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缓解产后涨奶

如何缓解产后涨奶

顺利生下小宝宝的母亲最担心的问题往往是母乳不足,总是想尽办法催奶、泌乳,不过其实还有另一种状况同样令人非常烦恼,那就是产后遭遇严重的乳胀、涨奶!如何缓解产后涨奶?遇到这种情况时新妈应如何应对呢?

产后为何会引发涨奶?

孕初期的变化

从怀孕起,女性的乳房就开始逐渐增大、充血,浅表静脉清晰可见,因此孕初期孕妈咪常会觉得乳房发胀或有轻微的刺痛。其后,腺泡进一步增生,乳房变得更加富有韧性,乳头增大、颜色变深,乳晕上出现了散在隆起的皮脂腺结节。

妊娠中的发育

在妊娠过程中,胎盘会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可以刺激乳腺管发育,孕激素会刺激乳腺腺泡发育。另外还有胰岛素、甲状腺素等诸多激素共同发挥着作用,不过其综合表现为乳腺得到了充分的发育,但并不分泌乳汁。

生产后的表现

经过了这些日子的努力,新妈妈的身体在产后48~72小时已经为哺乳小宝宝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体内的泌乳素进一步作用于乳腺腺泡,使之开始泌乳,但乳房开始膨胀,血管充血、淋巴管扩张淤积,乳腺管不通畅者就会有明显的痛感。

缓解产后涨奶的妙招

让宝宝尽早吸乳

如果生产后能让宝宝尽早与新妈妈亲密接触,并在宝宝出生后半小时内就开始吸吮母乳,这样不仅有利于宝宝得到含有丰富营养和免疫球蛋白的初乳,刺激母乳分泌的增多。由于宝宝的吸吮能力很强,小嘴巴特别有力,因此可以通过吃奶这种方式来疏通妈妈的乳腺管,使乳汁排得更加顺畅。

吸奶器好帮手

如果宝宝因为某些原因无法用吸吮来帮助妈妈,那就应当选择一款吸奶器来帮忙。在挑选吸奶器的时候要注意其吸力必须适度,使用时乳头不应有疼痛感。建议选择有调节吸奶强度功能的自动吸奶器,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吸奶器的压力和速度。

按摩疗法

在洗净自己的双手后握住整个乳房,均匀用力、轻轻地从乳房四周向乳头的方向按摩、挤压,这样做能帮助疏通乳腺管,促使皮肤水肿减轻、消失。在按摩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乳房的某一部位胀痛特别明显,可在该处稍稍用力挤压,排出淤积的乳汁,以防此处乳腺管堵塞,导致乳腺炎。

宽大乳罩支托法

对于肿胀、下垂的乳房可以使用柔软的棉布制成宽大的乳罩来加以支托,这样不仅能改善乳房的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回流,还有助于保持乳腺管的通畅,从而减少乳汁的淤积,减轻乳房的胀痛感。注意,新妈妈不能戴过紧的乳罩,因为这样的乳罩可能会抑制乳汁分泌。

冷敷 & 热敷双管齐下

在挤出部分乳汁后,用柔软的毛巾蘸冷水外敷于乳房上,或使用冷水袋进行冷敷,均可起到减轻乳房充血、缓解胀痛的作用;而在哺乳前,可以用湿热的毛巾热敷乳房几分钟,随后配合轻柔的按摩和拍打动作,使乳房和乳晕软化、减轻涨奶感,而且哺乳时应先喂感觉涨奶明显的那侧乳房。

高复发病毒疣怎么治?生殖疣的早期症状?病毒疣为什么容易复发怎样治疗生殖器疣?包心菜疗法

用包心菜外敷乳房是民间常用的方法:将包心菜一棵,洗净,完整剥离每片菜叶后,沿腋下、胸大肌,将整个乳房用菜叶全部覆盖,再用乳罩略略加压,使包心菜菜叶与肌肤充分接触,持续24小时后取下,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减轻乳胀,避免新妈妈因养护不当遭遇乳腺炎的困扰。

中药疗法

取芒硝120g,分别装入两个纱布袋内,外敷于双乳处并予以包扎,能明显缓解乳胀、疼痛的感觉,而且对于治疗乳房红肿疼痛,功效尤为显著。

饮食疗法

新妈妈应保证饮食的清淡,忌油腻,最好不要饮用过多的催奶汤水,进食高蛋白、高脂、高糖类食物也必须适量,以免乳汁分泌过于旺盛、浓稠,在乳腺内结块、不易排出。

产后涨奶不是说就一定是病,新妈妈完全不用担心的,通过以上几种产后涨奶的方法,可以有效的缓解产后涨奶这一问题。

涨奶怎么疏通

挤出乳汁

涨奶就是奶水流通受阻,因此要想尽办法来挤出淤积的乳汁。可将吸奶器包住整个乳头、乳晕部分,然后用另一只手将其固定,把奶吸出。一般在10分钟左右,两乳房可完全挤空,产妇会立即感到轻松舒适。

