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宝宝小手有这些变化
3个月宝宝小手有这些变化
3个月宝宝小手有这些变化
1、小拳头张开,开始玩自己的手
3个月的宝宝小手非常可爱,有很多妈妈肯定会经常把玩宝宝的小手,掰开宝宝蜷曲的手指,把宝宝柔软的手掌按在自己脸上,那感觉别提多好。3个月的宝宝,不仅妈妈可以玩他的手,他自己也开始玩自己的手了,这是3个月宝宝最大的特征。
3个月的宝宝,原先紧握的手掌张开了,不过大部分的时候,宝宝的手都是半张开的。这个阶段,宝宝会把自己的手当成最熟悉又方便的玩具,而且也会意识到手是自己的一部分。
3个月的宝宝会这样玩自己的手:他会用一只手来探索另一只手,有时候握住整个拳头,有时候抓住一两根手指。不过最喜欢做的是把手伸到嘴里吸吮,不管是拳头还是手指,都很喜欢。
2、喜欢用手去抓东西
3个月的宝宝,开始喜欢用手去抓东西,而且这种早期抓取动作宝宝都很用力,一旦抓到什么,是不会轻易松开手的。所以妈妈的头发要遭殃了,建议长发的妈妈最好剪成短头发。妈妈的衣服也是宝宝抓的对象。任何在可抓范围内的东西宝宝都很有兴趣,头发、眼镜、爸爸的领带等等。
不过宝宝这个时候的抓取动作还不是很准确,很多时候都会落空,比如要抓悬吊玩具时,出手的动作可能很突然,而且经常还抓不到。等到4个月时,他抓取东西的准确度才会提高。
3、小手开始有握力
3个月的宝宝在抓握玩具时,与出生几周相比,明显看得出力量有了增长。现在,宝宝不但能用手指抓住玩具,还能握在手里研究一会儿,直到累了厌倦了才会放开。所以3个月宝宝妈妈可以选择摇铃作为玩具。
选择摇铃注意几个事项:1.摇铃越轻越好;2.摇铃最好是黑白或者其他鲜明对比的颜色;3.摇铃最好选择布料质感的;4.摇铃尺寸不能小于4cmX5cm;5.摇铃不能有尖锐或者容易脱落的零件在上面。
温馨提醒,想要让3个月宝宝小手更灵活,除了摇铃玩具外,塑料环、橡胶环以及手镯都是给本月宝宝最好的教育性玩具.
早产儿智力测试
测试一:视觉追踪红球或人脸
婴儿仰卧头在正中位,用直径10cm红球,在距离婴儿眼前20cm处轻轻晃动引起宝宝注意。然后慢慢向左、右弧形移动,观察宝宝眼球和头部跟随红球移动情况。
正常:1个月宝宝眼球能追视,但头可能不转动;2个月宝宝眼和头转动,左、右可达各45度;3—4个月追视左、右各90度,即转动180度。
异常:不能注视或追视、转头范围小。
测试二:拉坐姿势和头竖立
婴儿仰卧头在正中位,检查者扶持宝宝两侧前臂慢慢拉起宝宝到45度,观察抬头情况,再拉到坐位观察宝宝竖头情况。
正常:1个月宝宝拉起时头后垂,坐位时头能竖立5秒;2—3个月头轻微后垂,可竖头15秒以上;4个月宝宝拉起时头和躯干直线抬起, 竖头稳,可左右转头看。
异常:1个月宝宝不能竖头;2—4个月宝宝拉起时头背屈(明显后垂), 不能竖头。
测试三:俯卧位抬头和手支撑
让宝宝俯卧位, 在头前方用玩具逗引,观察宝宝抬头和手支撑情况。
正常: 1个月宝宝头转向一侧;2个月宝宝能抬头片刻, 下巴离床;3个月宝宝抬头超过45度,肘(部)支撐;4个月宝宝抬头90度, 肘支撑, 能左右转头。
异常: 2—3个月宝宝不能抬头,4个月抬头不稳, 不能用肘支撑使胸部离开床面。
测试四:伸手够物
宝宝仰卧或抱坐位,眼前吊一玩具,引其伸手够。
正常:3个月宝宝有伸手意识,但伸不出;4个月宝宝可伸手,但不一定够到玩具,5个月宝宝可伸手够到玩具。
异常:4个月没有伸手够物趋向,5个月不会伸手够物。
测试五:翻身
解说词:宝宝仰卧位(穿薄衣),用玩具逗引其向一侧翻身。
正常:3个月有翻身意识,可翻向侧卧位,4个月可从仰卧翻至俯卧位。
异常:4个月无翻身意识,5个月不能翻至侧卧位,6月不会从仰卧翻到到俯卧位。
测试六:交往与情绪
解说词:面对面与宝宝交流,观察其表现
正常:2个月宝宝可有自发性的微笑和发出细小喉音;3个月可以逗笑,发音;4-5月对周围事物感兴趣,6个月能认出熟悉的人。
异常:3个月面对面逗引不会笑;4个月不会发声;5个月对周围事物无兴趣;6个月表情淡漠,对照顾他的人无特殊反应。
九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宝宝会发生这些变化
