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症状警示你该换护肤品
这些症状警示你该换护肤品
症状一:
某种护肤品你刚开始使用时,效果很好很明显,皮肤变得越来越好,但是用久了,你就感觉对肌肤没什么效果了,因此你怀疑这护肤品是否产生了耐受性。
解答1:其实如果你是问题肌肤,护肤品刚开始使用时,确实能明显改善皮肤问题。但如果你的皮肤状态比较好,那效果提升的空间就会变小,护肤品的效果不是改善而是在保持了。
解答2:一个人的皮肤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的性质会发生改变,如果你正处于肌龄转变时期,而你正使用的护肤品达不到想要的效果,那可能你需要更换更适合你的肤龄的护肤品了。
症状二:
某种护肤品你长期使用,效果也很让人满意,但是一旦停用,皮肤就会明显的变得越来越差,好像是我们的皮肤对这种化妆品产生依赖性了。
解答1:一般而言,正规品牌的护肤品如果不是违规地添加了药剂成分,是不存在“一旦停用,皮肤就会变得越来越差”的情况的,也许是你的肌肤性质悄悄发生了变化。
解答2:如果你是使用了添加“药剂”的化妆品,建议立刻停止使用,因为长期使用这样的护肤品,会让你的皮肤变得越来越薄,越来越脆弱,容易造成“微血管扩张”的后果。
无论你是以上哪一种情况,只要你现在使用的护肤品不能解决你现存的皮肤问题,就是时候更换一款更适合自己的护肤品了
春天如何预防皮肤过敏 正确使用护肤品
在春天的时候护肤品也应该随着气候的变化也变化。如果是干性皮肤的人,这个时候应该将过度滋润的护肤品换成清爽型的,如果是油性皮肤的话一定要注意控油,避免油脂分泌过多造成粉刺、痤疮等问题。还有要注意在跟换护肤品的时候,如果皮肤出现了发红等不适一定要停止使用该护肤品。
敏感肌肤要注意什么 注意护肤品的成分
应尽量选用不含酒精、香料、色素等物质的护肤品。含蓟菊、甘菊、芦荟、金盏花等植物成分的护肤品,可以改善轻微的肌肤过敏现象;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A成分的护肤品,能够舒缓敏感性肌肤的过敏症状。另外,敏感肌肤最好不要经常更换护肤品。
警惕这些症状预示癌症
肺癌 摘增生淋巴结如扫雷
“中国肺癌患者肺门淋巴结异常增生和肺门结构纤维化程度比欧美人要严重很多,就好像血管外拴了一圈地雷。”北大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王俊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阐释肺癌的“中国式”特点。
最新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40岁以上年龄组迅速上升,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王俊分析说,这些中老年肺癌患者的幼年时期,百日咳、肺结核等是常见的肺部疾病,会造成患者肺门淋巴结异常增生。空气污染、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也使中国人的肺门淋巴结比欧美人粘连重、钙化多。
小贴士 吸烟者患肺癌的相对危险度是不吸烟者的10倍~20倍。除了远离香烟以外,健康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也很重要。肺癌早期症状,与一般肺结核病极易混淆,如持续性咳嗽大于3周,咯痰带血(尤其是血丝痰)及不明原因胸痛等,应及时就诊。
结直肠癌 直肠癌发病占70%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结直肠癌呈现发病年龄提前、直肠癌居多两大特点。”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医师顾晋说。首先,国外结直肠癌患者发病年龄多为55岁~60岁,而我国平均发病年龄大约要提前10年。其次,欧美结直肠癌大多为结肠癌,以高位结肠癌更为常见;而我国直肠癌占整个结直肠癌的70%,且以靠近肛门的低位直肠癌居多。
顾晋说,由于缺乏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很难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解释结直肠癌在中国的上述发病特点。
一项由中国抗癌协会结直肠专业委员会对全国18家医院,1980年1月~2008年5月收治的31246例结直肠癌住院病例的分析研究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直肠癌患者所占比例已开始下降。同时,我国45岁以下患者所占比例仍高达19.53%,且年轻患者(30岁~44岁)诊断时进展期比例高于老年患者。研究者认为,这提示,在筛查时,全结肠镜筛查优于侧重直肠检查的乙状结肠镜,而在选择筛查人群时,年轻患者也应纳入其中。
对于直肠癌的治疗,国际指南推荐实行术前放化疗。直肠癌的术前放疗主要有长程和短程两种方案,各有利弊。前者需要放化疗25天后间隔6周~8周再进行手术,病情能够得到较好缓解,但治疗周期长,手术时间滞后,患者顺应性差;短程放疗为放疗5天后休息1周再手术,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相对较好,但对病情的缓解效果有限。
2010年,卫生部出台《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版)》,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由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针对单个疾病的临床指导规范。曾担任诊疗规范专家组组长的顾晋说,根据我国国情,规范进行了“本土化”调整,如国际上主张术前采用核磁共振检查,我国规范中并未就此作出特别要求。
小贴士 高脂肪、高蛋白、膳食纤维不足、肥胖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应合理安排膳食结构,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有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每年应进行一次大便潜血筛查,大便潜血检查阳性者,应每5年做一次纤维乙状结肠镜检查,每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积极治疗肠道息肉等癌前病变。
