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脓疮的民间偏方

脓疮的民间偏方

1、脸上脓疮。用柳絮、腻粉等分,调灯油涂搽。

2、小儿脓疮,遍身不干。用黄蘖末加枯矾少许,敷搽即愈。

3、黄水脓疮的治疗便方。用木槿子烧存性,调猪骨髓涂搽。

4、黄水脓疮。用粉锡煅黄三钱,加松香三钱、黄丹一钱、细矾二钱,共研为末。倒入香油二两,熬成膏子涂搽。

5、小儿头疮出脓。用肥皂烧存性,加入腻粉,调麻油涂搽。

6、鼻疮脓臭。用百草霜二钱,冷水冲服。

7、汤火伤疮,红肿成脓。用麻油四两、当归一两,煎焦去渣,加黄蜡一两搅化,放冷后摊布上贴好,极效。

脓疮,属溃烂性皮肤病,可出现在人或动物身上.。《本草纲目》记载偏方

适合中老年人痔疮的民间偏方

治痔疮民间偏方1

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钟。本方为邹桃生方,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适用于痔疮。

治痔疮民间偏方2

硫黄、雄黄各10克,樟脑3克,麻油适量。前药研成细末,用麻油调匀,擦患处。本偏方适用于湿热而致痔疮。

治痔疮民间偏方3

乌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参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剂,日服2次。本方为凌朝光方,功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适用于痔疮。

中医治痔疮的民间偏方

中药治痔疮民间偏方(一)

辨证:风湿燥热侵袭脏腑,阴阳失调,气血纵横,经脉交错,浊气瘀血下注。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

方名:治痔汤。

组成:蒲公英30克,黄柏30克,赤芍30克,丹皮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

用法:将药煎好之后外用,每天一剂,一天用两三次,先加入适量的水,等到煮到沸腾之后将里面的渣去掉,再把药液倒入普通的盆里面,病人趁热先熏后洗,一次八个小时左右。

出处:邹桃生方。

中药治痔疮民间偏方(二)

辨证:湿热内生,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瘀血浊气下注肛门。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化湿通路,软坚散结,收涩固脱,止血定痛,适用于痔疮。

方名:消痔汤。

组成:乌梅10克,五倍子10克,苦参15克,射干10克,炮山甲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凌朝光方。

鹅口疮民间小偏方

很多喝奶的小宝宝都会长鹅口疮,长了这东东不仅会影响到食欲,让宝宝寝食难安,还会导致宝宝哭闹不止。妈咪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其实,婴儿鹅口疮是一种很常见的口腔炎症,有很多治疗的小偏方,妈妈们不妨一起来看看吧!

1.怎样识别婴儿鹅口疮

宝宝患上了鹅口疮其实妈咪们很快就能发现,宝宝不喜欢喝奶,并且喝奶时有不情愿的表情或是喝得很慢,这些小迹象妈咪们都要引起注意。不妨检查一下孩子的口腔,看看是否患上了鹅口疮。

鹅口疮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炎症,感染的原因有多种,有可能是因妈咪乳头上附着有细菌,或是孩子手上的细菌感染,也可能是新生儿产道感染。不管是哪一种感染,症状都一样,发生在口腔内部,可以是口腔内任何地方,较重时口腔布满白屑,较重时出现白色斑膜。

2.鹅口疮治疗方法

治疗鹅口疮的民间偏方较多,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注意口腔卫生,也就是平时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把手放到嘴里吃,不留指甲等。孩子出现了鹅口疮父母不要用指甲去刮或是清洗等。有些妈咪强行用手指甲或是什么东西去刮,结果导致口腔粘膜受损引起感染,孩子痛苦不堪。孩子如果确诊为鹅口疮,父母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之下用棉棒沾苏打水每天帮孩子清洁一两次,慢慢就会自愈。

3.民间治鹅口疮偏方

有很多有经验的老人都有治疗鹅口疮的小偏方,据说效果也很好。比如外涂红糖、洒黄连末在肚脐眼上、皮硝涂肚脐眼、莴笋叶煎汁给孩子当水喝、生姜蜜汁涂患处、才茄子根加冰糖煮水喝、西红柿叶熬水。这些民间的小偏方由数代人,或是数十代人口口相传而得以流传到今天,有一定的功效,婴儿患上鹅口疮,家里有老人会弄这些也可以试一试效果。

