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育种方法和注意事项
玉米育种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玉米育种的特点
玉米最主要的特征是天然异花传粉,天然授粉群体的田间组成处于高度的异质状态,个体的基因型处于高度的杂合状态,这决定了在玉米天然授粉的群体中,株间表现型比较意义不大,必须通过一定的基因型选择过程才能正确地决定取舍;同时,由于个体基因型高度杂合,造成表型选择不可靠,必须对大量个体做测交或后代鉴定,才能确认表型是否真实遗传。由于这些原因,在玉米育种过程中,一般都要经过多代的选择比较才能育成新的自交系或品种。
现代玉米育种的主流是杂种优势育种,基本途径是先选育纯合的亲本自交系,再将亲本自交系杂交,选育出杂种优势强的杂交种。生产上利用的是F1代的杂种优势。自交系的选育不但要求本身性状优良,还要求配合力高。对自交系农艺性状和配合力的选择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不可偏废。这就大大提高了育种的难度,延长了育种的周期。不仅如此,自交系的性状同杂交种的性状虽然有关系,但仍然有距离,在杂交种水平上还要对农艺性状进行选择鉴定,同时对主要目标性状的杂种优势水平进行比较,最终育成优良杂交品种。
二、玉米自交系的选育
1.农艺性状好。植株性状:主要包括株型和抗倒性。植株性状一般根据穗上部叶片伸展的姿态分为紧凑型、半紧凑型、和平展型;根据株高分为高秆、中秆、矮秆、半矮秆等。
穗部性状:穗部性状一般由穗型、粒型、穗行数等构成。穗型的划分有很多种,最明显的是长穗型、粗穗型、筒型、锥型、纺锤型等;粒型分为马齿型和硬粒型及其各种过渡类型。自交系选育中最好兼顾长穗型和粗穗型的选择。长穗型的行粒数较多,但粒行数较少;粗穗型的粒行数较多,但行粒数不可能很多。自交系的粒行数一般10~20行。12~14行的比较适中。粒型的选择要根据育种目标确定,一般偏硬粒型的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种商品性好,偏马齿容易组配出的杂交种产量和淀粉含量比较高。此外,籽粒的大小、粒重和粒色的一致性也需要考虑。
抗逆性:对主要的玉米病害和自然灾害性条件要有一定的抗性或耐受性,以确保种子生产的稳定性和杂种优势的稳定发挥。整齐一致性:要求农艺性状在外观上要整齐一致,体现在基因型上要基本纯合。
2.配合力高。配合力是指杂交亲本在其杂种后代的杂种优势中发挥作用的潜在能力。自交系配合力的高低决定着未来育成杂交种的增产能力和利用价值,因而是自交系最重要的性状。配合力分为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前者的遗传基础是来源于亲本的基因加性效应,后者决定于亲本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二者在遗传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在自交系的选育上二者不可偏废。
3.种子生产性能强。高产、优质、抗性好的杂交种能否推广或者成为主栽品种,很重要的条件是要具备优良的种子生产性能。包括亲本种子发芽力和发芽势强,幼苗长势好,易于保苗,雌雄协调;父本散粉好,花粉量大,花期较长;母本雄穗柄长,抽雄容易,吐丝快而整齐,结实性好,籽粒均匀,产量高;父母本光温反应小,花期协调容易,制种易于成功。
4.选育自交系的基础材料。从根本上说,玉米杂交种强大的杂种优势来源于亲本间充分大的遗传差异。因此,选育自交系的基础材料必须来源多样,遗传基础广泛。选系材料的来源大体有4个方面:第一种是地方种质,包括老的地方品种群体,或者来源于地方品种的自交系等。在一些特殊的生态条件下可能存在优良抗源、或优良品质材料,应该特别注意收集。第二种是杂交种,主要指生产上应用的或者引进的杂交种,也包括用自交系有目的组配的用于选系的杂交种,其中应用最大的是单交种。一般认为,采用当地或异地生产上广为利用的杂交种选系是育成优良自交系的捷径,这些选系一般农艺性状好,配合力比较高。第三种是综合种或轮回改良的群体,这些群体一般优良基因的频率和优良基因型的重组率都比较高,但有利基因的聚合程度可能不如单交种,在选系过程中通常要加大选择量。第四种是远缘杂种后代。玉米的野生近缘种很多,其中含有丰富的优良性状,但由于种间杂交困难,后代不育或分离严重,稳定慢,直接用于选育自交系难度大,现在已经很少使用。
5.选育自交系的方法。
(1)常规选育法。这种选育方法就是在一个分离的原始群体中选择个体自交系,经若干世代按目测自交选择之后,进行配合力的测定,最终选出优良的自交系。常规选系法的问题是早期入选的规模很难界定。目前,有的育种者在早期世代不分穗行种植,而是将入选的果穗的等量混合种植,到晚代才严格选择单株种成穗行,进行配合力测定。这种方法有效地增加了入选基因型的数目,同时增加了对单株的选择压力,可能对提高抗性和获得目标基因型有帮助。在育种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常规选育法,更多地依靠育种者的经验。
(2)单倍体选系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自然或人工的诱发、培育的单倍体植株经过人工的染色体加倍或自然加倍获得纯合的二倍体,然后再从中选育优良的单株,成为自交系。单倍体育种一般只需两年就能获得纯合的自交系,比常规方法缩短了育种的周期,对育种家有很大的吸引力。不过,单倍体选育省略了大田选择的步骤,对诸如抗性等性状通常还要进行加倍的选择。
(3)辐射与化学诱变选系法。辐射诱变选系法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辐射能量甚至宇宙射线诱发染色体产生结构变异或等位基因突变,根据表型变异选择有用的个体育成自交系。此种方法的诱变机理主要以损伤恢复,在恢复过程中发现有利的变异,因而在选择原始材料上要兼顾遗传基础丰富和抗损伤能力强,在选系过程中要注意淘汰各种畸形株和不利变异,选择突变性状明显的健康的植株。这种方法近年来被有些人移植为航天育种或太空育种。