乳腺癌 年轻女性发病猛增
对策 筛查方式要“因地制宜”
“乳腺癌发病率正在呈现‘东升西降’的特点。”解放军第307医院乳癌内科主任江泽飞说,在美国等原本乳腺癌高发的西方国家,由于及时合理控制环境、激素等诱发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10年前已经出现了发病率下降的趋势。由于生活方式、生存环境、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城市西方化、农村城市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走高,其中年轻女性所占比例也在增加。
“美国还出现过发病率上升、死亡率下降的趋势,这意味着乳腺癌治愈率在不断提高。我国20年前的乳腺癌发病率较低,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升高的同时,北京、上海等地也出现了死亡率下降的趋势,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变化。”江泽飞补充说。
根据《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年报》,我国25岁以上年龄段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在50岁达到高峰。城市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我国一项乳腺癌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患者就诊年龄平均为48.7岁,比西方白种人发病提前了10年。
“目前的研究还主要来自对城市大医院的患者统计,虽然并不等同于全国乳腺癌发病年轻化、低龄化,但医生必须针对年轻患者,在诊断、治疗模式以及生育能力保存等方面有所调整。”江泽飞举例说,在国际上,乳腺癌筛查首选乳腺钼靶摄像,但4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乳腺结构更为致密,采用钼靶摄像成像并不清晰,不利于临床准确诊断,而且乳腺过早暴露在X线下,反而增加了患癌风险。“对于中国年轻女性的乳腺癌筛查,我们推荐首选更精确的超声检查,必要时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另外,对于自我检查方法的有效性,西方有研究认为,自我检查并不能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但我国专家普遍认为乳腺癌的自我检查,目前仍是适合我国现实国情的简便手法。
江泽飞分析说,发达国家有国家乳腺癌筛查计划,较为完善的健保制度和家庭医生制度,能够让女性获得及时的专业筛查。而我国受现实条件所限,简单易行、不依赖仪器的自我检查仍是帮助女性发现异常、及时就诊的重要方法。
“年轻的乳腺癌患者对长期存活的生活质量要求更高,保留乳房的要求更为强烈。”江泽飞说,在可以选择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美国有80%~90%的患者选择保乳,而我国患者更多选择“积极切除”。
江泽飞认为,这一差异主要是由传统文化观念、知识水平等因素造成。保乳治疗后还需要进行放疗,受医保尚未普及的限制,部分患者无力承担较高的治疗费用而被迫放弃。“事实上,肿瘤复发更多是受基因背景、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乳房再次切除后也并不影响患者的总体寿命。”
小贴士 月经后7天~10天进行乳腺自检,有异常及时就诊。30岁前每3年做一次乳腺检查,40岁后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检查和临床体检。
这些症状警惕肺癌
发病年轻化,5年减一岁
近些年来,肺癌发病呈现出年轻化、女性化的趋势。以前,我们将肺癌的高危人群年龄锁定在65~70岁以上,认为它是一种“老年病”。但现在数据显示,我国肺癌的发病和死亡年龄从40岁开始迅速上升,70岁达到高峰,其中45~65岁患者占75%,且发病年龄平均每5年降低一岁。从临床观察来看,现在四五十岁的肺癌患者比过去明显增多,过去40岁以下的肺癌患者很少见,现在却屡见不鲜,而且不抽烟的女性肺癌患者也越来越多。
导致肺癌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的原因,主要与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其中吸烟人群扩大、二手烟危害严重最为突出,还有大气环境污染加重、厨房污染和房屋装修材料污染等危险因素,长期心理压力过大、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与之有一定关系。
吸烟是首因,室污排第二
吸烟是已被公认的引起肺癌的首位致癌因素。当前我国吸烟人数已超过3亿,二手烟暴露人数更高达7.4亿,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肺癌等与吸烟相关的疾病,其中80%的男性肺癌和19.3%的女性肺癌归因于吸烟。有数据表明,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多倍,非吸烟者吸入二手烟(被动吸烟)也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那么,烟草是如何侵害我们的肺部的?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4000余种化学物质,其中含有多种致癌物,如以多环芳烃和亚硝胺为主的多种致癌物和酚类促癌物。不仅如此,烟草还会渐渐破坏掉肺的自然防御系统。在气道两旁,有很多被称为纤毛的微小毛发,这些毛发可以起到阻挡毒素、细菌和病毒来保护肺部的作用。而烟草烟雾会麻痹纤毛,使他们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导致致癌物质更容易积聚在肺部,引发肺癌。