进行热敷

用热毛巾给乳房做一个热敷也能缓解涨奶,可以舒缓乳腺里淤积的乳汁。准备两条毛巾,交替热敷,每侧乳房15分钟左右。要注意的是热敷的范围要剔除乳晕和乳头,避免烫伤。同时,毛巾的温度要适中,不要过烫或过凉。

进行按摩

在洗净自己的双手后握住整个乳房,均匀用力、轻轻地从乳房四周向乳头的方向按摩、挤压,这样做能帮助疏通乳腺管,促使皮肤水肿减轻、消失。在按摩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乳房的某一部位胀痛特别明显,可在该处稍稍用力挤压,排出淤积的乳汁,以防此处乳腺管堵塞,导致乳腺炎。

频繁喂奶

白天黑夜都要频繁喂奶。婴儿强劲而有效率的吸吮是自乳房排出乳汁的最有效方法,对缓解涨奶也最有效。新生儿每天24小时内必须吃奶至少8至12次。涨奶期间,白天让婴儿每一个半到两小时吃奶一次,夜间则二到三小时喂一次。

包心菜外敷

用包心菜外敷乳房是民间常用的缓解涨奶方法:将包心菜一棵,洗净,完整剥离每片菜叶后,沿腋下、胸大肌,将整个乳房用菜叶全部覆盖,再用乳罩略略加压,使包心菜菜叶与肌肤充分接触,持续24小时后取下,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减轻乳胀,避免新妈妈因养护不当遭遇乳腺炎的困扰。

七种缓解涨奶方法介绍

宝宝尽早吸吮

生产后让宝宝尽早与新妈妈亲密接触,并在宝宝出生后半小时内就开始吸吮母乳,这样不仅有利于宝宝得到含有丰富营养和免疫球蛋白的初乳,还刺激母乳分泌。随着宝宝的吸吮,可逐渐疏通妈妈的乳腺管,使哺乳顺畅。

吸奶器帮忙

如宝宝因某些原因无法用吸吮来帮助妈妈,那就应当选择一款吸奶器来帮忙,而妈妈在哺乳后也需用吸奶器将多余的乳汁排空。在挑选吸奶器的时候要注意其吸力必须适度,使用时乳头不应有疼痛感。

轻柔手法按摩

新妈妈在洗净双手后握住整个乳房,均匀用力、轻轻地从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按摩、挤压,能帮助疏通乳腺管,促使皮肤水肿减轻、消失。在按摩过程中如发现乳房的某一部位胀痛特别明显,可在该处稍稍用力挤压,排出淤积的乳汁,以防乳腺管堵塞导致乳腺炎。

避免乳头皲裂

在孕期就做好防乳头皲裂的准备,常用肥皂毛巾擦洗乳头,使乳头上的皮逐渐变厚,婴儿不易吸破。产后,可在哺乳后挤出少量乳汁或橄榄油等,涂在乳头和乳晕上,以防乳头皲裂。

热水澡

当乳房又胀又疼时,不妨先冲个热水澡,一边按摩乳房,感觉会舒服些。

温水浸泡乳房

可用一盆温热水放在膝盖上,再将上身弯至膝盖,让乳房泡在脸盆里,轻轻摇晃乳房,借着重力可使乳汁比较容易流出来。

冷敷

如果奶胀疼痛非常严重,可用冷敷止痛。一定要记住先将奶汁挤出后再进行冷敷。

哺乳妈妈为啥会涨奶?

涨奶主要是因为乳房内乳汁及结缔组织中增加的血量及水分所引起的。

孕妇从孕末期就开始有初乳,当胎盘娩出后,泌乳激素增加,刺激产生乳汁,乳腺管及周围组织膨胀,在产后第3、4天达到最高点。

如果妈咪在宝贝出世后未能及早哺喂,或哺喂的间隔时间太长,或乳汁分泌过多,孩子吃不完,均可使乳汁无法被完全移出,乳腺管内乳汁淤积,让乳房变得肿胀且疼痛。此时乳房变硬,乳头不易含接,妈咪会因怕痛而减少喂奶次数,进而造成乳汁停流,加重涨奶。

回奶的方法 冰敷法

在使用冰敷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冰块的温度不宜过低,不宜直接用冰块进行冰敷,温度过低的时候最好能够拿条毛巾包裹冰块进行冰敷。当然,也不是一定要选择用冰块进行,只要是温度稍低的都可以用来进行冰敷,以缓解涨奶时乳房的不适。


