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脚后跟肌腱痛的表现

脚后跟肌腱痛的表现

足跟痛,其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足跟或脚底部酸胀或针刺样痛,步履困难。多因跖筋膜创伤性炎症、跟腱周围炎、跟骨滑囊炎、跟骨骨刺及跟骨下脂肪垫损伤引起,发病多与慢性劳损有关。

临床上主要有:

(1)跟腱周围炎;

(2)跟骨骨刺;

(3)跟骨骨膜炎;

(4)跟骨下脂肪垫损伤;

(5)跟骨骨折;

(6)跟骨皮下滑囊炎;

(7)跗骨窦软组织劳损;

(8)跟骨结核、肿瘤等。

脚后跟肌腱痛的中医辨证治疗

1.分型治疗1.肾阴虚型:足胫时热而足跟痛,用六味丸加龟板、肉桂。

2.肾阳虚型:不能久立而足跟痛,用八味丸。

3.挟湿型:重着而肿,用换骨丹、史国公药酒。

4.湿痰流注型:用导痰汤加木瓜、萆薢、防己。

5.气血两虚型:用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

6.血热型:用四物汤加知母、黄柏、牛膝(见《医学入门·脚气》)。

药物组成:川芎20克,川乌20克,川牛膝30克,川断30克,川椒20克,威灵仙30克,木瓜2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元胡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芒硝(另包)50克,食醋250毫升。

方解:方中川乌、川椒、威灵仙、透骨草、鸡血藤祛风散寒,通经活络;元胡、川芎、乳香、没药活血散瘀,行气舒筋;木瓜、川断、川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芒硝软坚散结,消肿止痛;食醋含醋离子,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可助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力。诸药水煎熏洗,药物作用于局部,渗透肌肤,直达病所,促进气血流通,改善局部血液运行,软化骨刺,促进炎症吸收,从而使症状缓解或消除。

用法:将前12味药加冷水3000毫升,浸泡12小时,煮沸30~40分钟,倒入盆内,加芒硝、食醋搅匀。先用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不烫时浸洗患足。水温下降时可再加热,每次熏洗时间不少于1小时,早晚各1次。1剂药可用两天。

怎么判断肌肉是否拉伤 判断肌腱炎的症状

肌腱炎是肌腱发炎引起的。肌腱呈索状,比较厚,负责将肌肉附着于骨头上。任何肌腱都有可能发炎,通常发生在肘部、膝盖和脚后跟。肌腱炎会导致小腿或脚后跟疼痛。肌腱炎的症状包括:

1.钝痛或酸痛,活动关节时会更加严重。

2.活动关节时感觉有“咯吱咯吱”或摩擦的声音

3.压痛或红肿

4.肿胀或肿块


脊柱炎的注意事项

1.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如游泳、柔软操、舞蹈都可以。不能活动脊椎的运动如骑自行车,或会冲撞及接触性的运动如柔道、篮球则应避免。至于慢跑则不被鼓励,因为慢跑有可能导致脚底或脚后跟肌腱发炎,以致行走困难。

2.保持良好的立姿及坐姿、每天定时作深呼吸、扩胸、挺直躯干等强化背肌与腹部柔软度的动作与伸展操都很重要。这些运动可以软化僵硬处,维持关节伸展性,延缓病变的发展。

3.若您已有脊椎融合或竹竿状脊椎,则需避免脊椎过度受力或弯曲。

4.由于患者的负重能力下降,因此应避免强力负重,使病变加重。避免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不动(如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或长时间上网),若要长时间坐着时,至少每小时要起来活动十分钟。勿用腰背束缚器(会减少活动),使脊椎炎恶化。

5.睡眠时避免垫枕头且不睡软床。

6.清晨起床背脊僵硬时,可以热水浴来改善。热敷对于缓解局部疼痛亦有部分疗效。

7.不抽烟,以免造成肺部伤害。

脚后跟的筋疼是怎么回事 韧带发炎

大部分脚后跟疼痛的患者是由于韧带发炎引起的,人的脚后跟部位有33个关节和100多块肌腱和韧带,脚底部位的韧带和脚跟相连,当人进行高强度运动时(跑步、跳远等),巨大的牵引力会集中在这个区域,所以反复的牵引摩擦会引起脚后跟韧带部位发炎,从而引起疼痛。


