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爱发脾气要警惕抑郁症

爱发脾气要警惕抑郁症

爱发脾气的话,表明人本身的压力到达了一定的限度了,自我情绪已经无法正常把握了,因此来说,极有可能导致激越性抑郁症的产生的,一旦一个脾气温和的人爱发脾气的话,就要尽早的做到及时的沟通,舒缓压力,实现健康的。

如果我们将抑郁症比喻成为一幅油画的话,那么,“情绪低落”作为忧郁症最基本的表现就是一层灰暗的底色。在灰暗的背景之上可见各种各样的画面。激越性抑郁没有典型的思维抑制,语言并无明显的减少,说话并非有气无力,其行为和动作也未必呆板和迟钝。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容易动怒,芝麻小事可大发雷霆,觉得眼前的一切都不顺眼。一向脾气温和者给人的感觉是变了一个人,有时不为同事和家人所理解,造成人际关系的冲突。

发脾气为什么和忧郁症联系在一起呢?如果仔细地分析,我们会发现,容易动怒和激怒是一种痛苦和压抑的释放,有时是一种寻求帮助的呼叫。本质上仍然是情绪低落,同时反映了忧郁症患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力求摆脱的心态,有时也是一种对忧郁情绪的掩饰。

如果我们能够心平气和地慢慢地和患者交谈,就会发现他们的内心是痛苦的,情感的“底色”是灰暗的,而且这种底色影响着这幅“油画”——精神活动的每一个“画面”。通常它们还伴有一些其他的症状,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食减少、睡眠障碍、性功能减退、精力不济等抑郁症的常见表现。

临床医生和患者本人应注意识别,特别是患者的家人,不要简单地认为是一个单纯的“脾气”问题。“脾气”超过一定的程度,持续过长的时间,不符合患者一贯的行为方式,无法用常理加以解释,应考虑激越性忧郁之可能。

发现身边的一些平常很是和善的人开始爱发脾气的话,就要尽早的做到与其及时的沟通,必要的时候,要尽早的去相关的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的,这些都是相当的重要的一些问题的,保持人们的情绪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很重要的。

患了抑郁症会有哪些症状

一、情感低落。在早期,抑郁症患者会感到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感觉活得太累,话语减少,喜欢独处,不爱交往,爱发脾气,甚至有时控制不住情绪。

二、情趣索然。很多抑郁症患者经常感到生活情趣索然,出现轻度的“无价值感”,整日唉声叹气,精力减退,甚至反复出现轻生的想法和行为。对自己、家庭、社会、整个世界都灰心丧气,没有信心。

三、顽固失眠,或早醒等障碍。患者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四、健忘、乏力、头痛等。有些抑郁症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腹胀、腹泻、厌食、恶心及胃部不适,或者出现莫明其妙的心慌、心悸,以及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的不适。另外,还有患者可能出现多种不适的感觉,如会有莫明其妙的空虚感、恐惧感、孤寂感和强迫感等。

老人脾气暴躁是怎么回事

老人脾气暴躁的原因

一个人有爱发脾气的毛病,确是令人苦恼和遗憾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人要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这话未免有点过头,但发脾气的确容易使人失去理智,有时甚至会使亲朋成为冤家对头,而对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发脾气对身体的危害就更大了。

一些老人总爱发脾气,究其原因大多存在以下一些情况。

一是心胸比较狭窄

这类老人凡事喜欢斤斤计较,别人稍微触犯了他,如无意中踩了他的脚,或不慎把脏水弄到他身上,他就不肯原谅,要大发脾气,甚至大骂一通。有的则对别人过于苛求,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发火。

二是虚荣心过强

有些老年人常常以“长者”、“老者”、“过来人”自居,在生活中处处要设法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一旦有谁冒犯了他,伤了他的面子,就会大动肝火,发起脾气来。

三是性格变异

老年人经常性地发脾气,实际上是心理衰老、性格变异的反映。这些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社交能力逐渐减弱,自我封闭性增强,遇事固执过敏,急躁易怒,情绪波动大。