(4)分子选系法。所谓分子选系法是在DNA水平上开展的自交系选育,包括转基因选系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系法。转基因选系就是借助遗传转化技术,将一些其他动植物有利的外源基因导入自交系或杂交种内,育成有外源基因控制性状的优良自交系,这种方法对于改造玉米基因库中不具备的某些目标性状是致关重要的。分子标记辅助选系是首先对某些优良基因确定的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然后以这些分子标记为间接选择性状对目标性状进行选择,最后育成优良自交系。
(5)自交系的改良。某些自交系在育成后发现有些必须克服的缺点,有些自交系在应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某些重要的性状发生退化,或发生了新的病害生理小种的侵染,或者不适应新的推广区域的环境,这时解决问题的捷径是对原有自交系的个别性状进行改造,育成新的改良系。
改良自交系最常用的方法是回交转育法。回交转育法就是以被改良的自交系为轮回亲本,以目的基因供体亲本为非轮回亲本,经过5代以上的回交改良和1~2代的自交稳定后,就可以育成新的改良自交系。回交效果的好坏同目标性状的遗传方式有关,一般回交法对简单性状或单基因控制的性状以及细胞质遗传性状最有效,对复杂性状效果差。回交法在选择供体亲本时要注意主要的目标性状不要有连锁累赘,还要注意选择具有相同杂种优势取向的优良自交系,防止改良了原有的不良性状又带来了新的不良性状,以及造成配合力下降等问题发生。回交后代也应该进行配合力测定,在不同的秭妹系中选择配合力高的应用。
三、玉米杂交种的选育
杂交种的选育就是将自交系或其他优良亲本材料组配成杂交组合,通过测交鉴定、品种比较和各类品种比较试验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强优势杂交种。
1.杂交种的自交系选育。自交系的选育已经为杂交种选育提供了大量参考资料和信息。在应用一组优良自交系选育杂交种之前,需要对所使用的亲本有较详细的了解,并遵照某些原则在亲本间组配:亲缘关系远,地理差异大,例如采用国外系x国内系的组配模式已经被国内育种家广泛认识;类型有差异,性状要互补,类型间的差异通常反应了基因型的差异,性状互补更加重要,特别是重要的抗性性状,至少在亲本之一中要存在;农艺性状和种子生产性能好,这对于新杂交种的应用极为重要;配合力要高,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之一,特别是产量性状的配合力要高。
2.杂交种的选育技术简单。单交种的组配除了育种者根据自己的经验选配亲本之外,通常采用最多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轮配法:单交组合数=P(P-1)/2,其中的P为亲本数;二是骨干系法:单交组合数=M×N,即将自交系分为M、N两组。在组间做可能的杂交,其中一组为骨干自交系组成,另一组为新自交系组成。这种方法通常最为有效。
玉米品种
玉米作为世界上主要粮食品种之一,玉米,苞米、玉茭、玉米棒子,因营养丰富又是从国外传入故有“珍珠玉”之称。是很多人所喜好的食物。玉米有什么品种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玉米的玉米品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玉米品种——保玉1号
保玉1号由江苏保丰集团有限公司育成,属中熟半紧凑型普通玉米。该品种出苗快而齐,苗势强,叶鞘紫红色,生长势强,叶片深绿。株型半紧凑。花药浅绿色,颖片绿略带红边,花丝淡绿色。果穗筒形,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穗轴白色。省区试平均结果:株高238厘米,成株叶片19片,穗位94厘米,穗长18.3厘米左右,穗粗4.9厘米,每穗14~16行,每行37粒,千粒重307克,出籽率85.0%。全生育期约98天,倒伏率3.3%。接种鉴定:抗小斑病,高感纹枯病。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5.8公斤,适宜在江苏省夏播地区种植。
玉米品种——苏玉31
苏玉31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育成,属中熟半紧凑型普通玉米。该品种出苗快而齐,苗势强,幼苗叶鞘紫色,生长势强,叶片绿色。株型半紧凑。颖片浅紫色,花药浅紫色,花丝浅红色。果穗筒形,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粉红色。省区试平均结果:株高241厘米,成株叶片19片,穗位101厘米,穗长19.2厘米左右,穗粗4.7厘米,每穗14~16行,每行37粒,千粒重325.0克,出籽率85.3%,全生育期约98天,倒伏率0.1%。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感纹枯病,高感茎腐病及粗缩病。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0.0公斤,适宜在江苏省夏播地区种植。
糯玉米“中糯1号”
(一)品种简介 中糯1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1991年育成的白色糯玉米单交种,是优良的鲜食菜用玉米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产量较高、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它的支链淀粉达100%,经蒸煮后食用,皮薄无渣、软粘细腻,有适度甜味,口感很好,是目前最佳的鲜食玉米类型。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已进行批量生产,提供生产用种。
(二)用途和适种范围 中糯1号主要用于鲜食,也是优良的工业加工原料和牛羊等牲畜的优质饲料。鲜食可分青嫩果穗直接供应市场和速冻加工后淡季供应市场两种。经5年全国各地种植表明,中糯1号的适应范围广,除西藏、青海外其他省、市、自治区均种植成功,深受种植者和消费者欢迎。在北京及以南地区可春播、夏播、秋播和冬播。