脚后跟疼吃什么药

脚后跟疼吃什么药

治疗脚后跟疼一般有西药和中药两种选择,但西药复发率高且副作用大,所以推荐中药治疗,中医学认为,脚后跟疼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脚后跟疼首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穿质地比较厚的鞋子,穿拖鞋的时候也尽量穿上袜子;

(2)做好脚跟处的防护措施,比如垫一些柔软的棉花之类的,这样就能很好的减少摩擦,减轻疼痛;

(3)经常用热水泡脚,促进脚步的血液循环,清洁脚部卫生,也可以预防感染与发炎;

(4)没事的时候就拉伸一下腿部,做脚步蹬踏动作,锻炼跖腱膜,增强张力。

脚后跟疼的中医用药治疗方法:

中医可用一些消炎、镇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的中药治疗。像{足跟痛安康膏}贴于足跟肌表刺激神经末梢,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之目的。安全、经济、快速解除足跟病痛。

另外患者也可以选择中医针灸辅助治疗的方法:取太溪、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用太溪透昆仑、足三里头绝骨针法。针刺阳陵泉时,最好能使针感下传到下面的跟腱,即“气之病所”。留针半小时,10分钟行针一次。急性期每天一次,慢性期隔天一次。透穴针法是针灸治疗中的常用针法,它可起到一针多穴、一针多经的作用。

再介绍一种治疗脚后跟疼的有效偏方:

1、新颖苍耳治足底筋膜炎有殊效;具体做法是:将鲜苍耳叶数片垫于袜内足跟处,24小时更换新叶一次,通常七次可愈。

2、石揉治疗足底筋膜炎:用石头蛋揉患处(石头小鸡蛋型)。开始先轻些逐渐加剧,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一个月时间痊愈。

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

根据你的描述脚后跟疼痛可能是由于韧带发炎引起的。人的脚后跟由33个关节和100多块肌腱和韧带组成,脚底的韧带紧连着跟骨的底端,当人行走时,巨大的牵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韧带上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反复的牵拉摩擦容易导致韧带和骨骼结合部位发炎,造成疼痛。同时,体重也和后跟疼痛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较胖的人更容易患后跟疼痛。

你可以试试用一些消炎、镇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的中药治疗。比较不错的方法外敷[足跟痛=宁消贴}贴于足跟肌表刺激神经末梢,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之目的。安全、经济、快速解除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病痛。

​长时间穿高跟鞋后换平底鞋 或致阿基里斯腱断裂

高跟鞋是女人摇曳生姿的秘密武器,高度凸显曲线,走起路来摇曳生姿妩媚极了,但你知道长时间穿高跟鞋会造成小腿肌肉纤维减少,更进一步还会造成阿肌里斯腱断裂。台大骨科医师表示,这是高跟鞋对腿部最直接的影响,女性喜欢上班期间穿高跟鞋,偶尔休假换成平底鞋后,脚后跟肌腱反而受到牵引,造成疼痛,严重时就会造成断裂。

肌肉萎缩高跟换平底更疼痛

根据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特别针对高跟鞋是否会导致小腿肌肉纤维变短的研究。受测者分为2组,1组是不爱穿高跟鞋的女性,另1组则是2年内常穿高跟鞋的女性,研究人员用超声波测量2组女性小腿肌肉的纤维长度,发现爱穿高跟鞋的女性纤维较正常短了13%。主持这项研究的研究员Marco Narici解释,因小腿肌肉纤维短,足跟肌腱厚而硬,踩在平地上很难伸展,所以女性在脱下高跟鞋换上平底鞋时,才会感到酸痛不适。

