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至阴的意思是什么 至阴穴的疗法及注意事项

至阴的意思是什么 至阴穴的疗法及注意事项

1、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按揉至阴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治头痛。

2、艾灸疗法:至阴穴,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20分钟。

3、针刺方法:至阴穴,1、浅刺0.2寸,局部胀痛;2、三棱针点刺放血。

至阴的准确位置图 至阴穴保健按摩方法

用手指指腹垂直按压,拿捏本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次3-5分钟,每天坚持按摩,能改善血液循环,加速体内废物排泄。

至阴的准确位置图图解 至阴穴的作用及功效

刺激至阴穴具有清火泄热,通窍止痛的作用,能够帮助纠正胎位,在女性难产的时候,还具有催产的作用。此外,对缓解治疗皮肤痛痒,头痛,目痛,鼻塞,鼻衄,半身不遂,足关节炎等疾病,具有良好的调理,治疗作用;还能缓解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症状。

膀胱经的作用 敲打膀胱经疏通内脏健康

敲打膀胱经疏通内脏健康,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部病证以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如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迎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项强、背腰臀部以及下肢後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等。膀胱经就如同城市中的各种排污管道,汇聚多处的污水,最后到达膀胱储存后排出。

1、在膀胱经中,睛明穴(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应该是女性朋友的最爱。因为睛明穴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而长期坚持按摩睛明穴可祛除皱纹。用食指按住双侧睛明穴,每秒做强按压一次,要天天坚持才有效果。

2、膀胱经上的至阴穴是一个妇科要穴。此穴位于足小趾的外侧,古书《医宗金鉴》中记载这个穴位可以用于治疗因为胎位不正造成的难产。曾听一个女中医谈到至阴穴的效果时,现身说法地讲到,在她怀孕时胎位不正,灸过至阴穴后就正了,不料过两天检查时发现又不正了,只得再灸,又灸了三次,小宝宝才老实了,终于顺产了。其他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更年期综合征及乳痈、乳癖等,采用针灸至阴穴可获得一定功效。

胎位是横位怎么办 艾灸至阴穴

可以用艾草熏灸小脚趾外侧至阴穴的方法,通过疏通经络达到自行转胎。至阴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足小趾指甲的外侧大约两毫米,《医宗金鉴》《针灸学》里都记载了这个穴位可以用于治疗因为胎位不正造成的难产。

至阴的意思是什么

1、至阴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井(金)穴。

2、穴义:体内膀胱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体表。

3、至阴。至,极也。阴,寒也,水也。至阴名意指体内膀胱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体表。本穴物质为来自体内膀胱经的寒湿水气,它位于人体的最下部,是人体寒湿水气到达的极寒之地,故名至阴。

4、膀胱经井穴。井,地部孔隙也。本穴有地部有孔隙与体内相通,为膀胱经体内与体表的气血交换处,故为膀胱经井穴。

5、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主要是体内输出的温热水气,出体表后散热而凉,表现出肺金之气的秋凉特征,故其属金。

至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至阴穴取穴时应伸直足小趾,先找到外侧足趾甲角处,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角。

至有尽,到的意思,穴当足小趾外侧,为足太阳脉气终止处,由此交给足少阴肾经,表示阳气已尽,阴气将起。至阴穴属膀胱经,位于足小趾,为膀胱经之井穴,五行属金,金生水,为本经母穴,又直接与肾经相接,故可调补肾与膀胱经气,胞脉系于肾,刺激该穴位可温暖下缘,助胞脉运行气血,加强胎儿的运行能力,纠正胎位,以治疗难产,胞衣不下,根据上病下取的原则,“头面之疾针至阳”,此穴可疏风清热,治疗头面风热之疾。