(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①与普通玉米隔离种植,防止串粉影响品质;②最好选用肥水条件较好的沙壤土;③密度4.5万-5.25万株/平方公顷;④在授粉后25天左右适时采收。
(四)市场潜力及前景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每年食用的青嫩玉米数量很大,大中城市、工矿企业、旅游景点都是消费的重要地区,质优味佳的糯玉米一进入市场,就受到消费者的普遍称赞,出现供不应求、被抢售一空的局面,供需差距很大。它还受到大、中宾馆、饭店的青睐,成为餐桌上最受欢迎的主食品。中糯1号是农民致富的实用品种,一般出售糯玉米鲜穗,
玉米品种———长江花糯2号
长江花糯2号由南通志飞玉米研究所于2007年育成,属中熟半紧凑型糯玉米。该品种出苗整齐,苗势强,叶鞘淡紫色,叶片绿色,株型半紧凑,花药红色,花丝红色,果穗锥形,籽粒花色,穗轴白色。两年省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春播约89天,株高220厘米,穗位高93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穗长18.7厘米、粗4.4厘米,每穗14行,每行35粒,千粒鲜重299克,鲜出籽率69.9%,田间倒伏率12.3%。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茎腐病,感纹枯病,高感粗缩病。品尝鉴定达到糯玉米标准。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穗778.1公斤,适宜江苏各地种植。
玉米品种———苏科糯5号
苏科糯5号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8年育成,属中熟半紧凑型糯玉米。该品种出苗整齐,苗势强,叶鞘淡紫色,叶片绿色,株型半紧凑,花药红色,颖壳红色,花丝粉红色,果穗锥形,籽粒白色,甜糯型,穗轴白色。省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春播约89天,株高190厘米,穗位高92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穗长17.3厘米,穗粗4.4厘米,每穗14行,每行31粒,千粒鲜重301克,鲜出籽率68.1%,田间倒伏率13.5%。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感纹枯病,高感茎腐病、粗缩病。品尝鉴定: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穗729.8公斤,适宜江苏各地种植。
玉米品种——苏科糯4号
苏科糯4号由江苏省农业科学研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7年育成,中熟半紧凑型糯玉米。该品种出苗齐,苗势强,叶鞘紫色,叶片绿色,缘红色,株型紧凑。省区试平均结:株高183厘米,穗位84厘米,成株片数20片,穗长16.2厘米,穗粗4.4米,每穗14~16行,每行30粒,从出到采收春播约87天,倒伏率9.5%。种鉴定: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茎病,感纹枯病,高感粗缩病。品质达玉米二级标准。2010年生产试验,均亩产鲜穗822.4公斤,适宜在江省玉米产区种植。
玉米分类,玉米种类划分
玉米种类:
1、普通玉米:富含膳食纤维,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及木质素等。纤维在维护消化系统健康上起重要作用,也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以及其它疾病。
2、甜玉米:富含水溶性多糖,含糖量高,口味较好。它的特点是富含核黄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具有清肝明目,保护视力的作用。
3、黑玉米:有补肾健脾,益气活血作用。黑玉米富含赖氨酸,可以调节人体脂肪代谢,改善消化功能,促进钙吸收,促进儿童中枢神经发育的作用。
4、糯玉米:锰、锌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而这两种元素是目前膳食结构中易于缺乏的。两种元素是人体“阳气”的物质基础之一,多吃糯玉米可以促进人体阳气生发。
5、高油玉米:含油量较高,主要是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
亚油酸在人体内可与胆固醇结合,具有预防和改善动脉硬化,减少全身动脉疾病发生等作用。
高油玉米是粮、油兼得的多功能玉米。 玉米虽为粗粮,但其营养价值不亚于任何细粮。
突出表现在其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含量高,这恰是人们现代饮食中所缺乏的。
长夏季节,湿热偏重,此时食用玉米以祛暑化湿,有利于健康。玉米按照不同的性质可以分为不同的玉米,那么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介绍: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按颜色分1.黄玉米:种皮为黄色,包括略带红色的黄玉米。美国标准中规定黄玉米中其他颜色玉米含量不超过5.0%。2.白玉米:种皮为白色,包括略带淡黄色或粉红色的玉米。美国标准中将淡黄色表述为浅稻草色,并规定白玉米中其他颜色玉米含量不超过2.0%。3.黑玉米:黑玉米是玉米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籽粒角质层不同程度地沉淀黑色素,外观乌黑发亮。4.糯玉米:富含粘性的玉米。5.杂玉米:以上三类玉米中混有本类以外的玉米超过5.0%的玉米。中国国家标准中定义为混入本类以外玉米超过5.0%的玉米。美国标准中表述为颜色既不能满足黄玉米的颜色要求,也不符合白玉米的颜色要求,并含有白顶黄玉米。