杨荣森医师指出这个研究的确属实,长时间穿高跟鞋却会导致小腿肌肉纤维短少,因此,即有可能会产生阿肌里斯腱断裂的可能,??但是,也不能排除每个人先天的脂肪量就不同,运动量造就的肌肉韧度,所以并不能很武断的就认为穿高跟鞋的女性必定会有这样的症状出现。

平底高跟交替不如少穿为妙

不过,换言之,此研究结果也提醒爱美的女性朋友,以为一天中将高跟、平底鞋适度替换就能减低伤害,事实并不然,长时间穿高跟鞋使小腿肌肉变短、变弱,换上平底鞋后,小腿肌肉可伸展到穿高跟鞋所不能伸展的姿势,反而引起疼痛和不舒服。因此,尽量以舒服的平底鞋取代高跟鞋,才是真正避免不适的方式。

泡脚+踮脚减轻疼痛

当然,非穿不可的女性,也可以尝试泡脚和踮脚的小方法纾缓不适。建议可在早晨起床后可泡脚20分钟,水温以不烫脚为原则,主要以放松足部肌肉,避免脚抽筋、疼痛。另外,每天可练习踮脚尖,缓缓升高和降低脚后跟20次。杨荣森医师表示,这两个方法都属于缓解长期穿高跟鞋导致的疼痛,真正有效的方式就是戒掉高跟鞋,才能远离这些折磨人的后遗症。

【医师小叮咛】:

每天穿高跟鞋不宜超过6小时,鞋跟的高度不宜超过5公分,并以粗跟为主,穿上高跟鞋后也应尽量不提重物,避免重心不稳而跌倒。

强直性脊柱炎缓解方法

1.运动.原则上,能让关节活动的运动,如游泳、柔软操、舞蹈都可以.不能活动脊椎的运动如骑自行车,或会冲撞及接触性的运动如柔道、篮球则应避免.至于慢跑则不被鼓励,因为慢跑有可能导致脚底或脚后跟肌腱发炎,以致行走困难.

2.姿势.保持良好的立姿及坐姿、每天按时作深呼吸、扩胸、挺直躯干等强化背肌与腹部柔软度的动作与伸展操都很重要.这些运动可以软化僵硬处,维持关节伸展性,延缓病变的发展.

3.睡眠.睡眠干扰是常见的主要问题之一.睡眠时避免垫枕头且不睡软床.睡觉时最好是平躺保持背部直立.

4.保健.清晨起床背脊僵硬时,可以热水浴来改善.热敷对于缓解局部疼痛亦有部分疗效.

做完月子脚后跟疼怎么办

1、产后注意保暖可解决坐月子脚后跟痛

产后一定要注意足部保暖,穿袜子,穿护脚趾、足后跟的鞋子。产后三个月内不要穿高跟鞋和硬底鞋,穿凉鞋、拖鞋时最好穿上袜子,避免月子中受风着凉。

2、对疼痛部位治疗可解决脚后跟痛

可用中药贴于足跟肌表可刺激神经末梢,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之目的。可安全、经济、快速解除足跟病痛。

3、理疗热疗也可解决坐月子脚后跟痛

除到医院进行有针对性的理疗外,晚上临睡前可用热水泡脚半小时左右,或将足部置于有加热作用的电暖气、电手炉、红外线灯、家用理疗仪等设备上,温热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的微循环,对于缓解疼痛很有帮助。

4、减少足部摩擦也可解决坐月子脚后跟痛

在足跟部应用厚的软垫保护,也可以应用中空的跟痛垫来空置骨刺部位,以减轻局部摩擦、损伤;

5、注意饮食也可以治疗坐月子脚后跟痛

足跟痛跟骨骼的健康程度也有一定的关系,而骨骼所需成分钙镁为主要,在摄取牛奶和酸奶等富含钙质食物的同时,要注意补镁,因为俗话有说:补钙不补镁,吃完就后悔。新鲜小麦胚、荞麦、核桃、杏仁、红葡萄酒、香蕉、紫菜、未加工的蜂蜜和黄豆等食物中富含镁元素,这些都有利于改善这个病状。

