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养生药膳
茯苓养生药膳
1.茯苓饼:白茯苓、大米粉、白砂糖各250—500g。先将白茯苓研细粉,过100目筛;再将白茯苓粉,大米粉,白砂糖倒入面盆搅匀,加水调成糊状,用平底锅,以微火摊成薄煎饼即可。此饼有健脾益气之功,尤适于老人日常保健食用;气虚体弱,纳少,便溏者,亦可食用。每服5~7天,随意食之。
2.茯苓贝母梨:茯苓16g,川贝母l0g,梨1000g,蜂蜜500g。把茯苓切成小块,贝母洗净,梨切丁。将茯苓、贝母放入铝锅内加适量水煮沸,煮至茯苓、贝母熟透,加入梨与蜂蜜,煮至梨熟为度。本品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癌的作用。
3.茯苓酒:茯苓60g,米酒1000g。先将茯苓洗净,研碎,到入米酒中,加盖密封,浸泡7天即可饮用。本酒有健脾利湿,益气安神之功。可用于慢性泄泻,慢性胃炎等病。每次饮20~30ml,每日1~2次。
4.茯苓白术炖羊肚:羊肚259,茯苓、白术各10g,蜜枣2枚,生姜3 片,绍酒2茶匙。羊肚反复洗净,切成长方条状。茯苓、白术浸透洗净。将所有用料放进炖盅,加沸水一碗半,把炖盅盖上,隔水炖之。待水炖开后,用中火烧炖2—3个小时即可。炖好后,取出药渣,加入适量盐、味精、香油,即可食用。本品具有益气健脾,护肠润脏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病入。
气血亏虚型甲减有什么食疗方呢
气血亏损型甲减临床表现为面色无华或萎黄,唇甲色淡,心悸失眠,手足麻木,爪甲不荣,皮肤干燥,疲倦乏力,少言懒动,性欲减退,月经过多,舌淡,脉沉细无力。应选用补益气血药膳。山药菠菜包子:
【原料】山药100克,茯苓20克,白扁豆25克,白术15克,生姜15克,猪肉末500克,黑木耳50克,菠菜500克,面粉1000克。
【做法】将白术煎汁和面,并将研细的茯苓粉、白扁豆粉一起和面发酵,再揉入蒸熟捣烂的山药做成皮。猪肉末、木耳、菠菜、生姜切碎,调味和成馅,包成包子蒸熟即可。
【特点】 山药、茯苓、白扁豆、白术为参苓白术散中的一部分,可健脾益气,猪肉滋阴润燥,菠菜滋润养血,黑木耳有补血养血活血作用,故本品是气血双亏、贫血的甲减患者宜用的药膳。
茯苓药膳
茯苓药膳
1.茯苓饼:白茯苓、大米粉、白沙糖各250~500克。先将白茯苓研细粉,过100目筛;再将白茯苓粉、大米粉、白沙糖倒人面盆搅匀,加水调成糊状, 用平底锅,以微火摊成薄煎饼。此饼有健脾益气之功,尤适于老人日常保健食用,气虚体弱、纳少、便溏者亦可食用。每疗程5~7天,随意食之。
2.茯苓贝母梨:茯苓16克,川贝母10克,梨1000克,蜂蜜500克。把茯苓切成小块,贝母洗净,梨切叮将茯苓,贝母放人铝锅内加适量水,煮至茯苓、贝母熟透,加入梨与蜂蜜,煮至梨熟。本品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癌的作用。
3.茯苓酒:茯苓60克,米酒1000克。先将茯苓洗净,研碎,人米酒中,加盖密封,浸泡7天即可饮用。本酒有健脾利湿、益气安神之功,可用于慢性泄泻,慢性胃炎等。每次饮20~30毫升,每日1~2次。
养生经验方
1.茯苓蜂蜜面膜:茯苓粉15克,蜂蜜30克。将茯苓粉与蜂蜜调成糊状,晚上睡前敷于面部,翌晨用清水洗去。此方具营养肌肤、消除老年斑和黄褐斑的功效。
2.茯苓粉治脱发方:茯苓500~1000克,研为细粉,每天6克,开水送服。已故名老中医岳美中认为脱发是水湿上行所致,故用茯苓健脾渗湿,使水湿从小便排出。从药性分析,茯苓所治此类脱发应为脂溢性脱发。
3.苓桂术甘汤:茯苓12克,桂枝、白术各9克,炙甘草6克。此方具有健脾渗湿、温化痰饮的功效,是中医治疗咳喘病的主方,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哮喘以及部分痰湿型疑难杂玻
中药材茯苓是治什么的
茯苓性平,味甘、淡,在药膳的归类上多用于保健强身。
现代医学对茯苓分析发现,茯苓含有卵磷脂、蛋白质、树胶及B茯苓聚糖,其中B茯苓聚糖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植物多糖类物质,因此是保健的最好中药植物。
茯苓是多孔菌的干燥菌核,通常寄生于山林的松根上,一般是松树砍伐后3-5年内,茯苓会寄生在松根上。这些从地底长出来的菌核,经过干燥处理后,即成为常见的药用植物茯苓。
茯苓又被称为云苓,如果脾胃不适、心神不宁,可以用茯苓来做药膳。
教你用茯苓养生
从药效上讲,茯苓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可以治疗因为脾虚导致的小便不利,痰饮水肿,脾虚脘胀,纳少便溏,心悸失眠。
现在药理证实,它还是良好的利尿剂,同时能降血糖。
历代古典医籍中,药食同源的膳食谱中,每每离不开茯苓。
据说有一次慈禧病后不思饮食,厨师将松仁、桃仁、桂花、蜜糖为主要原料,配以适量茯苓粉,再用上等淀粉摊烙成外皮,精工细作制成夹心薄饼,这就是北京“茯苓夹饼”的前身。