按品质分
1. 常规玉米:最普通最普遍种植的玉米。
2.特用玉米:指的是除常规玉米以外的各种类型玉米。传统的特用玉米有甜玉米、糯玉米和爆裂玉米,新近发展起来的特用玉米有优质蛋白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和高直链淀粉玉米等。由于特用玉米比普通玉米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和更大的经济价值,国外把它们称之为“高值玉米”。3.甜玉米:通常分为普通甜玉米、加强甜玉米和超甜玉米。甜玉米对生产技术和采收期的要求比较严格,且货架寿命短国内育成的各种甜玉米类型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4.糯玉米:它的生产技术比甜玉米简单得多,与普通玉米相比几乎没有什么特殊要求,采收期比较灵活,货架寿命也比较长,不需要特殊的贮藏、加工条件。糯玉米除鲜食外,还是淀粉加工业的重要原料。
中国的糯玉米育种和生产发展非常快。5.高油玉米:含油量较高,特别是其中亚油酸和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到80%,具有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软化血管的作用。此外,高油玉米比普通玉米蛋白质高10-12%,赖氨酸高20%,维生素含量也较高,是粮、饲、油三兼顾的多功能玉米。6.优质蛋白玉米(高赖氨酸玉米):产量不低于普通玉米,而全籽粒赖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80-100%,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实现了高产优质的结合。7.紫玉米:是一种非常珍稀的玉米品种,因颗粒形似珍珠,有“黑珍珠”之称。紫玉米的品质虽优良特异,但棒小,粒少,亩产只有50公斤左右。8.其他特用玉米和品种改良玉米。包括高淀粉专用玉米、青贮玉米、食用玉米杂交品种等。
如何煮玉米棒才好吃 彩色玉米是转基因吗
市面上的玉米品种繁多,不再只有黄色一种。白玉米、紫色玉米、红色玉米等,这些玉米属于转基因吗?
其实白玉米是我国早已存在的品种,口感更粘糯。而紫色玉米又名黑玉米,是一种外国品种,原产地为安第斯山,也不属于转基因。
而彩色玉米同样不属于转基因品种,是由育种专家通过杂交的方法获得,之所以会出现彩色,是受到玉米中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影响。
玉米的介绍
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 植株高大, 茎强壮, 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 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 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 含有丰富的蛋 白质、 脂肪、 维生素、 微量元素、 纤维素等, 具有开发高营养、 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但由于其遗传性较为复杂, 变异种类丰富, 在常规的育种过程中存在着周期过长、 变异系数过大、 影响子代生长发育的缺点, 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不但克服了上述缺点和不足, 同时也提高了育种速度和质量。玉米味道香甜,可做各式菜肴,如玉米烙、玉米汁等,它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种玉米怎么种玉米的种植方式
玉米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大约有470多年。目前我国播种面积在3亿亩左右,仅次于稻、麦,在粮食作物中居第三位,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玉米要怎么种植呢?以下就是学习啦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玉米的发展历程
在7000多年前,中国先民们就从事着农业生产,并在很早就认识到种子的重要性。《 诗经·大雅·生民》中就提到“嘉种”(良种),说明中国先民很早就认识到种子质量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性;公元前3世纪 《吕氏春秋》一书中就有关于种子选育加工的记载;16世纪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的选种用 风车。
2000年,《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对种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子自动数粒仪对种子进行电子自动数粒,方便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高国家种子产业的竞争力,己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农业部将2010年定为种子执法年,确定了规范目标和相应措施,以推进我国种业发展为核心,以规范企业行为为切入点,以完善法规规章为保障,以强化信息调度为手段,通过加大种子执法力度,进一步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发展环境,确保良种的有效供应。