四是疾病征兆

有些老人脾气暴躁,可能与身患某种疾病有关。如肝病患者,虚火亢盛,心情烦躁,平时容易发脾气。

老年人常发脾气,会给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蒙上阴影,因此一定要设法加以改正和控制。实际上,一个人的性格和脾气,通过自身的心理调节和自制力是可以改变和防止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过去爱发脾气的同志,后来都学会了正确的自我控制。建议常爱发脾气的老年朋友,平时多参加一些集体社交活动,多找那些心胸开朗、脾气好的邻居、朋友聊天,经常与他们作伴。同时,也可请家人子女随时随地督促,这样,爱发脾气的毛病是可以改掉的。如果属于病症反应的脾气急躁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就诊。

老人脾气暴躁小心是痴呆症

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已成为社会各界需要提上日程的事情。一份科普资料表明,由于大脑功能的退化和离退休前后生活的急剧变化,老年人中85%的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建设尤其重要。

更年期女人症状有哪些

1.首先更年期的女人特别容易敏感,无论在哪方面都会容易的表现出来,因为女人到了更年期心理会发生许多变化,在激动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所以更年期的女人会显得比较自卑。

2.更年期的女人还会表现得不爱做家务不热爱工作变得懒散,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多大的兴趣,而且还不喜欢交朋友不理会朋友,想得事情很多,对外界充满许多不确定因素。

3.在脾气方面也会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容易生气小眼儿,无法控制自己情绪,思维经常变得异常的紧张,因此更年期的女人会神经衰弱,而且经常失眠睡经常做梦不香。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尽量让自己保持优雅的体态,平时吃东西要以清淡为主,不要吃太油腻和太刺激的食物,注意控制自己的体重,女人如果再长胖又会增加一个烦恼。

5.让自己有一个好的睡眠,睡前不要喝咖啡和浓茶,因为里面的所含有咖啡茵很容易让人兴奋,这些都会影响到睡眠。

以上就简单的阐述了女人更年期有啥症状的问题。女人更年期首先要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还有就是家人朋友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女人更年期得抑郁症的原因有很多,如果你发现你已经出现了更年期的症状那么你就要注意了,要警惕抑郁症找上你。

春季哪些精神病易发

1、抑郁症:表现为平日里沉默寡言,喜欢沉湎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愿与人交往,如果性格开朗的人出现情绪低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其出现自杀企图等行为。

2、考试焦虑症:硕士考试、博士考试、高考,这些决定命运的考试往往都在春夏,可导致考生心理压力明显加大,精神紧张和过度用脑可能造成学生神经衰弱,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不足,烦躁易怒,甚至产生放弃学习和考试的情绪。

3、精神分裂症:表现为突然的头痛、头晕、心烦、多梦或失眠;无缘无故发脾气,情绪易激动,见人见物常不顺眼,遇小事纠缠不休;敏感多疑;孤僻,不与人交往,对亲友冷淡;话多,好诡辩,爱管闲事;生活懒散,不讲卫生;思想混乱,胡思乱想,记忆力下降;出现幻听、幻视;工作能力下降,办事丢三落四,记忆力明显减退等。

4、慢性疲劳综合征:表现为困乏、周身不适、情绪低落、压抑郁闷、食欲下降、失眠多梦、烦躁不安、爱发脾气、不想上班等。

抑郁症怎么测试

抑郁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 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病。

请仔细阅读以下问题,圈出最适合自己情况的分数,然后将分数累加,得分在15分以上,说明你应到医院就诊。得分在5~15分之间,说明你有一定的抑郁情绪,也应寻求医学帮助。如果你有自杀或伤害他人的念头,请立即告诉医生。每一项的得分为:“不是”为0分,“偶尔是”为1分,“有时是”为2分,“经常是”为3分。

1.你是否感觉沮丧和忧郁?

