不自主地将近物远移;

最容易老花眼的

老花眼并不一定是到了老年才会出现。远视者和白内障早期患者都有可能在40岁之前就会出现老花眼。患有远视眼的,看远时,眼睛处于松弛的状态,但看近时,眼睛则须进入收缩的状态。由于们大多数的时间是在看近的物体,远视者的眼睛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久而久之,这会导致眼睛晶状体提早硬化,失去聚焦的能力。 如果眼睛出现了白内障,则晶体的弹性就会下降,会提前出现老花症状。对于白内障手术后的眼睛,完全没有了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就会提前进入到了65岁的老花状态了。 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们也就知道了为什么45岁之前的高度近视患者,不

近视眼不会再患老花眼吗

也许很多会听说过,患近视以后老了不会再患老花眼。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其实在眼科专家看来这完全是一种误传。 1、老花眼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会逆转,只是近视近视的光度可与老花眼的光度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所以化验程度不大时不需要戴花镜。 2、如果有的老发现不戴老花镜也能比以前看东西清楚了,不要以为你的老花眼自然转好了,相反,这种表现实际是白内障早期的症状之一。白内障是晶状体发生混浊,吸收水分后引起屈光变化,类似近视,这个变化正好‘抵’去老花的度数,变得看近物可以不戴老花镜了。 3、通过平时的注意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