我国幅员辽阔,玉米种植形式多样,东北、华北北部有春玉米,黄淮海有夏玉米,长江流域有秋玉米,在海南及广西可以播种冬玉米,海南因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南繁基地,我国是最成功的利用玉米杂交种的国家之一,除边远地区外,都已采用了杂交种。随着高产、抗逆的优良玉米杂交种不断选育成功与推广,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化肥、农药施用水平的提高,以及养殖业、加工业大量需求的拉动,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量急剧增长。
玉米的种植
1、选用抗病亲本(制种)或品种
建议科研单位、制种企业选用对穗腐病具有优良抗性的亲本及组合,建立无病制种基地,培育健康种子。同时县市种子公司、农技中心在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中,应把对该病的抗性列为鉴选重点,对抗性差的品种不予引种;庄浪县应在推广抗病品种的基础上,积极引进高产、抗病的新品种。
2、地膜覆盖,适期早播
采用地膜全覆盖或半覆盖、适期早播可使玉米提早成熟,降低感病品种的穗轴和籽粒含水量,能有效减轻收获和贮存期的病菌感染。
3、及时剥掉 苞叶,防雨淋湿受潮
玉米收获期多秋雨,收获后的果穗不要堆集过厚,应及早剥去苞叶,打结成串挂在通风向阳处晾晒,对不能打结成串的果穗应摊薄晾晒,并经常翻动,防止受热而发病,如有降雨及时遮挡,防止雨淋。折断病果穗霉烂顶端,防止穗腐病再新扩展
在剥苞叶过程中,对发现有病的果穗,应在发病与健康交接部位折去霉烂的顶端,防止病害进一步扩展,增加损失。据试验观察:果穗受雨淋不剥苞叶堆积3d,果穗顶端霉烂长度由3cm扩展到7cm;剥掉苞叶如不清除病果穗顶端霉烂部分,在脱粒前期,穗腐病还会由5cm扩展到15cm;对果穗霉烂部分清除不彻底,脱粒前期,穗腐病还会扩展2-5cm;而清除彻底干净,穗腐病就不在发展。
4、早脱粒,防霉变
收获后将病果穗挑检出,尽早脱粒,并在日光下晾晒或在土坑上烘干,以防籽粒进一步受病菌感染霉烂。处理玉米秸秆,压低初侵染源。玉米秸秆、穗轴、根茬大量累积是镰刀菌、 玉米螟越冬的有利场所。所以,必须对玉米秸秆、穗轴、根茬及时采取喂(饲喂家畜)、氨化(氨化饲草)、粉(粉碎喂猪)、沤(沤制肥料或作为沼气填充料)、烧(烧坑做饭)的办法彻底处理,减轻病虫初侵染源。
5、种子精选包衣
因玉米种子表面病菌存活时间1a以上[5] ,生产经营单位,在供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剔除秕小病籽,用20%福?克种衣剂包衣[14],每100kg种子用药量444.4-800g,或用30%多?克?福种衣剂包衣,每100kg种子用药量214-300g。
6、化学药剂防治
在玉米喇叭口期,用直径2mm左右水洗河沙5kg与20%氰戊菊酯8-10ml,50%多菌灵WP50g均匀搅拌制成的颗粒剂,每hm2用量60-75kg灌入玉米心叶正中心和组成心叶丛的4-5片叶间隙,避免在结露和卷叶时施药,据试验:灌心不仅对玉米螟防治效果达100%,而且对玉米穗腐病、粘虫、 蚜虫防治效果达90%以上。同时在玉米收获前15d左右用50%多菌灵WP1000倍液在果。
玉米的价值
1.可利用能量高。
玉米的 代谢能为14.06MJ/kg,高者可达15.06MJ/kg,是谷实类饲料中最高的。这主要由于玉米中粗纤维很少,仅2%;而无氮浸出物高达72%,且消化率可达90%;另一方面,玉米的粗脂肪含量高,在3.5%至4.5%之间。据研究测定,每100克玉米含热量106千卡,纤维素2.9克,蛋白质4.0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2.8克,另含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等。玉米中含有的粗纤维,比精米、精面高4-10倍。玉米中还含有大量镁,镁可加强肠壁蠕动,促进机体废物的排泄。玉米上述的成份与功能,对于减肥非常有利。玉米成熟时的花穗玉米须,有利尿作用,也对减肥有利。玉米可煮汤代茶饮,也可粉碎后制作成 玉米粉、玉米糕饼等。膨化后的玉米花体积很大,食后可消除肥胖人的饥饿感,但食后含热量很低,也是减肥的代用品之一。
2.亚油酸含量较高。
玉米的 亚油酸含量达到2%,是谷实类饲料中含量最高者。如果玉米在日粮中的配比达50%以上,仅玉米即可满足猪、鸡对亚油酸的需要量(1%)。现代研究证实,玉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因此,玉米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3. 蛋白质 :含量偏低,且品质欠佳。玉米的蛋白质含量约为8.6%左右,且 氨基酸不平衡,赖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不足。
4. 矿物质 :约80%存在于胚部,钙含量很少,约0.02%;磷约含0.25%,但其中约有63%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单胃动物的利用率很低。其它矿物元素的含量也较低。
5. 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中 维生素E较多,约为20mg/kg,可促进人体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黄玉米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D和K几乎没有。水溶性维生素中含 硫胺素较多, 核黄素和烟酸的含量较少,且烟酸是以结合型存在。
6. 叶黄素 :黄玉米中所含叶黄素平均为22mg/kg,这是黄玉米的特点之一,它对蛋黄、胫、爪等部位着色有重要意义。
玉米中还含有一种长寿因子----谷胱甘肽,它在硒的参与下,生成谷光甘肽氧化酶,具有恢复青春,延缓衰老的功能。玉米中含的硒和镁有防癌抗癌作用,硒能加速体内过氧化物的分解,使恶性肿瘤得不到氧分子的供应而受到抑制。镁一方面也能抑制癌细胞的发展,另一方面能促使体内废物排出体外,这对防癌也有重要意义。其含有的谷氨酸有一定健脑功能。