2.过去常做的事,现在做起来是否感到吃力?

3.你是否无缘无故地感到惊慌和恐惧?

4.你是否容易哭泣或感觉很想哭?

5.过去常做的事,你现在是否兴趣减低?

6.你是否感到坐立不安或心神不定?

7.你是否晚上不服药就很难轻松入睡?

8.你是否一走出自己的房间就感到焦虑?

9.你是否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兴趣?

10.你是否毫无原因地感到疲倦?

11.你是否比平时更爱发脾气?

12.你是否比平时早醒,醒后就再也睡不好了?

爸妈爱发脾气当心老人抑郁症

在老龄化突出的今天,老人抑郁身亡的新闻不绝于耳。搜索相关新闻,“抑郁症老人坠亡”、“老人抑郁上吊自杀”、“女儿去世老年夫妻双双自杀”等标题触目惊心。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潘集阳教授提醒,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尤其空巢老人、患病老人的心理健康堪忧,当发现家中老人无故情绪低落,乱发脾气,心烦意乱等情况,要及时关注,必要时寻求专业治疗。

实例:那些饱受抑郁折磨的老人

62岁的邓阿婆患有高血压(十几年)、糖尿病,4 个月前无缘无故出现心情差,什么事情都不想干,心烦意乱,听到一些响声或家人看电视即使将音量调到很低,都会觉得很吵,经常发脾气,常独自一人长时间发呆。邓阿婆的家人刚开始以为老人只是脾气不好,过一段时间就没事了,谁知道阿婆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还想一死了之,甚至在胸闷、难受时想拿刀割胸部来减轻 “疼痛感”。

66岁的王婆婆(化名)长期患有系统性斑狼疮,今天3月丈夫去世后,王婆心情越来越差,怎么都高兴不起来,以往有兴趣的事情也提不起精神,容易紧张、担心,反应变慢,注意力难集中,睡眠困难,觉得活得很痛苦,萌生轻生的念头。

这两位老人都是潘集阳的患者,潘教授指出,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抑郁不一定都表现为情绪低落,往往更多表现为易怒、焦虑或身体不适等症状。若父母平时脾气挺好,突然一阵子经常发脾气,怎么都不高兴,一时说这里痛一时说那里不舒服,但检查又无问题,就要警惕是抑郁等精神疾病“作乱”。

高能预警:这些老人最容易抑郁发作

影响老年患抑郁障碍的因素较为复杂,包括社会环境、文化习俗、个体心理与生理变化、共病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等。特别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或常年患病的父母,更容易在个别因素的影响下,诱发抑郁。目前,较为公认的老年抑郁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下面三点。

1、急性负性生活事件

比如丧偶、与子女或亲友分离、自己或家人患病或病危等,近期经历这些突发性负性生活事件的老人,更容易出现情感或心境的低落,若不及时发现,极易出现自杀等严重事件。

上述案例中的王婆,就是受丈夫离世的刺激,加上长期患病,无法“消化”近期发生的负面事件,抑郁情绪积蓄起来,甚至想轻生。

2、慢性应激

包括身体健康和功能的下降、感觉的衰退和认知功能的减退、住房或家庭、婚姻矛盾、社会经济收入下降、职业能力下降与退休等,这些慢性事件就像水滴,慢慢“侵蚀”老人的心境,必须要让老人慢慢适应这样的环境变化,接受身体、职业变更的自然规律。

3、血管性疾病

现有证据显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容易共患抑郁,而且两者互为影响,抑郁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风险。像邓阿婆那样,发病前并没有负面事件发生,但毫无征兆之下就爆发抑郁,很有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有关。

老年人本身就容易患冠心病、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不难发现,身边的亲戚家属总有几个患有心脑血管病,这些老人要给予更多地关怀,多加关注。

上述的高危因素若及早发现,可以通过家人的陪伴、心理调适帮助老人走出抑郁阴霾,子女、家属平时要多关注老人的情绪起伏,有任何异常可及时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