4.中医药膳疗法

在中医学上,医生认为婴儿鹅口疮是因为孩子脾胃积热,有心火、虚火而导致发炎,通过中药调理就能治愈。中医常用清热解毒,通便泻火的药膳来进行婴儿鹅口疮的治疗。例如番茄汁,番茄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且有清热下火生止咳生津等多种功效,将番茄去汁,滴入宝宝口中,每天数次,效果明显。此外,糖渍西瓜肉治疗法、薄荷叶疗法、荷叶冬瓜汤、冰糖银耳羹等都是很不错的疗法。爸爸妈妈有时间,有心不妨一试,效果很好。当然,过于年幼的宝宝,建议采取家庭疗法前咨询下医生。

冻脚指欲坠神奇偏方

可用马粪煮水,将冻指浸半日即愈。好多的民间偏方听起来貌似不可能,但是这些东西就是能治好冻伤。治疗冻伤冻裂可用猪脑髓入热……

可用马粪煮水,将冻指浸半日即愈。好多的民间偏方听起来貌似不可能,但是这些东西就是能治好冻伤。 治疗冻伤冻裂可用猪脑髓入热酒洗之。可以治疗手足冻裂出血。对于冻伤的偏方还有很多比如说: 人乳调黄柏末涂之。可治疗冻伤。 藕蒸熟捣烂涂之可治冻伤。这些冻伤偏方对于治疗冻伤均有很好的疗效,还有甚者如果冻脚指欲坠,就是说脚指快要冻掉了。可用马粪煮水,将冻指浸半日即愈。好多的民间偏方听起来貌似不可能,但是这些东西就是能治好冻伤,这就是中国民间偏方的神奇之处,是经过古人研究发现的。

治疗冻疮民间偏方及自疗方法

一、民间疗法:

方法一:

脚冻伤了用雪搓脚,用被子捂。切忌热水洗。

方法二:

用热萝卜块放在冻疮上面揉,三次就可以好了。

方法三:

热麻雀脑放在冻疮上面揉,很快就可以舒缓红肿不适。

方法四:

抹辣椒水很有效。

放一把辣椒到小锅里,不添加任何其他东西,然后慢慢熬出水。最后加些白酒,这就是药啦。

方法六:

自疗注意事项

(1)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加速气血运行,以利疮面修复。也可预防冻疮新发。

(2) 寒冷季节注意防寒保暖。

(3) 衣服鞋袜宜宽松干燥。

(4) 年年复发者,可在夏季开始逐步养成冷水洗脸、洗足、擦身、洗澡习惯,以提高耐寒能力。

(5) 冬季怕冷者可多吃些热性祛寒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姜、肉桂。

(6) 每年发病者,可冬病夏治。在伏天进行几次外擦药物自疗有条件的加做红外线理疗则效果更佳。入冬前宜提早内外治疗。

二、自治疗法

1、 验方自疗法

(1) 桂枝6克、白芍12克、当归10克、生姜3片、红枣10克、灸甘草5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2) 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甘草5克、木通6克、吴茱萸3克、生姜9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3) 紫皮蒜适量,入冬前将蒜捣烂,擦在常患冻疮处,每日1次,连擦5-7天,如皮肤起泡,可暂停用。本方适用于冻疮的预防。

(4) 生姜25克、白萝卜1个、白附子0.5克、桂枝25克。上药一同水煎,趁热洗过,连洗2天,即可痊愈,以上为`1天的量,早晚各1次。本方适用于冻疮未溃时的治疗。

(5) 生姜的自然汁,熬膏涂之。此法对于手、足冻疮均治。此外,用生姜汁时时漱吐,还可治疗口疮。

2、 饮食自疗方

(1) 羊肉500克、花椒3克、生姜15克、当归30克、煮食。

(2) 生姜、当归、红花、川芎各10克,同浸于500毫升白酒中,一周后即可服用,每次饮酒10毫升,每日2-3次。

(3) 山楂15克、当归15克、红枣10克、煮食。

治疗倒经需对症下药

治疗倒经的民间偏方1

〔组成〕插田泡不定根15g。

〔用法〕用酒、水各半蒸服,1日2次。

治疗倒经的民间偏方2

〔组成〕倒钩藤根15g。

〔用法〕水煎或炖鸡服。

治疗倒经的民间偏方3

〔组成〕秋葵花根3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治疗倒经的民间偏方4

〔组成〕倒触伞12g,笔筒草15g,茅草根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治疗倒经的民间偏方5