德国营养保健协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研究还显示,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质、植物油及维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则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有13种高于普通玉米。此外,鲜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也比老熟玉米高很多,因为在贮存过程中,玉米的营养物质含量会快速下降。
7.含有7种“抗衰剂”
负责这项研究的德国著名营养学家拉赫曼教授指出,在当今被证实的最有效的50多种营养保健物质中,玉米含有7种———钙、谷胱甘肽、维生素、镁、硒、维生素E和脂肪酸。经测定,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钙,几乎与乳制品中所含的钙差不多。丰富的钙可起到 降血压的功效。如果每天摄入1克钙,6周后血压能降低9%。此外,玉米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能转化为维生素A,它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纤维素能加速 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研�咳嗽敝赋觯衩缀械幕铺逅亍⒂衩谆浦士梢远钥寡劬匣�
玉米是 粗粮中的保健佳品,对人体的健康颇为有利:玉米中的维生素B6、烟酸等成分,具有刺激胃肠蠕动、加速粪便排泄的特性,可防治便秘、 胃病、肠炎、 肠癌等。玉米富含维生素C、异麦芽低聚糖等,有长寿、美容作用。玉米胚尖所含的营养物质有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功能。能起到使皮肤细嫩光滑,抑制、延缓皱纹产生作用。玉米有调中开胃及降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功效。中美洲印第安人不易患高血压与他们主要食用玉米有关。
甜玉米是转基因的吗
目前在全球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有四种: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大豆的种植量最多,第二是玉米,第三是棉花,第四是油菜。
什么是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中国吃网提醒,转基因玉米就是把种属关系十分遥远有用植物基因(如马铃薯)导入需要改良的玉米遗传物质中并使其后代体现出人们所追求的具有稳定的遗传性状的玉米。
甜玉米是转基因的吗?目前我们经常吃的这种甜玉米是非转基因的。这种玉米主要是通过传统的育种技术,由几种野生品种相互杂交,进而筛选出来的优势杂合体。这种玉米的种子在播种第一代后,由于杂种的性状分离,不能继续种植。而如果是转基因植株的话,是可以连续播种很多代的。
甜玉米是传统育种技术的产物,和转基因技术没关系。当然,经过转基因技术改造,以增强抗虫抗除草剂特性的甜玉米确实有,但是并没有被批准在中国种植。目前我们在国内买到的甜玉米不大可能是转基因甜玉米。
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甜玉米是1779年欧洲殖民者从美洲的易洛魁人那里收集到的Papoon玉米,据此可以肯定,出现甜玉米的时间还要更早,而那个时候,压根没有转基因一说。现在的甜玉米品种虽然和几百年前的不完全相同,但同样不是转基因的产物,是通过传统育种技术——选育自交系、组配杂交种的办法培育出的新的甜玉米品种。
尽管甜玉米是传统育种技术的产物,但通过转基因技术导入抗虫、抗除草剂等性状,可以提高甜玉米在田间的适应性,以此提高甜玉米的产量、减少由于喷洒农药对环境的危害、降低农民田间管理的劳作强度。这样培育出的甜玉米也就成了“转基因甜玉米”,虽然其甜的性状与转基因技术无关。
本世纪初,全世界甜玉米种植面积就超过1000万亩,以后迅猛发展,主要产地为美国、加拿大、欧洲、中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消费国主要为美国、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省。
中国的甜玉米育种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世界上较早开展甜玉米研究和开发的国家。1968年北京农业大学即现在的中国农业大学,首次育成“北京白砂糖”甜玉米品种。目前,通过引种和育种,已拥有数目众多的甜玉米品种。
甜玉米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含有的多种维生素使其具有水果和蔬菜的特点。含有的亚油酸属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软化血管和防治冠心病的作用。甜玉米的营养纤维含量是精米、精面的7~9倍。据医学研究,纤维素对人体至少有5种医疗作用,即预防胃肠癌症、防止便秘、降低胆固醇进而减缓动脉硬化的形成、防糖尿病和胆石症。因此,在今天人们的饮食中,人们越来越喜欢吃甜玉米。
玉米粒从植物学角度可以分为种皮、胚乳和胚,影响玉米甜度的关键就在玉米的胚乳中。玉米在成熟时会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并运输到胚乳,以淀粉的形式储存。尽管在化学上淀粉是糖的聚合物,但它本身吃起来可没有甜味。我们吃的普通玉米味道不甜,口感粉粉的,就是这个原因。
甜玉米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胚乳中可不只有淀粉,还有相对含量很高的水溶性多糖,这就赋予了其不同于普通玉米的甜味。究其背后的原因,是在甜玉米控制淀粉合成的一系列基因中,有一个或几个基因发生了自然的突变,处于纯合隐性状态,切断了部分还原性糖向淀粉转化的过程。这点“小缺陷”反而促成了甜玉米可口的味道。
