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稽留热是怎么回事

稽留热是怎么回事

人体的温度是由代谢活动、骨骼肌肉运动等产生的热量形成的,通过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维持体内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故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有时受测量时间、部位、年龄、饮食和运动等情况的影响而略有差异。在一昼夜里,体温呈周期性波动,凌晨2~6时最低,下午6~8时最高,变动范围在0.6℃左右。一般口腔温度为36~37℃,肛门温度比口腔高0.3~0.5℃,腋下温度比口腔低0.2~0.3℃。

体温超过37.4℃时,称之为发热。37.4~38℃为低热,38.1~38.9℃为中度热,39℃以上为高热,临床上常把41℃以上称为超高热。

稽留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发热类型,由于体温过高,发热持续时间过长,机体消耗比较大,甚至会对中枢神经和各系统造成损害,应及时降温处理。

稽留热需做哪些检查

大叶肺炎:

1.该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和冬春二季。

2.起病前多有诱因存在,约半数病例先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等前驱表现。

3.突然起病寒战、高热。

4.咳嗽、胸痛、呼吸急促,铁锈色痰。重症患者可伴休克。

5.肺实变体征。重症患者血压常降至10.5/6.5KPa(80/50mmHg)以下。

6.血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达0.80以上,核左移,有中毒颗粒。

7.痰涂片可见大量革兰氏阳性球菌。

8.痰、血培养有肺炎球菌生长。

9.血清学检查阳性(协同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检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10.胸部X线检查显示段或叶性均匀一致的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

11.血气分析检查有PaO2及PaCO2下降,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PaCO2可上升。

斑疹伤寒:

1.流行病学资料 当地流行情况,好发季节,疫区旅居史与带虱者接触史以及被虱叮咬的可能性等,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2.临床表现 发热及热程特点,发疹日期,皮疹特征以及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有助诊断。

3.实验室检查 血象特点,外斐反应阳性,尤其是恢复期血清效价较早期有4倍以上增长有诊断价值,但不能分型。有条件可作普氏立克次体凝集反应,补体结合试验以及免疫荧光间接染色法检测特异性抗体进行型别的鉴定。动物接种得阳性结果尤有诊断意义。

稽留热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大叶肺炎的发生是由于感染或变态反应等原因所引起。感染 主要由肺炎双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有些传染病可继发大叶性肺炎。变态反应 大叶性肺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同时具有过敏性炎症。受寒感冒、长途运输、劳役过度、环境卫生不良、吸刺激性气体等,均是本病的诱因。

上述病原菌通过气源、血源或淋巴源途径,侵入到肺组织,并迅速繁殖,沿着淋巴径路向支气管周围和肺泡间隙的结缔组织扩散,引起肺间质发炎,逐渐侵害肺泡并扩散进入胸膜。部分被溶解了的细菌放出内毒素,细菌毒素和组织的分解产物被吸收后,又引起高热、心血管系统紊乱以及特异性免疫抗体的产生。

斑疹伤寒的病原体为普氏立克次体,寄生于人和动物血管内皮细胞胞质内及人虱肠壁上皮细胞内,在立克次体血症时也附着于红细胞和血小板上,其基本形态为微小球杆状,沿长轴排列成链状。但在虱肠中发育阶段呈多形态,可呈球状,短杆状,杆状或长线状。约0.3~1μm×0.3~0.4μm,革兰染色阴性。病原体的化学组成及代谢产物有蛋白质、糖、脂肪、磷脂、DNA、RNA、多种酶类、维生素及内毒素样物质。其胞壁的脂多糖层有内毒素样作用。普氏立克次体对热、紫外线、一般化学消毒剂均很敏感,56℃ 30min即可灭活,对低温和干燥耐受力较强,在干虱粪中可存活数月。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OX19抗原成分有交叉,故患者血清能与变形杆菌 OX19发生凝集反应,即外斐反应。普氏立克次体既含有本组所共有的可溶性耐热性的组特异性抗原。又含有型特异的不耐热的颗粒性抗原,借后者可通过血清学检查与莫氏立克次体感染相鉴别。

病原体可在组织培养中生长,在鸡胚卵黄囊中生长旺盛。动物接种仅能用豚鼠,接种后引起发热及血管病变。阴囊肿大不明显,这点与莫氏立克次体感染不同,借此可与地方性斑疹伤寒相鉴别。毒素样物质在试管中可使人、猴、兔等温血动物的红细胞溶解,注入大、小鼠静脉后可引起呼吸困难、抽搐、血容量减少等,动物多在6~24h内死亡。