产前抑郁症的症状是什么样的

1、患上产前抑郁症的孕妇会出现怀孕期间的精神紧张,焦虑,失眠多梦,情绪容易失控后,喜怒哀乐无常,给孕妇本人和家属都带来很大的精神和心理负担,孕妇往往在发脾气之后又感到后悔自责。

2、患上了产前的抑郁症,每天精神萎靡,郁郁寡欢,还会出现长时间的发呆,不愿意说话和交流,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还会莫名的想要哭泣和呕吐,都属于产前抑郁症的特点。

3、患上产前抑郁症的我夫妻见的感情也出现过问题,患者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埋怨自己的丈夫,对家人发脾气,大哭大闹等,都会影响肚子中的孩子生长,让孩子出现惊吓,生长异常等问题。

孩子容易发脾气可能患抑郁症

孩子容易发脾气,警惕是抑郁症

事实上,抑郁症已经成了儿童第二常见的精神问题,仅次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有调研表明,中国目前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

有抑郁症的孩子坏情绪常常会持续数周或数月。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常常会觉得上学是种煎熬,渐渐孤立起来,远离朋友;在家不断地制造麻烦,或者变得敏感脆弱、忧伤和易怒。如果你的孩子有下述5条以上的症状,而且这些情况已经持续有两周以上,那么孩子可能患了抑郁症:

1.暴躁、易怒、情绪波动却毫无理由。

2.对约会朋友和参加有趣的活动毫无兴致。

3.总是抱怨胃痛或头痛。

4.体重下降。

5.更加嗜睡。

6.在学校的表现越来越差。

7.开始谈论离家出走。

8.总是无精打采,常抱怨太累或太无聊,缺乏自信,讨论自杀,对喜爱的东西变得无所谓了。

阳虚体质的表现症状 性格安静

阳气是生命活力的原动力,阳虚的人生命力不足,表现为脉象沉细无力,性格相对沉静,有时甚至情绪消沉,所以阳虚体质者应该警惕抑郁症。

老人失眠多梦要警惕抑郁

今年68岁的袁女士,近一年老经常失眠,现在发展到要靠药物才能入睡,而且人感觉变懒了,胆子小了,对声音刺激敏感,还经常心烦、耳鸣,出虚汗。有专家提醒,老人失眠如果持续一年,就需要注意是否伴有其他心理问题,特别是“感觉变懒、心烦”,这些是抑郁常见的表现,而抑郁又经常伴有失眠。

老年人如何改善失眠多梦

1、遵循有规律的睡眠时间表,每天同一时间上床,同一时间起床,周末亦如此。

2、维持合适的睡眠环境,应有一个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卧室保持光线黑暗和安静,室内温度不宜过冷过热,湿度不宜过高过低。睡前开窗通气,让室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但应防感冒。

3、选择卧具:老年人易生骨关节疾患,应避免睡棕绳床,以木板床为宜,上垫床褥,宜柔软、平坦、厚薄适中,过厚易引起虚热内生,过薄则易受寒气外袭,都令人夜寐不安。被子、床单、枕头均须整洁,使人感到舒适。枕头宜有适度弹性,如木棉枕、稻草枕、蒲绒枕、散泡沫枕等。近来,市场投放有用中药充填的枕头,病人可辨证施“枕”:头痛目赤、肝火上炎者,选用菊花药枕;心神不定、夜寐不宁者,选用灯芯药枕;血压升高、面色潮红者,可用夏枯草药枕;颈椎肥大者,用颈椎病药枕;夏季睡绿豆药枕、冬季睡肉桂药枕。

4、注意睡姿,以右侧卧尤好,可有利于肌肉组织松弛,消除疲劳,帮助胃中食物朝十二指肠方向推动,还能避免心脏受压。右侧卧过久,可调换为仰卧。舒展上下肢,将躯干伸直,全身肌肉尽量放松,保持气血通畅,呼吸自然平和。

