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疼痛犯了之后应该怎么办
坐骨神经疼痛犯了之后应该怎么办
1、应针对病因治疗。腰椎间盘脱出急性期卧硬板床休息1-2周常可使症状稳定。
2、对症治疗,疼痛可用扑热息痛加可待因30mg,3-4次/d,以及其他非甾体类镇痛药,如异丁苯乙酸、萘普生等。肌肉痉挛可用安定5-10mg口服,3次/d;或环苯扎林10mg口服,3次/d,可能有效。
3、严重病例可用地塞米松10-15mg/d,静脉滴注,7-10天;一般可口服泼尼松10mg,每日3-4次,10-14次为一疗程。也可用1%-2%普鲁卡因或加泼尼松龙各1ml椎旁封闭。可配合针灸和理疗,保守疗法多可缓解。疗效不佳时可用骨盆牵引或泼尼送龙硬脊膜外注射,个别无效或慢性复发病例可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
一、卧床休息:
特别是椎间盘突出早期卧硬床休息3-4周,有的患者症状自行缓解。
二、药物治疗:
止痛剂,维生素B族,短程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可有利恢复。
三、理疗:
急性期可用超短波疗法,红斑量紫外线照射等治疗。慢性期可用短波疗法直流电碘离子导入。
中医分型治疗
坐骨神经痛
(一)
【辨证】寒湿闭阻。
【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方名】蠲痹镇痛汤。
【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周天寒方。
(二)
【辨证】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方名】皂独附姜汤。
【组成】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广振方。
腰疼坐骨神经痛要怎么治才好呢
对因治疗,如果病因是腰源性的,比如是腰椎间盘突出,就要按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如果病因是周围组织卡压,就要搞清楚周围组织的原因,把肌肉放松或者把炎症解除,坐骨神经疼就会明显的缓解。
卧床休息比较有效缓解疼痛的,比较典型的一个姿势就是膝肘卧位:趴在床上屈膝,然后曲肘,弓着趴在床上这样能够把坐骨神经的神经孔放到最大的一个程度,这样时压力最小,所以说这种姿势能够非常有效的缓解坐骨神经疼。
坐骨神经疼的急性期缓解了以后,可以适当的做点轻度的体育锻炼。做做腰椎的保健操,可以恢复腰部和腿部的肌肉力量,达到一个比较好的预防作用。
该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取决于致病的病因及医治是否及时,如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能及时就诊,及早手术治疗,常可治愈。
采用一些口服药物或者是理疗的方法治疗坐骨神经痛,可以控制发病较急的一些病症,临床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并不能完全根治坐骨神经痛。
中医治疗坐骨神经痛是目前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最好的一种治疗方法,这方面的药物主要是一些外用药物的治疗。
坐骨神经疼痛的认识误区
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长的一根神经,从脊髓腰段的神经根发出,由臀部的梨状肌下方穿出,分布于大腿后方以及小腿、足部,指挥肌肉运动,传导皮肤感觉。正常人左右两侧各有一根。人体五个腰椎中,以下面的第四、五腰椎负担最重,活动度最大,容易发生退变老化。长期劳损或突然扭伤,可使腰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坐骨神经根,引起充血、水肿以至粘连等病理变化。突出的一侧腰部疼痛,经臀部向大腿后方放射,直到小腿和足部,有时还有麻木,咳嗽时加重。这种症状就是坐骨神经痛。它如同发热一样,只是一种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等病理变化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正如引起发热的原因是感冒、肺炎或脑膜炎等等一样。
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虽多,但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且多为第4~5腰椎间盘或第5腰椎~骶骨间的椎间盘突出。因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坐骨神经痛可能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骨科门诊,我们发现:除了腰椎间盘突出可以引起坐骨神经痛以外,还有不少疾病也可以引起这种症状。比较常见的有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梨状肌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和腰椎管肿瘤等等。但有些时候,有些医院、非骨科专业的医师对于有坐骨神经痛症状的患者,匆匆下一个“坐骨神经痛”的诊断后就盲目对症治疗,而不去追究深层的病理原因来对因治疗,其实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所以病人到医院就诊时,医师应该亲手为病人作详细的体格检查,并辅助以x线片、ct、mri(核磁共振)等,对病情作出合理的病理学诊断,才能做到对因治疗,真正消除患者痛苦。