治疗肾功能衰竭,浮肿甚至腹水、胸水的病人,可以用茯苓60g至90g单包煮熟或者放在医生开的中药中一起煎煮,煮熟后的茯苓当粮食吃,健脾消肿的效果很好。
包括糖尿病人,主食吃多了血糖高,可以在馒头发糕中用茯苓粉代替粮食,500克白面中加60至90克茯苓粉,与白面和在一起,余下的做法和蒸馒头无异,这样蒸出的茯苓馒头,一来有茯苓健脾消肿的药效,二来还减少了主食的摄入。热量低了,兼顾到了血糖问题。
如果不会蒸馒头,煮粥或者用牛奶冲调麦片时,可以用茯苓粉代替一部分的大米或者麦片,这样就兼顾补脾和降糖了。
茯苓能跟樱桃一起吃吗 茯苓养生食膳推荐
原料:
茯苓10克、陈皮15克、蜂蜜适量。
做法:
1.将干陈皮洗干净,撕成小块,放入茶杯中;
2.将茯苓研成细粉,放入杯中;
3.用开水冲泡,焖盖10分钟左右;
4.然后去渣,加入蜂蜜调味即可。
材料:
白茯苓粉、粳米、食盐、胡椒、味精。
做法:
1、将粳米淘洗干净后和白茯苓粉一起放入锅中熬粥;
2、大火烧开之后小火熬煮直到粳米变烂,最后加入其他的调味料,搅拌均匀就可以了。
原料:
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
做法:
1、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
2、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
茯苓药膳
折叠茯苓药膳
1.土茯苓龟肉煲配方:土茯苓150克,乌龟1只,味精5克,鸡精5克,料酒5克,姜5克,葱5克,盐5克,棒子骨汤2500毫升。
制作:(1)将土茯苓洗净,放入煲内,加入棒子骨汤,煲1小时。(2)将乌龟放入盆中,加温水,使其排尽尿液,洗净,用沸水烫死,去头、爪及内脏,连龟甲、土茯苓同放人煲内,再煲2小时。(3)起锅前,加入调料,上桌,既可烫其他菜食用,又可佐餐。
功效:养阴补血,祛风湿,强筋骨。适用于拘挛骨痛、恶疮痈肿、慢性湿疹、牛皮癣、更年期综合征等。
2.松节苓仙酒配方:松节50克,土茯苓45克,威灵仙30克,川草薜15克,桃仁、泽兰、全当归、车前子、泽泻各10克,生薏苡仁30克,白酒1000毫升。
制作:(1)将前10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2)浸泡7~ 14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降浊泄毒,活血化淤。适用于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等症。
3.茯苓栗子粥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本方用茯苓补脾利湿,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
4.茯苓鸡肉馄饨茯苓50g,鸡肉适量,面粉200g。茯苓研为细末,与面粉加水揉成面团,鸡肉剁细,加生姜、胡椒、盐做馅,包成馄饨。煮食。源于《奉亲养老书》。本方以茯苓补脾利湿,鸡肉补脾益气,姜、椒开胃下气。用于脾胃虚弱,呕逆少食,消化不良。
5.茯苓麦冬粥茯苓、麦冬各15g,粟米100g。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源于《圣惠方》。本方以茯苓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使用药膳调理身体的注意事项
(1)养生药膳:养生药膳可长期服用,无副作用,有维护健康、延迟衰老、预防疾病的效果。对体质虚弱者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尤其适合老年人。详见本书“九、老年人的饮食养生”药膳方选内容。
(2)治病(专病)药膳
1高血压病可用山楂决明汤(山楂、决明子各15~30克,加水适量煎汤服或代茶饮);地冬水鱼(熟地10克,天门冬10克清蒸甲鱼);天麻鱼头(天麻6克,青鱼头200克烩煮)。
2冠心病可用归芪蒸鸭(当归6克,黄芪16克,鸭块250克同蒸);生脉嫩鸡(太子参15克,麦冬6克蒸童子鸡);首乌百合粥(何首乌15~30克,用砂锅煎煮,去渣取汁,与洗净的百合30克,枸杞子9克,大枣6枚,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共煮成粥),早晚服食,冠心病偏阴虚者宜食。
3胃脘痛可用行气健胃粥(砂仁3克,橘皮、枳壳、佛手各6克,水煎去渣,加粳米100克煮粥),一日分两次服,适用于气滞型胃痛;加味三仙粥(神曲、山楂、炒麦芽、炒谷芽各12克,橘皮6克,水煎去渣,加粳米100克煮粥),一日分两次服,适用于食滞型胃痛;温中健脾饼(山药、白术、茯苓各60克,干姜30克,陈皮15克共研为细末,加胡椒粉3克混匀,加1000克面粉和面,制成饼),适用于虚寒型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