一般来说,吸烟量越大、吸入肺部越深,患肺癌的危险性越大。吸烟20年以上的,20岁以下开始吸烟的,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只要满足一条,就属于易患肺癌的高风险人群。
导致肺癌的第二位因素,是室内空气污染,包括装修、家具污染以及烹饪油烟污染。其中,室内的氡气污染被称为肺癌的“第二杀手”。氡气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入室内最危险的致癌物,其主要来源是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一些矿渣砖、炉渣砖等建筑材料通常都含有不同程度的镭,一些花岗岩、瓷砖、洁具等室内装饰材料含有较高的铀,镭和铀衰变后会产生氡气。
此外,一些肺部慢性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炎等,他们患肺癌的风险也高于健康人群。还有经常接触煤烟或油烟的人,如煤气、沥青、炼焦工人,患肺癌的风险也比一般人群更高。而城市中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也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现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秋季护肤五个小常识
秋季护肤小常识1:不要随便更换护肤品
在季节变换之际,大多数的美眉们都非常急于清理自己的护肤保养品,总是认为换了季节就要赶紧换适合这个季节的护肤品,很多美眉甚至把防晒霜收起来了,认为已经不需要再用了,实际上,一换季就换护肤品是对肌肤非常大的伤害,而防晒霜是一年四季都需要用的,绝对不能省哦。因此,美眉们千万不要着急更换护肤品,更时刻关注肌肤的变换来做调整。
秋季护肤小常识2:切忌频繁去角质
由于在刚刚过去的夏季里,肌肤已经受到紫外线的伤害非常大了,老化的角质堆积令肌肤变得格外暗黄,因此,很多美眉认为此时对于肌肤的去角质工作要更加抓紧才行,其实,秋季为肌肤去角质不宜过于频繁。由于秋季天气干燥,肌肤容易缺水,也会变得非常敏感,因此,对于肌肤的去角质工作只需要每隔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进行一次就可以了,过于频繁反而会伤害肌肤,令肌肤越发敏感哦!
秋季护肤小常识3:保湿精华液用起来
在秋季,虽然不建议美眉们更换护肤品的使用,但是,美眉们可以换一种护肤使用方式。其实,在使用完爽肤水之后仅使用乳液来保湿是远远不够的,而面霜秋季使用还过早,比较适合冬季使用,因此,保湿精华液在此时使用是最合适的。秋季,肌肤极容易干燥和缺水,而营养的精华液可以帮助肌肤在大量补水的同时又不给肌肤增加任何的负担,非常适合美眉们在秋季这样干燥的季节为肌肤补水使用。
秋季护肤小常识4:补水面膜敷起来
爱美的美眉都知道,经常要敷面膜是对肌肤最好的呵护。在敷面膜的问题上,很多美眉会今天用补水的、明天用祛斑的、后天用除皱的,其实,这样每天都换一种不同功能的面膜是对滋润肌肤起不到什么作用的。小编建议美眉们在秋季着重敷保湿补水的面膜,每天都为肌肤喝饱水,任天气如何变化,肌肤始终水嫩。
秋季护肤小常识5:饮食上需注意
肌肤的好坏与饮食有着很大的关系,秋季天气本就干燥,美眉们在秋季的饮食上面,要注意不要吃太多辛辣的、有刺激性的食物,像大蒜、生姜、火锅、烧烤等等,这些食物都会非常刺激胃酸分泌、令肠胃消化功能降低,在气候干燥的情况下,吃这些食物,更容易令身体的水分流失,从而伤害皮肤。
这些症状警惕登革热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登革热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美洲、地中海东部和非洲等),其中以南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印度、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等较为严重。
目前,输入性病例是我国登革热发生的主要原因。我国大陆近些年来不少地区都发现了来自国外流行区的输入性病例,个别地方还引发了当地病例的发生,甚至造成局部暴发。登革热在我国多发生于6-11月份。
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14天内发病。
主要症状和体征:
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39℃以上
三痛: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
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
束臂试验阳性或淤点,皮肤、齿龈、鼻腔少量出血
乏力以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无论在登革热流行地区长期居住还是短期逗留,都有可能被携带登革病毒的蚊虫叮咬而患登革热。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登革热。
如果您具备以下3个条件:
发病前14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
发病前14天内有可疑蚊虫叮咬史
出现上述登革热样症状
请立即考虑采取以下3项措施:
立即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取得联系
进行有关登革热的实验室检查以便尽快确诊
避免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被蚊虫叮咬以防止进一步传播
为什么一用护肤品就长痘痘
长痘痘的原因可能是他们使用的护肤品和自己的肤质不匹配,也可能是使用劣质护肤品或者对护肤品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导致的。
建议大家更换护肤品,避免痘痘恶化,或是停止使用护肤品,必要时还需要到医院皮肤科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抗过敏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