9个月宝宝的生长规律和上个月差不多。9个月宝宝发育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体格标准:体重:满八个月时男婴体重6.9~10.8千克;女婴体重6.3~10.1千克。
身长:男婴身长65.7~76.3厘米;女婴身长63.7~74.5厘米。
牙齿:长出2-4颗乳牙。 发育规律:体重:本月宝宝体重有望增加0.22~0.37千克。
身高:这个月宝宝身高可增1.0~1.5厘米。
头围: 头围增长0.67厘米。
而9个月宝宝在行动上也有所进步,主要表现在:
坐卧自如:不需要倚靠任何物体,能很稳地坐比较长的时间。坐着时会自己趴下或躺下,而不再被动地倒下。
开始向前爬:但四肢运动还不协调,肚子开始离开床面,但有时仍会用肚子匍匐前进。
扶物可站起:扶床头的栏杆可以站起,但不会自己向前迈步。快到九个月时,有的婴儿可以离开手扶物独站几秒钟。
宝宝吃手指怎么办
1、当宝宝吃手指时可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如使用安抚奶嘴,或让宝宝玩其他玩具。
2、帮宝宝经常洗手,以减少手口传播疾病的风险。
3、3~4个月的宝宝,家长可拿着宝宝的小手去触摸眼前色彩鲜艳、带着响儿悬挂的玩具,慢慢地宝宝会主动去够摸。
4、5~6个月的宝宝,家长可抱宝宝在桌前,鼓励宝宝主动伸手够取桌上的玩具,当宝宝小手够取技能大了,会以更大兴趣去触摸,探索和认识周围各种新奇的物体和玩具。这样,宝宝小手忙起来就顾不上吃手了。
3个月宝宝补钙补多少
如果宝宝缺钙,牙齿生长发育会延迟,有些小儿2岁多还不长牙齿,骨骼变软,形成软骨症、O形腿或X形腿等,这些都是缺钙引起的。所以如果宝宝缺钙要及时发现及时补充,那么,3个月宝宝补钙补多少呢?3个月宝宝正常的钙摄入量300mg每天。如母乳喂养基本能够达到每天钙的需求量。因为3个月宝宝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厌奶现象,所以也容易缺钙。而且,我国各主要城市乳母乳汁中的含钙量都不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母乳含钙量的最低标准,所以我国0-6个月的宝宝大部分都需要额外补充一定的钙。因此营养学专家建议,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从出生后第3周起就要每天补充100毫克的钙。而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饮食中摄入的钙量没有达到了供给量标准,那么就需要及时补充钙产品了。因为3个月宝宝饮食也很单一,所以每天摄入的钙含量是比较容易计算的,妈妈们只需要更加细心就能很好地掌握宝宝到底是否缺钙,缺钙了就及时补充。
有这些变化或患焦虑症
身体紧张
焦虑者常常面部紧绷、眉头紧皱、表情紧张;有时会胸闷、心跳加快、手心出汗等。身体的紧张感会反过来加重焦虑情绪。如不及时干预,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
心烦
常因小事心烦、情绪激动,甚至无故发怒,什么事都看不惯,可能是焦虑。此时需要找个朋友倾诉。
过度担忧
总是莫名其妙地担心一些事情,如得了大病、恋人不忠、财物被盗、亲人出意外等,并因此坐立不安、心神不定、走来走去、注意力无法集中等。可采用自我认知疗法。问自己:“这些事情发生了吗?既然没有,何必担忧尚未发生的事情?”
反复呕吐、晕厥
焦虑症的急性发作常会出现惊恐感,伴随恶心、呕吐、晕厥等症状,有时很难与躯体疾病区分,常被急诊科误诊为心肌梗死等。若反复出现此类症状,却查不出躯体疾病,应想到焦虑症的可能,尽早就医。
失眠
焦虑者长期精神紧张,对周围的环境感到恐惧、不安,难以放松。多伴有失眠、易醒、梦魇等睡眠障碍。失眠可采取森田疗法自我调节。睡不着就闭着眼睛任由自己胡思乱想,直到睡着。坚持一周左右,症状就会有所缓解。
两个月的宝宝该练习什么呢
继续多和宝宝说话,逗笑,对视,看物的练习(如果你看过我之前发的一个月宝宝该练习什么的经验,就继续坚持做)因为宝宝的学习能力有限,我们要每天重复的陪着宝宝学习,其实这个阶段是宝宝最依赖我们的阶段,是非常幸福的!