针灸可以治疗胎位异常吗

1胎位异常概况

胎位是指分娩前胎儿在子宫里的位置。胎儿出生前在子宫里的姿势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孕妇是顺产还是难产。胎位异常(也称胎位不正) 是指妊娠30周后,胎儿在子宫腔内先露部分不是头部,而是胎儿的其他部分(臀位、横位、复合先露位、胎头异常等)者,是造成难产的常见因素之一。产妇分娩时枕前位(正常胎位)约占90%,而胎位异常约占10%,其中胎头位置异常居多,占6%-7%,有胎头在骨盆内旋转受阻的持续性枕横(后)位。有因胎头俯屈不良呈不同程度仰伸的面先露,还有高直位、前不均倾位等。临床多数学者认为臀位是产科最常见的异常胎位之一,且容易发生脐带脱垂和后出胎头分娩困难,围产儿死亡率及产伤所致各种障碍比头位分娩高数倍。由于剖宫产率的增高,使臀位分娩的围产儿死亡率逐年降低,但剖宫产仍存在较大危险。对母婴的伤害依然不可忽视。在强调自然分娩的基础上,如何运用最安全的方法、最大限度降低引起围产儿死亡的胎位不正发生率。是临床医师始终关注的问题。现代妇产科学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口服平滑肌松弛剂后令患者取膝胸位,术者双手掌面置于子宫体两侧,轻轻推动胎体同时配合徒手辅助胎体转位的方法,不成功者再行外倒转术,孕妇取仰卧臀高位,术者双手置于下腹先露屈侧,借助孕妇深呼吸动作将胎臀推出盆腔,同时继续旋转将胎头沿俯屈姿势推人盆腔;仍未成功者行双合外倒转术,术者食指、中指置于阴道穹窿部,勿刺激宫颈,上推胎臀,另一手置下腹先露一侧,将其推出盆腔。当阴道内手指感空虚时,抽出双指,继续旋转为头先露。矫正后。下腹毛巾垫腹带包扎固定胎位7-14 d,并限制术后活动。此法疗效欠佳,痛苦大,疗程长,与之相比,祖国传统针灸疗法对于该病有着绝对的优势。

2针灸治疗胎位异常的常用方案

祖国医学对胎位异常的认识多以孕妇素体虚弱,中气不足,天力促胎调转,或孕后肝郁不舒。气机失畅,胎儿不得回转,以致胎位不正为主。矫正胎位异常的方法最常用的就是针灸疗法同时配合内服汤剂,疗效甚佳。常用的针灸方案有以下几种。

2.1针灸有效穴位

2.1.1方案一治法:调理胞宫气血。多用灸法,毫针平补平泻。常用穴位:至阴、三阴交、合谷。常用操作方法:嘱孕妇放松裤带,平卧于床上,或坐在靠背椅上。采用艾条灸双侧至阴穴15-20 min,每日1-2次,直至胎位正常,亦可针刺三阴交、至阴。

2.1.2方案二常用穴位:少泽、尺泽、至阴、三阴交。常用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下肢屈膝,松解腰带,常规消毒后,以1寸毫针针刺少泽、尺泽、至阴,入针2-3分。调针略和气后,以艾条灸双侧三阴交穴。留针及艾灸30min,7 d为1疗程。

2.2压贴耳穴选穴:内生殖器、交感、皮质下、脾、肝、腹。常用操作方法:用火柴棒头在耳部子宫、交感、皮质下、肝、脾、肾、腹相应穴位上找到敏感点,用75%酒精或碘伏棉球消毒皮肤,将王不留行籽放在0.25 cm*0.25 em的胶布上贴压在上述敏感点穴位上固定。每3-4 d更换一次,左右两侧耳穴轮换贴压,每日旱、中、晚饭后约30 min,依次用指压穴15 min。每晚临睡前放松腰带。取半卧位再按压耳穴一次。

2.3针灸有效穴位配合膝胸卧位矫正常用穴位:至阴、三阴交。操作方法:取膝胸卧位姿势。令孕妇排空小便,松开腰带,俯卧跪在床上,膝关节呈 90度角,胸部俯贴于床面上,以乳房着床面为度。双上肢、肘关节屈曲,置于胸前两侧的床面上,承担着身体的一定的重量。同时点燃艾条2支,由家人协助分别温和灸双侧至阴穴(足小趾趾甲角外侧),1次15-20 min,每日2次,至局部有灼痛感,7 d为1疗程。

2.4其它

2.4.1艾灸配合至阴穴压豆治疗方法:孕妇仰卧位,腰带放开,保持心情平静。用艾条同时灸双侧至阴穴,先远后近,先温后热,辩证施量,以使孕妇产生较平常频繁且强劲的胎动为止,随即将王不留行籽按压在双至阴穴上,以胶布固定。并于当晚睡前揉压穴位3-5 min,次日复查。如未矫正,可重复上述灸疗。以3次为限。

2.4.2氦一氖激光穴位照射至阴穴治疗方法:运用现代的低能量氦一氖激光技术,施行穴位照射,用氦一氖激光发生器,将其功率选择到5 mW,光斑直径为1mm,照射双侧至阴穴。照射距离20cm,每次照射10 min,每日1次。

至阴的准确位置图 至阴的功效作用

至有尽,到的意思,穴当足小趾外侧,为足太阳脉气终止处,由此交给足少阴肾经,表示阳气已尽,阴气将起。至阴穴属膀胱经,位于足小趾,为膀胱经之井穴,五行属金,金生水,为本经母穴,又直接与肾经相接,故可调补肾与膀胱经气,胞脉系于肾,刺激该穴位可温暖下缘,助胞脉运行气血,加强胎儿的运行能力,纠正胎位,以治疗难产,胞衣不下,根据上病下取的原则,“头面之疾针至阳”,此穴可疏风清热,治疗头面风热之疾。