肌腱炎的症状

肌腱一般具有耐受弯曲、伸展以及扭曲的功能。当人体肌腱过度疲劳、纤维撕裂或别的损伤的时候都会引发肌腱炎症。如当运动时肌腱过度受压,可引起肌腱发炎。偶尔而非经常运动的周末运动员很少被肌腱痛困扰、最常见的原因是同一关节受同一反复的动作的压迫而引起。不仅仅发生在体育运动,而且在许多类型的办公室工作或其他情况下也可发生。

其症状有:

1、关节或关节附近的触痛,尤其肩腕或脚后跟(此处称为Achilles跟腱炎)等周围或肘外侧(此处病变称为网球肘)。

2、在一些病例,出现麻木或刺痛。

3、伴有疼痛的关节僵硬,限制了受累关节的运动。

4、偶尔关节轻微肿胀。

5、持续疼痛,肌腱从原来的损伤复发后持续疼痛或很久以后再发。

出现以下情况应去就医:

疼痛7~10天无好转,若想避免转变为慢性肌键炎,或合并其他疾病如滑囊炎,腕关节综合征或静脉炎,应看医生。

疼痛很严重并伴有肿胀,可能有肌腱断裂,需立即进行治疗。

脚掌疼是怎么回事

前脚掌走路疼,一般有几种可能:

一是趾腱筋膜炎,疼痛的部位靠脚掌前面一点;

二是跟骨骨刺,是骨质增生的结果,疼痛的部位主要是靠近跟骨的地方,也就是脚掌靠后面一点,但这病是有慢性病史,老年易患,而您只是最近一段时间起病,且您还年轻,一般不考虑;

三是跟腱炎,这病疼痛主要在脚后跟肌腱处,疼痛厉害的话,可以牵连脚后跟.

根据这些病的发病特点,现在本人考虑趾腱筋膜炎可能性较大,.注意休息,走路不要走多了.3.睡前热水洗脚,脚底也可热敷.4.如果症状重的话,影响步行,那么建议针灸或推拿治疗。

相关推荐

跑步损伤的预防与治疗 跟腱炎

阿基里斯腱是小腿后方与脚踝连结处最大的一个肌腱,而「跟腱炎」就像足底筋膜炎一样,是因为发炎而出现疼痛,当跟腱炎发生的时,阿基里斯腱就会肿起来,而且非常的痛,这种痛,有时会痛到让人无法行走。跟腱炎的发生目前最常见的状况,主要是因为小腿肌肉太过紧绷,当阿基里腱间过度的紧绷,加上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让阿基里斯腱因为过度的使用,产生的发炎的症状,但是除了这个因素之外,还有不合脚的跑鞋、以及突然增加训练强度

脚底后跟痛是什么原因 跟腱炎

跟腱炎是影响踝关节的重要问题,当这个组织出现了炎症时,踝关节的背部和足底部就会感到疼痛,有时候会影响到生活能力,严重的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才能解决。

跟腱炎的症状如何表现

跟腱炎是指跟腱发生的炎症。一般来说,它是因为在运动过程中,小腿腓肠肌和跟腱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导致的,例如打篮球。另外,突然增加锻炼的强度或频率也常会引起跟腱炎。 【症状】 急性期 1、走路、跑步等运动时跟腱处的疼痛 2、跟腱的肿胀 3、跟腱处的皮肤发红发烫 慢性期 1、跟腱疼痛或者僵硬多发于清晨 2、走路,尤其是爬山及上楼会感觉跟腱疼痛 3、慢性跟腱炎多长期且持续存在 【典型症状】 1、腱或腱止点处

双腿无力的足部按摩疗法

发生车祸或受到外力的撞伤,因骨折、或脱臼引起肌腱受伤、神经的损害,做康复后仍感到双脚使不上力时,而且常常感觉到酸痛,可能是肌腱的萎缩,或气血循环还未通畅所引起症状,用脚底按摩自疗保健法来打通血脉经络是快又有效的方法。双腿无力自疗保健法要按反射区:——膝关节、外尾骨、髋关节、内尾骨、股关节、泌尿系统。1.膝关节:在双脚外侧踝关下方有一半圆形骨头下方为膝关节反射区。按摩时顺着半圆形骨缘下方从脚后跟扣按