宝宝醒着的时候,大人帮宝宝练习俯卧抬头,使宝宝的脖子越来越有力量,每次练习30分钟左右,时间太长宝宝会累,也容易困,每天最好能多做几次。
大人在宝宝醒着的时候不但要和宝宝说话还要和他对话,要用他们的语言,阿 、阿、呃、呃,逗引宝宝发音,这个过程特别有意思,你阿几声,他也阿、阿的回答你,就像真的对话一样!
宝宝这个时候的小手很灵活,你给他拿个小玩具,他就能握住,有的宝宝握住了不撒手,有的握一下就扔了,我儿子就是拿东西拿一下就扔,现在也是拿什么东西玩一会就扔了,我很苦恼啊,一个男人咋从小就不专一呢!呵呵,千万别让未来儿媳妇知道啊,
三个月婴儿身高标准介绍及相关介绍
一、三个月宝宝的生长发育标准,3个月的宝宝与刚出生的时候更加不同了,已经正式进入婴儿期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3个月宝宝的生长发育标准。
二、身体外观及成长皮肤细腻,有光泽,弹性好,脸部皮肤变得干净,奶痂消退,湿疹减轻。 体格标准体重:
男婴体重平均为6.4千克左右,正常范围5.0-8.0。女婴体重平均为5.8千克左右,正常范围:4.5-7.5。 身长:男婴身高平均为61.4厘米左右,正常范围57.3-65.5。女婴身高平均为59.8厘米左右,正常范围:55.6-64.0。
头围:男婴头围平均为40.8厘米左右,女婴头围平均为39.8厘米左右。头围是大脑发育的直接象征,影响宝宝今后智力发展的好坏。
发育规律体重:这个月的宝宝体重可增加0.9~1.25千克。这个月应该是婴儿体重增长比较迅速的一个月。平均每天可增长40克,一周可增长250克左右。
身高: 这个月宝宝的身高可增长3.5厘米左右。 头围: 可增长约1.9厘米。 前囟: 前囟和一个月的婴儿没有多大变化。囟门处没有颅骨,要注意保护。
三、身体技能发育这个月随着握持反射的消失,孩子开始出现无意识的抓握,这就标志着手的动作开始发育了。手的动作发育也称之为精细动作的发育。
用手够东西:但常常够不到,显得笨拙。并能把手中的玩具紧紧握住,尝试着放到嘴里。一旦放到嘴里,就会像吸吮乳头那样吸吮玩具,而不是啃玩具。
看手玩手:会仔细看自己的小手,双手握在一起放在胸前玩。
开始学着吸吮大拇指:这么大的婴儿吸吮手指,是这个时期婴儿具备的运动能力,妈妈不要制止。
孩子是你们的心头宝,我知道你们都会很爱很关心自己的孩子,孩子的一点点动态都会使得我们非常的开心,那么小编给各位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介绍的关于三个月婴儿的身高就到这里啦!