小儿肺炎一定发烧吗 小儿肺炎高烧一般几天

发热是小儿肺炎常见的临床症状,多为不规则热,也可表现为弛张热或稽留热,小孩子抵抗力不一样的话发热的持续时间也不一定,有的小孩子可能是一过性的高热,有的小孩子可能会持续反复的发热,像一些特殊病原体的感染,支原体的感染或衣原体,一些严重的真菌感染,会持续反复的发热,只是时间会比较长。所以,小孩子高烧的情况,一般不同的病原体,他的热型肯定都是不一样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看。

不规则热常见于什么病 森林脑炎

森林脑炎又名蜱传脑炎是由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伴随发热症状:一般起病2~3天发热达高峰(39.5~4l℃),大多数患者持续5~10天,然后阶梯状下降,经2~3天下降至正常,热型多为弛张热,部分患者可出现稽留热或不规则热。

发热有哪些类型 稽留热

一般患者体温在39℃以上,白天和晚上的体温变化小,持续时间较长(数天或数周),高热可渐退。但是由于发热时间长,易造成机体消化过大,甚至对中枢神经和其它各系统造成损害,应该做及时的降温处理。常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恙虫病等急性传染病。

如何给宝宝不同部位测体温

测量宝宝体温的部位与发热

肛温:(正常值为37.5℃)这是最准确的方法,但需注意的是,新生儿的肛门括约肌收缩能力较弱,一受刺激就容易产生便意,需多加留意。

口温:(正常值为37℃)较大婴儿可用此法,但为安全起见,父母应在一旁看护,以免宝宝咬破体温计造成危险。

腋温:(正常值36.5℃)如果没夹好,所量温度往往产生误差,所以准确性较差。

耳温:最简便易行,主要测量耳膜的温度。

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通常是指人体口腔温度超过37.5℃或肛温大于38℃或一天中体温波动超过1.0℃~1.2℃,即可认为是发热。发热可分为低热(37.5℃~38℃)、中度发热(38℃~39℃)、高热(39.1℃~40.4℃)、超高热(>40.5℃)。按发热类型又可分为稽留热(每日温差不大于1℃)、弛张热(38℃~40℃,每日温差有2℃)、间歇热(相隔数日再发热)和不规则热。若体温低于35℃为体温过低,热程持续两周以上者为长期发热。

发热的特点类型有哪些

1、稽留热:体温在39℃以上,每日波动范围不超1℃。

2、弛张热:体温高时在39℃以上,低时可接近正常,每日波动范围很大,高低相差2℃以上。

3、间歇热:是发热期与无热期每隔一、二天交替出现,如:隔日发热一次的疟疾。

4、再发热又称回归热:指较长的发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发热时高热骤起,数日后骤退,数日后又再发热。

5、波浪热:发热逐渐上升,逐渐下降,又逐渐上升,再逐渐下降,呈波浪状。

6、双峰热:一日之内热度两度上升、下降,每次升降相差在 1℃左右。

7、消耗热:热度在一天内变动幅度很大,高时可达40℃以上,低时又可降至正常以下。

小儿肺炎一定发烧吗

发热是小儿肺炎常见的症状,但是小孩子得了肺炎,不一定都有发烧的现象。 肺炎主要是累及到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两岁以内的儿童多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气温骤降的时候或者是室内居住比较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染、致病微生物增多,容易发生肺炎。常见的病源菌是细菌和病毒,也可以由细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引起。 肺炎常见的症状就是起病比较急,发病的数前日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的中细湿罗音,发热的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热,亦可为弛张热或稽留热,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重度营养不良体温可不升或低于正常,有的小孩子有肺炎的症状也不会出现发热的现象,所以小儿肺炎要根据具体情况看,不一定都有发热。

肺结核肺炎的区别 症状不同

肺结核:肺结核发病比较慢,患者一般午后低热,很少出现有寒颤和稽留热、没有口唇疱疹、有盗汗的症状。

肺炎:发病快,一般伴随有高热、寒颤,常呈稽留热,胸部有明显的疼痛,少有盗汗的症状,常见口唇疱疹。

相关推荐

肺炎和结核的区别

引起肺炎的病原体较多,有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军团菌等)、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真菌等。 肺结核多数发病缓慢,很少有寒颤和稽留性高热,无口唇疱疹。大叶性肺炎发病急骤,寒颤高热,常呈稽留热。胸痛明显,咳血痰或铁锈色痰,常见口唇疱疹。 X线检查:结核性干酪性肺炎呈密度较高,中有不规则透亮区的浓密阴影,浸润型肺结核有时与大叶性肺炎相似,但肺结核容易出现早期溶解空洞及支气管播散,而大叶性肺炎则无此种现象。大叶性肺炎肺段或肺叶呈均匀性片状阴影,密度较淡薄,