扁平足都有哪些并发症呢

1.功能性短腿:患者足部因足弓塌陷,可使舟状骨塌陷、脚底韧带细长,加上足部受力不均的影响,导致走路时脚跟往内旋转,从而影响脚跟、后小腿及膝盖。长时间膝关节两侧韧带受到的张力不一样,导致膝盖内弯,出现功能性短腿。2.骨盆倾斜:功能性短腿进一步发展,会影响骨盆,出现倾斜旋转。3.足底筋膜炎:是一种慢性损伤,最普遍的症状就是脚跟不适和疼痛,压痛点常常在足底近足跟处,有时压痛剧烈,且持续疼痛。晨起时疼痛感

脚后跟疼是不是痛风 脚后跟疼一般有哪些原因

跟腱周围炎是跟腱及腱围部位发炎,指一种无菌性慢性创伤,一般是由急性损伤或者是慢性劳损引起的,会在活动后引起脚后跟疼的症状。骨刺是由于足底筋膜在跟骨的附着处过度牵拉骨膜所致,运动造成过度牵拉时会引起脚后跟疼痛。跟骨骨膜炎是跖趾关节的背屈、趾短屈肌的收缩、体重的下压,牵涉拉力增大,集中于跟骨跖面结节上。如果跖腱膜受到长期、持续、过大的牵拉,即可在跟骨结节的附着处发生慢性损伤,产生骨膜炎或纤维组织炎症,

中封的定位在哪里

中封的准确位置中封的位置在人体的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穴与解溪穴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缘凹陷中。快速取穴法:1.侧坐伸足或仰卧位,大拇趾上翘,足背内侧可见一大筋(胫骨前肌肌腱),在其内侧,足内踝前下方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2.足背屈时,于内踝前下方,当胫骨前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按摩中封的作用中封类属足厥阴肝经,是五腧穴之一,本经经穴,五行属金,具有熄风化气,疏肝健脾,

脚底后跟痛是韧带发炎吗

脚底后跟痛当心韧带发炎绝大多数的脚后跟疼痛都是由于韧带发炎引起的。人的 脚后跟由33个关节和100多块肌腱和韧带组成,脚底的韧带紧 连着跟骨的底端,当人行走时,巨大的牵拉力集中在跟骨下 面韧带上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反复的牵拉摩擦容易导致韧带 和骨骼结合部位发炎,造成疼痛。同时,体重也和后跟疼痛 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较胖的人更容易患后跟疼痛。鞋子鞋子是引起后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脚部的骨骼、肌 肉和

脚底后跟痛是病吗

鞋子鞋子是引起后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脚部的骨骼、肌肉和韧带承受着人的整个体重,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脚掌受力均匀,使韧带得到适当的放松。但是,有的制造商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内部结构上偷工减料,导致鞋内的构造不能有效地支撑足弓,力量集中于脚掌的某一部分,这样会加大韧带的压力,使韧带更容易发炎。运动后慎防跟腱炎跟腱炎是影响踝关节的一个常见疾病。跟腱是位于踝关节后方的一条大的肌腱,连接着小腿后

脚踝痛是怎么回事没有扭到 可能是跟腱炎引起

跟腱炎一般是当跟腱在短时间内承受的压力过大时,可能会发生劳损、细微挫伤或撕裂,进而出现无菌性炎症。在运动过程中,小腿腓肠肌和跟腱承受了反复过度牵张力导致的。另外,突然增加锻炼的强度或频率也常会引起跟腱炎。足跟部上方的、内部的疼痛、酸痛、压痛、僵硬,活动后加剧。它可能发生在跟腱的任何一区域,痛感通常会在清晨或者剧烈运动后的休息期间发作,走路,尤其是爬山及上楼会感觉跟腱疼痛。肌腱两段受到挤压时会有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