〔组成〕鲜韭菜叶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取汁,和童便各一小杯内服。

治疗倒经的民间偏方6

〔组成〕大乌泡根30g,倒触伞根30g,茅草根15g,金银花藤15g。

〔用法〕煎水兑红糖服,1日3次。

治疗倒经的民间偏方7

〔组成〕倒扎草9~15g。

〔用法〕蒸酒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跌打损伤。

治疗倒经的民间偏方8

〔组成〕芒种花9~3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痧症、口腔炎、痢疾。

治疗倒经的民间偏方9

〔组成〕倒触伞12g,白泡刺根倒触伞12g,猫爪刺倒触伞12g。

〔用法〕泡酒500g,每次30g,日服2次。

治疗小儿蛔虫病的民间偏方

蛔虫病是小儿时期最为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的感染,如果不及时的驱虫治疗,除了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外,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比如胆道蛔虫病。在治疗小儿蛔虫病时,民间的偏方也是能有良好的效果的,以下就推荐几个民间的治疗小儿蛔虫病的偏方。

民间偏方之一、风眼果7—10个(去壳)猪瘦肉100克。将二者加清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凤眼果及猪瘦肉。本方对小儿疳积,蛔虫病有效。

民间偏方之二、南瓜子若干洗净,晾干,去壳取仁,研极细末,备用;5岁以上小儿每次10---15克,5岁以下小儿每次6--9克,均用蜂蜜调服,日2次,连服2--3天。

民间偏方之三、使君子适量。将使君子略炒至香,按年龄每岁每日2粒,(最多每天不得超过20粒),分3次嚼服,连服3日为1疗程。本方适用于小儿蛔虫及蛲虫病。

民间偏方之四、使君子30克,猪瘦肉Z0克,面粉30克。把使君子肉捣碎,猪肉洗净剁碎,同与面粉混合均匀,做饼10个,蒸熟。每服1个,且日2次。本方适用于小儿身体虚热而有蛔虫者。

民间偏方之五、楝根白皮、槟榔各20克,白糖适量。将楝根白皮去净皮,与槟榔片同水煎取汁,浓缩,加白糖制成60毫升糖浆。睡前空腹饮,连用2日。本方适用于小儿蛔虫、钩虫。

民间偏方之六、南瓜子若干洗净,晾干,去壳取仁,研极细末,备用;5岁以上小儿每次10---15克,5岁以下小儿每次6--9克,均用蜂蜜调服,日2次,连服2--3天。本方对小儿蛔虫有效。

对于小儿蛔虫病,如果是使用驱虫药,一定要看清楚服用的剂量等,如果服用过量,可能会造成儿童身体的损伤。

治疗癫痫民间偏方有哪些

治疗癫痫民间偏方有哪些?正确使用偏方才会起到作用,否则只会事倍功半,下面为介绍:

一、治疗癫痫民间偏方之田鼠仔疗法:这种方法在中国广大农村,曾被普遍用来治疗癫痫病。原料可从地瓜园或麦园获得。没睁开眼睛的小田鼠,通常一窝有6~12 只,取得之后,可以浸米酒1斤,1个月后少量饮用。目前,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还有田鼠酒销售,每瓶酒里清晰可见数只小田鼠。另一种方法是将田鼠烫死、烘干研末,每服1钱。

二、治疗癫痫民间偏方之姜汤圆疗法:材料用生姜2500g打汁,以2500g糯米浸于姜汁中,直至姜汁完全被糯米吸收,再把糯米磨成粉,做成汤圆,加少量红糖,每次约用糯米粉1两,每月1次不间断,至服完。

三、治疗癫痫民间偏方之生石决明12克,天麻6克,蜈蚣2条,广郁金10克,南红花5克,菖蒲6克,僵蚕6克,胆草5克,神曲10克,桑枝10克,全蝎3克,朱砂(分冲)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四、治疗癫痫民间偏方之羊脑2付,天麻15克,山药30克,精盐、胡椒粉、猪油各适量。羊脑去掉筋膜,与天麻、山药共煮,加精盐、胡做粉、猪油调味分1~2次吃。

皮肤瘙痒用民间小偏方巧治

1、老生姜治皮肤瘙痒新鲜老生姜1块捣烂如泥,以纱布包裹,涂擦患处,疗效显著。此民间偏方既能止痒,又能滋润皮肤。

2、盐水或醋治皮肤瘙痒每晚睡前,用面盆盛半盆清水,放适量食盐或米醋,加热至盐溶解,用毛巾蘸水搽洗患处可见效。如有反复,可继续搽洗。此民间偏方适用于中老年人皮肤瘙痒症,效果较好。