5、避免睡前兴奋,睡前兴奋,会招致失眠和多梦。因此睡前不要做强度的活动,不宜看紧张的电视节目和电影,不看深奥的书籍。

6、调节睡眠时间,睡眠时间一般以醒来全身舒服、精力恢复、身心轻松为好。可视自己的体质、生活习惯自行调节。60-70岁一般睡7-8小时,70-80岁6-7小时,80岁以上6小时便可(包括午间休息1小时左右)。

7、睡前热水泡脚,促使血管扩张,引导气血下行,使睡意蒙眬,入寐时间缩短,睡得更熟、更香。

8、睡前勿进食,睡前进食,特别是油腻之品,会增加胃肠的负担,横膈肌向上抬,胸部受压,腹部胀满,易引起多梦、说梦话、发梦魇,应极力避免,并不要喝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

9、睡前少饮水先小便,老年人肾气亏虚,如果没有心脑血管疾患,则应睡前少饮水,解小便后再上床。避免膀胱充盈,增加排便次数。

10、定期动动,运动可帮助自然地进入睡眠,但不要在太晚的黄昏时运动,因为这能刺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并使你保持清醒。

老人抑郁小心发展成痴呆症

警惕抑郁症发展为老年痴呆

有很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老年期的患者如果抑郁症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那么他今后发展为老年痴呆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而老年人的抑郁更多是源于孤独,据了解老年抑郁症的发病迅速,早期主要表现为多疑对外界事物麻木没有兴趣。医生表示很多老年人为了不让子女担心,通常不会把自己失眠、焦虑的情况说出来,以至于延误治疗最终造成严重后果。

我们部分地区65岁以上老人抑郁症的患病率是4.4%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由于老年痴呆不可逆转但老年抑郁却可以治疗,因此通过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可以大大降低老年抑郁和痴呆的发病几率。

忧郁症的典型表现是思维迟缓、情绪低落、动作减少,但忧郁症作为一个庞大的疾病家族,还有许多其他的表现和临床类型。激越性忧郁就是其中的一种。

激越性抑郁没有典型的思维抑制,语言并无明显的减少,说话并非有气无力,其行为和动作也未必呆板和迟钝。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容易动怒,芝麻小事可大发雷霆,觉得眼前的一切都不顺眼。一向脾气温和者给人的感觉是变了一个人,有时不为同事和家人所理解,造成人际关系的冲突。

老人脾气暴躁

一个人有爱发脾气的毛病,确是令人苦恼和遗憾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人要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这话未免有点过头,但发脾气的确容易使人失去理智,有时甚至会使亲朋成为冤家对头,而对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发脾气对身体的危害就更大了。

一些老人总爱发脾气,究其原因大多存在以下一些情况:

一是心胸比较狭窄。这类老人凡事喜欢斤斤计较,别人稍微触犯了他,如无意中踩了他的脚,或不慎把脏水弄到他身上,他就不肯原谅,要大发脾气,甚至大骂一通。有的则对别人过于苛求,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发火。

二是虚荣心过强。有些老年人常常以“长者”、“老者”、“过来人”自居,在生活中处处要设法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一旦有谁冒犯了他,伤了他的面子,就会大动肝火,发起脾气来。

三是性格变异。老年人经常性地发脾气,实际上是心理衰老、性格变异的反映。这些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社交能力逐渐减弱,自我封闭性增强,遇事固执过敏,急躁易怒,情绪波动大。

四是疾病征兆。有些老人脾气暴躁,可能与身患某种疾病有关。如肝病患者,虚火亢盛,心情烦躁,平时容易发脾气。

老年人常发脾气,会给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蒙上阴影,因此一定要设法加以改正和控制。实际上,一个人的性格和脾气,通过自身的心理调节和自制力是可以改变和防止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过去爱发脾气的同志,后来都学会了正确的自我控制。建议常爱发脾气的老年朋友,平时多参加一些集体社交活动,多找那些心胸开朗、脾气好的邻居、朋友聊天,经常与他们作伴。同时,也可请家人子女随时随地督促,这样,爱发脾气的毛病是可以改掉的。如果属于病症反应的脾气急躁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就诊。

