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饮用茵陈蚕砂饮
湿疹饮用茵陈蚕砂饮
[配方]茵陈15克,蚕砂9克,防己、佩兰各10克,土茯苓、忍冬藤各30克,白糖30克。
[制作]
1.以上药物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
2.药包放人瓦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停火,除去药包,在汁液内加入白糖搅匀即成。
[食法]每日3次,每次饮150毫升。
[功效]祛风除湿,消肿止痒。对湿疹饮用尤佳。
茵陈泡水多久喝一次比较好
建议一周喝2-3次左右即可。
茵陈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挥发油以及多种矿物质元素,适量饮用具有清热利尿、利胆护肝的作用,用茵陈泡水喝,可以治疗水肿、黄疸、湿疮瘙痒等症状,但由于茵陈具有一定毒副作用,所以一般建议茵陈泡水一周喝2-3次左右即可,不宜饮用过量,避免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伤害。
去湿热的中药处方 脾胃湿热胃脘痛:救必应猪肉汤
救必应:又名米碎木。性寒,味苦,归肺,肝,大肠经,为常用的清热燥湿药。
土茵陈:归脾,肺经,可清暑解表,利水消肿;
救必应,土茵陈搭配滋养脏腑,补中益气的猪瘦肉一同煲汤饮,可清热利湿,消肿止痛,对脾胃湿热造成的胃痛有很好的疗效。也适宜于感冒发热,暑湿泄泻等症。
做法:救必应15克,土茵陈12克,新鲜瘦猪肉200克。将救必应,土茵陈用清水洗净,猪瘦肉洗净切片,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煲约1小时,调味即可,饮汤食肉。
茵陈女人泡水喝好吗
无对应症状时,并不建议女性用茵陈泡水喝。
茵陈虽然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但是如果没有黄疸、尿少、湿疮瘙痒者症状,也没有相关医嘱,并不能擅自饮用茵陈水。因为茵陈性寒,擅自服用可能会引起脾胃虚寒,还可能导致腹痛、腹泻、呕吐等身体不适情况。且女性多贫血,而血虚萎黄者也是不宜用黄疸的。
茵陈泡水一天喝几次
茵陈泡水一天用一份,可以多次浸泡。
茵陈的性味微寒,大剂量会有副作用,因此一天的食用量不能过多,用5到10克就可以了,可以反复冲泡,然后用茵陈水代水饮用,这样可以完全吸收茵陈中的有效成分,具有很好的作用。
宝宝湿疹是怎么引起的原因 宝宝湿疹的食疗调理
中医的食疗方法可以调理小儿湿疹。
1.菊花茶:菊花10克,开水冲泡饮用,可清热散风解毒。
2.金银花茶:金银花25克煎水,加糖适量饮用,可清热解毒、消肿痛、除疮毒。
3.荷叶粥:粳米50克,先以常法煮粥,待粥将熟时取鲜荷叶一张洗净,覆盖粥上,再微煮片刻,揭去荷叶,粥成淡绿色,调匀即可,食时加糖少许,可清暑热、利水湿。
4.薏米粥:薏苡二50克以常法煮粥,米熟后加入淀粉少许再煮片刻,再加入砂糖、桂花少量调匀后食用,有清热利湿,健脾和中之效。
5.茵陈陈皮茶:芮陈、陈皮各15克煎水饮用,可加少许糖,有助清热利湿、理气健
脾燥湿。
新生儿湿疹家庭药膳
婴儿湿疹可以用以下药膳治疗或辅助治疗:
1.菊花茶:菊花两钱,开水冲泡饮用,可清热散风解毒。
2.银花茶:银花五钱煎水,加糖适量饮用,可清热解毒、消肿痛、除疮毒。
3.荷叶粥:粳米一两,先以常法煮粥,待粥将熟时取鲜荷叶一张洗净,覆盖粥上,再微煮片刻,揭去荷叶,粥成淡绿色,调匀即可,食时加糖少许,可清暑热、利水湿。
4.薏米粥:薏米一两以常法煮粥,米熟后加入淀粉少许再煮片刻,再加入砂糖、桂花少量调匀后食用,有清热利湿,健脾和中之效。
5.茵陈陈皮茶:茵陈、陈皮各三钱煎水饮用,可加少许糖,有助清热利湿、理气健脾燥湿。
茵陈去湿气吗 什么人不能用茵陈去湿气
1、本身体质虚寒的人群不建议用茵陈去湿气。本身体质虚寒的人群食用茵陈的话,会加重身体的寒凉之气,容易出现拉肚子的情况。
2、脾胃不好的人群不建议食用茵陈去湿气。因为脾胃不好的人群本身消化能力不佳,然后再食用一些性寒的茵陈会出现脾胃功能更弱的情况,影响营养的吸收。
3、有腹泻情况的人群不能用茵陈去湿气。茵陈会加重肠道的滑利性,因此食用之后会出现腹泻加重的情况,对身体健康不利。
4、小孩、老人不建议食用茵陈去湿气。老人和小孩的体质较为虚弱,不建议食用性寒的茵陈来去除湿气,会出现身体不舒服的情况。
茵陈泡水一天喝几次 茵陈泡水喝有什么禁忌
1、茵陈泡水喝的剂量不可过多,因为茵陈大剂量摄入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的情况,甚至有一些急性病,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用茵陈泡水喝的时候不建议再食用其他性味寒凉的食物,如苦瓜、茭白、海带、绿豆、柚子、桑葚等,会加重身体的寒凉之气,对身体健康不利。
3、用茵陈泡水的时候要注意茵陈的质量情况,不能使用发霉变质的茵陈泡水喝,饮用对身体不利。
4、脾胃寒凉、腹泻、孕妇、月经期女性、小孩、体质虚寒的人群不建议食用茵陈泡水,其寒凉之气会加重身体的不适情况,因此不建议食用。
5、茵陈泡水之后不需要食用泡水后的茵陈,因为茵陈的寒凉之气过重,食用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肝胆湿热喝什么茶好
肝胆湿热的症状主要是以湿热为主,比如肋疼或胀痛、眼睛黄、尿黄、身体黄、发热、口苦、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舌尖红、舌苔黄。另外女性肝胆湿热有的会出现白带黄、臭、外阴瘙痒等症状。而男性肝胆湿热会出现阴囊湿疹、睾丸肿胀热痛。那么肝胆湿热喝什么茶好?