现在的甜玉米品种虽然和几百年前的不完全相同,但它同样不是转基因的产物,而是在自然突变的甜玉米品种的基础之上,通过传统育种技术——选育自交系、组配杂交种的办法培育出的新的甜玉米品种。最近几年,与甜玉米有关的几个基因序列和与其关联的分子标记都已经被找到,育种家还可以依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来加快育种进程。
此外,还有利用花药组织培养技术来加快隐性基因的纯合进程的选育方法,也开始受到育种家的重视。这些育种技术并没有涉及到单个或少数几个结构和功能已知的目的基因的插入,也没有对基因进行修饰、敲除、屏蔽等的改变(这些是我们常说的转基因技术手段)。通过这些方法培育出来的甜玉米都不是转基因玉米。
甜玉米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甜玉米籽粒中维生素C(VC)的含量一般为0.7mg/100g,比普通玉米高1倍左右;烟酸(VB1)的含量为0.22mg/100g,而普通玉米的VBl含量仅为0.093mg/100g;核黄素(VB2)含量为1.70mg/l00g,而普通玉米几乎不含VB2;但甜玉米籽粒中一般不含硫胺素(VBi),而普通玉米的VB1含量高达3.80mg/100g。
很多人因为甜玉米的甜味不同于普通玉米,就认为甜玉米是转基因技术培育的,这其实是没有想到玉米自己的基因突变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性状。
甜玉米是转基因吗
不是
有人说自己家种出的玉米不甜,大部分是糯玉米,因此怀疑甜玉米是转基因产品,其实甜玉米不是转基因食品,它是玉米的一个品种,是通过传统育种技术培育出的新品种,又名蔬菜玉米。之所以甜是因为玉米的胚乳中除了含有淀粉外,还有大量的水溶性多糖,使得玉米更甜。
甜玉米是转基因的吗
不是。
甜玉米是在自然突变的甜玉米品种的基础之上,通过传统育种技术——选育自交系、组配杂交种的办法培育出的新的甜玉米品种,和转基因技术没关系。
经过转基因技术改造,以增强抗虫抗除草剂特性的甜玉米确实有,但并没有被批准在中国种植,所以在国内不大可能在市面上买到转基因的甜玉米。
玉米种类划分
按颜色分
1.黄玉米:种皮为黄色,包括略带红色的黄玉米。美国标准中规定黄玉米中其他颜色玉米含量不超过5.0%。
2.白玉米:种皮为白色,包括略带淡黄色或粉红色的玉米。美国标准中将淡黄色表述为浅稻草色,并规定白玉米中其他颜色玉米含量不超过2.0%。
3.黑玉米:黑玉米是玉米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籽粒角质层不同程度地沉淀黑色素,外观乌黑发亮。
4.糯玉米:富含粘性的玉米。
5.杂玉米:以上三类玉米中混有本类以外的玉米超过5.0%的玉米。中国国家标准中定义为混入本类以外玉米超过5.0%的玉米。美国标准中表述为颜色既不能满足黄玉米的颜色要求,也不符合白玉米的颜色要求,并含有白顶黄玉米。
按品质分
1. 常规玉米:最普通最普遍种植的玉米。
2.特用玉米:指的是除常规玉米以外的各种类型玉米。传统的特用玉米有甜玉米、糯玉米和爆裂玉米,新近发展起来的特用玉米有优质蛋白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和高直链淀粉玉米等。由于特用玉米比普通玉米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和更大的经济价值,国外把它们称之为“高值玉米”。
3.甜玉米:通常分为普通甜玉米、加强甜玉米和超甜玉米。甜玉米对生产技术和采收期的要求比较严格,且货架寿命短国内育成的各种甜玉米类型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4.糯玉米:它的生产技术比甜玉米简单得多,与普通玉米相比几乎没有什么特殊要求,采收期比较灵活,货架寿命也比较长,不需要特殊的贮藏、加工条件。糯玉米除鲜食外,还是淀粉加工业的重要原料。中国的糯玉米育种和生产发展非常快。
5.高油玉米:含油量较高,特别是其中亚油酸和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到80%,具有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软化血管的作用。此外,高油玉米比普通玉米蛋白质高10-12%,赖氨酸高20%,维生素含量也较高,是粮、饲、油三兼顾的多功能玉米。
6.优质蛋白玉米(高赖氨酸玉米):产量不低于普通玉米,而全籽粒赖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80-100%,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实现了高产优质的结合。
7.紫玉米:是一种非常珍稀的玉米品种,因颗粒形似珍珠,有“黑珍珠”之称。紫玉米的品质虽优良特异,但棒小,粒少,亩产只有50公斤左右。
8.其他特用玉米和品种改良玉米。包括高淀粉专用玉米、青贮玉米、食用玉米杂交品种等。
玉米品种如何区别
玉米品种分为常规玉米、特用玉米、转基因玉米、花玉米。
详细介绍:
1、常规玉米:
最普通最普遍种植的黄玉米。
2、特用玉米:
(1)甜玉米
通常分为普通甜玉米、 加强甜玉米和超甜玉米。甜玉米对生产技术和采收期的要求比较严格,且货架寿命短国内育成的各种甜玉米类型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2)糯米玉米
它的生产技术比甜玉米简单得多,与普通玉米相比几乎没有什么特殊要求,采收期比较灵活,货架寿命也比较长,不需要特殊的贮藏、加工条件。糯玉[3] 米除鲜食外,还是淀粉加工业的重要原料。中国的糯玉米育种和生产发展非常快。
(3)高油玉米
含油量较高,特别是其中亚油酸和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到80%,具有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软化血管的作用。