春季哪些精神病易发

每到春季,都是多种精神疾病的高发时期,必须要提高警惕,提前做好预防。俗话说:“菜花黄,痴子忙”,春季精神疾病高发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常见的春季精神疾病是什么,应该怎样预防呢?专家表示,春季精神疾病的高发与气候因素以及睡眠质量有很大关系,需要加以注意。在一年四季之中,气温、气压、气流和气湿等气象要素最为变化无常的就是春季。这种变化无常的气象要素容易扰乱人们的生理功能,特别是精神疾病患者的防变能力差,容易导致机体平衡失调,加剧心理机能紊乱,诱发春季精神疾病。

1、抑郁症:表现为平日里沉默寡言,喜欢沉湎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愿与人交往,如果性格开朗的人出现情绪低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其出现自杀企图等行为。

2、考试焦虑症:硕士考试、博士考试、高考,这些决定命运的考试往往都在春夏,可导致考生心理压力明显加大,精神紧张和过度用脑可能造成学生神经衰弱,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不足,烦躁易怒,甚至产生放弃学习和考试的情绪。

3、精神分裂症:表现为突然的头痛、头晕、心烦、多梦或失眠;无缘无故发脾气,情绪易激动,见人见物常不顺眼,遇小事纠缠不休;敏感多疑;孤僻,不与人交往,对亲友冷淡;话多,好诡辩,爱管闲事;生活懒散,不讲卫生;思想混乱,胡思乱想,记忆力下降;出现幻听、幻视;工作能力下降,办事丢三落四,记忆力明显减退等。

4、慢性疲劳综合征:表现为困乏、周身不适、情绪低落、压抑郁闷、食欲下降、失眠多梦、烦躁不安、爱发脾气、不想上班等。

相关推荐

老人生气的原因

1、虚荣心过强 有些老年人常常以“长者”、“老者”、“过来人”自居,在生活中处处设法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一旦有谁冒犯了他,伤了他的面子,就会大动肝火,发起脾气来。 2、性格变异 老年人经常性地发脾气,实际上是心理衰老、性格变异的反映。这些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社交能力逐渐减弱,自我封闭性增强,遇事固执过敏,急躁易怒,情绪波动大。 3、疾病征兆 有些老人脾气暴躁,可能与身患某种疾病有关,如肝病患者,虚火亢盛,心情烦躁,平时容易发脾气。此外,过于生气的老人,也有可能是患了“老年抑郁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营养不良有什么表现 情绪信号

当孩子情绪发生异常时,应警惕体内某些营养素缺乏。例如,儿童变得郁郁寡欢,反应迟钝、麻木,说明体内缺乏蛋白质与铁;若儿童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表示体内B族维生素不足;如果情绪多变、发脾气,与甜食过多有关;若儿童固执任性、胆小怕事,则是由于摄入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及钙质不足所致。

儿子脾气大我该怎么办

如果发脾气的时候提出求,或者是想通过发脾气而达到一些求,不合理的话,一定不能妥协。慢慢地,宝宝就不发脾气了,因为无用。

警惕抑郁症 这是病不是矫情!

随着艺人抑郁症死亡事件的发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抑郁症产生关注,而近年来抑郁症的病发率也直线提高,这无疑让大家疑惑,究竟什么是抑郁症呢? 抑郁症是什么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抑郁症原因 1、遗传因素: 遗传是导致抑郁症发生的一大重因素,调查发现,患有抑郁症家族史