三个月宝宝的头围是多少
一、三个月宝宝的头围标准应该是,男孩在大约38.2-43.4厘米之间,平均数为40.8厘米,而女孩一般在37.4-42.2厘米之间,平均数为39.8厘米。一般来说,宝宝的头围是在出生之后的前半年会长8厘米左右,后半年长3-4厘米左右,满了4岁之后,头围就增长得很慢了,10岁之后就几乎不会增长了。可以根据上文中的标准范围来衡量宝宝头围大小,如果实际头围比正常平均值大或小两个标准差,则可诊断为大头或小头畸形。
二、3个月智力发育概述
1.身体运动与控制:俯卧时,宝宝能用前臂和手肘支撑,头和肩抬起,胸可以离开床面
2.探索与操作:宝宝能用双手一起去抓东西
3.语言:突然有声音发出时,宝宝能够用眼神寻找声源
4.社会适应:宝宝看到大人吃饭或喝东西时,他也会小嘴一张一合,显出想要吃的样子。
以上是对“三个月宝宝的头围是多少”的简单介绍,我们了解到了三个月宝宝头围的大概知识。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小孩身体状况的,但是我们需要的是积极的对待这些问题,并处理好这些问题。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最后也祝小孩们能够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婴儿身高体重标准表
此后伴随着月份的增长,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营养、环境等因素影响,身高体重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因此爸爸妈妈们需要了解婴儿身高体重标准,保证自家宝宝处于正常范围之内。
1个月宝宝身高体重标准:男宝宝身长48.7-61.2cm,体重3.09-6.33kg;女宝宝身长47.9-59.9cm,体重2.98-6.05kg。
2个月宝宝身高体重标准:男宝宝身长52.2-65.7cm,体重3.94-7.97kg;女宝宝身长51.1-64.1cm,体重3.72-7.46kg。
3个月宝宝身高体重标准:男宝宝身长55.3-69.0cm,体重4.69-9.37kg;女宝宝身长54.2-67.5cm,体重4.40-8.71kg。
4个月宝宝身高体重标准:男宝宝身长57.9-71.7cm,体重5.25-10.39kg;女宝宝身长56.7-70.0cm,体重4.93-9.66kg。
5个月宝宝身高体重标准:男宝宝身长59.9-73.9cm,体重5.66-11.15kg;女宝宝身长58.6-72.1cm,体重5.33-10.38kg。
6个月宝宝身高体重标准:男宝宝身长61.4-75.8cm,体重5.97-11.72kg;女宝宝身长60.1-74.0cm,体重5.64-10.93kg。
7个月宝宝身高体重标准:男宝宝身长62.7-77.4cm,体重6.24-12.20kg;女宝宝身长61.3-75.6cm,体重5.90-11.40kg。
8个月宝宝身高体重标准:男宝宝身长63.9-78.9cm,体重6.46-12.60kg;女宝宝身长62.5-77.3cm,体重6.13-11.80kg。
9个月宝宝身高体重标准:男宝宝身长65.2-80.5cm,体重6.67-12.99kg;女宝宝身长63.7-78.9cm,体重6.34-12.18kg。
10个月宝宝身高体重标准:男宝宝身长66.4-82.1cm,体重6.86-13.34kg;女宝宝身长64.9-80.5cm,体重6.53-12.52kg。
11个月宝宝身高体重标准:男宝宝身长67.5-83.6cm,体重7.04-13.68kg;女宝宝身长66.1-82.0cm,体重6.71-12.85kg。
宝宝不停吮手指是大脑发育的表现
淡定!“吃手”也不一定是坏事
其实,纠结不已的妈咪们大可不必如此焦虑,宝宝爱吃手其实并不一定是坏事。“吃手”标志着宝宝的心理发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手指功能的分化和初期的手眼协调阶段,是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新生儿期大脑尚未发育成熟,还不能指挥自己的小手。生后2~3个月随着大脑的发育,宝宝开始出现了手的动作,“手”在宝宝眼里其实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玩具。
把手指放在嘴里在大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可对宝宝来说,则表示他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相互配合取得了巨大成就。这需要有四种反射行为的协调才能完成的:将手臂弯屈成小圆弧形、放松运动肌群伸出指头、搜寻并将手伸至小嘴里、开始吸吮。这对于宝宝而言是完成了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家长不应该为宝宝爱吃手而纠结,反而应该感到高兴。
“吃手”其实是宝宝一种健康的自我安慰的方式。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吃活动是婴儿期获得满足的最佳、最主要途径。2~3个月宝宝正处于口唇快感期,如果吸吮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影响其身心发展,以致产生暴躁、消沉的负面情绪。家长若能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当宝宝感到不安、烦躁、紧张时,吃手会镇静宝宝的情绪。有的宝宝在浅睡状态时,会用吮手指来寻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
对于爱吃手的宝宝,该怎样引导?