(4)优质蛋白玉米
产量不低于普通玉米,而全籽粒赖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80-100%,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实现了高产优质的结合。
(5)紫玉米
是一种非常珍稀的玉米品种,因颗粒形似珍珠,有“黑珍珠”之称。紫玉米的品质虽优良特异,但棒小,粒少,亩产只有50公斤左右。
(6)爆裂玉米
爆裂玉米是一种用于爆制玉米花的玉米类型。果穗和子实均较小,子粒几乎全为角质淀粉,质地坚硬。
3、转基因玉米:
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把种属关系十分遥远且有用植物的基因导入需要改良的玉米遗传物质中,并使其后代体现出人们所追求的具有稳定遗传性状的玉米。
4、花玉米:
是由白、紫两种颜色构成,口感与糯米玉米差不多。是黄、紫玉米田交界处产生的玉米种类。
玉米的种类有哪些
玉米的种类有哪些
特用玉米指的是除常规玉米以外的各种类型玉米。传统的特用玉米有甜玉米、糯玉米和爆裂玉米,新近发展起来的特用玉米有优质蛋白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和高直链淀粉玉米等。由于特用玉米比普通玉米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和更大的经济价值,国外把它们称之为“高值玉米”。
1、甜玉米。通常分为普通甜玉米、 加强甜玉米和超甜玉米。甜玉米对生产技术和采收期的要求比较严格,且货架寿命短国内育成的各种甜玉米类型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2、糯玉米。它的生产技术比甜玉米简单得多,与普通玉米相比几乎没有什么特殊要求,采收期比较灵活,货架寿命也比较长,不需要特殊的贮藏、加工条件。糯玉米除鲜食外,还是淀粉加工业的重要原料。中国的糯玉米育种和生产发展非常快。
3、高油玉米。含油量较高,特别是其中亚油酸和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到80%,具有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软化血管的作用。
4、优质蛋白玉米。产量不低于普通玉米,而全籽粒赖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80-100%,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实现了高产优质的结合。
5、紫玉米。是一种非常珍稀的玉米品种,因颗粒形似珍珠,有“黑珍珠”之称。紫玉米的品质虽优良特异,但棒小,粒少,亩产只有50公斤左右。
6、爆裂玉米。爆裂玉米是一种用于爆制玉米花的玉米类型。育种起源于美国。爆裂型玉米(pop corn):玉米类型之一。玉米分类上曾作为亚种或变种定名为Zea mays L. var. everta Sturt.。果穗和子实均较小,子粒几乎全为角质淀粉,质地坚硬。粒色白、黄、紫或有红色斑纹。有麦粒型和珍珠型两种。子粒含水量适当时加热,能爆裂成大于原体积几十倍的爆米花。
子粒主要用作爆制膨化食品。 爆裂玉米膨爆系数可达25-40、是一种专门供作爆玉米花(爆米花)食用的特用玉米。有悠久的栽培历史。20世纪以来迅速发展并兴起新型的爆玉米工业。 中国改革开放后,美国爆裂玉米及加工机器进入我国市场,国内某些科研单位也开始了爆裂玉米育种工作,他们搜集和整理地方品种资源,同时,引进国外种质资源。采用多种育种方法培育,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十多个爆裂玉米新品种育成。
代表品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黄玫瑰、黄金花,沈阳农业大学的沈爆一号、沈爆二号等,我国的爆裂玉米品种和技术水平与美国差不多,但原料加工设备和工艺十分落后。爆裂玉米的规范化生产和工厂化加工还仅仅是开始。
7、转基因玉米。转基因玉米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把种属关系十分遥远且有用植物的基因导入需要改良的玉米遗传物质中,并使其后代体现出人们所追求的具有稳定遗传性状的玉米。转基因技术是生产转基因玉米的核心技术,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外源基因转移到受体生物中,使之产生定向的、稳定遗传的改变,也就是使得新的受体生物获得新的性状。
其他:包括高淀粉专用玉米 、青贮玉米、食用玉米杂交品种、有争议的先玉335转基因种子等。
玉米的营养价值
玉米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素能加速排除体内毒素,其中天然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所以玉米对治疗青春痘和痘痘肌肤恢复也有一定的作用。
玉米富含维生素C有长寿、美容作用。玉米胚尖所含的营养物质有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功能,能起到使皮肤细嫩光滑,抑制、延缓皱纹产生作用,对痘痘肌肤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开胃、利胆、通便、利尿、软化血管、延缓细胞朽迈、防癌抗癌等。
适合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慢性胆囊炎、小便晦气等疾患的食疗保健。
总结:从上面的文章可以看出来,玉米的种类是非常的多,以至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玉米,水果玉米,糯玉米等等。所以各种各样的玉米我们都可以买来吃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