3、猪蹄骨汤治皮肤瘙痒取猪蹄的骨头,加水煮沸后再熬5分钟。每天临睡前用卫生棉或洁净的白布条蘸猪蹄骨汤在皮肤瘙痒处搽洗一遍。此民间偏方可治老年人顽固性皮肤瘙痒。

4、银黄烧酒治老年人皮肤瘙痒银黄(中药店有售)与60度高粱酒调和(银黄、白酒)拌好,晚上睡觉时用棉球蘸调好的药浆涂抹在瘙痒处,当夜即可见效。此民间偏方适用于老年人皮肤瘙痒。

5、中药煎剂治冬令皮肤瘙痒苍耳子、艾叶,苦参、地肤子、白藓皮、露蜂房、土槿皮、苏叶、川椒,加适量水煎煮后,滤取药液,趁热洗浴,早晚各一次。此民间偏方适用于皮肤瘙痒症。

6、大枣雪梨膏治皮肤瘙痒大枣(或金丝枣),雪梨膏。将枣先泡半小时,入砂锅内加水煮至枣烂后加入雪梨膏后服用。此方可润肺护肤,健脾益气。此民间偏方适用于冬季皮肤干燥脱屑,老年皮肤瘙痒。

相关推荐

婴儿鹅口疮民间偏方

有很多有经验的老人都有治疗鹅口疮的小偏方,据说效果也很好。比如外涂红糖、洒黄连末在肚脐眼上、皮硝涂肚脐眼、莴笋叶煎汁给孩子当水喝、生姜蜜汁涂患处、才茄子根加冰糖煮水喝、西红柿叶熬水。这些民间的小偏方由数代人,或是数十代人口口相传而得以流传到今天,有一定的功效,婴儿患上鹅口疮,家里有老人会弄这些也可以试一试效果。 在中医学上,医生认为婴儿鹅口疮是因为孩子脾胃积热,有心火、虚火而导致发炎,通过中药调理就能治愈。中医常用清热解毒,通便泻火的药膳来进行婴儿鹅口疮的治疗。例如番茄汁,番茄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且有

三叉神经痛偏方靠谱吗

民间流传的偏方中,不乏有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秘方或者偏方之称,人们可能会过多的倾向于对偏方的选择。 民间偏方”顾名思义,是指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上市出售,或不是正统的药方,其来源不为人知,也不见历代的药学典籍记载,只是在民间流传。“民间偏方”的一大特点是其疗效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它有可能治愈某些怪病;另一方面,它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巨大危害。 据了解,三叉神经是控制面部、牙齿和咽喉部皮肤的神经,三叉神经痛是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一种反复发作性剧痛。这种病有明确的科学原理,也有明确的治疗方案,且经过临床证实,因而患

疥疮的民间偏方

中医治疗疥疮的偏方验方: 1、 内服法: 处方一: 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炒白芍、白术、黑山栀、酒蒸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每日二剂,水煎服。 处方二: 当归、生地、酒炒白芍、黄芪、生甘草各2克,水二盅,煎八分,饭后2时服,每日一剂,早晚煎服。 2、外用法: (1)、一般的疗法为川椒、轻粉、樟脑、雄黄、枯矾、水银各6克,共为细面;另研大枫子一百枚,与前药面搅匀,加乌桕油30克,化开和药,外擦患处。核桃、生猪油各30克,水银3克捣膏,擦患处。大枫子10克(去皮)、巴豆3

治疗乳腺炎的偏方大全

民间偏方一 猪瘦肉150克、金银花20、克柴胡10克、连翘15、克蒲公英30、克赤芍10、克益母草15克、薏苡仁30克、木通4克、紫花地丁20克。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1小时即可服用。 民间偏方二 新鲜大葱250克,将葱洗干净,切碎,捣烂取汁一杯,加热顿服。逐日服一次,可以持续服用。本方用治妇女乳生痈疮,红肿热痛,具有解毒、散热、消肿之功效。 民间偏方三 栀子仁3克,碾成细末备用。粳米50克,淘洗后放入砂锅煮成稀粥,快熟时调入栀子仁末梢煮即可。每天服用两次,每次一剂,温食。具有清热