EB病毒感染有哪些症状 EB病毒感染可出现发热

EB病毒感染,除极轻型外,均有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5~40摄氏度不等,可呈弛张热,不规则热或稽留热,热型不固定,热程可数日或数周不等。发热最长者可长达2~4个月者。发热时可伴有畏寒、寒战。热可消退或骤退,退时伴出汗。

稽留流产的症状

1、停经及早孕反应,前段时间可曾有先兆流产的症状,以后子宫却不再增大或反而缩小。如已至妊娠中期,孕妇未感腹部增大,无胎动,妇科检查子宫颈口闭,子宫较妊娠月份小2个月以上,质地不软。未闻及胎心。 2、腹痛:早期流产开始流血后宫腔内存有血液特别血块刺激子宫收缩呈持续性下腹疼痛晚期流产则先有阵发性子宫收缩然后胎盘剥离故阴道流血前即有腹痛 3、流出血液的颜色:流产开始时为鲜红时间长方变为暗红色或褐色异位妊娠常为少量色淡红或褐色;葡萄胎则常为暗红色。 4、阴道流血:在妊娠3个月内流产者开始时绒毛和蜕膜分离血窦开放

发热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发热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有发生,但,你知道发热的具体类型分为哪些吗?不同类型有哪些不同症状呢?某些发热性疾病有其特殊的热型,热型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上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稽留热 稽留热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但24小时内变动不超过1℃,这种热型可持续数天或数周,退热可渐退或骤退。临床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肠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发热病的极期。 (2)弛张热 弛张热体温高低不等,昼夜之间体温波动范围较大,发热时体温可在39℃以上,24小时内体温差达1.5℃~2.0

小孩肺炎反复发烧病因

小儿肺炎一般常见的就一些呼吸道症状,像有呼吸急促,咳嗽比较频繁,喉间痰响,甚至有可能会出现有呼吸困难,或者发绀的现象,有的小孩子可能会出现发热,反复的低热或者高热,或者持续的稽留热的现象,他的发热因为一些病原体的感染,机体对病原体进行抵抗引起机体的体温调定点上升而出现发热的情况。 如果小孩子出现反复发热,有可能他的病原菌感染没有完全的控制,就会出现反复发热的现象,这时候看一下小孩子需不需要去医院进一步的做一些相关的检查,使用抗生素的话看他对这种抗生素的效果不特别好,需不需要换一种药物

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1.寒战、高热 典型症状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软、纳差。使用抗生素后热型不典型,男人年老体弱者仅有低热或不发热。 2.咳嗽、咳痰 早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咯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1~2天后,男人可咯出黏液血性痰、铁锈色痰、脓性痰,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

怎么区别肺结核与肺炎呢

X线检查:结核性干酪性肺炎呈密度较高,中有不规则透亮区的浓密阴影,浸润型肺结核有时与大叶性肺炎相似,但肺结核容易出现早期溶解空洞及支气管播散,而大叶性肺炎则无此种现象。大叶性肺炎肺段或肺叶呈均匀性片状阴影,密度较淡薄,无透亮区。这些在X线检查上的重要区别。 血象:肺结核病人的血象大致正常或只有轻度增高。而大叶性肺炎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皆明显增高。肺结核病人的痰多数能找到结核菌,大叶性肺炎病人则可找到肺炎双球菌。 如何区别肺结核与肺炎?大家都知道了吧。肺结核多数发病缓慢,很少有寒颤和稽留性高热,无

稽留流产的原因

(1)内分泌失调: 胚胎早期发育的时候,需要三个重要的激素水平,一个雌激素,一个孕激素,一个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作为母体来讲,自身的内源性激素不足,就满足不了胚胎的需要,就有可能造成胚胎的停育和流产。其中最常见的黄体功能不良,黄体功能不全可造成子宫内膜发育迟缓和黄体期短,从而影响受精卵的种植,或早期妊娠流产。黄体功能不全者常伴有其他腺体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糖尿病、雄激素相对增多症及高泌乳素血症等,这些因素均不利于胚胎发育,与流产密切相关。 (2)免疫因素: 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为系统性

疟疾的症状 恶性疟症状

恶性疟多伴有畏寒、头痛、恶性、呕吐等常见症状。偶尔有腹痛腹泻。发热多不规则,一般先呈间歇型低热,继而热度渐高,热程延长,呈弛张或者稽留热,48小时内可呈2吃发热。贫血及脾大较为明显。 恶性疟疾初发持续2-3周后休止1-2周,可再发,多数在6个月内完全自愈,很少超过1年。

小儿夏季热的临床特征 长期发热

小儿夏季热最为突出的必有症状就长期迁延性发热,且发热类型不定,可为稽留热、弛张热或者不规则发热。小儿体温常在38-40度之间,当外界气温发生变化时,小儿的体温往往会随着发生波动、气候越热,体温则越高,直到气候转凉后,体温就会下降。一般发热病程多在1-3个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