需要指出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不见得一定表现为坐骨神经痛。人体共有五个腰椎,与此相对应,有五对腰神经根,部分第4腰神经根、第5腰神经根与第1、2、3骶神经根组成坐骨神经,而第2、3神经根和第4腰神经部分纤维,只参与组成分布于大腿前方的股神经,不参加坐骨神经组成,因而第1~2或第2~3或第3~4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引起股神经受压迫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抬腿无力,大腿前方或内侧皮肤感觉迟钝;还有些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病人,并无坐骨神经痛。有的发病早期或整个发病过程可能仅表现为腰痛,还有的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走几百米路,就觉得下肢酸胀无力,必须休息或弯腰下蹲一会儿才能继续行走;有的病人仅感到肢体发凉;个别严重的出现瘫痪,下肢不能活动,大小便失禁。
坐骨神经痛的位置在哪里
坐骨神经痛常常在外坐骨神经病多见于中老年男子,以单侧较多,起病急骤,首先感到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或者在发病前数周,在走路和运动时,下肢有短暂的疼痛,以后逐步加重而发展为剧烈疼痛,疼痛由腰部,臀部或髋部开始,向下沿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和足背扩散,在持续性疼痛的基础上有一阵阵加剧的烧灼样或者针刺样疼痛,夜间更严重。
伤、体力劳动或受凉后起病,或由于以上原因而复发。多数表现为一侧疼痛,个别为双侧。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表现为一侧腰部、臀部疼痛,并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走路和改变体位可使疼痛加剧,平卧时病腿抬高受。
疼痛部位多位于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以及足部。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有时为烧灼样或刀割样,夜间和活动 后加重,咳嗽、喷嚏等动作时疼痛无加重。坐骨神经走行区压痛明显,而腰椎部位无压痛。
【辨证】阳虚气弱,寒湿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
【治法】温阳益气,散寒祛湿,和血通络。
【方名】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
【组成】薏苡仁70克,制附子25克(先煎),炙甘草30克,赤芍20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卷柏12克,木通10克,秦艽18克,海风藤10克,鸡血藤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以上是一篇关于坐骨神经痛位置的介绍,希望大家看了之后能够知道坐骨神经痛会造成那个部位疼痛。一般坐骨神经疼痛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它对于患者的生活以及作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要及时的治疗它。
坐骨神经痛的缓解方法
出现了坐骨神经疼痛,首先要明确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不是椎间盘突出造成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出现的疼痛,或者是由于梨状肌综合征引起的坐骨神经疼痛。如果是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而且是第一次发病,通过CT检查,突出程度比较轻,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比如说戴腰围保护以及适当地做一些牵引,可以主动的锻炼腰背肌,缓解坐骨神经疼痛,而且要尽量睡硬板床,少坐多躺。如果突出的程度比较重,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并且是多次发病,建议到骨科去进行专业的治疗。如果是有梨状肌综合征这种情况,建议可以到疼痛科去看一下,给与对症处理,缓解疼痛的症状。
坐骨神经疼痛的偏方
坐骨神经痛的偏方一食疗法
1、活血止痛汤
组方:水煎内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
制用法:生黄芪30克 木瓜20克 元胡20克 赤勺、白芍、全当归、怀牛膝各15克 海风藤、防风、仓术各12克 地鳖虫10克 川桂枝6克 甘草6克
2、楠甲汤
组方:每日1剂,水煎服。血瘀气滞者去五指毛桃,加当归15克;风寒痰湿者去血藤、走马风,加苍术10克,半夏10克,蚕砂15克;有湿热者去血藤、石楠藤,加虎杖15克等。服药时,外搽武打风湿精。
制用法:刺三甲20克 入地金牛15克 血藤20克 威灵仙15克 走马风15克 丢了捧15克 三桠苦20克 穿破石15克 石楠藤15克 五指毛桃15克
九节风20克
坐骨神经痛的偏方二痛灵酒
组成:生川乌50g,生草乌50g,田三七25g,马钱子25g,蜂蜜250g。