治疗痤疮的民间偏方

痤疮是会对我们外在形象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及早做好痤疮的治疗才是目前患者朋友最为关心的问题,很多的朋友都想要知道对于痤疮的治疗来说,是否有什么比较好的偏方呢?下面我们来具体的了解。 首先,专家介绍,痤疮的民间治疗偏方有很多,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第一,银杏仁适量,切成片,每晚睡前温水洗净患部(不可用香皂、肥皂),取银杏仁片反复擦患部,边擦边削去用过的部分。每次用1-2粒,一般7-10次即可见效。 鲜樱桃枝叶、鲜桃树枝叶各50克,鲜槐树枝叶、鲜柳树枝叶各40克,鲜猪苦胆2-3个。将各种枝叶切碎,加

民间偏方治便秘

香蕉蘸黑芝麻治便秘,将黑芝麻炒熟,用香蕉蘸黑芝麻吃,每天分3~4次吃完 该方法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便秘,适合所有便秘患者 黑芝麻治便秘,芝麻500克、糯米250克,将黑芝麻炒熟,将糯米炒成黄色,混合研成粉末,然后加入一汤匙通便的药粉,空腹时用开水冲着喝。每天一次,连服一月。 该方法对于习惯性便秘有效,尤其是像坐办公室的白领人士使用!! 红薯治便秘,红薯500克,煮熟或者蒸熟,当零嘴或者主食吃。 此偏方无次数和疗程限制,有预防便秘的效果。尤其适合老年人、白领人士以及运动量少的人使用。 猪肚苡米汤润肠

民间三十条冻疮偏方

生姜切片,放在锅子里用小火烤一下,来回搓、擦于患处,效果不错; 白萝卜切段放水里煮熟,水用来泡,萝卜用来擦患处;或者冬瓜皮煮水,泡患处; 白萝卜放在炭火里煨烫煨熟,或在火苗上烧热,然后来回擦患处,效果明显; 每天把手泡在很烫的热水中十分钟,一天两次; 带壳的小麦嚼烂敷在患处,一天两次,效果会很好; 鹅油膏或者羊肉脂肪油搽于患处;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用酒精搽或用生姜大蒜擦以往要长冻疮的患处直到感觉火辣,到了冬天就不会长冻疮了; 海豹油治冻疮效果很好,药店有售,大约20元/支; 芝麻叶用来擦冻疮可以根治,但前提

治疗痤疮的民间偏方

首先,专家介绍,痤疮的民间治疗偏方有很多,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第一,银杏仁适量,切成片,每晚睡前温水洗净患部(不可用香皂、肥皂),取银杏仁片反复擦患部,边擦边削去用过的部分。每次用1-2粒,一般7-10次即可见效。 鲜樱桃枝叶、鲜桃树枝叶各50克,鲜槐树枝叶、鲜柳树枝叶各40克,鲜猪苦胆2-3个。将各种枝叶切碎,加水煎沸,加入猪苦胆汁,熏洗患部。每日2-3次,每剂用猪苦胆1个。 除此之外,还会有一些不错的痤疮的民间的治疗的偏方,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详细的看。枇杷叶、夏枯草、桑白皮各15克,银银花、连

民间偏方治脚气

治疗脚气偏方1、陈醋1斤、明矾1钱、去皮大蒜籽(用刀拍碎)1两,放入容器(玻璃的)内,密封三天。三天后倒出来泡脚,每次大概泡30分钟,泡后醋水倒回容器密封。连续泡十天,记住一定要坚持,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好后要保持脚的干燥,最好把穿过的袜子也泡下,这样可以防止袜子上的细菌继续感染到脚部。 治疗脚气偏方2、预备排碎的生姜半斤,食盐2两,水5-6碗。将其共煮10分。用其趁热洗脚!一天一次。三次便有明显的效果,一般7次便可除根。这方法很有效,且不易复发,在这里大家可以尝试下。 治疗脚气偏方3、用咱们常见的一

脚气的民间偏方

(一)白萝卜去脚臭 白萝卜半个,切成薄片,放在锅内,然后加适量水,用旺火熬3分钟,再用文火熬5分钟,随后倒入盆中,待降温适度后,反复洗脚,连洗数次即可除去脚臭。 (二)土霉素去脚臭 将土霉素研成末,涂在脚趾缝里,每次用量1--2片。 (三)盐姜水除脚臭 水中放适量盐和数片姜,加热至沸,不烫时洗脚,并搓洗数分钟,不仅除脚臭,脚还感到轻松,可消除疲劳。 (五)无花果叶治脚气 取无花果叶数片,加水煮10分钟左右,待水温合适时,泡洗患足10分钟,每日2次,一般三五天即愈。 (六)白醋治脚气 脚气病患者,可用棉球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