产后涨奶怎么疏通 温水浸泡

用温水浸泡的方法也可以有效缓解涨奶情况。

方法:

准备一盆温热的水放在膝盖上;

将上身弯至膝盖,让整个乳房都泡在脸盆里;

轻轻摇晃乳房,重力的作用可以让乳汁容易流出来。


断奶后涨奶怎么办 敷一敷乳房

热敷可以促进内部循环,通畅乳腺,软化乳腺中的乳块,对缓解涨奶会有帮助,但注意热敷时要避开乳晕和乳头这两处最嫩的部位,并且热敷不能太烫,温热就好,以免烫伤自己。


哺乳期奶有硬块怎么办

1、及时将多余的乳汁吸出

奶水非常充足,并且很容易涨奶的宝妈们,需要及时将多余的乳汁给吸出来。将吸奶器随时放在一旁,在宝宝已经吃饱了的情况下,如果还是有些涨奶,那就要用吸奶器将多余的乳汁吸出来。如果不希望多余的奶水浪费掉,可以放入冰箱冷藏后再温热给宝宝喝,常温下,母乳也可以保存六个小时的时间。在使用吸奶器之前,需要先将吸奶器的所有部件进行消毒,吸出多余的乳汁,可以有效缓解涨奶所带来的疼痛。

2、饮食少油少刺激

对于奶水比较充足的宝妈们来说,就不需要喝太多的汤水来催奶了,尤其是比较油腻的汤水,除此之外,在饮食上需要注意,应少吃一些刺激性的、高脂肪的食物,油炸类、辛辣类的食物都不要吃,对于缓解涨奶有一定的帮助。

3、勤让宝宝吸吮

奶水充足且很容易发生涨奶的宝妈们,可以多让宝宝来吸吮,勤快地、少量多次地喂养,可以让乳腺管更加通畅,不容易产生乳胀的现象,若勤给宝宝吸吮,仍然会发生涨奶现象,可以将多余的乳汁吸出来,以排空乳房内多余的乳汁,缓解涨奶所带来的疼痛。

4、穿着合适的文胸

很多新妈咪,为了哺乳期喂奶方便干脆就不穿文胸了,这其实是不对的,文胸不仅要穿,而且要选择合适的哺乳文胸来穿。哺乳期给宝宝喂奶,乳房很容易下垂,穿着合适的文胸可以支托乳房,避免乳房下垂,尤其是不能穿过紧的文胸。选择一款合适的文胸,可以减轻涨奶时的疼痛。

5、热敷并按摩乳房

在发生涨奶的时候,用热毛巾敷一下乳房,可有效缓解胀痛,在热敷过后,可以用双手轻轻按摩乳房,从而让乳房变得更加松软,缓解胀痛。需要注意的是,在热敷乳房的时候,注意避开乳晕、乳头部位,热敷的温度不宜过高,适中就好。时间充裕的宝妈们,泡个热水澡也是不错的喔,乳房会感到非常舒适。

如何预防涨奶 排乳汁疏乳腺管

涨奶就是奶水流通受阻,因此要想尽办法来挤出淤积的乳汁,比如用手挤奶、吸奶器、针灸按摩等方法。妈妈要去学习一些正确的按摩手法来帮助自己缓解涨奶、预防乳腺炎。如果丈夫愿意的话,也可以让丈夫来帮助吮吸乳汁,增加闺房情趣。


相关推荐

产妇饮食禁忌 产妇吃花椒的危害

花椒有温中止痛、除湿止泻、杀虫止痒,花椒除各种肉类的腥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一般人群均能食用。但花椒性热,孕妇,阴虚火旺者应该少吃。尤其哺乳期的妈妈更应当少吃,因为花椒有回乳的作用,食用后容易导致断乳,影响母乳喂养的时间。 产妇吃花椒需注意:断后如果想加快回,产妇可以把12克花椒加入500毫升水放入锅中煮,到水剩下一半在加入红糖就可以食用了,服用一次可

怎么办

很多妈妈在断的时候水突然回来,得又痛又难受,给妈妈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断要循序渐进,乳汁的产生是泌乳素与泌乳反射共同作用的结果。断过程中,婴儿吸吮的时间和次数少了,泌乳素分泌也随之减少。如果妈妈断了试试热敷、按摩、洗个热水澡等,这些都能缓解的疼痛。1、减少喂次数:减少情况发生的最好方法就是逐渐的来减少喂的次数,循序渐进的减少,量自然就会逐渐减少,达到回的效果。突然