胎位不正怎么纠正 穴位艾灸

在中国古代即有艾灸至阴穴纠正胎位不正的记载,具体做法是:孕妇平卧或采取正坐的姿势,松解裤带。同时由医生用艾条艾灸双侧至阴穴(在足小趾端外侧),每日1~2次,每次15分钟,5次为一疗程。此法方法操作简便,无痛苦,经济,孕妇也可学着自行灸治。

相关推荐

什么意思民俗

《后汉书》中记载:“冬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过“冬节”的习俗始于汉代,在冬这天朝廷上下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关闭,商旅停业,亲朋相互赠予美食,相互拜访。 到了魏晋时,冬这天要向父母长辈跪拜行礼,后来过冬节的习俗发展为祭祖贺冬。 现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流行在冬的时候祭祖,如台湾地区在冬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熟,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祭祖之同宗同族的宗亲们一起开怀畅饮,相互联络感情,又称“食租”。

强间的意思什么 强间的配伍疗法

强间穴配丰隆穴:缓解治疗头痛难忍; 强间穴配后溪穴、阴穴:缓解治疗后头痛、目眩。

什么意思

的时候夏收已经完成,此时新麦上市,有不少的人用新麦调糊糊,将其摊成薄饼,烤熟后食用,并且在上面放上很多青菜,例如青豆、豆荚、豆腐、腊肉、生菜等食物。

膀胱经不通怎么调理 膀胱经经络走向

膀胱经起于内眼角的睛明穴, 止于足小趾尖的阴穴,循行经过头,颈,背部,腿足部,左右对称,每侧67个穴位,十四经中穴位最多的一条经,共有一条主线,三条分支。

冬天手脚冷怎么办 按摩增暖

按摩脚部的阴穴和涌泉穴。每天按摩2~3次,每次按压穴位各40~50次。 气冲穴位于大腿根内侧,穴下边有一根动脉。按摩时应先按揉气冲穴,再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行的感觉为佳。

阴的位置作用及功效 阴自我取穴按摩法

1.正坐垂足,把要按摩的脚稍微向斜后方移身体的旁侧。 2.脚跟着地,脚趾斜向外侧翘起。 3.附身弯腰,用同侧的手末四指握脚底。 4.掌心朝上,拇指弯曲,放在足小趾端外侧,趾甲角旁,拇指指尖所在部位取穴。 5.用拇指的指甲垂直下压,掐按穴位,有刺痛感。 6.左右两侧穴位,每次左右各掐按1-3分钟,或者两侧同时掐按。

什么意思

所谓夏蛋就到了夏这天后,早上将鸡蛋煮熟,剥壳后加上红枣煮汤食用,人们管这个叫吃夏蛋,吃夏蛋的风俗主要在我国湖南地区盛行,人们认为,夏这天吃了夏蛋可以强身健体、滋养身体。

怕冷怎么调理 艾灸

如果四肢畏寒怕冷,可以用加油肉桂、干姜的艾灸,艾灸肾俞、三里穴、中脘穴、涌泉穴、阴穴,或者冲服肉桂粉3克,可以暖身御寒。

孕期遭遇胎位不正纠正教你三招

纠正方法一:胸膝卧位 具体方法:孕妈妈跪伏在床上,两手贴住床面,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胸与肩尽量贴近床面,脸偏向一侧;双膝弯曲,大腿与地面垂直。 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5-7天为一疗程,一周后复查。这临床上用于纠正胎位不正最常用的方法,优点不需要任何条件和设备,只要在家坚持练就行,缺点练习时孕妇可能出现腰酸、头晕、恶心等现象,常不能坚持。 纠正方法二:艾灸阴穴 这中医纠正胎位的方法:孕妇平卧或采取正坐的姿势,松解裤带。同时由医生灸双侧阴穴(足小趾端外侧),每日1-2次,每次15分钟,5

胎位不正怎么纠正

胎位不正在很多孕妈咪身上都有出现过,很多孕妈刚开始听到这个词,可能会非常担心,生怕自己无法将孩子顺利生下来。那么,胎儿位置不正该如何纠正呢? 第一,胸膝卧位 做法:孕妈跪在硬板床上,胸部放一个枕头,两手前臂上屈,头隔在床上并转向一边,让臀部和大腿之间保持90度。 次数:每天2-3次,一次15分钟以内,7天后可以去医院复查胎位。 注意事项: 做该纠正操前,需要自解小便,裤带弄松一些。 优点:不用借助任何设备,在家就能练习。 缺点:练习时容易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 第二,艾灸阴穴 孕妇平卧或正坐,将裤带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