用法:将生川乌、生草乌洗干净切片晒干,以蜂蜜250g煎煮;马钱子去毛,用植物油煎炸;把田三七捣碎,再混合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水1000ml,等浓缩到300ml,第2次加水1000ml,待浓缩到200ml,2次共取液体500ml,加普通的白酒500ml勾兑即可。内服每次10ml,每日3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散风活血,舒筋活络。适用于慢性腰腿痛。
坐骨神经痛的偏方三核归丸
组成:核桃仁250g,黑芝麻210g,续断、骨碎补各50g,当归、杜仲、菟丝子各60g,木瓜、元胡各30g,香附15g。
用法:除黑芝麻和核桃仁之外,其他余药均晒干,研成细末备用。将黑芝麻、核桃仁一起研细,再与药粉一起倒入盆中,以炼蜜500g,分数次加入盆内搅拌,反复揉搓,制成重约7g的药丸。每日服用2次,每次1丸,黄酒20ml送服,连服100丸为1个疗程。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的坐骨神经痛。
药物热熨辅助治疗坐骨神经痛
中医药物热熨治疗腰腿疼痛由来已久,在治疗坐骨神经痛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药物热敷是将经过加工的药袋置于坐骨神经痛的痛点或穴位上,通过热量将药性带入局部皮肤和肌肉内,使局部的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从而达到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目的。
患者小金,26岁,是一位工作狂,经常加班到凌晨。自2011年开始小金就明显感到右下肢沿坐骨神经疼痛厉害,而且经常坐立不安,有时候连躺着都觉得疼痛难忍,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展和日常生活。小金去医院经过检查后,医生诊断为长期久坐导致血流不畅,引起神经受到压迫的坐骨神经痛。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小金近半年来一直服用中药止痛,但是疼痛症状依然发作频繁,无法达到止痛的效果。经医生选择采用“药物热熨法”进行治疗。
治则: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处方:归尾、香附、独活、红花各30克,透骨草60克,草乌15克,食盐500克,陈醋适量。
用法:把透骨草、归尾、香附、独活、红花和草乌共同研磨成粉末,再将研成细末状的药粉和食盐一起放进锅内炒热,约炒锅温度达60~70度时,滴入3~5滴陈醋,随后把药粉装入准备好的布袋内,扎好袋口,将药袋放置在坐骨神经痛的痛点或穴位上,并用毛巾或者薄被覆盖保温。每日2次,15日为1个疗程。1剂药一般可以使用3~5日。
效果:连续使用6个疗程之后,疼痛程度明显得到缓解,又继续治疗两个疗程之后,小金的坐骨神经痛症状完全消失了。
注意事项:急性坐骨神经痛一般在24小时候方可做热熨治疗;诊断不清楚者,慎用本方法,以免病情加重;为了防止皮肤被烫伤,每次做热熨治疗前要在治疗部位盖1~2层毛巾。
坐骨神经痛到底能治吗
其实在家可适当做伸延运动来减少疼痛和预防坐骨神经痛,而且像坐骨神经痛这种疾病是可以缓解的。
那么有哪些坐骨神经疼的治疗方法呢:
对因治疗,如果病因是腰源性的,比如是腰椎间盘突出,就要按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如果病因是周围组织卡压,就要搞清楚周围组织的原因,把肌肉放松或者把炎症解除,坐骨神经疼就会明显的缓解
坐骨神经疼药物治疗:
中医采用外敷治疗坐骨神经疼疗效显著可靠,以开窍之药促使肌肤腠理通透,使药物成份聚结于患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瘀、通络定痛的作用,同时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修复坐骨神经病变,消除神经根压迫,打通坐骨经脉,增强人体免疫能力,达到摆脱坐骨神经疼的目的。
冰敷:
疼痛发作时,可用冰敷患处30-60分钟,每天数次,连续二至三天,然后以同样的间隔用热水袋敷患处。每日睡前用热毛巾或布包的热盐热敷腰部或臀部,温度不可太高,以舒适为宜。
卧床休息比较有效缓解疼痛的比较典型的一个姿势就是膝肘卧位:趴在床上屈膝,然后曲肘,弓着趴在床上这样能够把坐骨神经的神经孔放到最大的一个程度,这样时压力最小,所以说这种姿势能够非常有效的缓解坐骨神经疼。患有坐骨神经痛的症状目前治疗方法没有特殊的针对性治疗方案.主要是进行理疗或中医的针灸推拿治疗.疼痛部属于阿是穴,拔罐可以缓解疼痛.但更建议您去神经科进行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是针灸治疗.
腰椎压迫神经的症状
1、坐骨神经疼:
病因是椎间盘突出挤压了坐骨神经,椎间盘突出会引起腰疼、坐骨神经疼痛,臀部疼痛,腰间盘突出会引起大腿根韧带疼痛和胯骨韧带的疼痛,、并且严重影响行走。
2、腿疼,腿麻:
腿上皮肤出现象皮状态,汗毛孔变得粗大,疼痛感觉减弱或者消失,大腿关节韧带疼痛,腿部肌肉疼痛,僵硬,肿胀,一只腿长一只腿短。
3、大屁股和小屁股肌肉萎缩,脚脖子疼痛等症状,再发展到脚引起脚底板发热,脚底板疼痛,脚麻,脚345指到脚后跟神经抽疼,脚大拇指过电似的抽疼,脚后跟内侧神经巨烈抽疼,是会引起尿频并且会使大小便失禁和生殖器疼痛及水肿,也会引起一条腿或双腿瘫痪。
所以腰椎问题绝对不可小视。
治疗方法:如果腰左侧疼,就右侧身躺在平板床上头枕在枕头上,反之,就左侧身躺在平板床上头枕在枕头上,双腿弯曲全身放松,然后用左手大拇指尖按压住腰疼痛处,逐渐加力先把软组织按压挤开,这时就能较明显的感觉到膨出的椎间盘疼痛处,这时要再加力推压膨出的椎间盘回到腰椎间骨缝里,同时全身配合往后弓腰,一直按压感觉不到一点疼痛了,这时按压稳固20到30秒慢慢放松弓腰,可以反复做几次更稳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