花椒会引起回

花椒是回的食物,而且属于辛辣的食物,哺乳期间最好不要吃哦,还有很多食物都是回的,如韭菜,芹菜,炒麦牙,人参,豆角等等,一般有酸味的蔬菜水果都是回的。花椒有温中止痛、除湿止泻、杀虫止痒,花椒除各种肉类的腥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一般人群均能食用。但花椒性热,孕妇,阴虚火旺者应该少吃。尤其哺乳期的妈妈更应当少吃,因为花椒有回乳的作用,食用后容易导致断乳,影

孕妇回的食物

和饮食有很大关系,如果在回的时候吃一些回的食物,可以让回事半功倍。常见的回食物有大麦茶、山楂、韭菜、苦瓜等,但是具体的回效果可能会因人而异,有部分妈妈的效果可能很好,也有部分妈妈食用后没有明显效果。如果食物回作用不大,此时就应去需求医生制定回方法。大麦茶:大麦40克,每天当水喝,几天就可回。花椒:花椒12克,加水500毫升,煮至剩250毫升,加30克红糖,服用一次一般就可以缓解

可回的食物和水果

大麦茶:大麦40克,每天当水喝,几天就可回。花椒:花椒12克,加水500毫升,煮至剩250毫升,加30克红糖,服用一次一般就可以缓解,两次就可以回了。韭菜:回期间可以多吃韭菜,帮助回。苦瓜:苦瓜是寒凉食物,多吃能够帮助回。绿茶:可以在断期间代替开水,帮助妈妈回。螃蟹:螃蟹是寒凉的食物,有回的作用。山楂:生山楂、干山楂都可回。生谷芽:用生谷芽40克煎水服用,一般两天就可见效。生

产后有硬块怎么办

哺乳期如果喂不正确,那么很容易造成乳房有硬块的情况,其实也就是多余的堵住了乳腺。如果乳腺不通,那么就会很痛,有什么办法可以去除乳房的硬块吗?用热毛巾敷可以减轻疼痛如果乳房有硬块并且很痛,那么可以用热毛巾热敷有硬块的地方,可以帮助疏通乳腺,而且也可以减轻疼痛。现在又有人说要冷敷,我们到底该做何选择,请继续看下面的“热敷还是冷敷”。用热水淋浴乳房,并按摩用热水淋浴乳房,轻轻的按摩乳房,

要如何预防哺乳期

1、教宝宝正确喝有的宝宝在吃的时候不认真,东张西望,一会看看这,一会玩玩那的,还有的宝宝吸吮水的方法不正确,这样就容易导致现象的发生。这时准妈妈就需要引导宝宝专心吃,宝宝吃的环境最好安静,不被打扰,这样宝宝的注意力才不会被别的东西吸引走,就可以安安静静的吃了。除了引导宝宝专心吃外,准妈妈的喂姿势也要正确,让宝宝顺利的吸吮水。2、控制好喂时间:准妈妈给孩子喂,需要根据孩子的

如何缓解

的时候相信这是很多的女性都遇到的问题,有的女性们可能因为一些原因乳房的乳汁是越来越少,这是很多的女性们在宝宝哺乳期间最严重的事情,有的时候宝妈们可能想要孩子断了,但是断是断了却回了,回的时候一般乳房都会感到很,不舒服。其实回有多种方法的,不过回期间,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有个过程的。这个是没有办法省掉的。自然回法,(1)、若欲退,可穿合身或较紧的胸罩,来抑制乳汁分泌。(2

教你怎么缓解的疼痛

1、热敷妈妈胀疼痛时,可自行用热毛巾对乳房进行热敷,加快乳房循环,使阻塞在乳腺中的乳块变得通畅。热敷的温度不宜过高,以温热水为宜,因为充盈后的乳房皮肤很柔嫩,要避免烫伤。热敷时还应注意避开乳晕和乳头部位。2、按摩乳房按摩的方式有很多种,一般以双手托住单边乳房,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式按摩,从乳房底部交替按摩至乳头,以疏通乳腺管,然后将虎口放在乳晕部周围均匀按摩。待乳房变得较为柔软了,皮肤水肿消失,

哺乳期吃香菜会回吗 会回的食物有哪些

大麦40克,每天当水喝,几天就可回。花椒12克,加水500毫升,煮至剩250毫升,加30克红糖,服用一次一般就可以缓解,两次就可以回了。回期间可以多吃韭菜,帮助回。苦瓜是寒凉食物,多吃能够帮助回。可以在断期间代替开水,帮助妈妈回。螃蟹是寒凉的食物,有回的作用。生山楂、干山楂都可回。用生谷芽40克煎水服用,一般两天就可见效。啤酒、茶叶、霍香正气水、巧克力等。马齿苋、黄瓜、冬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