3~4个月的宝宝:家长可拿着宝宝的小手去触摸眼前色彩鲜艳、带着响儿悬挂的玩具,慢慢地宝宝会主动去够摸。
5~6个月的宝宝:家长可抱宝宝在桌前,鼓励宝宝主动伸手够取桌上的玩具,当宝宝小手够取技能大了,会以更大兴趣去触摸,探索和认识周围各种新奇的物体和玩具。这样,宝宝小手忙起来就顾不上吃手了。
1岁以上的宝宝:如果1岁以上的宝宝还对“吃手”情有独钟的话,家长就一定要重视了。主动寻找原因,会不会是因为和宝宝的关系出现了不够“融洽”的一面,还是因为对宝宝的限制过多,要求有些严格而导致宝宝不够开心。有关调查发现,缺少父母关爱和心灵上慰藉的幼儿易养成吮手习惯。这时,吃手能够使宝宝感到安慰,释放紧张和沮丧情绪。
注意:吃手可能是宝宝对你不够信任
对于一岁多的宝宝而言,如果还保持着“吃手”的习惯,可能是宝宝对你还不够信任。专家表示,如果像本文开头案例中的宝宝一样,在游乐场里不能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而是只会站在一旁“吃手”,说明宝宝对于“你”可能还不够信任。一岁多的孩子在感到恐惧时应该会立刻要求身边的大人把他抱起来,而不是简单的采用“吃手”的方式站在一边。在这样的情况下,妈咪们应该“看”一下自己是不是对宝宝还不够敏感,又或者在一些场合给宝宝造成了不良情绪。
家长要尽可能多花一些时间和宝宝一起游戏,给他更多的爱,可以带他一起玩动手的游戏:拍手、编绳、手影游戏,一起边拍手边说儿歌,玩小白兔搔耳朵的手影,宝宝会乐此不疲。
对宝宝吃手行为,家长应理解和宽容,不可强行干涉,见到较大的宝宝“吃手”也不要反复念叨“怎么又吃手了”。这样不仅不能奏效,反而会强化这一行为,甚至影响宝宝未来情绪和心理的正常发展。
爱吃手小宝宝怎样正确引导
淡定!“吃手”也不一定是坏事其实,纠结不已的妈咪们大可不必如此焦虑,宝宝爱吃手其实并不一定是坏事。“吃手”标志着宝宝的心理发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手指功能的分化和初期的手眼协调阶段,是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新生儿期大脑尚未发育成熟,还不能指挥自己的小手。生后2~3个月随着大脑的发育,宝宝开始出现了手的动作, “手”在宝宝眼里其实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玩具。
把手指放在嘴里在大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可对宝宝来说,则表示他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相互配合取得了巨大成就。这需要有四种反射行为的协调才能完成的:将手臂弯屈成小圆弧形、放松运动肌群伸出指头、搜寻并将手伸至小嘴里、开始吸吮。这对于宝宝而言是完成了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家长不应该为宝宝爱吃手而纠结,反而应该感到高兴。
“吃手”其实是宝宝一种健康的自我安慰的方式。着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吃活动是婴儿期获得满足的最佳、最主要途径。2~3个月宝宝正处于口唇快感期,如果吸吮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影响其身心发展,以致产生暴躁、消沉的负面情绪。家长若能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当宝宝感到不安、烦躁、紧张时,吃手会镇静宝宝的情绪。有的宝宝在浅睡状态时,会用吮手指来寻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
对于爱吃手的宝宝,该怎样引导3~4个月的宝宝:家长可拿着宝宝的小手去触摸眼前色彩鲜艳、带着响儿悬挂的玩具,慢慢地宝宝会主动去够摸。
5~6个月的宝宝:家长可抱宝宝在桌前,鼓励宝宝主动伸手够取桌上的玩具,当宝宝小手够取技能大了,会以更大兴趣去触摸,探索和认识周围各种新奇的物体和玩具。这样,宝宝小手忙起来就顾不上吃手了。
1岁以上的宝宝:如果1岁以上的宝宝还对“吃手”情有独钟的话,家长就一定要重视了。主动寻找原因,会不会是因为和宝宝的关系出现了不够“融洽”的一面,还是因为对宝宝的限制过多,要求有些严格而导致宝宝不够开心。
有关调查发现,缺少父母关爱和心灵上慰藉的幼儿易养成吮手习惯。这时,吃手能够使宝宝感到安慰,释放紧张和沮丧情绪。
注意:吃手可能是宝宝对你不够信任对于一岁多的宝宝而言,如果还保持着“吃手”的习惯,可能是宝宝对你还不够信任。专家表示,如果像本文开头案例中的宝宝一样,在游乐场里不能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而是只会站在一旁“吃手”,说明宝宝对于“你”可能还不够信任。一岁多的孩子在感到恐惧时应该会立刻要求身边的大人把他抱起来,而不是简单的采用“吃手”的方式站在一边。在这样的情况下,妈咪们应该“看”一下自己是不是对宝宝还不够敏感,又或者在一些场合给宝宝造成了不良情绪。
家长要尽可能多花一些时间和宝宝一起游戏,给他更多的爱,可以带他一起玩动手的游戏:拍手、编绳、手影游戏,一起边拍手边说儿歌,玩小白兔搔耳朵的手影,宝宝会乐此不疲。
其实孩子爱吃手在小的时候是一种无聊消遣的事情,如果父母经常和孩子说说话,做运动,孩子就会被吸引到玩上面,而不会自己去吃手不理会爸爸妈妈。但是长大了之后还是一个劲的吃手,就有可能是心理问题了哦,这一点,父母要多一些宽容和引导哦。