8种人警惕产后抑郁症

1.心智还未成熟的女性很多80后都是独生子女,虽然已婚,但自己心智还不算成熟,可能患产后抑郁的概率会比成熟女性多得多。2.还没有做好当“妈妈”的女性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夫妻俩并没有打算孩子,可是不经意就怀孕了,甚至在怀孕期还担心孩子出生后会不会有缺陷,还没有时间来消化“当妈妈“的事实。宝宝出生后,新手妈妈面对孩子的哭闹,生活的一些琐事,就更容易患上产后抑郁。3.发脾气生闷气的女性这类女性本来就生闷气,发小脾气,遇事时不能冷静的思考问题,喜欢钻牛角尖。她们在月子里是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在一个憋

女性更年期发脾气

更年期发脾气吃什么好 1、多吃富含钙食物: 有些女性情绪的不稳定与体内缺乏钙质也有一定的关系,当膳食中钙含量充分时,女性情绪会比较稳定。但如果饮食中不能保证钙的充分摄取而导致钙质缺乏,则易情绪不稳、烦躁易怒。养生专家建议女性朋友,每天最好喝500毫升豆浆或食用100克以上的豆制品,这样除了能很好的补钙以外还能起到调节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2、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食物: 如果体内缺乏了b族维生素的话,也有可能会造成情绪不稳、烦躁易怒等症状的产生。多余一些吃甜食的人来说,在春天最好不大量吃甜食,因为大量进食

晒太阳治疗抑郁好不好呢

冬季警惕抑郁症,抑郁与日照时间有关 在冬季日照时间短的北欧,患抑郁症的人相对较多,日本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研究发现,当天气恶劣时,到医院精神科就诊的人数也会增多。有时候即使天气晴好,但当出现气温降低或者风力增大等与前一天天气状况不同的变化出现时,也很容易导致抑郁症的高发,对于曾经罹患抑郁症或有抑郁倾向的人来说,在天气变化的日子里尤其注意纾解心情,避免悲观情绪的滋生。 日照时间与身体中的营养元素也有极深的关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维生素D,当人体缺乏日照时,体内维生素D含量就会减少,而当皮肤与太阳光直接接触时,

宝宝发脾气怎么办

1,需求得不到满足。尤其是在孩子叛逆期的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不满足的情况会经常发生。小宝宝年纪小,自控能力不是很强加上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当宝宝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宝宝就会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2,过分的宠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长手心里面的一块宝,基本上是孩子想什么就给什么,很少受到挫折,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差,所以一旦他的欲望不能得到的满足的时候,就会发脾气。有些父母会因为孩子发脾气而妥协,孩子发现发脾气的妙用,就会用发脾气挟父母,满足自己的求。 3,父母的影响

老人性格遇事变激动怎么安抚

1、老人遇事变激动的办法 给老人买点他喜欢的东西,讲讲你的有趣的故事,陪他聊聊天。逗他开心。然后一点点地开解他。在他高兴地时候,慢慢和他说。今天不行就明天,明天不行就后天。但是一定不能急啊!越是急,老人越不吃那一套,老人是吃软不吃硬的,都这样。 其实老人和孩子是一样的,越老越是脆弱,也越有童心。所以慢慢来,换着方式去逗他开心就好 2、安慰老人的办法 老年人常发脾气,会给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蒙上阴影,因此一定设法加以改正和控制。实际上,一个人的性格和脾气,通过自身的心理调节和自制力是可以改变和防止的。生活

孩子脾气暴躁是什么原因

1、孩子属于胆汁质气质 发脾气的孩子可能属胆汁质气质,即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很强,很热情,态度比较直率,精力旺盛,但是也很容易泄气。这种气质类型的孩子,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如果受到良好的教育引导,会成为一个积极进取、开朗热情、蓬勃向上的人;如果引导不当,也可能发展成焦躁任性、易怒的人。 2、父母教养方式欠妥当 过分溺也可能导致孩子发脾气。当孩子偶然发脾气时,父母可能因为孩子还小,发脾气的小摸样很可而表现出某种欣赏的态度,那么孩子发脾气的行为不仅得不到遏制,反而会因此滋长,形成恶性循环。无条件的满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