1、黄花菜饮。黄花菜(干品)15克。将黄花菜洗净加水适量煎汤,代茶饮。有清热利尿,退黄疸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急性黄疸型肝炎。
2、茵陈荷叶大枣饮。茵陈20克、荷叶10克、大枣10枚、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将洗净的茵陈、荷叶、大枣、炙甘草、生姜放入汤锅里,加水2升,先大火煮开后,转入小火共煮30分钟后即成,当茶饮用。清热化湿、疏利肝胆。
3、五汁饮。梨、荸荠(马蹄)、藕、鲜芦根各100克,麦冬50克。上述五味洗净去皮后,使用器械或容器,粉碎绞汁饮用。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泻功效,适用于慢性肝胆湿热型。
4、蒲公英茶。蒲公英30克,茵陈10克,郁金15克,黄芩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酌情加减。清热解毒、祛湿、疏肝解郁。适用于肝胆湿热、肝气郁结引起的胆囊炎。
5、荠菜车前子饮。荠菜30克(鲜品50克),车前子15克(纱布包)。荠菜洗净,与车前子一同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煎20分钟即成。清热、利水、消肿,尤其适合水肿,伴有小便黄赤短、口干口渴的人群饮用。
6、茵陈蜂蜜茶。茵陈10g,蜂蜜适量。将茵陈用冷开水适量浸泡片刻,而后去掉冷开水,再加入蜂蜜及开水,浸泡饮服。茵陈性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可清热、利湿、退黄,一直被中医临床视为医治黄疸的要药。
7、板蓝根菊饮。板蓝根30克,菊花晶2匙。板蓝根加水煎汤,加入菊花晶饮用,每日1次。有清热疏风,明目解毒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
8、玉米须茶。鲜玉米须30克左右(晒干样约10克)、绿茶10克左右。将玉米须放入盛有绿茶的杯中,冲入沸水250毫升,稍闷一下。在中药里,玉米须又称“龙须”,味甘性平,具有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利肝胆等功能。
9、郁金清肝茶。广郁金(醋制)10克、炙甘草5克、绿茶2克、蜂蜜25克。上四味加水1000毫升,煮沸10分钟,取汁即可,每日1剂,频频饮之。具有疏肝解郁、利湿祛淤之功效。适用于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及肝癌患者服用。
药膳治疗奶癣
婴儿湿疹可以用以下药膳治疗或辅助治疗:
(一)菊花茶:菊花两钱,开水冲泡饮用,可清热散风解毒。
(二)银花茶:银花五钱煎水,加糖适量饮用,可清热解毒、消肿痛、除疮毒。
(三)荷叶粥:粳米一两,先以常法煮粥,待粥将熟时取鲜荷叶一张洗净,覆盖粥上,再微煮片刻,揭去荷叶,粥成淡绿色,调匀即可,食时加糖少许,可清暑热、利水湿。
(四)薏米粥:薏米一两以常法煮粥,米熟后加入淀粉少许再煮片刻,再加入砂糖、桂花少量调匀后食用,有清热利湿,健脾和中之效。
(五)茵陈陈皮茶:茵陈、陈皮各三钱煎水饮用,可加少许糖,有助清热利湿、理气健脾燥湿。
内分泌失调吃什么食物调理 牛肝粥
牛肝500克,大米100克,丝瓜30克,生甘草3克,白茯苓、茵陈各12克,白芍、白菊花、白僵蚕各9克。白僵蚕、白芍、白茯苓、茵陈、生甘草、丝瓜放入纱布包内,密封好;与其他食材一起入砂锅煮成稠粥,吃肝喝粥,早晚各服一次。
作用:调理女性内分泌的一款食疗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